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史传统 《教育》2011,(20):27
在近日召开的连锁企业与高职院校深度合作座谈会上,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会长郭戈平说:"目前校企合作深度不够,特别是毕业生的流失率高,高职院校或企业在合作中有‘一头热’的现象。"据该协会2010年的统计数据,连锁百强销售额达到1.66万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1%。虽然目前全国有100多所院校开设了连锁经营相关专业,但相对于连锁企业巨大的人才需求,仍显得杯水车薪。高职院校与连锁企业"联姻"路在何方?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人力资源开发的角度强调了高职师资对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性,分析了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对教师“具有‘双师素质’特色”、“具备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能力”等新要求,提出了通过“以合作企业为依托,培训‘双师素质’教师”、“变‘知识型’常规培训为‘能力型’的创新培训,培养教师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能力”和“借鉴国外经验,使培训途径多样化”等提高教师工作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高职师资培训——人力资源在高职教育上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人力资源开发的角度强调了高职师资对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性.分析了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对教师“具有‘双师素质’特色”、“具备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能力”等新要求。提出了通过“以合作企业为依托培训‘双师素质’教师”、“变‘知识型’常规培训为‘能力型’的创新培训培养教师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能力”和“借鉴国外经验,使培训途径多样化”等提高教师工作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与企业进行技术合作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最多。如何解除企业对高职院校在技术能力和水平上的疑虑,使企业接受并乐于与高职院校进行技术合作是问题的关键"。逆向渗透式技术合作"模式是一种打破企业疑虑、解决高职院校与企业进行技术合作问题的途径。这一合作模式能使高职院校在与企业技术合作中,既能服务企业,又能达到服务教学、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高职院校深度校企合作企业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高职院校与企业需求的基础上,阐述了高职院校选择合作企业的流程,分别说明了收集有合作意愿的企业、选择深度合作企业及发展校企合作关系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必然要求,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相融有利于强化专业理论教学与企业生产实践的有机结合,实现专业人才供给与企业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达到专业技能培养与科学人文素质的有力提升。当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相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校企合作政策法规支持不足,人才培养模式不够规范;企业缺乏主动性与积极性,人才培养难与企业对接;高职院校缺乏对企业的吸引力,其人才培养难以达到企业要求。基于此,笔者提出加大校企合作政策法规支持;企业转变合作观念,对接人才培养转型;深化育人模式改革,达至人才培养要求等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相融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办学成为高职院校教学模式改革的重点工作,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课程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课程开发机制与方法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得以良性发展的必由之路,伴随着高职院校与合作企业的深度融合,将企业文化引入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体系势在必行。优秀的企业文化对象牙塔内的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影响一定是多方面的,高职院校特有的人文内涵、文化底蕴也势必影响与之合作的企业文化。独具特色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必定是企业文化和高职校园文化相融相通、互为补充的体系。以企业文化引领高职院校园文化建设是提升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精髓,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促进高职院校持续稳定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在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的参与度往往决定了校企合作的深度与效果。通过对华中、华南和华东地区52所高职院校和86家企业的调研,从企业角度出发并综合高职院校的诉求,分析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最终目标、支出成本情况、收益效益情况和影响决策因素,提出提高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企业参与度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高职职业文化: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积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校企合作的深层深度融合,是激活高等职业教育内涵提升的核心力量,其强大的辐射性和影响力可以让高职院校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必然存在一些碰撞和交融。因此,高职院校应该如何把企业文化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中,进而形成与校企共同办学、共同培养相吻合的高职职业文化,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零缝融合,推动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可持续性合作,将是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过程中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1.
“双师型”教师的质量建设已成为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当务之急。目前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存在结构不尽合理、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要进一步提升“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素质,就需要高职院校加强对“双师型”教师参与行业、企业实践的自觉性的培养,建立、完善激励鞭策机制,需要政府主管部门对高职院校从行业、企业引进人才给予进编政策上的倾斜。  相似文献   

12.
引厂入校建设"教学工厂"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举措。学校、企业、学生三个利益相关方在其中各有不同的利益需求,构成一个复杂的利益博弈模型。高职院校要创造有利的合作环境,"筑巢引凤",寻求学校、企业、学生三者之间共同与相互错位的利益点,方能实现协同发展、三方共赢。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应结合"访问工程师"项目,加强与企业的合作联系,彰显访问工程师项目主动性、配合性、获利性和共赢性的内涵。丰富和扩展高职院校教育内涵、加强和创新产研结合、促进校企互动和交流,形成校企一体化,并配套相应的政策、制度支持和保障,以企业为本,积极主动服务企业,拓展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相似文献   

14.
构建行业企业参与的高职教育激励机制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只有校企进行深层次合作,才能真正提高高职学生的就业质量,实现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校企进行深层次合作,发挥行业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的作用,必须构建行业企业参与的激励机制。激励机制的建立,要发挥诱导因素的动力,激励行业企业主动参与高职教育;确立行为导向制度,激励学校积极为企业提供合作平台;建立保障制度,使校企双方利益都能得到制度上的保障。  相似文献   

15.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明确提出,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特殊性使其对高职教师提出了有别于普通高校教师的特殊要求:高职教师不仅要具备本专业较为全面的理论知识,还应具备较强的实践及动手能力。工学结合、产学研结合是培养"双师素质"教师的最有效途经。  相似文献   

16.
高职院校“双证书”大学生培养是一个有机的系统工程,需要发挥社会多方面的力量。其中,不可缺少的是政府、行业企业、高职院校、“双证书”大学生等要素,这些要素如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培养高质量的“双证书”大学生。针对这一问题应当构建以政府政策主导、行业企业共同参与、高职院校为主体、大学生为关键的四位一体的培养机制,进一步推动高职“双证书”大学生的培养工作。  相似文献   

17.
美国合作教育模式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美国的合作教育模式为切入点,比较了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教育与美国的合作教育,我国高职教育存在缺乏有力的政策和法规支持、企业对校企合作积极性不高、服务功能不健全、没有形成长远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校企合作机制等问题,基于美国合作教育在组织、立法、实施、经济方面的成功经验,我国高职教育应从法规制定、政策支持、健全机制、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四个方面深化校企合作力度。  相似文献   

18.
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高职院校广泛深入地开展校企合作,有利于校企资源的共享与互补,增强办学的开放性与适应性,也有利于学生就业。高职院校应进一步采取措施,完善校企合作育人体系,健全校企合作育人机制,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加强校企之间文化渗透,推进课程改革,构建校企合作育人评价体系,加强校企师资合作,以推进校企合作育人工作的深化。  相似文献   

19.
推进校企文化融合 构建高职特色学校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有区别也有联系,推进校企业文化融合,是满足企业需要,促进学生就业,构建高职特色学校文化的必然需要。高职院校实现校企文化融合,应做到“全程、全面、全员”的多维立体的融合。  相似文献   

20.
为了更好地培养高职艺术类国际化人才,高职院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入校企合作项目,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应积极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通过2+1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共建工作室教学模式进行人才培养,为培养艺术类国际化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