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马莹 《教育评论》2012,(4):63-65
在教师理性信念形成过程中,情感能够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良好的情感素养,可以促使教师获得将个人价值与职业价值追求相结合的理性认识,产生对理论学习的持续兴趣,有利于将所学知识转化为个人的理性信念,引导教师进入专业成长的良性轨道。教师教育中的审美教育活动,是提高教师及师范生情感素养的有力手段,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对学习者高尚情感的激发与陶冶。  相似文献   

2.
教师教育信念指引着教师的教学思考与教学行为,对教师的教育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师教育一体化的要求下,教育信念与责任也是师范生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高师师范教育忽视了师范生教育信念的形成,文章从课程与教学论的视角,提出高师应通过课程设置、教学渗透、个人情感和经验积累、教育评价等途径加强师范生教育信念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教师个人教育理论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起着决定和直接支配性作用。新课程背景下中学教师合理个人理论的构建深刻地影响着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需要我们从"理论——引领航向、信念——坚定追求、主体性——生成智慧、学习——实现超越"四个维度对其进行整体把握和提升。  相似文献   

4.
道德情感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是我们长期以来比较忽视和缺失的。当前,初中生的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着巨大挑战,无论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轻道德重智力"的问题;思想道德教育中"知"与"行"分离现象突出。这些都严重地制约着初中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与发展。因此,必须加强与改善对初中生的道德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现代教育目标体系,尤其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第三维目标进入教育教学过程,是全社会、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热点,如何卓有成效地开展情感教育,对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弥补课程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目标缺失,影响认知发展的情感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教师教育理论建构中的教师机智讨论批判了教育中"理论指导实践"的机械模式,还原教师实践的真实。教师教育改革与理论建构要凸显教师机智的重要意义,而不仅仅是死的理论学习。通过讨论教师机智与音乐的关系,来表达机智的感性、情感、审美和艺术性,由此讨论机智中的情调,只有理智与情感的有机结合才能养成教师机智。正如赫尔巴特所说,机智是一种行动方式,它首先依赖于人的情感或敏感性,仅仅从遥远的意义上依赖于由理论和信念形成的判断。最后区分了作恶的机智和行善的机智。  相似文献   

7.
教学信念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对教育教学的事实、观念、理论、思想等确信无疑,并努力践行的个性倾向,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要素之一。教师通过认知自觉、情感积极和意志自由的相互作用,从而实现教学信念的建构。教师教学信念的培育路向在于以培训优化唤醒信念意识、以理论学习丰富信念内容、以实践反思澄明信念实质和以真实实践推动信念发展。  相似文献   

8.
教师信念的形成与变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谢翌  马云鹏 《比较教育研究》2007,28(6):31-35,85
教师信念是教师关于教育"想当然正确"的基本假定,其形成主要经历了无意识习得、信念的显性化以及个人信念的哲学化等阶段.教师信念的改变受先前的信念与认知冲突、情感、学校文化和学校同事等因素的影响.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了一些信念变革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9.
教育是基于信念的事业。教育信念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是教师精神世界的"支柱"。教育的成效在很大程度  相似文献   

10.
教师职前道德养成教育对形成正确的教师职业价值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教师职前道德养成教育内涵的追问、必要性与必然性的追问以及对教师职前道德养成教育与教师职业价值观关系的追问来探寻教师职前道德养成教育的本质。培养教师正确的职业选择、职业情感、职业信念以及职业幸福感需要经过情感教育、生涯教育及体悟教育,这些体认方式可以使得教师真正懂得教师天然的职业意义。  相似文献   

11.
师德是教师伦理之一,是教师的个体道德。师德包括理性因素、情感因素及意志因素。当前,教师教育理性沦落、道德情感衰竭以及道德意志薄弱是师德缺失的重要表现。究其原因,主要由教师信念、学校管理制度及社会多元价值观引起。基于此,必须加强师德主体的建设,强化学校制度的人文管理,倡导正确的教师职业观。  相似文献   

12.
当前,高校贫困生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存在突出问题,感恩缺失是其主要原因之一。高校要以加强感恩教育为切入点,增进感恩认知、强化感恩情感、固化感恩信念、推进感恩行动,使感恩成为贫困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13.
陈月凤 《考试周刊》2009,(52):178-178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不仅是课程的必要目标,而且是课程的终极目标.在日常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学生、教材、社会等因素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相似文献   

14.
教师的哲学是教师个体在教育实践中形成的具有个体性、反思性和实践性品格的哲学,是教师以一定的哲学思想和哲学方法为基础,在个人的教育实践过程中通过批判反思教育理论、研究教育问题、感悟教育真相而形成的属于个人的教育智慧、信念与信仰。教师的哲学是教师的为师之道,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哲学。教师的哲学能够帮助教师实现自我反省、自我完善、自我了解。教师哲学的生成隐含在教育问题的研究之中、哲学史的发展之中、哲学智慧的形成之中,"由理入道"、"由技进道"、"顿悟成道"是形成教师的哲学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5.
论教师的教育理论意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易凌云 《教师教育研究》2007,19(4):13-17,12
教师对教育理论应该具有一种“肯定性”的“理论自觉”与“理论能力”。教育理论作为一种“实践性理论”,对教师个人教育信念的形成、专家型教师的诞生、教育学机智的获得以及“以理论为灵魂的”教育实践的实施都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可以通过参与性的理论学习、系统化的教育学反思以及知识生产式的教育研究来提升自己的教育理论意识。  相似文献   

16.
潘群 《考试周刊》2010,(49):179-179
新课标把教学目标定位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把隐性知识的教育提到了重要地位。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教师必须用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影响学生,通过身体力行的示范活动来证实言教的真实性和可行性,并积极创造有利于主体参与和体验的机会,让他们在尝试和实践中形成个性化的态度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7.
教师信念是教师在教学情境与教学历程中,对教师角色、教学过程、课程、学生等相关因素所持有且确信的某种理论、观点和假设,其范围涵盖教师的教学经验与生活经验,构成一个相互关联的系统,它影响着教育实践和学生的身心发展。教师信念的形成有多种因素在起作用,包括个人生活经历、学校文化和自我反思。  相似文献   

18.
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教师是情感的营造者,是态度的表现者,是价值观的升华者,是整个过程的调控者。运用史实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必须考虑创设历史情境,展现历史事实,让学生穿梭历史时空,感受历史的脉动,在"随风潜入、润物无声"中完成情感教育,摆脱教师的空洞教育。  相似文献   

19.
教师信念是教师关于教育事业的价值定位与追求,是教师开展教学实践的源动力.良好的教师信念是推动教学实践创新的关键因素,教学实践创新是教师信念的来源与归宿,有助于丰富和发展教师信念.注重个人的反思平衡、建构宽松的文化氛围与改进专业培训方式等措施是实现教师信念培育与教学实践创新结合,在教学实践创新中培育教师信念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联合国确立的"2005~2014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奠定了教育在21世纪发展中所享有的"优先权"地位,然而现实的状况并不令人满意。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教育信念是决定目标能否达成的关键因素。然而,目前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并不能告诉我们一个明确的答案,因而需要分析西方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理论框架,探索可持续发展价值观所依据的相关环境信念量表的价值与局限,进而为完善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教育信念量表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