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英语教学中的负迁移主要是指旧知识、旧技能对新知识、新技能具有的抑制作用。负迁移产生的原因主要有新旧知识的混淆、思维定势的影响、旧知识的错误强化、知识细节的遗忘以及本族语的干扰等。排除负迁移,教师可以采取对比教学,加强对基本概念的讲述,指导学生进行自我指导等。  相似文献   

2.
产生迁移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互相影响。因此,首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新旧教材之间的内在联系,领会教材内容安排的意图,把握住新旧知识的共同点,创造旧知识对新知识产生正迁移的条件;又要辨清它们之间的区别,预防旧知识对新知识产生负迁移。然后找出关键步骤,把新知识纳入旧知识的系统。  相似文献   

3.
中国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由于受到母语干扰、新旧知识的混淆、思维定势、中英文化差异等因素的影响,而在学习中产生了负迁移现象。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减少负迁移的影响和干扰,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用学生的眼光看教材吴连群一、用学生已掌握的知识看新教材,寻找新课旧讲的途径引用新知识,要突出新旧知识之间的共同因素。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新旧知识之间的共同因素和不同因素是两种知识可能发生正迁移或负迁移的基本条件。就整个中学物理而言,物理概念之间,...  相似文献   

5.
一、概念对比   概念对比就是把易混淆的几个概念进行对比,在对比中区分异同。   学生学习新知识时,常常与过去学过的一些知识混淆而发生错误,即先学知识干扰后继内容。出现这种“痕迹性错误”,心理学称谓是知识迁移的消极作用即负迁移。因此对那些容易与以前所学知识相混淆的概念,必须引导学生分析新旧知识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本质上对比出它们的区别。   如《数的整除》一章中概念很多,学生易发生概念混淆。在单元小结复习时,为使学生能形成比较完整的概念体系,并能灵活地解决综合性问题,我通过提问、引导,让学生回忆、…  相似文献   

6.
迁移是一种知识、技能甚至方法、态度的学习对另一种知识、技能学习的影响。在教学中,掌握知识的基本原理及其衔接点,可以促进知识的迁移,使学生易于理解新知识,同时可以发展他们的思维,提高他们的能力。产生迁移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当新旧知识技能相同或相似,又要求学生做出相同反应时,迁移效果往往是正的;当新旧知识技能相同或相似,又要求学生作出相反的反应时,则迁移效果往往是负的。小学生的思维狭隘,易产生思维定势,也易造成负迁移。因此,教师应该掌握迁移的规律,充分运用正迁移的作用,尽可能避免负迁…  相似文献   

7.
迁移是指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甚至方法和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这种影响包含正反两方面,因此,迁移又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两种类型。正迁移表现为已有知识、技能的掌握促进新知识、技能的掌握;负迁移表现为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干扰或阻碍了新知识、技能的掌握。从主观上来说对已有知识经验的概括水平越高,就越容易产生正迁移;从客观上来说新旧知识或相同或相似因素越多,则正迁移越顺利。为了提高学生的概括水平,加速概念的同化过程,有效地实现正迁移,在教学中教师应把握新旧知识的纵横联  相似文献   

8.
负迁移是指学习者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由于某种共同因素使旧知识,旧技能对新知识,新技能所产生的抑制作用,从文化,词汇,句法等三方面就英语学习中的负迁移现象进行分析和对比。  相似文献   

9.
化学是概念性、系统性很强的学科,新旧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已学知识时学习新知识有相当大的影响和作用,这种影响和作用,在教育心理学中称之为“学习的迁移”。已学知识对新学知识既可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也可产生消极的干扰作用。心理学把前者叫做“正迁移”,把后者叫做“负迁移”。本文就化学教学中的一些知识负迁移及其防止办法,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0.
信息论认为 :人们研究问题不但要研究控制系统中信息的计量、传递、贮存、使用以外 ,还要研究信息变换的规律。所谓信息变换 ,主要是指信息形态变化、信息内涵的转换变化、信息扩展拓宽、衍化派生新信息的过程。在教学信息的传递过程中 ,教学信息属性受学生旧知识水平、概括水平和心理品质等因素的参与与制约 ,从而影响新旧知识信息的变换。有些教学信息被学生接受后 ,在变换过程中产生正迁移 ,获得新知识 ;有些信息由于其属性在变换时产生负迁移 ,引起知识紊乱 ,影响学生的知识驾驭能力 ;还有的信息则不能或不适合产生任何迁移。因此 ,学生…  相似文献   

11.
教学“三防”1.防止负迁移。负迁移是指已有知识干扰或阻碍新知识的学习,使人们对新知识产生曲解,造成学习上的困难。产生负迁移的原回是学生对新知识缺乏浓厚的兴趣.从而产生逆反心理。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防止负迁移的有效办法。只有兴趣盎然,才会学而不厌...  相似文献   

12.
所谓迁移,就是旧的知识和习惯性思维方法对新学内容的影响。如果这种影响对新学习起促进作用,则谓正迁移;如果这种影响对新学习起干扰或抑制作用,则谓负迁移。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认为:旧学习对新学习有迁移效果,主要由于在新旧学习之间存在着共同因素,同时也有不同的因素。在教学中能动地利用迁移因素,发挥正迁移的积极作用,抑制负迁移的消极影响,既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又能丰富学习的经验和方法。下面结合中学化  相似文献   

13.
一、在新旧知识的连接处设问 数学具有严密的逻辑性。新知识往往是旧知识的拓广和引伸。教师选择新旧知识的连接处精心设问,能使学生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把旧知识纳入迁移轨道,让思维沿知识链“旧知识固定点——新  相似文献   

14.
立体几何是高中数学的一门重要课程 ,它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都起着重要作用 .由于立体几何与平面几何是衔接相近的学科 ,在立体几何的学习中 ,平面图形的概念、性质和画法对学习空间图形起着积极的正迁移作用 .但是 ,从平面到空间 ,由于研究对象的改变 ,研究方法和思维习惯都有很大的变动 ,而学生原有平面几何知识和观念往往先入为主 ,容易干扰新知识的掌握 ,使新旧知识发生混淆 ,产生负迁移作用 .因此 ,在立体几何教学中 ,充分发挥学生认知上的积极因素 ,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 ,重视塑造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就显得特别…  相似文献   

15.
学生从初中进入高中后,数学教学要求和教育环境都发生了变化,有的学生感到不适应。怎样才能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数学学习呢?这就要求教师作好初中、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在教学中,要注意确定合适的知识坡度,实行小步子前进。特别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启发学生对新知识的认知,使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认知框架,便于学生对学过知识的巩固。所以,在学习新知识时,采用多种恰当方法处理旧知识,形成旧知识对新知识的正迁移,逐步消除负迁移,也是解决初中、高中教学衔接的有效途径。如在高一入学考试后,复习平面几何知识,教师说明在解决…  相似文献   

16.
思维定势在学习迁移中具有双重作用,是一柄教学的"双刃剑",教学中合理地利用既可以最大限度地促进思维定势的正迁移,又能够避免思维定势的负迁移,提高教学效率。一、有机利用,促进正迁移1.因势利导,唤醒旧知。数学知识之间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后续知识的学习往往是先前学习的概括或延伸。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在回忆旧知识的基础上引出新知识,努力挖掘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抓住新旧知识的共同特征启发思维,引导学生将旧知识  相似文献   

17.
本文的“负”与“正” ,是指数学教学中知识的负迁移与正迁移。迁移是指已经学过的知识在新情境中的应用。正迁移表现为旧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促进了新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对新知识的掌握产生积极有利的影响和作用。而负迁移则相反 ,它表现为旧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干扰了新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对新知识的掌握产生消极与不利的影响和作用。  众所周知 ,数学知识的掌握是循序渐进的 ,其系统性和连贯性都很强。通过认识上的正迁移学生能较容易地学会和掌握新知识、新技能。但在学习中如果经常出现负迁移 ,将会严重影响他们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难以…  相似文献   

18.
数学概念应有确定的内涵与外延,教师必须加强概念教学,要把内涵讲深,外延讲透;要把种概念的特性、类概念的共性揭示出来;要把新旧概念的由来和发展,区别与联系进行剖析、类比。这样才能促进学生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基本概念,克服负迁移,发挥正迁移。另一方面,数学概念有逐渐深化螺旋上升的过程,抓好概念升级转化,才能避免旧知识对新知识的干扰并产生负迁移。  相似文献   

19.
迁移的关键是旧知与新知的过渡周艾芝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新知识一般是旧知识的引伸、发展或综合,又是后继学习内容的基础。教学中,要使学生把旧知识和新知识之间产生自然的联系,达到以旧识新的目的。旧知与新知的过渡,就是从旧的知识出发,以旧引新,通过学...  相似文献   

20.
我们在教学工作中对正迁移和负迁移,往往只注意表面,只看到在学习新知识时袭用旧知识的益处或干扰,起积极作用就叫正迁移,起干扰作用就叫负迁移。其实,这是很不够的。对负迁移要寻根究底,对正迁移要进行剖析。不能以学生能掌握新定理为满足,应使学生领会旧知识的模式在新的客观存在系统中的建立过程和作用。不理解这一发展特征的学生,即使能背定理,运用时仍会有困难,甚至出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