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在夯实学科知识的基础上,STEM教育以跨学科思维解决真实问题,注重反思迁移,为深度学习的实现提供可能。文章首先概述了STEM教育的特征,分析了STEM教育与深度学习的关系。接着,文章设计了深度学习的发生路线,并以此为基础确定了STEM教育的实施过程。随后,文章以STEM教育的实施过程为横坐标,以深度学习的发生路线为纵坐标,构建了指向深度学习的STEM教育模型。最后,文章以"抗震建筑的设计与制作"项目为例,从预热、酝酿、发生、成熟四个阶段阐释了指向深度学习的STEM教育模型的具体实施过程。文章的研究推动了深度学习与STEM教育的融合发展,可为课程教学改革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高中记叙文写作策略指导为要点,阐述张弛有度利于提升文章的灵性与深度。运用"张"法突出揣摩文眼与装扮凤头,为扬起文章的序幕蓄势而发;借助"驰"法活化细节陈述与择机预设,让文章在顿挫不平中流光溢彩。注重张弛有度,便于学生在深入构思和点述文章中获得灵感与技巧,提升文章质量。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一道高考试题为背景,以直线与圆为载体的解题切入点与解题策略,给出该题的多种方法.  相似文献   

4.
《现代教育技术》2018,(1):66-72
文章通过分析校园信息化应用的现状、问题,以党校教学评价工作为例,进行了业务流程的智能化改造,并对业务流程智能化的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基于此,文章提出了智慧校园业务应用融合的三条原则,即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以多元数据为支撑、建立信息服务的开放生态。依据此原则,文章提出了智慧校园业务应用的具体设计,即进行以办事为主线的流程重构和以流程为中心的服务重组。最后,文章构建了一站式网上办事大厅,其建设实践可为智慧校园背景下校园信息化的建设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西游记》不署作者姓名是因为作者认为自己的文章不是未入流的小说,而是论理文章;以神魔故事言志,是因为明朝政治黑暗,无法以正统文章言志;意象之学源于《文心雕龙》;与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均为哲学思维启蒙之书.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谈如何启发学生写好作文,以作家鲁讯的的文章素材"走进友谊"专题为例,让学生写出友谊与竞争的文章.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物理课为例,研究分析了多媒体技术与板书结合的优势与不足,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逆向思维是创造性思维之一种。文章以初中生心理特点为出发点,以写作教学为平台,阐述了二者与逆向思维的结合。  相似文献   

9.
美感,即在审美对象面前,审美主体所产生的主观感受与精神愉悦。文章美感与文学美感在本质上都是读写实践活动中直观到人的本质力量时产生的心理愉悦,但又同中有异,各具特性。就"美"这一特质来说,从题材角度看,文章重实用,文学重艺术;从主题表达看,文章重显性,文学重隐性;语言方面,文章以典雅为美,文学以清丽为美;结构方面,文章以规范为美,而文学却重在突出奇变之美。研究二者的不同,对于把握美感教学的规律,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与审美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职校培育学生道德品质除德育课这一载体以外,还有文化课与专业课及校园文化等载体。语文教师应以语文课堂为主阵地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路径有:以文章作者为样板进行德育渗透;以文中人物为榜样进行德育渗透;以文中经典语句为座右铭进行德育渗透;以文章主旨为终极场进行德育渗透。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课堂教学为主线,以课堂教学的目的和要求为指导思想,浅述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提高《电工与电子技术》的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增长极相关理论为基础,提出高校增长极概念,以安顺学院为例,研究高校对其周边区域在经济、生态环境、社会等方面的影响。文章分析安顺学院与周边区域经济社会互促发展的动力机制,提出了实现高校与周边区域经济社会互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文章美是指文字作品中的以写实为主的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普通文章与新闻文、应用文、学术文等专业文章及文学传记、科学小品、杂感文等变体文章所体现的美。文章作品的"以事料为能源库"、"以意旨为原动力"、"以情感为神经元"等三个方面都是其美学境界的重要特质。它们既是有区别的,又是有联系的,既是彼此交叉的,更是融汇混成的,三者如果缺一就不可能真正产生最佳的美学效应。文章作品虽具有"真实、典型、新颖"的事料和"正确、深刻、鲜明"的意旨以及"健康、尚质、适量"的情感,但是如果不是"以事料为能源库"、"以意旨为原动力"、"以情感为神经元",则难以达到应有的理论高度和认识深度,因而无法让接受者获得"真"的启迪、"善"的感悟和"美"的熏陶。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数学建模为例,以"协作"为基础,以"开放"为保障,以"研究"为核心,以实现"多目标"为目标构建了开放式研究性学习模式,为高校教学改革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5.
教育大数据正成为推动教育系统创新与变革的颠覆性力量。文章围绕教育大数据促进精准教学以提升教学效果为目标,从常态教学的挑战与问题出发,阐释大数据技术改进教学之道:大数据何以解决常态教学问题、何以改进教学效果、何以促进个性化自适应学习。以此为理论基础,文章以"智慧学伴"为例,探究了基于"智慧学伴"开展精准教学的应用与实践,并形成了基于数据分析的精准教学模式,文章的研究结果可为应用大数据改进教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高职金融保险专业为例,以校企合作为基本手段,以实现在校学生职业技能与用人单位岗位要求的“无缝”对接为目的,探讨了“四模块”实践性教学模式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培养学生职业精神作为职业学校德育的目标,结合“2+1”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以学校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利用企业资源,积极进行德育的内容与形式、架构与模式、管理与评价方面的探索与创新。  相似文献   

18.
文本细读主要指沉潜于文本之中,对文本做细致入微的剖析与解读,对文章意志进行探求的方式。在文本细读的过程当中,教师和学生都能捕捉到其中的文字细节与文句深意,并其作为切入点,体现文章隐含的思想与内容,以实现文章的深入理解。本文主要以《林黛玉进贾府》为例,立足于家具饰物、人物描述、话语转换的方式、着眼全局进行文本细读与分析,实现高效阅读。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晋东南地域文化为经 ,以当地代表作家为纬 ,纵横交错地剖析了极具个性特征的上党地域文化与她所孕育出来的作家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20.
在吕祖谦《古文关键》之后,南宋后期陆续出现了多种性质相近的古文选评本,其中,楼的《崇古文诀》、真德秀的《文章正宗》与谢枋得的《文章轨范》最具代表性。本文以为,《古文关键》和《崇古文诀》、《文章正宗》、《文章轨范》可谓中国散文评点的"一祖三宗"。三宗继一祖而起,各有继承和发展。《崇古文诀》以文法为中心,是文章家的评点;《文章正宗》以义理为中心,是理学家的评点;《文章轨范》则文法与义理并重,是传统文士的评点,它们三足鼎立,代表了古文评点的基本结构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