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7 毫秒
1.
“多角度立意”指的是一个文题的立意角度不只一个,而是多个。习作者可从多个立意角度中根据自己喜爱的观点自由选择立意角度。一般说来,只要是具有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观点都应视为“立意的最佳角度”,都可以选择立意。  相似文献   

2.
古人云:“文以意为主,意犹帅也。”可见立意对于作文是十分重要的。根据所供材料写议论文,是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的基本形式。准确地把握材料的内涵进行立意,乃是这类作文写作的重要环节。材料议论文的立意角度如何选择,立意中心如何确定呢?下面我就这个两个问题,根据平时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在近年的高考作文中,大作文以材料性的议论文为主线,所给材料往往是一段文字或一两幅漫画,在材料作文的征作上,选点、展开是两个重要环节。一、关于选点的问题首先要持之有据。所谓有据是指所选角度必须是原材料涵盖下的某一视角,它不能与原材料相停逆。比如1995年全国统一高考作文题:“阅读寓言诗(乌的评说》完成32‘33题。麻雀说燕子是怕冷的懦夫……33题是根据《乌的评说》自选角度,自拟恁目,联系生活实际,展开议论,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议论文。”这则材料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选点立意:(豆)从评论的对象看:鸟们是评说别人…  相似文献   

4.
一、高考作文的特点 高考作文是一种应试作文。如果说一般作文是“随意性作文”的话,那么高考作文则是“限制性作文”,它的限制性体现在下面三个方面: 1.限意:高考作文不沦什么题目,命题作文也好,材料作文也好,都不会让你随心所欲,信笔挥洒(像平时“一事一议”、“随笔”、“日记”那样),总得在立意的角度、闸意的范围、文意的提炼等方面,作出一些规定,给你一些限制。如1990年的全国统考题,“两个小姑娘来到玫瑰园”,就只准基于“第一位小姑娘的谈话”进行生发;1991年的全国统考题,漫画《妈妈爱吃鱼头,我从小就知道》,看图作文,你得首光辨清讽刺的矛头是指向那位“我”,下面的题目  相似文献   

5.
方明 《语文天地》2012,(5):36-37
高考作文题往往在一定的范围内呈立意多元性。这种多元性,虽然有助于展示考生的写作个性,但是也增加了作文立意方面的难度。那么如何在多元性的立意中有效地选取立意角度,使文章"立意准、寓意深、效果好"呢?  相似文献   

6.
一、突破“主题第一”的评价标准历年的高考作文命题都有明显的思想倾向,试图以此来检验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为了避免不及格的结局,学生在平时作文训练中就经常被灌输诸如此类的指导思想:立意要积极向上,健康乐观,不要太偏激,千万不能流露消极情绪。如2002年全国卷的高考作文题“心灵的选择”,要求学生抒写生活中触动心灵需作出选择的事情,虽给考生“立意自定”的宽容,但实际上考生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如果考生选择的是保全自己,或者选择时体现不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高尚情操,这样的作文会不会得很低的分数呢?我想…  相似文献   

7.
今年高考作文题很有趣,概述如下: 一对孪生小姑娘走进玫瑰园,其中一个小姑娘说:“妈妈,这里是一个坏地方!”“因为这里的每朵花下面都是刺。”另一个小姑娘说:“妈妈,这里是个好地方!”“因为这里的每丛刺上面都有花,”这道作文题要求考生“根据以上所提供的材料,就第一个小姑娘的说法,联系生活实际,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展开议论。” 就作文题所提供的阅读材料来看,全文没有一丝一毫的政治色彩。但是,只要一联系生活实际,不管从哪一个角度去看,都可以联系思想和政治。可以这么认为:如果在平时教学中不重视思想教育,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不高,那么,要想写好这篇作文,是不可能的。 笔者借用这道作文题,对学生进行了一次作文训练。  相似文献   

8.
郭祥云 《中学文科》2009,(18):25-25
60分的作文,可称得上是天下第一大题,是高考中独一无二的影响上线的“高分题”。作文失误,可能会导致全盘皆输。那么,影响作文成败的关键是什么?是审题立意。审题不准,立意不佳,会使高考作文遭遇“滑铁卢”。笔者根据教学实践,总结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方法有如下五点:  相似文献   

9.
作文的立意     
教学目标:了解作文立意的基本思路,力求准、深、新教学方法:讨论法、点拨法课时安排:1课时一、考点分析古人云:“意,犹帅也,见解高低之分野!”作文的立意,对于其成败,常常是至关重要的。无论是材料作文、话题作文还是命题作文,都可以有很多写作角度,准确审题后选取一个恰当的角度确立主题是作文的关键步骤。找准角度,追求立意的深刻高远,能从现象看到本质,见解新颖,作文就会令人眼前一亮,而这也正是高考作文的评分标准。  相似文献   

10.
所谓"材料作文",就是命题者在题干中给出特定的文段,然后要求考生在材料内涵范围之内准确立意、选择角度并进行写作的一种作文类型。学生写作此类作文出现的最大问题是抓不住材料内涵,或选取角度不准确,因此,离题作文屡见不鲜。如何解决这一难题?笔者经过三年高考作文辅导课的摸索探究,认为以下两种审题立意的方法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11.
一、重视审题立意。审题立意是高考作文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牵一发而动全身”。审题不准不全以致失误,势必悖旨走笔,劳而少功甚至徒劳无功。因此,应试作文,应刻意在此重要环节上下功夫。所谓审题立意,包括对所给题目或所供材料的深入理解、对具体要求的细心推敲、对写作角度的最佳选择。抢时间对于考生来说固然重要,但最初的10~15分钟还是要舍得去花的,一定要集中  相似文献   

12.
2002年全国高考作文仍然是话题作文,题干要求写“遇到、见到、听到”的“触动心灵”的“选择”,这包括写“怎样选择”“应该如何选择”,构成完整的结构和深刻的立意。所谓“心灵”,是说所写内容要关系到自  相似文献   

13.
陶克力  高会 《学语文》2012,(4):44-44
2012年安徽省高考作文义回到了材料作文的类型。与2010年诗歌材料相比,今年的小故事材料作文在审题难度上有所降低。尽管如此,今年的安徽高考作文依旧被网友评为“最难写”。可见。今年高考作文的审题立意依旧是关键。那么,该如何审题?怎样的立意才是比较贴切的?  相似文献   

14.
“立意”就是确定写作意向。“意”就是主旨 ,是文章的灵魂和统帅。高考作文评分有一个“公理”:以立意分类别 ,凭语言定高低。可见立意是多么重要。如果说立意正确 ,立意准确 ,是文章的基础 ;立意深刻 ,由表及里 ,是文章的追求 ;那么立意新颖 ,独辟蹊径 ,就是文章由“准”到“深”的一个重要手段。但“立意”怎样创新呢 ?大家不妨尝试一下几种方法。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倾向式 ) 文章的立意不仅与写作材料有关 ,也和选择论点的角度有关。同样的材料 ,从不同的角度去提炼 ,就表现不同的思想观点。如同看山一样 ,着眼点不同 ,…  相似文献   

15.
每年高考语文考试结束,总有一部分细心的同学惊呼:今年的高考作文立意和XX年的一样,只是材料有所改变。实质上,这些细心的同学实实在在地道出了一个事实,同一个主题或立意换换材料反复考查已成为高考作文命题的常见现象,因此高考作文题“撞车”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16.
话题作文因文体不限,取材广泛,立意多向,给考生提供了展示灵性与特长的舞台,越来越受到出题者的青睐和广大考生的喜爱,但同时不少考生面对一些话题“欲说欲写好困惑”。其实,面对不同的话题,倘若能善于区别对待,熟练地应用“大题小作”与“小题大作”之法,就能迅速地打开思路,快速入题。一、掌握“大题小作”之法所谓“大题”是指那些抽象、宽泛,能表现多个主题或是外延较大的话题,而“小作”则是指力求从一个小的角度,一个小的侧面切入,把话题落实到具体的人、事、物和具体的场景上,以打开思路,构思成文。“大题小作”通常…  相似文献   

17.
材料作文是考查学生写作能力的主要命题形式之一。无论是从审题立意来看,还是从运思行文来看,材料作文都是有相当难度的。这里,笔者试图就议论类材料作文的立意原则略作探讨。除了遵循作文立意的共同原则——积极、健康、客观、公允外,根据材料作文的特点,笔者提出这样四个原则:整体性原则、主视角原则、归结于“人”原则和深刻性原则。一、整体性原则。所谓整体性原则,就是要把握住材料的整体意义并以此立意,而不能只抓其只言片语以偏概全去生发议论。如1992年全国高考作文题要求考生对材料中人物的思想行为进行分析议论。有的考  相似文献   

18.
古人云 :“文以意为主 ,意犹帅也。”可见立意对于作文是十分重要的。根据所供材料写议论文 ,是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的基本形式。准确地把握材料的内涵进行立意 ,乃是这类作文写作的重要环节。材料议论文的立意角度如何选择 ,立意中心如何确定呢 ?下面我就这个两个问题 ,根据平时的教学实践 ,谈谈自己一些粗浅的看法。一、立意思维材料议论文如何选择立意角度呢 ?首先要认真地阅读材料 ,理解材料 ,对不同的材料进行深入细致的筛选和压缩、概括和归纳、分析和比较 ,找到材料的突破点 ,然后确定相应的立意角度。具体地说 ,选择和确定立意角度有…  相似文献   

19.
明人董其昌在《画禅堂随笔》中说:“山行见奇树,须四面取之。树有左看不入画,右看入画者:前后亦尔。”董其昌以画树为例,说明了一个客观对象可以从不同角度去表现它,而作者必须选择最适宜“入画”的某一点,而这一点,恰是作者对作文立意角度的选择,既然立意角度的选择如此重要,那么我们如何从多维多向的立意来选择角度,以保持立意的新颖独特、准确深刻呢?我们不妨从人教版中学语文教科书和语文读本中的文言名篇中来找找答案。  相似文献   

20.
高考作文命题在经历了八年话题作文的苦心经营之后,在2006年开始转战到新材料作文这片沃土上。所谓“新材料作文”,就是一种“给材料但不给话题,在材料范围内自主确定角度、立意、文体、标题为特征”的命题形式。因为它打碎了学生“不用审题也差不多”的侥幸心理,也基本上断掉了想靠猜题、套作、宿构和抄袭拿高分者的后路;所以这种作文命题形式近两年来在全国卷和部分省市卷中逐渐流行起来,并且成为高考作文的新趋向。在这种新材料作文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如果学生不仔细审题立意,一不小心就会偏题、离题,于是审题立意在作文教学中再次显得举足轻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