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化学家要研究一种物质.首先考虑的是怎样从混合物中把这种物质分离出来,怎样提纯这种物质,然后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检测,研究它的结构、组成和性质等。所以分离、提纯、鉴别和鉴定作为研究物质的重要实验疗法.一直是历年高考化学试题考察的重点和热点。  相似文献   

2.
分类是把某些特征相似的物质归类到一起的方法,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手段。运用分类的方法不仅能使有关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系统化,还可以通过分门别类的研究,简化一些繁琐复杂的实验操作,加快对物质的认识进程,从而认识物质性质、用途及变化规律。下面笔者就物质分类的有关试题作些分析。  相似文献   

3.
物理学是一门研究物质最普遍的运动形式和物质基本结构的自然科学,它包含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内容,本分析了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辩证唯物观的方法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结构和相互作用以及它们的运动规律的科学,其所研究物质的线度为10-15~1026m,大小相差1041倍,可看出其研究的范围如此之广。物理学不仅研究“实物”,还研究“场’的问题,是一切科学中最基本的理论。普通物理学是大学理工科的重要基础课,它是一门实验  相似文献   

5.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它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以物质的结构、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其运动变化规律为研究对象,具有科学性、实用性、趣味性等特点。根据这些特点,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如何进行创新教育呢?  相似文献   

6.
江楚桥 《求学》2001,(6):52-54
电场是电磁学的基础,它是一种非实体物质,看个见摸不着,但它可与其他物质发生相互作用,故需要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理解场的概念,认识场的性质,探索场的特点,掌握研究场的方法,对本章内容的学习和研究电磁学起到“基石”的作用?下面就静电场这部分所涉及的概念、揭示的规律以及学习方法进行探讨、总结和归纳,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7.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培养非智力因素的尝试钟晓青(赣南师范学院附属中学赣州,341000)物理学是一门研究物质运动、变化及其相互作用规律的科学,它以事实和实验为基础,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揭示自然界最基本,最普遍的物质运动形态及其规律。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初中阶...  相似文献   

8.
校园文化及其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群体的文化,它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其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是支配物质文化的基础。校园文化的内容决定着它有如下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一、精益求精,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作风和准确的科学态度 众所周知,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它遵循大自然的客观规律,就其学科的特点而言,它是通过可知的物质世界,研究物质间的反应规律,再把这些规律性的知识运用到未知领域中去,从而得出研究未知领域的方法和理论,并指导实践因此任何重大的发现都要靠化学实验予以证实。在化学领域中,任何一点小小的失误都将造成巨大损失,延缓科学发展,因此,严谨、求实、准确的态度是从事科学的工作者必备的品德。  相似文献   

10.
物质的密度及其应用徐旭一、物质的密度(1)密度的大小决定于物质本身。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它的大小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2)物质的密度同物体的密度的区别。物体是指由某一种或某几种物质组成的个体,如铁球、铁片,物质是指组成物体的...  相似文献   

11.
孙玉明 《中学理科》2002,(1):67-72,96
检验即鉴定,是根据物质的某一特性,用化学方法来确定它是不是这种物质或含不含某种成分,是对物质的确认;鉴别即区别,是根据几种物质的特性辨别它们各是什么物质;推断是根据已知实验及其现象,运用物质特性进行分析、推理,判断被检验样品是什么物质,或样品中含有什么物质、不含什么物质、可能含有什么物质等。  相似文献   

12.
测量液体密度的多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质的密度是反映物质的一种特性,它与实际应用比较紧密,学习压力、压强、浮力都要应用它,因而测量物质密度就显得很重要,液体密度的测量多数是问接测量。根据初中的知识给定不同器材用不同方法来测量。现介绍常用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3.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它为什么以物质资料生产为研究的起点?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它之所以把物质资料生产作为研究生产及其发展规律的起点,是因为,一方面,人们的社会生产关系是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并随着物质资料生产的发展而发展;另一方面,物质资料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  相似文献   

14.
碱土金属和氮气的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初中化学中,我们就已经认识到:按体积分数计,空气是由78%的氮气、21%的氧气、0.94%的稀有气体、0.03%的二氧化碳、0.03%的其他气体和杂质组成。由于除非在特别清楚及特别注意的情况下,物质一般都要(会)和空气接触,所以在研究及论述物质的性质时,一般都会涉及到它在空气中的表现,也就是它和空气中的物质的反应情况。这是我们学习和研究物质性质的一个基本思维取向。  相似文献   

15.
分子和原子的溉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可从如下几个方面来理解:①分子只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它既不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也不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惟一微粒当物质由分子构成,则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当物质由原子构成,则原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相似文献   

16.
虾会变“砒霜”砒霜是剧毒物,尽人皆知。但如你食虾期间,因服某些药品不当,虾中物质却会转化为“砒霜”,这并非耸人听闻。美国研究人员近期在研究实验时发现,在河虾或海虾等软壳类食物中,含有一种浓度很高的叫“五价砷化合物”的物质,它本身对人体无毒害作用,但在...  相似文献   

17.
关系一词在哲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然而人们一直没有给其以合适的地位。本文拟就对关于关系的一些问题谈一下自己的看法,以求教于大家。一、为什么关系至今在物质论中没有地位我们认为关系是物质论早就应该但至今尚为明确规定的范畴。为什么在物质论却没有地位呢?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因为它常见、也常用于哲学原理的教学和研究中,比如在哲学基本问题、唯物辩证法、唯物主义历史观、自然辩证法等部分,它的使用频率往往不低于物质、意识、运动、对立统一等现行的基本范畴。甚至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在各门科学的教科书、专著、论文…  相似文献   

18.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初中化学研究的是人类通过实践活动总结出来的已知规律,因而它是一门基础学科。把握这一本质,对教师来讲至关重要,既可以做好化学基本知识的普及工作,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科学素养,还可以通过化学课的教学...  相似文献   

19.
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一切物质都在不停地运动着,大至宇宙天体,小至微观粒子.从来也没有停止运动。在日常生活中,香味扩散、牛奶变酸、食物腐败、木条折断、铁生锈、油着火。水汽化与冷凝、糖溶解与熔化、植物的光合作用等等,这些形形色色的变化都是物质不停地运动的结果。物质的运动是复杂的.变化也是多种多样;就化学而言,它主要是研究分子的破裂与形成的科学,正确理解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一、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运动是物质存在的唯一形式,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是物质运动的两种形式,两者既相互联系、相互渗透、…  相似文献   

20.
胶体化学研究的对象是分散体系,它是由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而形成的.我们最熟悉的胶体分散体系是牛奶,它是油脂的小珠分散在水中组成的乳状液.油脂是一种液体,水也是一种液体,因此,牛奶是一种液体均匀地分散在另一种液体中的胶体分散体系.牛奶中的大量物质是水,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