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学物理解题中涉及到许多科学思维方法,由此产生的解题方法与解题技巧很多,在具体应用中会由于研究因素认同的不准确等原因造成错解,会使学生的知识水平不能够完全的展现出来,从而使问题不能认识或不完全认识.研究因素认同的不准确造成的错解成因是指在应用物理规律时,将有关物理量分析不够合理,或者由于理解错误,以致物理量认同发生了错...  相似文献   

2.
物理解题的过程是学生对问题信息进行思维加工的过程,而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是物理解题的根本依据.正确处理信息中所提供的关键字、词、句,对于成功解题是及为重要的。在高中物理里对许多物理概念的分析和公式的应用中,经常提及“相对”二字,如果学生不能正确理解.往往就会对问题做出错误的判断。  相似文献   

3.
在解答物理综合计算题的思考过程中,恰当地确定物理系统中的研究对象,可以使思考集中指向一个适当的物理对象(范围),从而使解题者有可能寻找到必要的数量关系,建立相应的方程式.与此相反,如果解题者没有明确的研究对象,或者选错了研究对象,那么将会由于所考察的对象(范围)不当而不能找到所需要的关系,使解题遭遇挫折.对学生而言,正确地选择、确定系统中的研究对象,是解题思维的关键环节之一,是学生中常见的困难.  相似文献   

4.
学生在物理解题过程中,如果遇到头脑中已有的物理模型,由于思维定势的影响,往往会无视题目条件的变化,不能仔细分析新的物理情境,不加对比、机械套用而导致错误.下面举例说明,以引起重视,从而达到防微杜渐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等效法是指在物理解题过程中,保证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将陌生、复杂、隐蔽的物理问题变换成熟悉、简单,显现的物理模型进行分析和研究的思维方法.合理运用等效法,可将问题化繁为简,化生为熟,化难为易.从而达到“迅速、准确”解题的目的,下面举例说明应用等效法解题的五种转化策略。  相似文献   

6.
汤家合 《教学月刊》2010,(10):26-29
物理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能综合运用物理和其他学科的知识、技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而解决问题的过程又是学生理解基础知识、发展认知结构、形成物理思维的过程,但在解决物理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常会出现思维上的障碍.本文从研究学生解题心理入手,分析学生解题过程中几种常见的思维障碍,以便教师能准确地掌握学生的解题心理,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避免学生解题时不当的心理干扰,从而切实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常常通过对物理过程的分析及物理定理、定律的应用得到一些“普遍”适用的结论,也称“二级”结论。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注意这些结论的适用条件,常常会使学生在解题时出现错误的结果,现略举几例,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蔡才福 《新高考》2007,(3):9-12
有些物理问题涉及的因素较多,过程复杂,我们往往难以洞察其变化规律并对其作出迅速准确的判断.但是,如果我们将问题推想到极端状态或极端条件下进行分析,问题有时会顿时变得明朗而简单.像这样将问题从一般状态推到特殊状态进行分析处理的解题方法就是极限法,又称极端法。  相似文献   

9.
力学综合题是一种十分重要的题型,每年高考试卷中都有这类试题,因其涉及的物理过程多而复杂、解题的灵活性大,而常常让考生头疼.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不善于分析物理过程,过程中所遵循的物理规律难以揭示出来,因而导致解题陷入困境或者出现错误.本文就分析力学综合题物理过程的一些常见方法和要点作一简要归纳.  相似文献   

10.
同样对一道习题的错误解答,不同的学生的“错误”可能不同.如果能合理地利用学生在解题中的“错解”,引导学生分析各种错解的原因,尤其是在班级中集体纠错,对学生正确理解知识、掌握方法、实现知识的迁移,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下面是在高三测试中遇到的实例.  相似文献   

11.
夏彤 《新高考》2004,(3):42-43
在物理解题过程中,特别在解答选择题时,由于物理现象涉及的因素较多,过程变化复杂,往往难以判断其变化规律而不能迅速作出正确的回答.有些问题如果用极端假设分析法来讨论,会使较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而明朗.下面来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2.
郑建荣 《物理教师》2004,25(11):45-46
高中学生由于对物理概念或物理规律理解不完善,或者对某个知识的理解发生了偏差,因而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会发生错误.认真分析物理问题错解的原因,找出对所学物理知识点理解的缺漏或思维方法上的偏差,从而切实加以改进,有助于提高自身的物理水平和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从错误中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新高考》2009,(7)
在学习当中,我发现许多物理问题如果用常规法求解将会非常繁琐,而且也很容易出现错误.这时如果采用一些现成的结论,也许会使解题思路变得简洁明快,效率也会明显提高。而这些方法的来源均是课本,以下用几道例题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4.
郏宣连 《物理教师》2000,21(1):44-46
物理解题中有许多巧妙的特殊方法,例如,穷举法、等效法、极端法、赋值法、假设法等,若能恰当运用,可以起到畅通思路,简化运算、快捷解题的作用.正因如此,就要求解题者善于对问题进行周密细致的分析,善于把问题进行合理转化和严谨推理.否则,谬用特殊方法,反将弄巧成拙,而导致解题错误.下面所举的实例,足可引以为戒.1 廖用穷举法的错误 穷举法是通过穷尽例举与问题有可能相符的所有不同结论,然后逐一予以检验证明,排除谬误,断定正确的一种推理方法.但是,在某些问题中,待求结论的可能情况是难以穷尽的,也没有必要用穷…  相似文献   

15.
宋正怀 《物理教师》2010,31(11):54-54
在遇到实际物理情景时,迅速而准确地提取相关的模型信息,可以顺利找到解题思路,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但是在模型的建立和运用过程中,如果忽略了对模型内涵的深刻理解,往往会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产生思维僵化,生搬硬套模型等思维障碍,导致错误.  相似文献   

16.
极端假设法在物理解题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建秋 《中学理科》2005,(10):45-46
初中物理题中,有关力学、运动学、光学、电学等内容的一些问题,如果采用常规的解题方法进行解答,往往会带来一定困难.若采用极端假设法解题,常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谓极端假设法就是把变化的物理现象或过程,推向极端,通过对极端状态的分析、判断,使物理过程进行的情况充分地显露出来,从而顺利地解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常遇到这样一些问题,大部分学生尽管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物理知识,对概念也有了一些初步理解,但在解题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思维障碍的影响.没有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加之有些习题已知条件较为隐蔽,似是而非,稍有疏忽,极易产生错误的结果.笔者结合在教学中常遇到的典型错解进行分析,以便指导学生提高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18.
求解物理习题的过程,往往是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和直觉思维的综合思维过程.但是,在解题过程中,许多学生会不自觉地落入“想当然”的思维模式中,导致形象思维失真,抽象思维失慎,直觉思维失当,从而产生一些错觉,使解题结果出现错误.本文通过几个典型例题的分析,对产生错觉的原因进行探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初中物理习题中一些典型的求解极值问题,若直接采用物理公式求解往往会出现某个物理变量难以判定,或者是求解过程繁琐冗长,如果能巧妙运用数学方法,便能迅速、准确的得到解答.  相似文献   

20.
物理解题能力是物理学习能力的重要体现.当代认知心理学认为,认知因素是形成解题能力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认知因素对形成解题能力差异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解题能力发展必备的物理认知结构的基础不同;解题活动起始阶段的解题情境辨认的反映认知程度不同;解题思维过程中的物理问题情境表象表征不同;解题活动进程中调节定向机能的物理分类知识结构不同及解题活动的整体监控与调节程度不同形成的物理解题能力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