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单线性规划2000年进入高中数学教材.2004年江苏高考卷中首次出现了线性规划试题,2007年高考全国卷、湖北卷、福建卷、天津卷、陕西卷、重庆卷和浙江卷都有线性规划试题,本文通过对2007年高考试卷中的线性规划知识进行分析,为学生较全面理解线性规划模型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最值问题始终是高考数学的热点题型之一.综观2006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试卷,几乎卷卷都有最值问题,涉及的知识有线性规划、函数、不等式、三角、向量、立体几何、解析几何、导数等,解题时所涉及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也较多,其平均值为20.8分,占总分150分的13.9%,而且许多试卷把这类试题设计在三大题型(选择、填空、解答)的最后一道题的位置上作为把关题.由于最值问题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题型,能够很好地考查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所以,可以预测2007年的高考数学试卷中,这类试题还将占据相当的比率.为了帮助广大师生做好复习,下面对2006年高考数学试…  相似文献   

3.
在课标课程背景下,线性规划的问题已成为近几年高考常考的内容之一.线性规划试题渗透了对数学的基本思想考查,也考查了考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通过对线性规划试题所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探究,使我们在得到“鱼”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得到“渔”.现把线性规划试题所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归纳如下,愿以此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4.
线性规划问题近几年来在高考试题中屡见不鲜,同时也是一块创新的试验田,浙江省数学高考试题连续2年以线性规划为背景的问题作为填空题的最后一题.2007年的第17题是一道令人称道的好题,2008年的第17题更是让人耳目一新.这2道题作为填空题的最后一题,都有相当的思考难度,学生很容易思维受阻,以下就借助几何画板对这2道题进行分析,以求突破思维障碍.  相似文献   

5.
线性规划问题在近几年高考中备受青睐,题型从当初的简单、平常到如今的综合、翻新,已经不断走向成熟.线性规划体现了数学的工具性、应用性,同时也渗透了化归、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本文通过对2009年高考试卷中的线性规划问题进行分析,为学生较全面理解线性规划模型提供一些参考,掌握解题方法.  相似文献   

6.
今年是江苏高考自主命题的第五个年头,同时也是江苏2008年新高考前的最后一次“3 1 1”高考模式,其命题思想和试题呈现方式倍受社会关注,必将为对接下来的“备战高考”起着传承或暗示作用.纵观2007年江苏高考试题,数学试卷进一步优化了结构,拓展了命题的思路.试题起点较低,比较平稳,循序渐进,在全面考察基础的同时,突出体现对学生的数学基本功、数学应用、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考察.可以说2007年江苏高考数学卷在结构、数量、类型上都比较合理,不失为一份较成功的试卷.归纳为如下几个特点:1覆盖大量重点,全卷没有超纲题数学卷整体起点比较低,前…  相似文献   

7.
线性规划引入高中教材后,很受数学爱好者与高考命题人的青睐,每年高考中都有关于这方面内容的试题出现.纵观近几年各省、市的数学高考试题,有关线性规划的考题愈见成熟.大多试题通过对其约束条件与目标函数从形式到内容上的拓展,使得问题的形式更新颖,内涵更丰富,综合性更强.为了让大家对此类问题的变化情形有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本文就对线性规划创新题型与大家一起作个探析.  相似文献   

8.
简单线性规划2000年进入高中数学教材.2004年江苏高考卷中首次出现了线性规划试题,2006年高考天津卷、安徽卷、广东卷和重庆卷中都有线性规划试题.仔细分析这些试题,可以看出高考题更多关注的是线性规划的本质,这给简单线性规划教学以诸多启示.1关注线性规划的形式从2006年高考题可以看到,试题中出现的线性规划形式更加多样.例1(2006·天津)设变量x,y满足约束条件y≤x,x y≥2,y≥3x-6,则目标函数z=2x y的最小值为().(A)2(B)3(C)4(D)9例2(2006·安徽)如果实数x,y满足条件x-y 1≥0,y 1≥0,x y 1≤0,那么2x-y的最大值为().(A)2(B)1(C)-2(D)…  相似文献   

9.
纵观近两年的全国各地高考试题,在能力立意的基础上,大胆地深化、创新并涉及线性规划的试题的密度越来越大,题型也越来越活泼开放,交汇度越来越厚重,从单一的、静态的线性规划发展到较为全面的、动态的更高层次和境界.它们以线性规划为载体,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内涵,融入了灵活的数学思想方法,充分体现出高考支持改革并服务于课改的指导思想.因此,有必要对它发展的前沿——动态线性规划问题以透视、剖析,以期能给大家有所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10.
高中教材中向量、概率统计、导数、线性规划等方面的内容,是现代数学的重要的基础知识,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同时给我们提供了应用广泛而有效的数学工具.在高考中,它们已由前两年只是在解决问题中的辅助地位上升为分析和解决问题时必不可少的工具,成为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多角度展开解题思路的重要命题素材.2004年各地高考试卷,新增内容部分的试题分值约占总分的40%左右,随着课改的深入,这些内容的考查难度逐年加大,要求逐年提高.  相似文献   

11.
2010年全国高考福建卷数学理工类第8题是一道线性规划题,此题表面上是以线性规划为背景,考查图形对称及距离最小问题,实质上就是考查可行域内的点与固定直线的距离的最值,条件新颖,要求考生根据试题提供的信息进行加工、合成,探求问题的实质,从而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2.
线性规划进人高中数学课程之后,受到了高考命题专家、数学研究者和一线中学数学教师的青睐.线性规划习题取材广泛、形式灵活、背景新颖,恰当地融数的分析于形的直观推理之中,成为命制高考试题的新阵地.通过近几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要使学生掌握线性规划及其应用,提升数学解题能力,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13.
线性规划内容,是2004版人教社数学教科书新增内容.在近年高考题中,年年涉及,且题型也在不断变化,有关知识与方法逐步迁移、深化。本文就2007年各试卷中有关线性规划部分的题目,分类解析,从中了解试题设问形式,掌握解题方法,以利复习备考.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已成为高考数学命题的热点.从高考试题可以看出,命题者常以立意新颖的命题手段,将之与平面几何、解析几何、集合、函数、概率等知识点结合,既考查有关线性规划的基础知识,又考查考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5.
王凯成 《陕西教育》2008,(1):21-22,60
自从2004年线性规划问题进入高考以来,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就成了高考数学命题的热点之一。2007年全国高考23套文、理科数学试卷中有23道题与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有关,在这些试卷中命题者希望通过考查学生解决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达到考查学生应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下对2007年高考试题中的线性规划问题作一浅析。  相似文献   

16.
综观近两年的全同各地高考试题,涉及线性规划的试题越来越多,题型也越来越开放,从单一的、静态的线性规划发展到较全面的、动态的线性规划.本文对动态线性规划问题进行剖析,以期对同学们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7.
线性规划问题是数学应用的重要的内容之一,其问题本身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了许多数学分支的发展,其蕴涵的优化思想方法是数学中的基本思想.作为选拔性考试的高考,其试题的设问方式也由最初的求线性目标函数的最值转变为求与其知识相关的问题,试题所提供的背景也越来越新颖,越来越巧妙,设问的方法更是涵盖了高中数学大部分主干知识,现对线性规划考题中的常见类型作一总结,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8.
线性规划问题在近几年各地的高考试题中经常出现,设问方法也由最初的求线性目标函数的最值转变为求与其它数学知识相关的问题,试题所提供的背景也越来越新颖,越来越巧妙,设问的方向更是涵盖了高中数学的大部分主干知识.本文主要针对在高考及高考模拟卷中出现的此类问题,作一个简要的归类.  相似文献   

19.
孙旭东 《新高考》2007,(9):24-26
2007年高考数学江苏卷分析2007年江苏高考数学试题在遵循《数学考试说明》的各项要求下,加大了改革的力度,融入了新课程的理念,试题立意更加新颖,选材不拘一格,从数学知识、思  相似文献   

20.
郭金龙 《数学教学》2011,(12):22-24
2011年全国高考理科数学广东卷第5题(题目见本文例1)是一道线性规划题,难度不大,但由于本题是在线性规划与向量的知识交汇点处命题,目标函数以向量数量积的形式出现,值得拓展研究.下面先说明利用向量数量积的几何意义解决线性规划问题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