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9 毫秒
1.
“多角度立意”指的是一个文题的立意角度不只一个 ,而是多个。习作者可从多个立意角度中根据自己喜爱的观点自由选择立意角度。一般说来 ,只要是具有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观点都应视为“立意的最佳角度” ,都可以选择立意。在作文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围绕习作文题进行深入细致地多角度分析 ,以拓展学生的写作思路 ,开阔学生的写作视野。因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有限的。面对一个事物、现象或一道作文题 ,其思维往往爱走最简单、最接近的一条路。在此 ,教师要善于对学生多角度开拓 ,要让学生思维呈辐射状态展开。即从事物的每一个方面、每…  相似文献   

2.
写作文的时候总是要表达一种思想或阐述一个观点的,习惯上,我们把这种“思想”或“观点”称作“意”,而把确立(确定)这种“思想”或“观点”的过程称作立意。虽然说作文立意是可以“自定”的,是非常个人化的,但凡事都应该有所遵循,具体说来,作文立意有六忌:  相似文献   

3.
在材料作文的写作中,常常见到这样的要求:“选择最佳角度”,如何落实这个要求呢?既然是“选择”,就必须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角度,这样才能谈到“选择”,如果对所给的材料绞尽脑汁地也得不出一个明确的观点,谈何“选择最佳角度”呢?所以对学生进行多角度立意训练十分必要,同时对学生进行多角度立意训练,也是培养学生发散  相似文献   

4.
意在笔先     
张国鑫 《云南教育》2001,(20):25-26
立意是作文的核心,也是作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议论文的写作训练中,立意是确立文章的中心论点,明确作者在文章里所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或基本思想,是决定作文优劣成败的关键。一篇议论文,总是要说明、论述一个主要问题,阐述一个主要观点,全文就是围绕它讲一些有关的道理,根据一些有关的事实,来论证、说明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这个在议论文章中最主要、最基本的思想确定,就是议论文写作的立意。一篇文章的质量高低,往往取决于立意是否深刻,而立意的深刻与否,又取决于作者是否会挖掘。抓住题意,就抓住了“灵魂”,抓住了“神”…  相似文献   

5.
陈爱霞 《山东教育》2005,(25):35-35
一、立意“出新” 从“小”的角度立意,善于从生活库存中撷取细小材料,展示事情深刻的内涵,作到“平中见奇”“常中出新”,用立意新的素材教育人,感染人。让学生摆脱传统的经验型的做法,推陈出新,标新立异。如每年的清明祭扫先烈活动,六一庆祝活动,暑假夏令营活动,都是老套路,旧程式。学生年年写这些活动的文章,往往都是大同小异,干篇一律。  相似文献   

6.
所谓教学立意是教师预设教学活动时的观点和视角,它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整体效能。教学立意是无形的,它指引着教学设计的方向。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理念不断更新,正逐步实现从“知识立意”向“素养立意”的嬗变。  相似文献   

7.
作文的方法与技巧,可以归结到一个问题——角度。疱丁解牛,恢恢平游刃有余,就因为他选准了进刀的角度。从什么角度入手,决定了文章的观点和材料,也决定了文章的立意和技法。角度一变,审题立意、布局谋篇等都得跟着变。有人把写作的角度形象地比喻成一根魔杖”,很有道理。同一个题目,入手的角度可以因人而异,断不可求其一律,但“准”和“新”却应该是统一的标准。所谓“准”,就是选准观察事物的集中点,看准立意构思的侧重点,找准表现主题的突破点。试  相似文献   

8.
1999年和2000年的高考作文题,向我们郑重推出了一个全新的作文类型,那就是话题作文。它有别于过去的限制较多、写作切入面较窄、要求较细的作文题,只提供了一个写作话题或写作范围,并末限定立意、取材和写作方法,可以慨括为“三个开放性”:一是命题角度的开放性(包括取材的开放性);二是立意的开放性;三是文体的开放性。  相似文献   

9.
作文的立意     
教学目标:了解作文立意的基本思路,力求准、深、新教学方法:讨论法、点拨法课时安排:1课时一、考点分析古人云:“意,犹帅也,见解高低之分野!”作文的立意,对于其成败,常常是至关重要的。无论是材料作文、话题作文还是命题作文,都可以有很多写作角度,准确审题后选取一个恰当的角度确立主题是作文的关键步骤。找准角度,追求立意的深刻高远,能从现象看到本质,见解新颖,作文就会令人眼前一亮,而这也正是高考作文的评分标准。  相似文献   

10.
一、观点型话题观点型话题由于“话题”本身就是论点,写作时在立意上就不必要花费太多心思,将“话题”作为文章中心就可以了。如果写成记叙文,记叙的材料和叙述的故事能够体现这个观点就行;如果写议论文的话,就将“话题”作为文章的论点,只要在写作中围绕这个“话题”选取材料进行议论就可以了。这类话题的材料本身就是写作中的一个典型论据。二、范围型话题这种话题只给出了一个写作范围,至于写作者要表达什么样的观点和中心,完全可以因人而异,具体写法和角度也可以多种多样。只要是在话题范围内立意,都是符合要求的。对于这种类型的话题,…  相似文献   

11.
自2006年以来,新材料作文逐渐成为全国各地高考作文考查的热点,2013年也进入了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新材料作文的写作要求中提到“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它不再强调在中心角度立意,主张只要不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在中心角度立意与在非中一t2,角度立意一视同仁,都视为符合题意,这样便降低了审题的难度,给了学生更大的发挥空间。可是在现实的写作练习中,有不少学生会有这样的困惑,明明自己从材料中选择了一个侧面、一个角度立意,但写出的文章还是不入阅卷者的“法眼”,得到的分数较低。  相似文献   

12.
所谓立意是指在审题的基础上确定文章的主旨。高考作文定时限量,快速破题,选择最佳角度立意是制胜的前提。那么怎样的立意才算选择了最佳角度?笔者认为,能对该文产生准确、新颖、集中、深刻的评价感受。快速立意如何做到准、新、小、深呢?下面就根据本人指导学生写作的点滴及近十年来高考作文题谈谈拙见。所谓“准”是指立意的准确性,也即是切合题目或材料的实质。90年高考作文题,材料:一对孪生小姑娘走进玫瑰园,不多久其中一位小姑娘跑出来对母亲说:“妈妈,这里是个坏地方!”“……”“因为,这里每一朵花都有刺。”另一个小…  相似文献   

13.
一则材料虽然常常可以从多个角度立意,但并不是每个角度都可以写出好文章。因为有些角度涉及的内容,你可能并不熟悉;有些角度涉及的内容,人云亦云,庸常无味。那么,如何给新材料作文确定最佳立意呢?笔者将其归纳为一个理解:即在多种立意都符合的前提下,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角度就是最好的立意。  相似文献   

14.
李娟 《学周刊C版》2014,(4):180-181
一则材料虽然常常可以从多个角度立意,但并不是每个角度都可以写出好文章,因为有些角度涉及的内容,你可能并不熟悉:有些角度涉及的内容,人云亦云,庸常无味。那么,如何给新材料作文确定最佳立意呢?笔者将其归纳为一个理解:即在多种立意都符合的前提下,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角度就是最好的立意。  相似文献   

15.
立意就是指确定文章的主旨。古人云:千古文章意为高。立意是文章的灵魂,是文章的统帅。立意新颖,并不是要求我们创造出世界上没有的新观点,而是要求文章的观点或看问题的角度与众不同。这里的关键词"与众不同",是相比较而言的。立意新颖其实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旨意(主旨)出新,对待某件事物,大多数的观点是这样的,我们的观点却与大多数人的不一样,让人觉得新奇;二是立得出新,大多数人都从某个角度看待事物,我们却另辟蹊径,从另外的角度切入思考,让人  相似文献   

16.
古人云:“文以意为主,意犹帅也。”可见立意对于作文是十分重要的。根据所供材料写议论文,是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的基本形式。准确地把握材料的内涵进行立意,乃是这类作文写作的重要环节。材料议论文的立意角度如何选择,立意中心如何确定呢?下面我就这个两个问题,根据平时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一、慎重对待话题材料话题作文让学生自定立意,并不意味着话题作文想怎么立意就怎么立意。任何材料都可能具备多义性,“横看成岭侧成峰”,从话题材料的不同角度出发可引出多个不同的话题,得出多个不同的认识,而话题作文只能在限定的话题范围内写作,简单地从话题材料出发立意往往会导致偏题。例如,2005年高考全国卷Ⅲ以“忘记和铭记”为话题作文,若考生仅仅根据材料中一个侧面的含义去讲大恩不言报、危难之际见真情或讲人性的善恶与美丑,而完全不谈“忘记和铭记”二者间的关系,就偏离了题意。二、仔细揣摩话题的比喻意义话题作文中的“实题”…  相似文献   

18.
师延峰老师与众不同的创意带给人新鲜的感受.从“无用”“大用”的角度进入对课文的解读,整个教学设计的立意是新颖的;教学过程的主体围绕着是否“有用”展开,在一个自足的框架里,尝试着完成一种不拘常态的解读,是可贵的;  相似文献   

19.
论谦虚     
文章立意与众不同,独树一帜。从多个角度证明主题,语句朴实易懂却叉深刻,耐人寻味。从豪格的故事中,可以领会到“在机会面前,太谦卑是我们最大的弱点”;从杨修的故事中,可以领悟到“满盈者,不损何为”的警示真理。“为了自己获得更大的成功,努力做一个真正谦虚的人吧!”这是我们应从此文获得的心得。  相似文献   

20.
材料作文大多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或“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而写好材料作文的关键就在于如何选择立意的角度。下面就以某地中考作文题为例,分析材料作文选择立意角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