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1 毫秒
1.
同学们,如果问你水中的乒乓球是上浮还是下沉?“上浮!”相信很多同学都会这样果断地回答,可是有时乒乓球也会下沉,你相信吗?不信的话请跟我一起动手做做实验吧!  相似文献   

2.
在我上《远行靠什么》一课时,照例让学生自读质疑,当问题解决接近尾声时,忽然有个孩子对我说:。老师,我还有个问题想问你,为什么飞机叫飞机呢?”啊?他把我问愣了。这也算个问题?那只不过是一个代号而已。我随口说道:“可能是因为它会飞吧。”他跟着就问:“小鸟也会飞,为什么不叫飞机?”“问得好!”  相似文献   

3.
西方哲学史上有一个著名的案例:在剑桥大学,维特根斯坦是大哲学家穆尔的学生。有一天,罗素问穆尔:“谁是你最好的学生?”穆尔毫不犹豫地说:“维特根斯坦。”“为什么?”“因为,在我的所有学生中,只有他一个人在听我的课时老是露着迷茫的神色,老是有一大堆问题。”罗素也是个大哲学家,后来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超过了他。有人问:“罗素为什么落伍了?”维特根斯坦说:“因为他没有问题了。”“因为他没有问题了”,所以他就落后了。它警示我们:没有问题,就没有创新;没有问题,就没有进步。可见问题意识的重要性。而反思我们的课堂教…  相似文献   

4.
刘丽华 《宁夏教育》2002,(10):39-39
教学实践充分表明,学生对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才能有积极的参与意识,数学知识虽然有些单调枯燥,但是也蕴含着丰富的可激发学生兴趣的因素,因此在新课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因素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如在教学“物体的体积”这一课时,我首先讲了“乌鸦喝水”的故事。我问学生:“乌鸦为什么能喝到水呢?”我接着指出:“石头占有地方叫空间。石子放入瓶子里面后,  相似文献   

5.
鳔主沉浮?     
《科学》(华东师大版)初中八年级(上)的第82页在介绍鱼鳔的功能时,是这样叙述的:“大多数鱼类在水中游动时,既能向上浮,也能向下沉,甚至能静止在水中不动。那么鱼类为什么能随意地上浮下沉呢?原来,大多数鱼类的体内有鱼鳔。鱼鳔一般有两室,室内充有氧气、氮气和二氧化碳。鱼鳔充气时,鱼体的平均密度减小,鱼体上浮;鱼鳔排气时,鱼体的平均密度增大,鱼体下沉。”  相似文献   

6.
王敏 《山东教育》2005,(16):33-33
一、鼓励质疑。激发探索欲望 古人云:“学贵有疑”。质疑的过程实质是积极思维的过程,是提出问题的过程。质疑中蕴含着创新的萌芽。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质疑问难,促进学、思、疑、问、悟的结合,并注意循环往复,使他们变得积极、主动,激起探求新知的欲望。如我教学《穷人》一课,在讲到桑娜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家,向渔夫说西蒙死了,还有这么小的两个孩子后便沉默了。我问学生有问题吗?学生积极思考。  相似文献   

7.
1.备课这节课的容量较大,所以教学更要强调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分析教材后,我认为要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的关键在于“悬浮”.“悬浮”是个引人入胜、颇有趣味的现象,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浮沉条件的起点.只要把处于“悬浮”状态的物体的受力情况搞清,讲透,那么物体上浮和下沉的条件便很容易接受. 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实验操作技能,为了培养学生运用实验方法来研究问题,探究物理规律的能力,我设计了六个实验.并以此作为这节课点拨思维.学习知识的基础,这6个实验是: ①学生小实验.请学生在课前每人设计一个“使物体停留在液体中”的小实验。  相似文献   

8.
我在教学《蜗牛》一课时,由于时节已过,只能凭学生以前的记忆和借助书中的插图来认识了。当学生看到书上的蜗牛一图时,有的学生问我:“老师,蜗牛身上的两个眼儿是什么?”我这时也仔细地看了看书中的插图(一只腹足全部伸出的蜗牛),呀!在紧贴蜗牛壳处,确实有两个眼儿。这是什么器官呢?我还真的不知道,这下可真的把我难住了。  相似文献   

9.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工作中,我体会到要做好教学工作,一定要很好地体会“意”、“艺”、“毅”、“义”四个字的重要含义。“意”,即全心全意。全心全意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宗旨,对于教育工作的忠诚程度容不得“三心二意”。这个根本问题解决好,我们在开展教学活动中,就会加倍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在备课、讲课、课外辅导等各个方面就会努力做到“尽善尽美”、“精益求精”。例如在英语课外辅导时,学生来问我一些简单的问题,按一般要求,我给予满意的解答就已经尽到责任了,但是,我觉得作为一个学生能主动向老师请教问题的…  相似文献   

10.
在《认识鼠标》的课堂上,我采用探究式教学法让学生观察鼠标的外观和鼠标指针的不同形状。正当我和学生们一起兴致勃勃地探究鼠标外观的特点时,一位学生插嘴问:“老师,鼠标的形状可真有趣,是什么时候发明的呢?发明鼠标的人叫什么名字?他为什么要设计成老鼠的形状呢?”天哪,这孩子怎么会问这些问题,我在备课的时候并没有准备呀!以往遇到这种情况,我会“机智”地将问题交给学生:“同学们,回去好好想想,  相似文献   

11.
我曾经听过这样两个故事:故事一:几个小学生正趴在树下兴致勃勃地观察着什么。一个教师看到他们满身灰尘的样子,生气地走过去问:“你们在干什么?”“听蚂蚁唱歌呢!”学生头也不抬,随口答道。“胡说,蚂蚁怎么会唱歌呢?”老师的声音提高了八度。严厉的斥责让学生猛地从“槐安国”里清醒过来。于是,一个个小脑袋耷拉下来,等候老师的发落。  相似文献   

12.
学问,就是学会“问”问题,而不是学会“答”问题。美国学者布鲁巴克说:“最精湛的教学艺术,就是让学生提出问题。”创新教育就是建立在源于好奇、兴趣之上的问题探究。那么,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如何转变角色意识,唤醒学生沉睡的问题潜质,在问题的追问与探讨中实现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呢?  相似文献   

13.
彭芳 《广东教育》2003,(2):31-31
语文教学应该“动”起来,鲜活起来,改变枯燥乏味的局面,改变学生被动学习、不用“心”学习和缺少实际操作能力的局面。一、化被动为主动钱梦龙说:“我的教学从一开始就摒弃那种把学生当作‘知识容器’、填鸭注入的教学模式,而致力于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只有当学生能主动去探求知识时,语文教学才算“动”起来了。教学《项链》,我一上课就单刀直入提出问题:“玛蒂尔德值不值得同情?”学生面对问题,不敢贸然作答。于是令人满意的场面出现了:大家认真地阅读,紧张地思考,热烈地讨论。结果是出现了“值得”“不值得”两种截然相反…  相似文献   

14.
思考的威力     
几个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人们常说,一切发明创造都来自劳动和实践。可是,有不少人辛辛苦苦地从事某种劳动和实践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为什么都没有发明创造呢 ?”  “为什么瓦特看见水蒸气冲开壶盖就发明了蒸汽机,鲁班被带齿的野草划破了手就发明了锯 ?”  这两个问题到底如何认识呢 ?我们还是从一位科学家的一个小故事讲起。  著名的英国物理学家、最早完成原子核裂变实验的卢瑟福,一天深夜走进他的实验室,看见一个学生仍然俯身于工作台上。  “这么晚了,你还在做什么 ?”卢瑟福问。  “我在工作。”  “那你白…  相似文献   

15.
你能提一个数学问题吗学生的思维是伴随着层出不穷的问题而展开的,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教会学生学习。新教材特别注重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但数学问题对刚入学的孩子来说很抽象,很难理解。刚开始,我请学生看图提一个问题,有不少学生不问自答,如:图上有4棵树,树上有9只鸟。怎样才能让学生体验什么是问题呢?我采用“走出去”的方法,即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观察、提问。到校园里走一圈,让学生认真观察校园里有什么,有多少。回到教室后,我先问:“学校里有几个滑梯?”学生齐声回答有7个。我接着问:“你能向同学或老师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有了现实体验…  相似文献   

16.
按照艺术教材的要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在教学《儿童剧场》单元时,我让学生分组表演了神笔马良的故事。之后,我问了学生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你有一支像马良那样神奇的笔,会画什么呢?”  相似文献   

17.
在自学《加了一句话》这篇略读课文时,同学们有的边默读边思考,有的边勾画边做批注,还有的和同桌小声讨论着什么。突然有一个学生问道:“老师,你看书上说‘听到有人询问,老人先是一愣,接着长叹一声’,我不明白为什么先是一愣呢?”我觉得学生提的这个问题挺有意思,能否从这个“愣”字人手,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目的呢?直觉告诉我可以试一试!于是我提高嗓门顺水推舟地问:“孩子们,你们怎么理解这个‘愣’呢?”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了。“孩子们,请你们反复读读课文,相信一定会明白的!”学生们津津有味地读着,认真地勾画着……  相似文献   

18.
浮力现象尽管在日常生活、生产劳动中屡见不鲜,但由于受年龄小,心理尚未完全发展和认知阶段局限性,常常根据粗浅的生活经验得到一些错误的观念,造成对建立科学的概念的障碍,给教授浮力带来一些困难。针对学生普遍存在“在水中上浮的物体受到浮力,下沉的物体不受到浮力”。我们可以增加两个浮力的小实验,其一是用手掌将浮在水中的乒乓球压入水中,使手掌感觉到浮力的存在;其二是手掌托起一个密度比水略大的小球从空气中到水中感觉浮力的存在。针对有的同学认为“上浮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下沉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小”,  相似文献   

19.
在我上《远行靠什么》一课时,我照例让学生自读质疑。当问题解决得接近尾声时,有个孩子忽然对我说:“老师,我还有个问题想问你,为什么飞机叫飞机呢?”啊?他把我问愣了。这也算个问题?那只不过是一个代号而已。我随口说道:“可能是因为它会飞吧。”他跟着就问:“小鸟也会飞,为什么不叫飞机?“问得好!”我对他思维的敏捷、口齿的流利大加表扬。  相似文献   

20.
秦梅 《四川教育》2003,(12):42-43
一天,有两个学生到办公室来交本子,看见我正在备“飞行表演”(即“有余数的除法”)一课,于是好奇地问我:“我们要学习这课吗?”我笑了笑说:“是啊,你看飞机正在进行飞行表演呢。”“老师,飞机也能表演节目吗?”一个学生好奇地问。没等我回答,另一个学生抢着说:“当然能,我在电视里见过。但如果飞得像书上画的这么近,恐怕早就撞到一起了!”我一愣,不由得停下了我正在创设的教学情景。是啊,一个学生没见过书上的情景,另一个学生认为书上的情景是假的,这样的素材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吗?再看看这课的教学目标要求,我陷入了沉思……我重新考虑了这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