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外交涉及国家敏感问题,涉及国家利益、国家关系和外交立场,决定外交翻译的特殊性,同时外交翻译也具有翻译共性。翻译需要遵从原文,做到严谨正确的传达。把握好外交语言的特点,有利于外交翻译技巧和策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随着各国之间交流的日益频繁,对话成为国家交流的主要形式。在这个过程中,国家的外交风格决定了国家的外交语言。以外交语言特点为基础,以外交语言翻译原则为出发点,探讨外交翻译策略,分析外交翻译与其他文本翻译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3.
外交术语的特点决定了翻译要求极其严格,否则可能产生重大的外交纠纷,甚至带来政治误判.外交术语翻译应以政治等效为基本原则,兼顾意义对等和形式对等,达到形神兼备的翻译效果.外交术语的翻译也应固化下来,才能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推动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外交语言的翻译同其他领域文本的翻译有明显区别,它与政治息息相关,对翻译语言要求极为严格。外交语言是外事翻译的主要内容,承担外交会谈、会见、磋商、对话、谈判及国际会议的翻译工作,承担中外领导人互访、参观、游览、购物、观看演出等一切活动的翻译工作。外交语言通常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它是一国对外立场和政策的体现,涉及一国的主权、领土完整等重大的国家利益。因此,外交语言具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和极强的政策性。对外交语言的翻译,不能简单地用一般的翻译标准来衡量,必须高标准、严要求,研究了解外交语言的特点,有助于提高外交翻译的自觉性、主动性,有助于提高翻译员的水平和翻译质量。  相似文献   

5.
先秦时期见证了我国有明确史料记载的外交翻译的发轫。虽然现有翻译通史、断代史或专门史不同程度涉及上述议题,但在针对性史料梳理、再现外交翻译发展进程等方面尚有提升的空间。鉴于此,本文基于翻译史研究的共识性议题,结合相关史料性文献,通过总结这一时期外交翻译活动、译员发展、翻译管理等方面的主要特点,试图勾勒这一时期我国外交翻译史研究的主要框架,以期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中俄交往日益密切,中俄间的外事活动越来越多,外交类文本的翻译因此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想要成功地完成一项翻译活动,应该充分了解国家间关系的相关背景,同时要注意到翻译技巧,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相似文献   

7.
外交语言是一种特殊领域的话语形式,属于政策性语言,往往关涉国家利益和对外关系,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灵活的外交文体特点。外交语言结合外交的特点需要表现出既明确又模糊的辩证统一性,并善于使用礼貌、回避和主题转移等语用策略。在外交翻译过程中,应当坚持精准统一、通俗易懂、灵活主动的翻译原则,采取行之有效的翻译策略,更准确、忠实地传递原语信息的内涵与外延,避免不必要的漏译和误译,阐明本国政治立场,在外交事务中发挥更好的沟通与交流作用。  相似文献   

8.
海口市近年来城市外交工作发展迅速:扩大了友城交往,不断开展与友城的实质合作;拓展国际交流,国际地位得以提升;打造地方外事工作品牌,扩大了社会参与度,因而对外事翻译人才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提出了更高要求。针对当地外事翻译人才缺失及海口地区主要高校专业课程设置问题等不足,从高校角度出发,提出课堂教学、讲座培训、赛事选拔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9.
外交是国家进行交流的主要途径,对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外交当中的口译等是在两种语言的转换当中扮演者十分重要的角色。外交口译的质量也就决定着外交活动是否能顺利进行。随着中国社会的蓬勃发展,外交口译工作担当了增进国家关系,实现交流、合作与发展的重任。本文从翻译目的论的角度,采用释义法、选词法以及简译法对外交语言的翻译方法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0.
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方向指引下,我们应把中国话语与中国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构建中国外交翻译话语权。在建构中,理论层面要突出中国的文化价值选择;实践层面要体现自己的"说话方式";创新层面要吸收西方外交翻译话语体系中的积极性成果,并为我所用,使之自我化、中国化、民族化,并用自己的、中国的、民族的译文表述出来。如此,建构起用中国自己的"说话方式"向世界传达"中国声音",并体现出"中国话语"本质特征的外交翻译表达语用体系。  相似文献   

11.
误译是对直译和意译的曲解.误译包括死译和胡译.死译不是直译.胡译也不是意译.汉译英中以死译的情况居多,而死译的结果造成翻译不足或翻译过头的错误.避免误译可以采用直译法、调整法和意译法.  相似文献   

12.
13.
围绕提高学生翻译实践这一教学目的,翻译课应该把树立学生的语篇翻译观作为中心任务,让学生懂得翻译是正确理解语篇的整体意义,然后用译入语的恰当的表达形式忠实通顺的传达给读者.本文拟从语篇的角度,探讨了语篇翻译教学中翻译的基本技巧、英汉语篇对比等方面的内容,旨在培养学生语篇层次上的语际转换能力.  相似文献   

14.
教学翻译以外语为中心,是外语教学的辅助手段,旨在帮助学生认识外语词汇和语法,提高运用能力,练习材料以词句为单位。翻译教学将外语能力视为获得翻译能力的前提条件,运用翻译理论全盘规划翻译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翻译理念、技能和方法,是自成体系的翻译职业的培训。  相似文献   

15.
语言是信息的载体,也是文化的载体,无论什么文章都不可避免地涉及文化,因此,翻译不仅是语言的翻译,更是文化的翻译。汉译英的文化翻译技巧包括:文化信息的方法、重组文化信息的方法和直译加注法。  相似文献   

16.
There are many kinds of ways and skills about translation, especially literal translation, free translation.  相似文献   

17.
Translation means the conversion of an expression into another language. To say plainly,It is an art to reproduce the exact idea of the author by means of a language different from the original.So the original thought of the expression must be kept as exactly as possible. The duty of the translator is simply to change the vocabulary not the thought. Literal translation and free translation are two essential ways in translation. Literal translation refers to an adequate representation of the original in sequence of vocabulary, in grammatical structure and rhetorical device. Free translation is also called liberal translation, which does not adhere strictly to the form or word order of the original. Which one is preferable? We can hardly say. Each has it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Argument between them has been more than 80 years. What on earth is the argument? What do they focus on? The argument brings great effect to us, so I want to find some answers to it.  相似文献   

18.
文章试图从关联翻译理论的视角探讨隐喻在文学作品、生活用语、书面语中的翻译,进一步从认知的角度欣赏隐喻,将直接翻译和间接翻译的概念应用到隐喻的翻译中。  相似文献   

19.
在众多的翻译方法和手段当中,总的说来有两种:直译和意译。意译又分直译兼意译,即增补意译和完全意译,究竟采用何种方式,一是要由整个上下文决定,即全篇文章或全书的文体风格来决定,二是要由读者对象来决定,即如果是给中国人看的,那就不妨采用直译法或增补法,如果是给外国人看的,那就最好用共情意译,他们一看就明白所要表达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翻译最敏感的是质量,质量最敏感的是成本。质量与成本是一对相互依存的概念,全面正确地理解翻译质量与翻译成本对译学研究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