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是新课标和新课改所要求的.由于语文教学"人文性"的缺失,所以才呼唤加强语文教学人文性的问题.其实人文性是各学科所共有的属性,运用语言文字的工具性才是语文学科所独有的.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必须将其人文性和工具性很好地统一起来,力避顾此失彼,重此轻彼的倾向.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语文学界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已达成共识.然而,一旦从理论层面走向实践层面,"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个教学底线就遭遇困境,演变为一"性"对另一"性"的"统一".要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必须进行概念重建,将两"性"归于"语文性";或换个角度,把"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简化为"语言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摆动在语言性与人文性之间.  相似文献   

3.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师需要正确理解和认识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内涵,在教学中处理好二者的关系,科学地实施教学评价,实现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才能真正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及先生之所以能够在语文教学领域取得一系列显著成就,与他具有正确的语文教育观是分不开的.在教学改革中,他以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继承和发扬传统教育思想的科学成分,突破陈腐落后的教育思想的束缚,从实际出发进行语文教学改革."语文课标"对语文课程的性质做了详细的表述:"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里所说的"工具性",主要指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课程的实践特点;"人文性"则主要指对学生进行思想感情熏陶的文化功能.在"人文性"与"工具性"关系的把握上,及先生始终坚持文道统一,坚持语文学科"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从教学的角度来说,既然语文学科的性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那么,必须从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来开展教学活动,片面强调任一方面都是不对的,甚至是有害的.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追求"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原则。随之而来的语文教学的教改之风却让我们的教学陷入了新的误区,一味突出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忽视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准确解读"人文性"的内涵,厘清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之间的关系,是实现小学语文教学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统一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实施以后,我们的语文老师在教学中基本都能关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个语文教学的基本特点,在教学的设计和实施中关注文本对学生人文情感的熏陶.  相似文献   

8.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使它发挥出语文育人的巨大作用.为此,语文教学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因为语文素养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生动体现.  相似文献   

9.
正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又出现了另外一个极端,由重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走向偏重语文教学的人文性,致使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缺乏语文味,弱化了工具性在语文中的重要地位。由于过分强调文本价值观的深入感悟理解,有的课甚至变成了"思品课"。这样的课堂严重地背离了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统一的基本精神。那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落实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如何实施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语文课堂教学策略,这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是文化之根,是生命之声,更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准确理解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内涵,正确处理好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关系,对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关系重大。  相似文献   

11.
一是"新"的定位.新大纲在导言中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这不仅准确地阐述了语文学科的性质,第一次给语文学科的特点作了定位,而且合理地解决了历时多年的论争,很容易为语文同仁们所接受.简言之,它既有科学性,又有接受性,且做到了二者的统一.1.从语文角度来看,当以工具性为主,人文性为辅.因为人文性不只语文所独有,政史地皆有人文性.  相似文献   

12.
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对"语文"这一学科的科学定位意味着:第一,汉语是我们的民族语言,足以值得每一个中国人去骄傲、去自豪、去传承发展;第二,它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糅合的、融合的,而不是简单的人文性+工具性,在人文熏陶的同时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才是新课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正确认识与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我们认清语文学科的本质,对语文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语文是人与人之间相互赖以沟通的语言工具,工具性是语文的本质属性.同时,语文饱含着深厚的人文内涵,我们应该关注语文文本所负载的价值取向.工具性与人文性对语文学科来说,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应努力做到两者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与工具性问题,是新课改以来教师们普遍关注的焦点话题.工具性孕育着人文性,人文性促进着工具性.在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促进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良好融合,实现真正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随文学习""不刻意追求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这个富有弹性的教学建议要很好地把握,语文教学要防止出现忽视或偏离语文知识的倾向,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达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为学生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  相似文献   

16.
正将工具性与人文性相互统一,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特点。但传统的语文教学却过多地强调工具性从而忽视了语文的人文性。结果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堂中肢解课文,繁琐的分析与刻板的训练让学生对语文教学失去了兴趣。而不少教师又都走向另一个极端,谈到工具性,便认为是技术主义,于是语文又成为了"人文性"的天下,导致语文教育的目标逐渐被淡化。在新课程标准实施的今天,语文教学呈现出更多的人文性是时代的要求。因而,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有必要明确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内涵,在充分挖掘文本人文性的基础上落实语文教学的具体目标,从而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7.
"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语文新课程标准》对语文性质的明确界定,强调在语文教学中追求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  相似文献   

18.
阅读教学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有了它们的优化组合,语文教学才能焕发强大的生命力.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基础,是人文性的载体.人文性只有以工具性为基础,它才能成为有源之水,源远流长,发挥语文育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黄厚江先生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撰文《"工具性"与"人文性"是怎样的"统一"》,文中提出"语文的人文性是在语文的工具价值实现过程之中得到体现"。陈钟梁先生多次提出"语文课要‘工具性’与‘人文性’并重,但首先是‘工具性’"。两位专家的言论拨开了笔者语文教学实践中的迷雾,也引起了笔者对语文课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再思考。  相似文献   

20.
对于"语文能力"目标的理解不能停留在纯粹的工具性能的层面,语文能力内在地包含着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人文因素."新课标"提出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种统一,首先应该在"能力"目标上达到统一.对"语文能力"目标的具体内涵加以重新审视,探讨其中工具与人文的交融与渗透,有利于我们进一步加深对语文课程性质的理解,从而更好地指导语文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