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下水文”要注重童真童趣私立无锡光华学校吴兆熊“下水文”亦即教师的范文,它是教师依据《大纲》和各册教材中单元基础训练对学生作文提出的具体要求而写的示范性文章。这里,“水”指的是小学生写的作文,“下”则是指教师要“下”到小学生中去,把自己当成一个真正的...  相似文献   

2.
中考作文命题更加注重扎根生活的土壤,引导学生写真事,绘真人,抒真情。响应这样的号召,每一届学生进入初三以后,笔者都要设计“亲情作文”“友情作文”“公民作文”等几个大型作文训练专题,以引导学生关注体验习以为常的琐碎生活,写出“平凡事”的“不平凡”和“平凡人”的“不平凡”。在写作训练中,我发现再鲜活的人物形象,只要一进入学生的作文,常常会变得脸谱化了。  相似文献   

3.
在习作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即学生在习作前和整个习作过程中,心中要存在一个倾诉者和交流对象,完后,让学生以读者的身份读自己的作文,再把自己的作文读给“读者”听,继而根据“读者”提出的建议修改自己的作文。  相似文献   

4.
王家平 《农村教育》2007,(12):49-50
个性化写作是指在学生天赋所及的范围内极大地发挥他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充满写作的激情和创作的欲望.使其个性在写作中得以凸现。学生的个性化写作必然伴随着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体验。然而,“个性化”不等同于“自由化”。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与作文“接触”.寻找学生与作文的“交叉点”及“未定点”.一方面鼓励学生多写作.写出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另一方面引导学生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经验和思想情感来创新和丰富作文。  相似文献   

5.
在小学作文训练中,两条最基本的训练要求是“要有具体的内容”、“要注意前后连贯”。前者指作文要有物,后者指作文要有序。“要有具体的内容”,是作前指导中首先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作文教学要从内容入手,指导学生选择有意义的内容和恰当的形式,写自己熟悉的事物,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而大部份学生练习写作最困难的是不知怎样把内容写具体。因此,作前指导怎样启发学生把内容写具体,便成了教师的主要研究课题。学生作文的内容广泛,一件事、一个  相似文献   

6.
英语周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它直接影响着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和学生能力的培养。可是,大部分学生存在害怕作文的心理。“言之无物”、“无病呻吟”是学生作文的通病。怎样才能使学生变“要我作文”为“我要作文”?在教学活动中,我深深体会到: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他们想自己愿意想的,说自己愿意说的,写自己会写的,才能提高学生作文能力。  相似文献   

7.
笔者结合自己的作文教学体会,谈谈自己在话题作文教学时,是如何教学生选材的。一、真这里所说的“真”,指的是叙真事、抒真情。作文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反映,而这种反映是一种“真实”与“本色”的不掺假不走味的反映,即生活的原汁原味。“作文要‘百分之百的真实,百分之百的本色’,我觉得非常重要,真实、本色是作文的高境界。”(特级教师方仁工)在以“代沟”、“渴望”为话题的写作训练中,许多学生都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读来让人能了解学生们真实的内心、真实的渴望。而有些学生的作文,已习惯于编造,脱离生活,脱离自我。为了编造而绞尽脑…  相似文献   

8.
要上好思想政治这门课,教师除了应具备渊博的知识外,还必须在教法设计和学法指导上下功夫,处理好政治课教学中“放”与“收”的关系,达到导与讲的统一,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一所谓“放”是指一种科学、合理的教法设计和学法指导,意味着在教学中学生能自己学懂的尽量让学生自学,意味着让学生在摸索中自己发现问题、处理问题。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应怎样“放”呢?1.“放”之有“的”“放”首先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具体情况结合所学内容有目的、有计划的放,而不是放手不管,任其自然。教师在教学中要成竹在胸,在课前就要…  相似文献   

9.
这里所说的作文评改,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自己日常作文进行评改。它包括学生自己给自己的作文进行评改,也包括学生作文之间的互评。它是新课标中“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一思想的一种尝试。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作文就是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意义的内容用文字表达出来。”并认为“作文教学要从内容入手,指导学生选择有意义的内容和恰当的形式,写自己熟悉的事物,表达自己真情实感。”意思非常明确,小学生的作文,就是要学生写自己对生活的观察、思考,对生活的认识,感受,写出真实的作文。 所谓真实的作文,这里包含着两个含义:1.是真实的内容,是指学生写入作文的材料都是真实的,是亲身经历的,亲眼看见的,亲耳听到的,而不是凭空的编造;2.是在作文中要凝聚学生自己真实的劳动,是指作文是学生用自身的心血写出的,而不是偷梁换柱的抄袭和套作。  相似文献   

11.
浅谈“下水”作文的方法会宁县桃花山中学陈严“下水”是从游泳活动中借来的说法,指教师自己动笔作文,给学生示范的作法。较早提出“下水”作文的是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他在《“教师下水”》为题的文章中指出:“语文教师教学生作文,要是自己经常动笔,或者作跟...  相似文献   

12.
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学生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军衔制”的作文评价方式正是以此为基础,把这极富魅力的“升级”运用到作文评价之中,让学生在不断的“升级”中超越自我,让这魅力十足的“升级”牢牢地牵制学生,使之成为写作的动力,为学生营造一种向上的精神力量。一、军衔制作文评价方式的概念(一)军衔制作文评价方式:是以各级军衔,即:列兵、上等兵、下士、中士、上士、专业军士、军士长、少尉、中尉、上尉、少校、中校、上校、大校、…  相似文献   

13.
“象牙宝塔”本指文艺家超脱社会现实的艺术天地 ,“十字街头”即指现实生活。这是两个带有比喻意义的概念。我这里借用来指中学作文教学的两种境界 :前者指封闭式的作文教学 ,着眼于让学生应付考试 ,把作文训练空间完全限定在语文课堂上 ,偏重形式 ,忽视内容 ,一味围绕考试指挥棒押宝猜题 ,一味训练符合应考“模式”的作文 ;后者指开放式的作文教学 ,着眼于提高学生素质 ,由重形式转为重内容 ,注重引导学生积累生活素材 ,强调扩大学生的信息接受量 ,允许学生从自己的真实感受中提炼文章的主题 ,鼓励学生写出个性鲜明的作文。作文教学改革的…  相似文献   

14.
中学作文教学应注意做到“两个结合”“作文教学同阅读相结合,学习作文的方法,解决言之有序的问题;作文教学同生活实际相结合,引导学生充实自己的生活,解决言之有物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我写我向外转”凤台县教师进修学校赵良友所谓“我写我,向外转”,是指教师在指导低年级学生作文时,应从“我写我”开始,即先写学生自己的生活,然后再问外展开,从内容和形式上向纵深发展。这是以内容为序列的中学低年级作文教学申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也符合作...  相似文献   

16.
《作文世界·高中版》在新的一年里和广大读者见面了。在此之前,《作文世界》已先后出版了“小学版”、“初中版”,被人们誉为中小学生“作文学习之友”。“高中版”的问世,既是“小学版”、“初中版”的自然延伸,更体现了新的理念、新的风格。我们赞成的作文理念有:1.作文即生活,生活即作文。这有两个含义,其一是:生活是作文之源,作文不是靠教出来的,当学生掌握了基本的作文技巧以后,就要靠学生自己去感悟和训练。学生应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其二是:作文应成为一个人生活的一部分,就如衣食住行一样自在。在这个意义上,作文应是…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教师批改作文要讲求实效,要看到学生的进步,加以鼓励,适当指,并逐步指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为了使作文批改讲求实效,培养小学生自我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不仅  相似文献   

18.
要进一步提高农村作文教学质量,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与探讨。如农村作文教学怎样发挥其长处?如何弥补自身的短处?作文教学的出路何在?等等。基于这些思考,引出这样一个命题:扬长补短,会中求活。“长”,即农村作文教学中的优势;“短”,即农村作文教学中的不利因素,补短也就是克服或弥补这些不利因素;“会”即学生懂得作文的方法,能按要求作文;“活”,指作文训练要灵活多样。其中,会是活的基础,学生只有会作文后才能活作文;活是会的发展,同时也是学  相似文献   

19.
“角色理论”是社会学的基本理论之一。“写作”指以现实社会人的角色而执行的“写”活动。“习作”指以自学者的角色而执行的“写”活动。“作文”特指学校教育的班级授课制下,以学生的角色学习“写”而展开的非独立活动及其结景。学生在接受班级授课制下的“作文”教学时,确定不清此时的角色扮演要求,从而大大削弱了“作文”教学的科学高效性。  相似文献   

20.
写作如同雕塑,应该有自己的厚度、力度和气度。所谓“厚度”,即思维的厚度,指在审题立意、思考问题时注重观点的全面性、分析的层次感和思想的思辨色彩。所谓“力度”,即行文的力度,指具体写作时,论证要有力,分析要透彻。所谓“气度”,即思想的气度,指文章在字里行间蕴藏的人文精神和人性光辉。当前的高中生作文,常常暴露内容贫乏、论证无力、思想幼稚等问题。学生行文至大半,真正触及中心的有效语段却寥寥可数。这样的作文显然是空洞的、干瘪的、没有营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