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习语是语言中的精华,传达着社会文化发展的信息.英汉文化背景的不同导致习语表达法的差异.翻译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信息的传递.本文着重从文化差异的角度探讨了习语翻译中的异化与归化问题,并借助异化归化翻译理论的灵活运用,提出了英汉习语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2.
文章阐述了归化与异化翻译理论的基本内容以及英汉文化差异在习语中的体现,并借助异化归化翻译理论的灵活运用,提出了英汉习语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3.
刘学 《现代语文》2010,(6):113-114
习语是一个民族语言中的瑰宝,它形式简洁、内涵丰富。英汉两种语言历史悠久,包含着大量的习语。不同语种的习语往往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文化特征。因此,习语中的文化因素往往是翻译的难点。本文旨在从揭示文化内涵的角度探讨英汉习语翻译的方法。翻译中,译者应根据具体情况,适当采用归化法或异化法,或者将两者结合在一起,以保证信息量的传递,同时,避免文化冲突的产生,使翻译真正成为文化交流的桥梁。  相似文献   

4.
习语作为各民族语言的精华,具有浓郁的文化特征,反映了该民族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对人类自身的认识、对生活经验的看法.因此,翻译已不再被看作仅仅是不同语言之间"语言符号的转换",而是一种"文化转换".本文通过对英汉习语中文化负载词翻译的对比,探讨了在翻译中应针对不同的翻译目的,灵活运用异化或归化的翻译策略处理英汉习语互译,以达到译语读者的不同要求,从而促进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5.
习语翻译不仅是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而且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转换与交流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翻译中“归化”与“异化”两者间“度”的把握。译者们在翻译带有文化特色的习语时势必探悉负载其中的文化信息、考究其语源及英汉习语的对应语义关系。比较分析《红楼梦》两英译本中的习语翻译,从而例证归化过度抑或异化过度都会影响本土文化信息的传递。  相似文献   

6.
英汉习语互译中归化和异化策略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迎慧 《天中学刊》2007,22(5):73-74
归化和异化是两种互为补充的翻译策略,在文化色彩浓厚的英汉习语互译中,译者翻译策略的选择与语言能力要求同等重要.文章论述了如何根据英汉习语的特征合理选择运用归化和异化策略,以较好地解决翻译中源语和译语之间的文化矛盾.  相似文献   

7.
归化与异化是翻译中两种截然不同的翻译策略,两种翻译策略对文化的传播,交流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本文主要讨论归化与异化对英汉习语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习语是语言的精华,其翻译对文化传播意义重大。理论界存在着两种翻译策略——归化与异化,它们并不矛盾,只是取向不同,重要的是如何恰当选择。本文在归化与异化的理论基础上,分析两者在习语翻译中的具体运用并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9.
汉.英两种语言都有许许多多与动物相关的习语,由于受历史、习俗,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等诸多文化因素的影响,汉.英两种语言赋予与动物相关的习语各自特定的文化内涵。本文结合实例从归化异化的角度分析了与动物相关的英语习语的汉译,得出在文化翻译中归化和异化两种翻译方法相补弥章,不可偏颇,在文化翻译中应视具体文化差异情况采取灵活运用,以便更好地传递文化信息,促进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0.
异化以原语文化为归宿;归化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异化与归化是翻译中处理文化因素的方法。而习语堪称"浓缩的文化"。本文以实例的形式分析了异化、归化理论在习语翻译中的具休运用,并得出结论:异化和归化是互为补充的,翻译时应依据不同情况作灵活处理。  相似文献   

11.
英语习语是英语语言文化的精华。但由于地理环境、思维方式、文化习俗、心理联想、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英汉习语存在不等值现象。英汉学习词典作为英语学习的一种重要工具书,对英语习语译义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学习者能否正确理解源语文化特色事物和内涵,以及能否正确运用习语进行交际。归化/异化翻译各有优缺点,但对英汉学习词典英语习语的译义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习语翻译一直是翻译中最棘手的问题之一,因为它受到不同文化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准确通顺的习语翻译要求译者透彻地分析理解英汉习语所体现的文化差异。通过剖析英汉习语在宗教信仰、历史典故和风俗习惯等方面的文化差异,习语的翻译宜采用异化和归化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3.
英汉习语的归化与异化翻译策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习语是语言文化精髓的沉淀,是某一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固定的表达方式,以形象的比喻说明深刻的道理.它所承载的文化信息特别集中,带有强烈的民族文化特色.翻译实质上是语言间文化信息的传递.习语翻译的关键在于能否对其所带有的文化特色作出恰当的处理.归化和异化是英汉习语的两种基本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4.
吕建英 《考试周刊》2008,(9):209-210
习语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特色,本文通过对英语习语中文化因素的分析,讨论了归化和异化在习语翻译中的应用,并指出将归化和异化结合起来适度运用,才是解决英语习语翻译问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张磊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5):139-139,141
每个民族都在历史长河中因其特定的自然环境、历史条件、地理位置和社会现实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而翻译就是以语言为载体,架起文化交流的桥梁。文化间的差异衍生出"异化"和"归化"是两种翻译策略。归化要求"接近读者",异化要求"接近作者",这也就构成了翻译时的矛盾。过重"异化"让读者费解,过重"归化"丧失原意。如何掌握这个度,是一件困难的事情,要在"归化"与"异化"中寻求到能使两者达到平衡,才能准确的做出翻译。习语是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内涵,最能体现文化差异一种语言形式,也是不同文化来源的人最难准确理解的语言。因此,本文以这种最有代表性的语言翻译来探究"归化"与"异化"的平衡。  相似文献   

16.
归化与异化是翻译中处理跨文化因素的两种不同策略。两种策略各有所长,都能在目标语文化中完成各自的使命,因而均有其存在的价值。文章以文化色彩浓郁的英汉习语的互译为例,分析归化与异化在解决源语与目标语间文化冲突问题中的应用,认为两种策略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可以也完全能够共同服务于跨文化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17.
翻译界关于归化与异化孰优孰劣的问题一直未有定论.归化与异化作为翻译的两种策略,并非水火不容,而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结合杨宪益《红楼梦》英译本中的习语翻译,提出习语翻译的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18.
张健 《海外英语》2012,(8):162-163,171
归化与异化属于两种不同的翻译策略。翻译不仅是语言层面更是文化层面上的一种活动,根本上说是文化交流。归化主要注重表现在纯语言层面;在文化层面上则应力求尽可能的采用异化。  相似文献   

19.
习语在人类语言中是普遍存在的。习语是语言使用过程中独特的表达形式,包括俗语、谚语和俚语等。习语广泛传播于民间,语言简洁扼要,体现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一般来说,习语与一个国家的历史背景、宗教、地理和习俗密切相关。归化与异化是习语翻译中处理文化因素的两种策略。归化是把原语本土化,采用目标语读者所习惯的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归化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译文。异化要求译者靠近作者,采用相应于作者所使用的源语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英汉习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通过比较英汉文化差异,探计了异化和归化这两种翻译理论在习语翻译中的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