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汪涛 《网球》2013,(7):72-73
1"我对《网球》杂志是蛮有感情的,创刊号当时就是我自己买的。"陈君乐说留给他印象最深的一期杂志就是2003年7月的创刊号,"我还记得封面人物是费雷罗,‘红尘滚滚’的标题。"2004年在仙霞网球中心举行的喜力公开赛是陈君乐第一次现场报道网球赛事,他在赛场看到《网球》杂志的专卖铺里有一些过刊正在打折销售,其中就有那本创刊号,他立马买了下来,随后又挑了很多本沉甸甸地背回了家。"十年以来,在各家平面体育媒体中,《网球》一直都是我心中最认  相似文献   

2.
<正> 在这流红溢彩的金秋季节,《学校体育》迎来了创刊十周年。我们编辑部的全体同仁谨向本刊的读者、作者及关心、支持本刊的社会各界,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礼! 十年风雨,十度春秋,《学校体育》如同一簿史册,不仅忠实地记录了我国学校体育事业在十年改革中所取得的各项成绩,而且也忠实地记录了广大学校体育工作者在十年改革中所作出的重大贡献。十年创业,充满着困难,也充满着希望;十载艰辛,经历了多少波折,又激起了多少追求。想当初,改革开放的浪潮,有力地推动着我国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迅猛发展,然而,直接关系到亿万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的学校体育事业,却在片面追求升学率与明星体育两股  相似文献   

3.
《中国学校体育》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走过了 20个春夏秋冬。你是学校体育发展的历史见证人。从政策到管理,从体育教学到训练竞赛,从课内到课外,从理论到实践,从教师到教研,从国内到国外,全面地记录了学校体育的发展。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指导价值,图文并茂,内容丰富,甚至插页、封页也用来反映学校体育的动态。   结识《学校体育》 (现《中国学校体育》 )是我上大四的下学期。在图书馆,一本金黄色封面,教师与口哨构图的杂志,映入了我的眼帘,近前一看,那是由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题字的《学校体育》创刊号 !我…  相似文献   

4.
十年铸剑,郑集实验小学篮球享誉一方!江苏省篮球传统项目学校,省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先进单位、优秀学校,徐州市学校体育工作先进单位……自1995年以来在省、市级比赛中稳居前三名,先后向国家队、省队输送13名,市级27名专业队员。这些优异成绩的取得,源自领导们的支持,同事们的团结协作,还有自我对篮球训练事业的不懈追求!我还清楚记得,十年前的那尴尬的一幕:1993年12月我接手学校女子篮球队的训练工作,为了选到理想的篮球人才,我骑着自行车转遍了周边乡镇的每一所小学。记得那一天,天阴沉沉的,我到一所比较偏远的村小选材。还没等我作…  相似文献   

5.
<正> 午后,我正拟写新学期学校体育工作计划,孩子把当天的报刊放到我的桌角上。《中国体育报》首届“先锋体育杯”教学一得征文评选活动揭晓,获奖名单赫然入目。我的《克服学生逆反心理的方法》一文获一等奖。啊!我居然获奖了。我陷入了沉思。是谁,使我这个名不见经传的体育教师获得全国体育征文一等奖的呢? 记得十年前,我购回了第一本《学校体育》,便被她那丰富新颖的文字内容,准确多彩的图解吸引了。“一见钟情”的我,便开始了崭新的一页。十年过去了,在这三千六百五十个日日夜夜里,是她开拓了我的视野,丰富了我的理论知识,提高了我的文化素质和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6.
<正> 我校人士封我为“新华社丁堰中学分社社长”,但必须郑重声明,这与官方的新华社毫无关系,纯属群众封号。群众为什么给我这份殊荣?那就需要追溯到10年前了。记得是在1981年秋,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学校体育》杂志问世了。我们广大体育教师终于有了自己的刊物。然而,学生呢?我决定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向学校要了一块黑板作为体育宣传的阵地。于是,我校的“体育之窗”就伴随着《学校体育》的诞生而出现在我校的知识长廊上。起初《窗》以介绍体育知识为主,不久即根据同学们的建议,改为时事与知识并重。《窗》发布体育时事的速度,可以说是完全现代化的:当广播电视播音员报告完体育新闻的十几分钟后,我们的《窗》就作出了及时的“反应”;当体育大赛实况转播  相似文献   

7.
贾红丁 《收藏界》2012,(1):124-125
笔者酷爱收藏,在收藏的道路上跌爬滚打、含辛茹苦地走过了二十年。作为《收藏界》的忠实读者和作者,把《收藏界》杂志当作良师益友,相依相伴走过了十年。的确,在历史的长河里十年只是弹指一挥间的事,三千多个日日夜夜,有多少事要去做,又是多么的短暂,人生又有多少个十年啊?  相似文献   

8.
<正> 1980年美国政府在《全国的目标:增进健康,预防疾病》的报告中,再次重申了学校体育对于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性。报告还根据美国学校体育当时的情况,确定了十年后的目标,即到1990年,要有60%以上的少年儿童(10~17岁)每天参加学校组织的体育活动——体育课或课外锻炼。在目标确定五年后的今天,学校体育的情况有了多少改进,有多少10~17岁的青少年上体育课,一星期上几次,上什么内容,学校是否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更衣与淋浴条件等,针对这些问题,1984年进行了一次全国性的调查  相似文献   

9.
<正> 《学校体育》杂志创刊十周年座谈会于1991年10月30日在京召开。国家体委、国家教委、北京市教育局、北京市高教局、北京市体委、北京体育学院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大中小学的体育教师代表,部分学校体育专家、学者,《学校体育》杂志理事会的理事与在京编委,以及有关新闻单位的代表出席了座谈会。座谈会由国家教委体卫司司长、《学校体育》杂志理事会理事长宋尽贤主持。首先由《学校体育》杂志主编赖天德汇报杂志创刊十年来的主要工作。他说,《学校体育》杂志创刊十年共出刊了61期,发表了近800万字的文章,系统地宣  相似文献   

10.
顾礼俭 《围棋天地》2014,(14):89-89
那应该是在1964年量1965年相交的冬天,正值“四清”运动全面推开的前夕。作家吴强以常熟县委副书记的身份,率领一个数十人的社教工作团,借住太仓县沙溪中学进行政治学习。吴强所著长篇小说《红日》正风靡,师生员工卮人不知。记得当年学校领导作政治报告说到国内意识形态领域的赶好形势时,总会反复说到文艺界的多少个了不起的“红”,如《红岩》(小说)、《红灯记》(京剧)、《东方红》(舞台艺术片电影)等,而《红日》因为它的军事题材更加家喻户晓。  相似文献   

11.
《中国学校体育》2021,(9):15-17
<正>在《中国学校体育》创刊40周年之际,杂志社的同志约我写篇纪念的文章,我当时不假思索地应允了,心想就是再忙再累,这篇文章我也必须写——《中国学校体育》与我相伴相随了40年,在这本杂志中,不仅有我写下的百余篇文章,更有我满满的青春记忆和无尽的感动。30年前,《中国学校体育》(当时刊名还是《学校体育》)创刊10周年时,我参加了 "我与《学校体育》"的征文活动,撰写了《她引导我奔向那片田野》一文,并获得了一等奖;2010年,  相似文献   

12.
<正> 《学校体育》更名为《中国学校体育》,这不单是冠于“中国”两字的简单相加,而是标志着这份为全国学校体育工作者所欢迎的杂志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也意味着为发展中国学校体育事业而肩负起更加繁重的历史使命。十年来,《学校体育》沿着十一届三中全会所制定的基本路线,坚持改革开放的方针,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刊方向,坚持为学校体育事业服务,为广大学校  相似文献   

13.
<正> 《学校体育》创刊十周年了。她是在改革中诞生,在改革中发展、壮大的。十年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而创刊仅有十年的《学校体育》在新中国学校体育的发展中,却占据着重要的一页,谱写了有声有色的篇章。她既是学校体育发展的见证人,又是推动学校体育发展的一支原动力。教育工作者喜欢她,尤其是中小学体育教师更喜欢她。许多体育教师都称她“是自己的刊物”,把她当作自己的良师益友。今天《学校体育》经过十年的建树与发展,已经逐渐成熟了,她已成为我国有影响的学校体育专业刊物。在我们热烈祝贺她创刊十周年时,不会忘记她所走过的历程。在她创刊时,没有披金戴银,没有鲜花  相似文献   

14.
许多读者会记得,十年前的今天,北京出现了一本名为《北京体育》的杂志,在报刊书亭和邮局的报刊架上,它占据一隅却不引人注目,但它以顽强的生命力生存下来,并且逐渐为读者所承认和接受。之后,在《北京体育》创刊的第六个年头,为了创出新的风格,它更名为《体育博览》。十年来,这本综合性体育刊物,如同一切新生事物一样,既经历了艰难、痛苦和挫折,也品尝了成功、喜悦和欢乐的滋味。现在,在全国各地,不论城镇还是乡村,都可以看到《体育博览》的影子。  相似文献   

15.
《体育教学》2011,(4):80
2011年,《体育教学》将迎来创刊30周年。30年的风风雨雨,杂志逐步走向成熟,也在为广大学校体育工作者服务的30年历程中见证了中国学校体育教学的发展和改革。《体育教学》编辑部联合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学校体育分会拟于2011年4月举办"体育课程改革十周年回顾与展  相似文献   

16.
<正> 广大学校体育工作者盼望已久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经国务院批准,正式颁布了.这是学校体育界的一件大事。《条例》是在试行了十年之久的《中、小学体育工作暂行规定》与《高等学校体育工作暂行规定》的基础上形成的。它是我们学校体育工作的最高法规,是开展和评估学校体育工作的根本依据。《条例》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学校体育工作进一步走向法治的轨道,将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全面管理,促使学校体育工作的管理更加规范化和制度化。这对深化学校体育改革,推动我国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是具有深远战略意义的。《条侧》对学校体育的基本任务和原则,对各级各类学校体育工作的组织管理、体育课教学、课外体  相似文献   

17.
<正> 在欢庆《学校体育》杂志创刊十周年之际,作为刊物的发起人和编委之一,同时又是刊物的读者和作者,抚今追昔,回顾这份刊物是如何艰难地从人们的期待中诞生,又如何不负众望地茁壮成长,发展成为广大学校体育工作者的良师益友,真是感慨万千。我想,这份刊物的问世,主要是学校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记得在1979年扬州学校体育卫生工作会议之后,学校体育在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的地位均有所提高,人们已经开始认识到,学校体育不仅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的需要,而且是关系到民族振兴、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大事。同时,作为体育部门也认识到学校体育是一切体育的基础,这个基础打不好,无疑是把整个体育事业建筑在沙滩上。的确,人们对学校体育重要战略意义的认识在逐步提高,这本杂志的出现,就是这种认识提高的一种反映。  相似文献   

18.
<正> 同志们: 《学校体育》杂志创刊已经十周年了。今天,大家在这儿聚会,回顾杂志十年的创业史,展望未来,以示纪念,这种形式很好。古语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想此时把这句话赠与《学校体育》杂志是很恰当的,十年的风风雨雨,我们的杂志已由初创时期那稚嫩的幼苗长成了葱郁的大树,并为培养体质强健的一代新人这百年大计做着不懈的努力。借此机会,我代表国家体委和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向《学校体育》杂志创刊十周年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辛勤工作的编辑人员、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相似文献   

19.
编者按:拿到这期网开一面的稿约,提起笔,又放下,在电脑前打了几行字,又静静地删除掉。就像岁月静静地流逝,带了一切可以带的事、情、人,又留下很多让人难以忘记的事、情、人。曾经是海内外棋友交流切磋的战场,曾经留下无数动人传说的华山,曾经横车跃马群雄逐鹿的弈天联赛,不知不觉走过了十年。十年中有多少人记得当年的天下七十、双鞭呼延灼、蒋萍、含笑、飞鸿踏雪这些英雄豪杰;十年中又有多少弈超的冠军登顶峰,一揽众山小。还记得流星堂、弈海棋缘、楚水战队,这些响当当的帮派吗?还记得当年弈超赛场上那些至今让人回味无穷的棋局、棋事吗?记得北方好汉、李蔷薇等文人墨客以棋为媒,书豪情,表壮志吗?一时间多少棋坛英雄聚在弈天旗下,引吭高歌——看今日弈天江湖,谁主沉浮。写到这里,笔者不禁热血澎湃。  相似文献   

20.
<正> 广东省教育厅为认真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宏观控制和具体指导,促进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向更高层次发展,在全面总结年多来开展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检查评估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广东省贯彻执行两个〈条例〉检查评估试行办法》,并于1991年7月16日下发到全省各市、县(区)教委,教育局及各级各类学校。现将其检查评估试行办法的基本内容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