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张爱军 《家教指南》2004,(11):40-41
溃疡病是难以根治的一种常见病。人们往往误以为该病仅为成人的“专利”,殊不知近年医学研究表明:不仅儿童可犯溃疡病,甚至婴儿及出生不久的新生儿也会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每100名儿童就有5名患溃疡病,且有逐年上升之势。美国专家研究资料称:成人溃疡病患者竟有40%的人发病始于儿童。消化性溃疡病起病不明显,症状多数不典型,儿童又不能准确描述病的发展规律及特征,易被忽视或误为肠道蛔虫、慢性肠炎等,很难对症下药。为此,预防溃疡病应从以下几点入手。一是养成正确饮食习惯。如今有的孩子吃饭无规律,无节制,常边吃边玩。一顿饭要吃一个多小…  相似文献   

2.
一般人认为,溃疡病是成年人的常见病。但近年采大量的临床资料表明,儿童溃疡病也很常见,而且呈上升趋势。据统计。国外儿童溃疡病的发病率约为12%。在发展中国家,每100名儿童中就有5名患溃疡病;我国  相似文献   

3.
胃、十二指肠溃疡是成年人的常见病,但近年来学龄儿童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患儿大多数都有偏食、挑食及吃零食过量的习惯,一日三餐不能定时定量,久而久之,柔嫩的胃黏膜便会受到损伤,如果学业负担过重、精神压力过大,就更容易导致溃疡病的发生。患溃疡病的儿童一般都伴有食欲减退、面黄肌瘦、发育不良等现象,但其表现不典型,只要有下列某些特征,就应怀疑为溃疡病。  相似文献   

4.
林涛 《家教指南》2004,(2):40-41
长时期以来,人们习惯把高血压、脑溢血、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甲亢、溃疡病等归纳为成人病,其实,这些病不仅可见于小儿,而且可导致儿童早衰,甚至猝死,必须引起人们的重视。高血压美国一位医生调查7万名儿童血压后认为,儿童时期高血压的发病率约为2%。近年来已发现成人高血压常由儿童期高血压发展而来。因此,专家们建议,凡儿童的双亲或较近亲属中在中年时期即出现原发性高血压、中风或心肌梗死等病者应重视遗传因素,并采取以下措施预防:定期测量血压和血脂;日常饮食盐量不宜过多,限制钠与高钾食物的摄入量;在婴幼儿时期即应避免喂哺过量的…  相似文献   

5.
给孩子一些“劣性刺激”现代儿童的身心日趋脆弱,常表现出怯懦、孤僻、任性、自私等心理状态。究其原因,心理学家和教育家一致认为:这些儿童普遍缺乏的是"劣性刺激"。所谓"劣性刺激",是指令人不舒服或不愉快的外界刺激。归纳起来,主要包括:饥饿:为了增加儿童的...  相似文献   

6.
多动症是儿童时期比较突出的问题行为。患儿表现出易分心、易激动、好冲动、坐立不安及攻击性行为较多等。如果不及时干预或干预方法不当,将可能会严重影响儿童将来的学业成绩及社会化过程。因此家长和教师有必要了解多动症的症状及表现特征,以利于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35例碳酸钡中毒儿童的临床和急救处理,认为儿童钡中毒的首发症状是口、鼻周围麻木感,主要表现为消化道症状及各种心律失常。治疗除洗胃外,硫代硫酸钠为特殊解毒药。  相似文献   

8.
“睡眠紊乱”在婴幼儿中极为常见,据资料统计:30%的婴幼儿4岁内均有睡眠紊乱问题,而8个月~2岁则是好发年龄。所谓“睡眠紊乱”是指婴幼儿不能正常地睡眠,有的表现为易惊醒,睡而不实,有的则颠倒白天和黑夜。儿童睡眠紊乱不受父母的社会阶层和年龄、性别、出生体重等等影响。一般来说,母乳喂养的婴儿比人工喂养的婴儿易发生。迄今,儿童睡眠紊乱的原因尚未明了。专家们认为:儿童睡眠紊乱可能是一种心理性障碍,不是疾病的症状。婴儿睡眠紊乱持续到3岁时,在行为上常有饮食失常、爱发脾气、注意力不集中、不合群等。他们过分地依赖家长,常常恐惧和忧虑。因此,长期睡眠紊乱对儿童健康成长带来不利。  相似文献   

9.
儿童多动症、抽动症是儿童常见的疾病,由于儿童多动症、抽动症的症状表现与顽皮好动相近,加之对儿童多动症、抽动症的科普宣传较少,导致大多数人不知道什么是儿童多动症、抽动症及它的危害性,认为小孩子是顽皮行为。由于无知及认识上的偏差,使许多多动症、抽动症患儿没有得到及  相似文献   

10.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简称ADHD)是一种发展性的异常,ADHD儿童常表现出与年龄不相符的不专注、多动、冲动、情绪及行为异常。在全纳教育思潮的推动下,ADHD儿童在普通教育体系接受教育应是必然的事实。生态系统理论认为个体的发展来自于个体与环境的互动过程,因此本文在回顾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在学校范围内直接针对个体行为进行干预和通过改善教学环境相结合的综合干预方法,包括教学设计、课堂环境设置、家长培训、行为干预和社交关系训练等。希望能给我国广大的普通教师以借鉴。  相似文献   

11.
儿童多动症、抽动症是儿童常见的疾病,由于儿童多动症、抽动症的症状表现与顽皮好动相近,加之对儿童多动症、抽动症的科普宣传较少,导致大多数人不知道什么是儿童多动症、抽动症及它的危害性,认为小孩子是顽皮行为。由于无知及认识上的偏差,使许多多动症、抽动症患儿没有得到及  相似文献   

12.
儿童多动症、抽动症是儿童常见的疾病,由于儿童多动症、抽动症的症状表现与顽皮好动相近,加之对儿童多动症、抽动症的科普宣传较少,导致大多数人不知道什么是儿童多动症、抽动症及它的危害性,认为小孩子是顽皮行为。由于无知及认识上的偏差,使许多多动症、抽动症患儿没有得到及  相似文献   

13.
据权威部门测算,目前我国惠孤独症的儿童约达50万人。国家教委已正式立项,委托北京市进行孤独症儿童特殊教育实验,要求在两年内完成研究报告,以使我国儿童的孤独症特殊教育尽早纳入义务教育系统。 孤独症是人类的精神障碍疾病。一般在两岁前后出现症状,多数患儿在与人接触或语言方面有障碍,行为刻板、机械、发病率在万分之五左右。以往此病不被人们所认识,常被诊断为弱智或精神病等。至于孤独症的病因,目前尚不明晰,一般认为与遗传有  相似文献   

14.
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应用多种手段"刺激"学生的过程,其目的就是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儿童心理学认为:低年级儿童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和兴趣密切联系。兴趣常是引起无意注意的重要源泉。因此,在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中,应注意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孩子患了多动症,常常会有很多不一般的表现,表现为异于常人的多动,主要体现在:(1)注意集中困难;注意力无法集中这也是多动症的症状之一。多动症儿童很难将注意力集中到某种事物上,特别是在课堂上不能专心听讲,注意涣散,容易受环境的干扰而分心,在课堂上东张西望、心不在焉或凝视发呆。(2)活动过度大;多数多动症儿童从小就表现得兴奋多动,不能静坐。进入学校以后,由于受到各种限制,多动症的症状表现得更加明显,在课堂上不能安静听课,他们摇椅转身,叫喊或讲话,挑逗别人,影响课堂秩序。放学后到处乱跑,喜欢翻东西,经常在大人谈话时插嘴和干扰大人活动,不爱惜图书和玩具等多动症的症状。(3)任性冲动、情绪不稳;由于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多动症儿童往往会因为一点小事就产生过分的情绪反应,容易激怒或情绪冲动,脾气暴躁,因此,多动症的症状会往往会因微小的刺激而发生危险的举动和破坏行为,或者无故在教室中乱喊乱叫等。  相似文献   

16.
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应用多种手段"刺激"学生的过程,其目的就是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儿童心理学认为:低年级儿童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和兴趣密切联系.兴趣常是引起无意注意的重要源泉.因此.在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中,应注意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应用多种手段"刺激"学生的过程,其目的就是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儿童心理学认为:低年级儿童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和兴趣密切联系.兴趣常是引起无意注意的重要源泉.因此.在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中,应注意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日常生活中,人们所谈论的鼻炎主要有三种:急性鼻炎、慢性鼻炎和过敏性鼻炎.急性鼻炎,俗称"伤风、感冒",有一定的传染性,很多时候会导致一家人中多人同时患病.患病的儿童多表现为鼻塞、流清水样涕,常伴有咽痛、发热等症状.  相似文献   

19.
消化道溃疡,不仅是成年人的常见病,儿童也会发生。据有关文献报道,成年人的消化性溃疡有2%~5%始于儿童。儿童患十二指肠溃疡比患胃溃疡多见。消化性溃疡的发生多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引起,但与孩子的饮食习惯也有很大关系。现在的孩子大多吃零食,吃饭不能定时定量,使胃得不到很好的休息,久而久之便容易患溃疡病。还有的孩子不吃早餐,中午回到家饥肠辘辘,狼吞虎咽地吃饭,食物嚼不烂,也给胃增加了负担,时间一长,就出现了腹痛、厌食、消瘦等症状。另外,儿童学习负担过重,因各种考试产生的不安、紧张情绪和儿童间纠纷造成的剧…  相似文献   

20.
感冒是冬春季节儿童多发病,常在受凉、淋雨、疲劳以及天气骤变后发生,它是由一种用显微镜也看不见的微生物——病毒引起的。起初多有咽喉干燥疼痛、鼻孔通气不畅、打喷嚏、流清水样鼻涕及头痛等表现,儿童还会出现呕吐。如果是流行性感冒,还会有发热等全身性症状,接着鼻涕逐渐变稠,出现黄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