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如何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就高校教育中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实施措施及途径和方法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培养大量的创新人才,实验教学在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更是提高整体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创新教育是指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培养目标的教育。创新教育要求教师在重视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学习能力。21世纪是信息发展的社会,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给学生授之以“鱼”,更重要的是要授之以“渔”,将课堂教学方式由陈旧的“让我学”变成“我要学”,培养学生自主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使学生成为能适应未来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新人。  相似文献   

4.
知识经济时代人才创新思维培养思路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正处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要求创新型人才,而人才的创新关键在于是否具有创新思维,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创新人才,是时代赋予高等教育的特殊使命。  相似文献   

5.
宇海英 《今日科苑》2007,(2):135-135
知识经济时代对素质教育提出了迫切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高职院校实施创新教育已摆在了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高职院校应把培养创新精神作为高职实验教学的目标之一,改革实验教学作为培养创新精神的基本途径,加强实验教学基本建设作为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
工科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经济的兴起,使得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已成为人才培养成败的重要标志。而高等学校肩负着培养高级号门人才的仟务,必须存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方面有新的突破。这已经成为新世纪高等教育的重要口标之一,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童赛玲 《学会》2005,(7):50-52,54
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高等教育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对策。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而大学生学术性社团的建设能有力地推进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近几年来,高等美术院校在学生学术性社团的建设上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8.
钟茜 《中国科技信息》2005,(8):177-177,185
教师是素质教育的主力军。随着知识经济和网络时代的到来,高校教师必须从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育思想中重新思考.以多元化的教学、重视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从教育目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等方面首先创新,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才能担当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重任。  相似文献   

9.
中学化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必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创造性人才的需要,在中学化学教学活动中,必须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吴娜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4):149-149,147
现在的社会是个科技飞速发展的社会,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我们必须把增强创新能力提到较高的程度来认识。如何在现代教育中推行以培养创新能力为中心的素质教育,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面临的很大的问题。面对未来知识经济的挑战,关键在于能否培养出大批具有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人才。从教学出发,从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创造问题情景,培养质疑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想象力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在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创新教育是我国素质教育的重点。探索创新教育模式是我们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2.
王文册 《科教文汇》2007,(3X):161-161
我们现在所培养的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他们面临着新世纪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挑战。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如何培养学生精神人格和智力相适应,使之成为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其根本途径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主体性创新学习。为此,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探究实践了“合作教学”模式,本文就此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3.
我国高等教育法中规定“高等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技术人才”。 1 999年 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了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作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强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应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赋予素质教育以时代特征和新的内涵。这标志着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一、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意义1 .时代发展的要求 高新技术和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将迅猛发展 ,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高新技术和知识经济对创新的要求是…  相似文献   

14.
马秀莲 《科教文汇》2008,(34):86-86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一种知识密集型的经济,其核心是创新,创新离不开教育,创新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重点。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使学生养成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意识,具有强烈的创新欲望。同时,21世纪也是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基础教育尤为重要。本文阐述了信息技术、创新教育的含义,在分析了信息技术在创新教育中应用的广阔空间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信息技术在创新教育中应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纪春梅 《科教文汇》2007,(10S):13-13
创新教育作为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在现代教育中已引起重视,创新也是职业教育未来培养人才的目标。知识经济的发展,对职业学校会计人才的需求有了更高的标准,不仅要求其能记账、算账、报账,还要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在会计教学中,就必须改变会计教育理念,实施会计教学创新,培养出具有一定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实用型、技能型会计人才。  相似文献   

16.
张振东 《内江科技》2010,31(10):64-64,91
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科学技术的发展更离不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学教育必须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创新教育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对前人成果的再认识、再创造是大学生创新的主要内涵,而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是培养创新型大学生的两个方面。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科学技术的发展更离不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学教育必须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创新教育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8.
创新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对现代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语文作为中职学校一门重要的人文基础课,以其直接作用于人的精神和心灵的独特性,在创新教育中处于十分突出的前沿地位。在活泼生动的语文活动中进行创新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  相似文献   

19.
新的世纪,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实施素质教育、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时代赋予教育者的重要历史使命。正如江总书记指出:“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之林。”作为小学阶段向学生较为系统的进行科学知识教育的主要肩负者。必须承担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责任。新课改呼唤创新,课堂教学趋势创新,我们更应该启动所有的智慧,以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20.
创新教育是指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培养目标的教育。创新教育要求教师在重视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学习能力。21世纪是信息发展的社会,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给学生授之以"鱼",更重要的是要授之以"渔",将课堂教学方式由陈旧的"让我学"变成"我要学",培养学生自主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使学生成为能适应未来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新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