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E-science是科学研究在信息时代出现的全新科研协作模式,与传统科研方法相比,E-science为科学研究的共享与交流提供了极大的发展空间。以E-science理论为基础阐述了一种B/S结构的体育科研协作平台的设计和实现方法,该平台以体育科研工作实际为出发点,构建了体育科研项目协作系统、体育科研仪器共享系统和体育科研人员交流系统等多个功能模块。平台解决了体育科研工作者科研项目协作、科研仪器共享、科研资源集成、科研流程控制等关键技术,为体育科研工作者科研协作和创新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2.
体育科研团队数据监护平台主要包括数据收集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以及数据检索模块等,体育科研团队利用数据监护平台,可以使自身的数据收集和数据利用能力得到提升,保障体育科研团队的有效性,提升体育科研团队的研究水平。本文分析了体育科研团队数据监护平台,促进体育科研团队数据监护平台更好的发展,可以利用数据监护平台为体育科研团队的工作提供更多的便利。  相似文献   

3.
王晓云 《精武》2012,(15):67-67,69
以河南省13所民办高校的体育教师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职称结构、论文发表、课题研究、书籍著作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了河南省民办高校体育科研薄弱的现状,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期望民办高校能够提升体育科研层次,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体育教学团队。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等,对54种体育类期刊上搜索到的98篇体育团队凝聚力相关科研论文进行分析得出,论文作者年龄主要集中在33-37岁;职称主要为副教授,论文发表年代集中在2007年之后,基金项目所占比例较大;科研论文多来自体育院校核心期刊,关于竞技体育团体凝聚力的研究最多.建议加大对体育团队凝聚力的人力、物力投入,提出适合我国体育团队凝聚力的理论模型及评价体系,将研究应用于实践,服务于实际.  相似文献   

5.
我国体育教师的科研现状及主要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9种体育期刊的发文情况来研究我国体育教师的科研现状。统计认为:以中小学体育为主的《中国学校体育》等3种杂志发文看,中学体育教师>高校教师>小学教师>中专教师>其他;以高校体育为主的6种体育院校核心期刊发文看,普通高校>体育院校>科研院所>其他。其特点: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科研为学校体育实践服务的目标更加明确;科研方法和手段在不断更新。  相似文献   

6.
韩玉彬 《体育师友》2012,35(3):73-75
以河南省20所普通高校的300名体育教师为调查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河南省高校体育教师科研的外部制约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科研经费投入不足和经费来源渠道少;对科研成果的奖励力度不够和管理体制不健全;与其它学科科研交叉协作不够及科研团队建设的落后是制约其科研能力的主要外部因素。  相似文献   

7.
以高校体育科研动态性信息传播的视角为切入点,运用传播学理论分析普通高校体育科研动态性信息传播的形式和特点,对体育科研动态性信息传播理论进行探讨研究。从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三个层次就如何优化普通高校体育科研动态性信息传播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提出建设国家队训练大数据管理系统。基于体育科研数据管理的发展需求,以排球项目为例,构建了大数据模式的“互联网+体育科研”排球项目数据管理平台,形成数据共享与分析决策体系,实现体育科研数据全覆盖,助力科学训练。该系统整合涉及排球项目运动员基本信息、训练数据、体能数据、机能数据、营养数据、心理数据和比赛数据七大数据模块资源,通过体育科研数据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施,打造了基础设施层、数据中心层和展现层3个层次的总体架构,并针对体育科研项目数据中心和平台功能建设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及难点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设方案。平台可实现数据查询、汇总分析、竞技状态报告、智能预测、项目制胜规律探究和精准选材等功能,为中国体育科研数据管理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更是践行国家“互联网+”行动计划和《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9.
以安徽省7所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师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近3年来安徽省高校体育科研队伍的基本情况、科研水平、科研意识和态度情况以及高校体制对体育科研的影响进行了调研,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提高安徽省高校体育教师科研意识与科研水平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对促进大学生专业知识学习、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以及提高学校整体水平均有重要作用。以加强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为目的,介绍了构建本科生科研实践平台、改变教学模式、引导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以及完善激励政策以加强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方法与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11.
周良君 《体育科学》2005,25(3):75-77,94
对“九五”期间政府资助体育学研究的立项、资助金额、研究队伍、研究领域、研究方法、管理体制等方面的主要进展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九五”期间政府资助体育学研究发展迅速 ,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管理体系 ,立项和资助金额大幅增加 ,研究领域比较集中并产生了一批较好的成果。同时 ,也存在成果转化率不高等一些问题。建议 :加强对理论研究的重视程度 ,加强对研究成果的评估和向实践的转化。  相似文献   

12.
中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发展现状与管理机制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李相如 《体育科学》2006,26(6):16-27
通过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调查,对我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基本现状进行分析与研究,探讨我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发展规模、项目布局、为“奥运增光计划”的贡献、学校体育活动和业余训练、体育师资和教练员队伍、体育场地设施、运动员输送等基本状况和特征,研究了我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发展中的主要问题、运行模式和运行机制,提出了我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未来发展的目标与对策。  相似文献   

13.
对90年代以来,我国竞技体育科研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随着“科教兴体”战略的提出与贯彻,我国竞技体育科研水平不断提高,竞技体育科研投入逐渐加大,科技成果的转化速度不断提高,竞技体育中科技含量不断增加。当前,我国竞技体育的科技含量仍较低,科研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依然不畅、低水平重复交叉研究现象突出,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任务依然艰巨。  相似文献   

14.
从“体育节”概念的界定,分析其本质: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根据社会和民众的需要设立的以开展体育活动为主题的社会活动日,其本质是项目管理,是围绕着“一件事情”来考虑问题、分析问题的?又基于项目管理的视角来分析“体育节”的运作机制,主要讨论运作中涉及的利益相关者及全过程各阶段管理,  相似文献   

15.
陈福刁 《体育与科学》2006,27(3):32-35,4
本篇论文对我国体育彩票的法律规制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我国体育彩票在取得相当业绩的基础上,存在一些突出问题。这些问题具有深刻的制度面成因,主要是现行监督管理体制和发行体制的重重弊病以及体育彩票管制规范基础的薄弱。提出在构建和谐社会理念下,我国体育彩票的规制改革应当着力于体育彩票管制正当性和效率性双重考量。具体而言,应当以市场化为导向改革发行体制,以独立化为目标组建新的监督管理机构,从各个位阶补足体育彩票监督管理体制的规范,并在监督管理过程中引入公众参与,促进我国体育彩票的法律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问卷调查、实地访谈等方法进行研究。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施的基本特征表现为:乒乓球项目的设置不妥当;欠发达地区农村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对环境的影响效应不明显;各地项目遴选原则执行的状况不一致,忽视对体育场地设施的管z理、维护、使用;农村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中混凝土标准篮球场施工质量令人担忧;地方政府相关部门拨付资金和器材的公信度不高;行政村健身工程与学校体育设施的整合力度不足;经济状况良好的村民已经把体育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农民中的"弱势群体"需关注;健身工程的系统构建是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施过程中的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在对高校体育资源进行界定和阐释高校体育资源共享内容的基础上,从动力激励、安全防范、分类协同管理、校际联动、效益评价五个方面分析高校体育资源社会共享机制问题,以期为相关研究和政策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刘剑 《体育科技》2011,32(4):142-145
检视大学体育现状,分析学校体育内在机理,构建以教学体系、课程体系、活动体系和管理体系四部分组成的体育健身能力培养体系,同时通过对大学体育健身能力培养体系的实践路径研究,使其有效地实现大学生体育健身能力培养,从而提高大学生健身意识,达到终身健身为目的的体育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19.
现代排球运动的发展与计算机的应用越来越紧密,已经广泛使用在运动训练、比赛临场统计、运动会组织管理、体育教学等诸多方面。检索我国近20年的体育科研文献资料,发现我国的体育工作者应用计算机研究的起步较早,研究内容涉及比赛临场数据统计的计算机软件开发、高等院校基于WEB的CAI课件开发、高校学生体育成绩的CAT软件开发、基于VB的体育统计软件开发、运动会竞赛编排管理软件开发以及高校运动会远程网络访问技术等。但开发的各类软件在数量、质量上相对较低,特别在实际推广应用方面很不普及,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排球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