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强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2,(7):114+116-114,116
在校本教研中诸多问题值得教研室和教研员去深入思考:先进的教育理念如何让一线老师真正接受?如何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变为教师正确的教学行为?教师专业发展方向和途径的切入点在何处?教研组群体如何实现真正的“伙伴合作”?教研室在新课程推进过程中,对校本教研应起什么作用?为此,我们提出以“聚焦课程改革、课堂教学和人的发展”为指导思想,开展“主题·节点”校本教研活动,旨在逐步实现教研室的功能转变和教研员的角色转变。  相似文献   

2.
教师是学校持续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专业化是教师职业发展的必然方式,提高教师专业能力、转变教师教育理念已成为当务之急,而校本研修则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那么,如何才能选准教研“支点”?我校成功推出了“四人一课”与“一人四课”系列活动,有力地推动了校本研修的深入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教研员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的今天,肩负着更新教师教育观念、改变教师教学方法、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的重任。在新课程实施中该如何发挥教研员的研究、指导、服务功能?如何突显教研员的组织、示范、引领作用?笔者认为教研员“走进课堂上课、走出课堂研讨”则是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它可在聚焦课堂教学、促进课程改革的过程中,真正实现教研员、教师、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思想交流、思维碰撞、心灵沟通。下面就以笔者策划的一次教研活动为例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深入实施,特别是校本教研工作全面推进以来,教研部门普遍开始将教研工作的重心下移,把教研场所从教研室、教科院、进修学校转移到一线的学校和课堂中。教研员的角色也发生了转变,教研员和教师之间的关系正逐渐从“领导管理”转为“指导共进”,教研员除了组织协调教研工作外,更多地扮演着教师专业成长伙伴的角色。[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中小学新课程改革聚焦于以下两个要点:一是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因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关系到教育改革的成败;二是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因为新课程改革理念最终要靠课堂教学来实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构建校本教研制度。因此,校本教研这几个字眼愈来愈吸引人们的目光,成为新时期教研工作的一道亮点。笔者认为,进修学校作为中小学教育教研工作的“领头羊”和教师培训的工作“母机”,应责无旁贷地承担着校本教研的重担。近年来,我校把教研工作的重点转向校本教  相似文献   

6.
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是保证新课程实验向纵深发展的有效策略。目前,不少学校纷纷加大了校本教研的活动力度,校本教研在学校中已经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无论教师、学生,还是学校都焕发出勃勃生机。但在开展校本教研的过程中,同样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困惑。例如校本教研是为了解决教师遇到的问题,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什么教师却不“领情”,甚至把它视为额外的负担?如何提高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积极性?如何为教师提供必要的专业引领?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应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校本教研背景下教研员如何进行专家引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本教研”作为一种研究的类型或取向,既有别于学术研究者进行的质性或量化的专业性研究,也不同于完全的行为研究。这种改进后的教学制度,努力将教学研究工作的重心下移到学校,通过互相渗透、互相依存的教师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形成三位一体来开展深入有效的教研活动,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全面提高基础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实施专业引领的一支重要力量,教研员如何在校本教研活动中对一线的教师进行专业引领,教研员又如何进行自身储备以进行校本教研的专业引领,这是当前教研室建设和教研员发展急需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经验是教师教学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最重要来源,反思是教师教学专业知识和能力提高的最有效途径。这个教师成长公式揭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本质。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个体和教师群体专业水平的提高过程,校本教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如何围绕课改把校本教研抓出实效呢?我们坚持在“反思”上做文章,以《新课程教师校本反思性培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为栽体,以创新学习型为组织,做学习型教师为落脚点,以实现教育观念、教学行为的转变为目标,开展了一系列的实践研究,走出了一条“立足反思性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研训新路子。  相似文献   

9.
当前,广大农村学校的校本教研活动效果并不理想。实施新课改的今天,如何调动农村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积极性,使教研活动真正成为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如何促使教师适应新课程,转变教学方法?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我校在充分认识校本教研重要性的基础上,凝聚集体智慧,结合校本乡情开展教研活动,制定出校本教研制度、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和激励教师专业发展的培养方案,使校本教研在教改中展现活力。  相似文献   

10.
学校教育创新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校教育现代发展的关键所在。在开展学校教育创新研究的实践过程中,北京市中关村第一小学重点在校本教研机制上不断创新:实施“教、学、研”同期互动,创新校本教研模式;开展伙伴互助行动计划,创新校本教研方式;搭建专家资源网络,创新校本教研途径;成立三个中心,创新校本教研制度。在此过程中,不断实现教师自主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以园为本的教研是帮助教师积极主动地转变教育行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那么如何使园本教研真正做到有效,使之成为引领教师自我发展和专业成长的平台?结合我区开展《校本教研区域性推进策略研究》课题研究,谈谈我们对开展园本教研的看法。[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转变“导演”与“演员”的角色在长期的教研活动中,我有一个感觉,就是教师们已经习惯于崇拜教研员的“权威”。“请帮我们指导指导”、“请多提宝贵意见”等话语常常出自于教师之口。在新课程理念下,教研员和教师的角色都在发生变化:在教研活动中,教师不再是“演员”,教研员也不再是“导演”,教研员应转变传统的“导演”角色,并帮助教师逐步转变“演员”角色,与教师建立平等的互动关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我想,教研员也应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  相似文献   

13.
课程改革不仅改变着教育理念、师生关系以及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而且也必然要呼唤教研工作的转型。教研理念要体现“三个转变”从教学管理转变为教研员与教师专业上的共同成长。一直以来,教研工作的重心都放在指导教师如何备、教、批、辅、改、考,检查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否规  相似文献   

14.
所谓“以校为本”教研,就是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由校长、教研员、教师一起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对教学进行诊断、研究与分析:经过反复的摸索和实践,把新的教育理念变为教师的教学行为,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高。为此,作为校长要认真思考,精心策划,带领与指导教师开展校本教研工作。  相似文献   

15.
校本教研在构建学习型组织、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的作用毋庸置疑,已经成为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那么,如何才能使校本教研工作持久有效地开展呢?一、制定校本教研制度,确保校本教研的常态1.建章立制,形成浓厚的校本教研氛围。首先,要明确学校校长、主管教学副校长、教研员、  相似文献   

16.
校本教研,是新世纪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全新的教育理念。其一,“校本教研”是以教学中实际问题的解决为目标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教学研究制度。其二,“校本教研”是一种研究方式。借助于观察、行动、反思以及它们之间不断的循环来实现自身行为的改善。其三,“校本教研”是教师改善自身行为的反思性实践和专业成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教研员队伍是中小学校本教研中实施专业引领的主要力量,是校本教研水平提升的关键因素.应从专业理论、教研方式、教研内容、教研过程等方面加强教研员在校本教研中的专业引领作用,从而使教研员真正成为引领一线教师把教育理念转化成教育实践的带头人.  相似文献   

18.
陈楚玉 《教育导刊》2008,(11):53-55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校本教研在实现教师教育理念转变、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也出现了校本教研的领导工作不到位、教师主体地位彰显不足、教研活动重点不够突出等一系列问题,阻碍了校本教研的发展。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采取了相应的对策,有效提升了校本教研工作的成效,推动了校本教研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学区教研室工作已六年有余.我经常一次又一次地想:“作为一名教研员,其真正的职责和价值到底是什么?应该体现在哪里?教研员怎样适应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职责、功能?怎样要让一线教师在内心深处认同你是教研员而不是教研官?”所以,我们要先给教研员定位,这个定位的中心是“研究、  相似文献   

20.
校本管理中对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对象是教师,这就要求学校管理者的管理思想要从以前单纯的“以校为本”转变为“以教师为本”,进而实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校本教研作为学校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途径,在一些地方却出现了“好花难开”的尴尬的局面!缘何至此,笔者以为,形式化的校本教研败坏了老师们的胃口。如何使校本教研真正成为有效教研,关键在于轻负,只有轻负才能自由,自由方能增加教研内容的深度和宽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