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枣庄市城区初中生运动能力及身体素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传玲 《山东体育科技》2003,25(2):69-70,50
在调研枣庄市城区初中生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发展变化的基础上,根据2000年中国国民体质监测系统的研究指标。将枣庄市城区初中生五项身体素质指标与全国同龄组的平均数、标准差进行横向比较,论证了枣庄市城区初中生身体素质的现有水平与动态变化。以为今后体育教学改革和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江苏省高中生体质健康知识并探索其人口学影响因素,为高中生体质健康促进提供治理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江苏省苏南、苏中和苏北抽取的1 030名高中生进行调查,运用《普通高中生体质健康知识测试(HRFK-24)》测试体质健康知识,运用SPSS 23.0对不同地区、年级、性别的高中生体质健康知识得分进行描述性统计和方差分析;对高中生体质健康知识的人口学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结果:江苏省高中生体质健康知识平均得分为13.90分,及格率为49.61%。在体质健康知识四个维度成绩方面,体质健康测量和评价方面的知识最弱,及格率为10.68%。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发现性别、年级和地区等因素对高中生体质健康知识水平有统计学意义,且女生分数高于男生,苏北学生分数高于苏南和苏中,高一学生得分高于高二。结论:江苏省高中生体质健康知识整体水平较低,地区、年级和性别是影响高中生体质健康知识的人口学因素。在学生体质健康知识的四个维度方面,体质健康测量和评价、体重控制和能量平衡方面的知识相对较弱。建议:学生体质健康知识亟须治理,可在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领域强化体质健康知识教育;国家要制定...  相似文献   

3.
高中生体质健康水平直接关系国民体质健康水平,是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河津市第二中学的高中生体质健康情况进行分析,剖析高中生体质下降的原因为:社会升学期望过高;学校体育工作重视不足;高中生健康观念缺失。提出健康中国视域下高中生体质干预措施:营造社会与家庭共同关注健康的良好氛围;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培养高中生体育健康意识。  相似文献   

4.
高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迅速的阶段,他们的体质状况对于健康成长和学习能力具有重要影响。然而,目前在高中生体质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如评价体系单一、缺乏个性化指导等。因此,构建适应高中生多样化发展的体质管理评价体系成为当务之急。教师将分析当前高中生体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包括评价体系单一、缺乏个性化指导等。探讨完善高中生体质管理评价体系的必要性,强调了个性化评价和健康指导的重要性。本文据此提出科学的体质管理评价体系构建策略,包括多元化评价内容和个性化评价方法的设计,并总结研究的重要意义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基于第三监测的武汉市高中生体质健康状况。方法采用实验法对武汉市13 128名高中生体质健康进行测试,使用《体育教育信息化2.0系统》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1)武汉市高中生体质健康平均得分67.65,总合格率为83.18%,优良率9.38%,不及格率16.82%。2)身体形态:BMI正常为59.38%~74.17%,超重为12.51%~21.03%,肥胖为10.10%~20.70%。3)身体机能:肺活量为2 513~3 963ml,平均分为65.3~74.8。4)身体素质:柔韧素质指标坐位体前屈为12.8~16.1cm,平均分为73.4~76.2;速度素质50m成绩为8.6~10.1s,平均分为54.4~66.6;力量素质指标立定跳远为153.9~207.3cm,平均分为46.3~58.8;男生引起向上为6.3~7.9个平均分为43.0~44.4,女生1min仰卧起坐为31.0~32.5个/分,平均分为64.9~67.7;耐力素质指标1 000m(男生)为262.3~267.4s,800m(女生)为253.9~257.1s,平均分为59.1~68.3分。结论武汉市高中生体质健康总体一般,优良率低,不及格率高。超重、肥胖比例高,身体机能尚可,身体素质中柔韧素质较好、耐力素质一般、速度素质较差、力量素质很差。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是民族的希望,是国家未来建设的生力军,他们的体质健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未来的发展和民族的盛衰。作为基础教育阶段中的农村高中生体质健康在学生体质健康体系中占有重要比例。本研究通过体育学、教育学、生理学、心理学等跨学科视角,对影响农村高中生体质健康的因素通过运用文献资料、调查法、数理统计等多种研究方法进行分析归类总结,得出在农村高中生综合体质健康评价中,良好和及格占了84.8%,优秀率仅仅占到3.1%,不及格率却占到了12.1%,学生体质健康呈逐年下降趋势,同时提出农村高中生的体质健康与学校体育教育、家庭体育投入、社会各部门的助力有密切的关系,通过通过转变教师体育观念、改善学生体育运动场所及丰富运动器材、加强体育教师专业及人文素养等相应措施来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合力铸就学生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以此落实学生终身体育理念惠及每位学生体质健康。  相似文献   

7.
为了了解近三年来武汉市洪山区高中生肥胖率变化,收集武汉市洪山区高中生2016-2018年体质健康数据库的数据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对比研究法,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为评价标准对学生BMI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16-2018年武汉市洪山区高中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呈上升趋势。武汉市洪山区高中生肥胖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武汉市洪山区高中学段中男生肥胖检出率要高于女生肥胖检出率。建议:加强学生健康意识培养,合理优化膳食结构,加强学生适量体育锻炼。  相似文献   

8.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河南省2048名高中生体质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高中生身体素质状况好于常模。而男生1000米跑和女生800米跑得分均低于常模。农村学生的身体素质普遍好于城市和城郊学生。建议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加强耐力素质教学,培养高中生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  相似文献   

9.
湖北省初中学生体质综合评价分值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体质综合评价分值,对湖北省初中学生1995、2000年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九五”期间,湖北省初中学生身高、体重和胸围等形态发育指标总体呈上升趋势,身体发育的充实度和匀称度总体得到改善,体质综合评价分值,维持在中等水平。体质综合评价的9项指标的发展并非同步,呼吸机能肺活量的指标和体能素质指标呈下降趋势。提示深化体育教学改革,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健身知识和方法,加强体育锻炼,改善儿童少年体质。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了中国学生体质研究协作组(1985年)制定的《学生体质综合评价标准》决定的六项体质指标,采用正交可计算性参数设计,将学生的各项体质指标进行回归分析,采用L_(25)(5 ̄6)正交设计计算表,从15625个整体方案中,优选出中国男、女大学生体质综合指标搭配最优方案,找出控制人体体质优劣的六项指标权重大小,因素主次,建立了中国男女大学生最优体质模型。  相似文献   

11.
肖前鑫 《当代体育科技》2020,(12):132-132,134
目前,高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着内涵不足、定位不准、缺乏师生和生生互动等问题。而体验式学习能够改善这些问题。体验式学习要求高中体育教师设计一些能够正迁移到体育技术动作中去的引导项目活动,这种教学方法趣味性、针对性强,重视树立高中生自信心,有利于提升、发展高中生的体育学习热情、水平,培养高中生团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应用体验式学习,可以播放合适的音乐来增强高中生的听觉体验,让高中生扮演体育比赛中的角色,亲身体验体育技术动作的优越性,让先学会的高中生指导其他高中生。  相似文献   

12.
学校体育开展情况与现行考试制度,是影响广西城市体育中考现状的两种主要因素。文章通过对广西城市考生的应试现象、学生学校课外体育活动情况及现行体制中考制度等进行分析,采取提高相关人群对体育中考的正确认识;加强对学校体育的监管力度,规范学校体育建设,优化教学资源,提高学生健身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和体育价值观;营造良好的学校体育环境和良好的学校健身氛围等是重要的对策与方法,才能真正完善体育中考制度,真正起到促进学校体育发展、提高学生体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示范性高中体育课程"三修"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了示范性高中“三修”体育课程模式,即“高一精选内容普修 高二模块选修 高三项目层面的自由选修”的递进式的设计。“三修”模式有利于贯彻新课程标准5个领域即运动参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运动技能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通过测试我市城区7—13岁学生体育指标,进一步了解我市学生的体能状况,并与全国同龄组的体育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科学地论证我市城区7—13岁学生的体能现状,为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和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上海市部分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的成就取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林生华  刘新兰 《体育学刊》2003,10(1):104-107
对中学生成就取向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上海市中学生体育课成就取向以任务定向为主,对体育课的积极情绪体验远高于消极情绪体验;高中学生的体育课成就动机和积极情绪体验与初中学生相比均呈下降趋势;中学生体育课任务定向水平和体育课积极情绪体验水平与课余体育锻炼频率呈正相关关系。有一半以上中学生的体育课任务定向水平和体育课积极情绪体验水平尚不足以对他们的体育锻炼行为产生足够的激活力量;经常参加课余体育活动,尤其是课余体育锻炼,可提高运动技能水平,加强学生与体育教师的交流和相互了解,有利于体育课任务定向水平和体育课积极情绪体验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浅析高中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中阶段是一个特殊的时期,一部分学生将在此之后结束学生生涯,走向社会。那么,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否坚持终身锻炼的习惯与其在高中所受的体育教育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本文从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取向与准则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篮球模块教学是高中体育教学体系中的主要组成内容,旨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本文主要针对分组分层次教学法在高中篮球模块教学中的运用进行研究,创新原有教学模式,突出篮球教学在全体学生体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在小组合作中完成教学任务,有利于高中篮球模块教学的高效展开。  相似文献   

18.
钱建龙 《体育科技》2014,(2):112-115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比较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随机抽取武汉市城区2所省重点(包括初中部和高中部)和2所市重点中学以及武汉市远城区4所中学,对8所中学400名初高中毕业班学生参加体育课活动情况和运动不足状况了调查。结果表明:升学压力和学习压力影响了中学毕业班学生体育活动的时间,降低了活动兴趣;中学毕业班学生运动不足率达73.8%,高中毕业生比初中更严重,女生比男生严重;运动不足学生的体育价值观和体育喜欢度与运动组学生也存在显著差异。因此,针对存在的现状问题,应尽快研究建立"三结合体育教育"即学校体育、家庭体育、社会体育有效结合协调的管理机制;还需要学校体育活动内容的全面落实;大力全宣传体育的身心健康价值,引导学生的体育行为,树立正确的体育态度和体育价值取向,逐渐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相似文献   

19.
张玲玲 《当代体育科技》2020,(12):169-169,171
伴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越来越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就拿高中来说,健美操就可以实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尤其是其中的形体训练,它能帮助学生塑造形体,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但是目前高中健美操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阻碍了高中健美操教学的良好发展。本文主要阐述了高中健美操教学和形体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改善措施,从而实现培养高中学生综合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高中竞技体育一直是我国竞技体育版图中最为薄弱的环节,根据竞技体育的发展规律和学校教育的任务,试图对高中开展竞技体育的认识已经突破了原有的框架,重新审视高中竞技体育的实践价值。促进社会文化建设中体育文化建设的影响力,提高全民健身运动的普及程度和科学性;风气中有助于提高我国竞技运动水平的可持续发展;能积极推动学校课余体育活动的开展和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能有效地提高学校的声誉和办学质量;能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