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金圣叹在评点《水浒》时寄寓了他的理想人格,他痛恨虚伪,尊从诚实,但他又不是绝对地评价人物优劣,而是把人置于现实生活中来评论的,如他把宋江当作“假人”,把李逵当作“真人”,但假人也有假的必要,“真人”也有真的缺陷,因此,武松既堂堂正正,又善于应对,成为金圣叹最理想的人格,称之为“天人”。  相似文献   

2.
“土”字是个生长在农村的孩子,城里的小孩都不太喜欢他,总是将他撂在一边,甚至还有人取笑他“土得掉渣”。不过,他并不在乎,心里说:没有我在一旁,成什么“城”呀!“土”字有一天进城,由于太阳很猛,他就找了一顶平直的帽子戴上。他戴着帽子往前走,发现所有碰到他的人都停下来跪着给他让路。他觉得十分奇怪,于是就逮住一个人来问。他还没有出声,那个人就一个劲地磕头,一边说:“大王,饶命,大王饶命!”“大王?”他更是莫名其妙,于是就问那个人:“干吗叫我大王呢?”“大王,您看看自己不就知道了。”那人回答。他听了,上下打量自己,才猛然醒悟过…  相似文献   

3.
腰斩《水浒》的金圣叹,过去有许多人吹捧过。买办文人胡适,就把金圣叹誉为“十七世纪的一个大怪杰”,把金批《水浒》说成是“一部永不会灭的奇书”。解放以后,仍有人把金批《水浒》捧为“最佳版本”,并说金圣叹“生得无愧清白,死的尤为壮烈”。然而,鲁迅早就写过《谈金圣叹》一文,指出“单是截去《水浒》的后小半,梦想有一个‘嵇叔夜’来杀尽宋江们,也就昏庸得可以。”这是对金圣叹及其腰斩《水浒》的深刻批判。为了使大家进一步批判金圣叹其人其行,不妨为他写个小传,看看这个号称“狂生”“怪杰”的人,究竟何许人也!  相似文献   

4.
文斌  余明 《怀化师专学报》1997,16(4):396-399
金圣叹说“别一部书看过一遍即体,独有《水浒,只是百看不厌,无非为他把一百零八人性格都写出来。”学是人学,只有成功地塑造出典型性格,它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社会关系才有深度。《水浒》的作施耐庵塑造人物形象的本领是高超的,往往着墨不多,人物形象就栩栩如生,作品中特别成功的是通过喝酒的描写来刻划人物性格。  相似文献   

5.
金圣叹其人,向来就是一个很有争议的人物。“金批”无论在当时或后世确实受到过许多人的推重。冯镇峦在《读<聊斋>杂说》中就称:“金人瑞批《水浒》、《西厢》,灵心妙舌,开后人无限眼界,无限文心。”但对他的“评点”,历代也都有人进行非议。袁枚在《随园诗话》中就曾说过:“金圣叹好批小说,人多薄之。”“五四”运动以后,金圣叹就逐渐被当成一条“死狗”,遭到普遍的鄙弃。近来随着新的思想解放的浪潮,有人起而为金圣叹“翻案”,某些学者对他推崇备至,似乎在古代文学理论的天  相似文献   

6.
金圣叹是明代小说思潮的集大成者。笔者在熟读金圣叹评点本《水浒》的基础上,分析了金圣叹的小说创作理论,并主要从构思和传达两个方面进行阐述:小说构思的“亲动心”理论和重视构思过程的联想能力;小说艺术传达的“灵感”理论及传达的技巧。  相似文献   

7.
有人问米开朗基罗是怎么雕刻出精美的作品的,他说:雕塑本来已经“在”石头里,我只是把它释放出来罢了。我想教育也是同样的道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潜能,教育也就是要把学生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出来罢了。  相似文献   

8.
明代著名学者金圣叹因一宗案件被判死刑,临刑前,他的儿子前来送别。金圣叹看见儿子,心中很是悲苦,于是随口吟出一句上联:“莲子心中苦。”儿子因过分悲痛,好久也没对出下联。金圣叹又念出了下联;“梨儿腹内酸。”儿子听了更加悲痛。金圣叹的这副对联用的是谐音双关,“莲子”,实指“怜子”,“梨儿”实指“离儿”,含蓄地表达了心中的伤感。  相似文献   

9.
金圣叹在评改《水浒》时是否“独恶宋江”,这是《水浒》研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本文论证了金圣叹“独恶宋江”是真,是“骂杀”而不是“捧杀”;指出金圣叹是明代后期重要的启蒙思想家,他率性任情、以情格理的反道学的思想倾向是其“骂杀”宋江的主要原因;同时,对金批《水浒》时而出现对宋江的“赞语”,也做了具体分析,认为这主要是为了使用“障眼法”,使其作品在朝廷明令禁毁《水浒》的特定政治环境下得以付梓问世。  相似文献   

10.
朱小娟 《物理教师》2005,26(10):40-40
有一次坐长途汽车回家,随便与邻坐的旅客闲聊,一听口音是乡亲,他问我是干什么职业的,我说,我是中学物理教师,他马上说他也读过高中,但总是对于牛顿第三定律有所怀疑,我问他怀疑的理由是什么,他说:“牛顿第三定律说,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我认为这句话有点不符合实际,我是一个厨师,如果有一筐鸡蛋,我可以在筐里任意拿一个蛋把所有的蛋都打破,你信不信?如果两个蛋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为什么两个蛋不同时破?用一个蛋为什么能够把一筐蛋打破?”我说:“你不是魔术师吧?”他说:“你不相信,下车后我马上试给你看。”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络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运用网络技术拓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空间,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课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筑起自己的网络阵地,发挥网络宣传教育功能,防范网络负面侵害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网络素质。  相似文献   

12.
新课标下的作文教学很注重学生表现内容的真实性和表达情感的真切性,但是不管是内容真实,还是情感真切,都要学生注重实践和现实感。笔者认为,这是对前一时期表现的作文弄虚作假的现象进行反思之后所做出的调整。有些学生甚至还不知道自己写的话本身所蕴含的真正意义,只是这样写就好像能提高作文的思想境界,就能得高分。而不管这些话该不该在这篇文章中出现。  相似文献   

13.
高校历史文化资源指高校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或传承的物质文化资源和精神文化资源的总和,它所包含的历史事件、历史名人、思想文化以及地域文化资源等,成为高校独特的文化资本,不仅蕴含了高校发展的文化精髓,而且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活水源头。通过深度挖掘高校历史文化资源、建立健全高校历史名人档案、提炼大学精神、汲取地域历史文化资源以及建立历史文化育人长效机制等措施,充分发挥高校历史文化资源的"以史育人、以德树人、以文化人"的综合价值。  相似文献   

14.
The stronghold that games have on our society has made it imperative that educators understand the impact that video games can have. Owens (2012) presented two frames for how the press discussed the popular game Spore, which incorporates elements of science topics. One frame suggested that the game teaches children about intelligent design, while the other implied the game merely made students excited about science topics. While this debate is nothing new, having foundations in several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educators must identify their own perceptions of video games and how even commercial games can be used as tools for teaching.  相似文献   

15.
女性主义和后殖民主义之间相互影响并相互借鉴,它们在理论和实践上有不少共同之处:都源于政治实践运动;都是一种政治文化批评而非纯学理式的文学批评;同属于后现代主义思潮,深受解构主义的影响,具有反权威、去中心的颠覆性.女性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的相互影响与融合,对20世纪西方文论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17.
在文学艺术的审美创造过程中,酒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本文借用精神分析学的理论,探析了酒在文学艺术创作中的作用,认为酒是激发文学艺术家进入创作境界的触媒,但真正作品的形成离不开文学艺术家对文学创作规律的娴熟领会与运用。  相似文献   

18.
政治哲学从总体上不是空虚的概念,必须与时代的方式、存在方式。与思想文化相关联。而现代的时代,是科学技术的时代,不能回避科学技术对人的政治生活方式产生的影响。这是必须正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思政课教学中有效运用和发挥"微课"的独特优势,以"创新·开放·融合·共享"理念来促进高校思政课教学方式的革新,有助于激发和满足大学生学习思政课的学习热情和学习需求,从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有时和时而都是时间副词,且都属于不定时时间副词的类别,在语义上它们都可以表示某种动作、行为或状态在某段时间可以进行和发生,用法上既有相同之处,又有许多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