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引导孩子学习“四要素”创造良好学习环境。家庭是孩子学习的重要场所,家证要想方设法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孩于学习时.家长要保持环境安静,切忌大声说话,尽量少看电视少听音乐,更不能让父母之间的“舌战”暴露在孩子面前而严重影响其学习。激发兴趣,培养自觉...  相似文献   

2.
杨伟 《亚太教育》2020,(3):19-19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是孩子阅读的启蒙家。家庭的阅读气氛与习惯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影响甚大,因此,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家长而言,其最重要的是要给孩子营造一种良好的读书氛围。家长应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失良机地进行亲子阅读,让每个灵动的生命都成为最美的自己。  相似文献   

3.
家庭是孩子接触的第一个环境,它会给孩子人格的形成打下难以磨灭的烙印。那么,家长应如何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呢一、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和谐的家庭氛围,首先表现在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上,家庭成员之间要和睦相处,相互体谅,互相尊重;其次表现在家长与子女的关系上,孩子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生活,精神上没有压力。此外,父母与子女之间要经常进行思想沟通,如经常与孩子谈论在幼儿园的学习生活情况,父母应找机会带孩子到他们工作的地方去,让他们知道父母的工作情况,体会父母工作的辛苦,从而让他们了解刻苦是生活中应有…  相似文献   

4.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的气氛直接影响孩子的发展.家长应把创造良好的家庭气氛作为促进孩子发展的大事来做。本文就良好家庭氛围的创设谈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5.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沃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作为家长,我们该怎样为孩子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呢? 一、家庭要和睦和睦、幸福的家庭,会给孩子带来轻松、甜蜜、融洽的精神氛围,能让孩子在无忧无虑的环境中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如果一个经常吵嚷打闹、不尊老爱幼的家庭,孩子的心灵必然会受到严重的创伤,心理也不会健康。如果家长不注意家庭中人际关系的建设,不注意情感投入,夫妻争吵甚至动手,  相似文献   

6.
父母是一个人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孩子接触的第一个群体。要想孩子成为社会有用的人,必须要先成人,只有成人才会成才。成人要从小抓起,从家庭抓起,家长要从家庭的环境开始,从心理、行为习惯等方面培养孩子成人,让家庭成为孩子成人的殿堂。  相似文献   

7.
一、榜样教育策略:身教胜言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是孩子学习的榜样,父母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为孩子的做人做事树立良好的榜样,使孩子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形成正确的认识观点、态度及良好的行为习惯。有些家庭的教育活动中,孩子更多的是从家长组织、设计的活动本身受到教育,例如父母为了增强孩子的体质,鼓动孩子去登山;而在另外一些家庭的教育活动中,孩子更多的是从家长的言行中获得教益。教育孩子不要说谎,首先自己要诚实守  相似文献   

8.
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和性格塑造日显重要,一个家庭的家庭气氛的好坏和教育孩子的方法影响父母与儿童的沟通效果,父母只有尊重孩子,为孩子做好榜样,才能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让孩子在爱的世界中学会爱世界。  相似文献   

9.
陈振伟 《考试周刊》2012,(56):163-163
一个家庭的父母具有良好的品行会给子女带来一生的幸福。小学生文明礼貌的养成不仅需要家长们的配合,更离不开家长为孩子创造的家庭氛围。当前在某些家庭中存在着许多不良家庭气氛,对孩子的影响极深,值得我们注意和反思。粗俗的语言。父母的语言对孩子影响最深。一些父母在家里不讲究语言文明,夫妻间经常出言不逊,言语粗俗,对孩子骂不绝口。  相似文献   

10.
幼儿园礼仪行为的养成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优化环境为幼儿礼仪教育创设良好的条件 1.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礼仪意识。成功的教育离不开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效互动,幼儿园在实施“礼仪教育”时不能忽视家长的作用。在幼儿园里首先要建立良好的礼仪氛围,以便得到家长的认可和共同协助,这不但对幼儿礼仪行为习惯的培养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对改变家长的行为也有积极的影响。有关资料表明:父母对待孩子的正确态度、和凿的家庭气氛、严而适当的教育方式及父母的榜样示范作用是孩子形成良好礼仪行为养成教育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1.
美术教育离不开良好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家庭、学校只有相互联系、密切配合,才能达到美术教育的真正目的。下面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家庭教育是美术教育的基础   人出生后,最早接触到的就是家庭教育,家庭是孩子生活的起点,父母是他们第一任老师。家庭中的气氛、环境,父母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着子女。作为家长,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正确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自觉改进家庭教育方法,使孩子具备一定的鉴赏能力和辨别美丑的能力。家长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细节,及时巧妙地启发引导孩子,教会他们观察事物,培养他们的美术兴…  相似文献   

12.
二胎政策背景下,多子女家庭越来越多。如果多子女家庭父母亲子关系的处理不当,就有可能带来多子女家庭儿童的心理问题。身为班主任,我们不仅要关注儿童的心理问题,更要引导家长当好儿童心理呵护的使者,给他们一个正确的定位、一份真诚的理解,让家长悦纳自己的每一个孩子,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3.
家庭气氛是家庭教育中一种重要的环境因素,对于每个家庭成员都起着无形的作用,特别是对身心都处于迅速发展的孩子来说更具影响力。家庭气氛主要是由家长人为地进行调节的,因此,家长有责任、有义务为孩子营造民主和谐、求知进取、情感沟通等良好的家庭气氛,发挥家庭气氛的隐形教育作用,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4.
家长是指在家庭中负责教育孩子的父母和家庭中其他教育孩子的长辈。究竟该怎样教育孩子呢?有人认为,父母最了解自己的孩子,其实未必,如溺爱孩子的家长,往往把孩子看小了,什么事都舍不得让他做,望子成龙的家长又常常把幼儿看大了,要求他像小学生那样读书、写字、不准游戏,将玩斥为“没出息”。这样对孩子不是教育他,而是惯坏他,对孩子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相似文献   

15.
很多人做了父母之后,就学会了隐忍。尤其是很多年轻母亲为了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情绪再不好也会以微笑面对孩子。这样做的结果是,孩子认为父母天生就是该这么“好”的,而不知道珍惜别人的关爱。因此我认为,要让孩子学会感恩,首先得让孩子明白你的付出。最好的办法就是和孩子玩“角色游戏”,让孩子扮演家长,家长扮演孩子。在“角色”游戏中,父母不妨把孩子的种种表现予以复制,如挑食、任性、撒娇等等。因为是游戏,孩子会很投入地想方设法解决他们所遇到的“麻烦”。孩子虽然小,但是只要与他真诚地沟通,他们完全可以理解父母为他们付出…  相似文献   

16.
养成良好习惯尤永恒孩子即将上小学,这是每个家庭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孩子人生旅途中迈出的第一步。让他把这第一步迈得大些,迈得稳些,是做父母的心愿,也是做父母的责任。为使孩子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家长在孩子入学后应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习惯也是一种力量...  相似文献   

17.
在幼儿园中,有的孩子喜欢独来独往,在生活中只考虑自己,很少想到别人。他们与合群的孩子形成明显的对比:缺乏热情、活泼。这样的孩子在长大后,很难与人合作,很难适应社会。因此,教师和家长应该倍加关注这类孩子,认真研究教育方法,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使其健康成长。一、创造优良的家庭环境是预防的基础。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孩子不合群性格往往是由于家长的教育方法和家庭环境的不和谐形成的。家长在家庭中要以身作则,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良好的家庭气氛主要表现在全家和睦相处上:大人关心孩子,子女关心长辈…  相似文献   

18.
教育子女,只有家庭教育到位了,就会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得益彰,从而唱响教育的"同一首歌".可是,作为教师,我在家访时通过和家长们密切联系后,发现不少家长朋友常常陷入以下教育误区. "削足适履",迁就孩子.在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现代家庭的一些独生子女,因为缺乏锻炼,特别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但是,我们身边很多家长却无视这一点,因为溺爱孩子而无原则地迁就孩子.孩子要穿名牌,父母便进商场去选;孩子要上网,父母忙买电脑;孩子要听音乐,父母又买MP4……只要孩子有要求,父母就不问情由去办.也许有的家长认为:孩子还小,不懂道理,"树大自然直,人大自晓理",长大成人走向社会就好了.要知道孩子一旦养成不良习性,再去矫正就不是轻而易举的事了.所以,我们为人父母者,要正确对待孩子的要求,切忌无原则地迁就和满足孩子.  相似文献   

19.
孩子个性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家庭的道德气氛、心理气氛、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根据对家庭内部微型环境的分析,家庭可分成以下几类: 一、具有良好道德气氛的家庭。这对孩子道德面貌的形成起良好作用。二、表面上平安无事的家庭。这类家庭成员对公民义务、端正行为、诚实、积极劳动的认识是有限的。长辈一心发财致富,用物质刺激孩子取得学习好成绩,家庭成员之间缺乏充分的有益的交流,这一切会养成孩子自私、寄生心理。孩子长大,需求越来越大,当家长不能满足他的需要时,便会发生冲突。三、不正常的家庭。父母之间关系不和。由于  相似文献   

20.
“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是每个家长的共同心愿,但如何赢,部分家长却感到困惑。我认为家庭教育首先应包括以下十项内容:全面了解孩子情况。家长应支持学校教育,主动关心、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询问孩子的学习成绩,检查孩子的功课,了解孩子的兴趣与爱好、长处与不足。营造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父母应通过多种途径,为孩子提供许许多多的学习机会,营造一个稳定且学习内容丰富的家庭学习环境。父母为孩子提供的图书资料越多,孩子的阅读能力就越强;父母自己经常进行阅读,也能为孩子树立榜样。定期校访加强协作。家长与学校相互合作,定期校访,了解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