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外男子优秀跳远运动员技术参数的运动学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中外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关键技术参数的运动学比较和分析,发现我国男子跳远运动员的绝对速度较慢,起跳角度相对较小,运动员的起跳能力较差。认为,在今后的跳运训练中,应提高运动员的绝对速度,改善起跳技术,加强起跳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21名中外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起跳技术特征的比较研究,认为:世界优秀跳远运动员只有各方面素质均衡发展提高,各项技术最佳组合与匹配才能取得优异成绩;世界跳远运动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有赖于跳远运动员短跑速度的发展;保持一定的水平速度,努力提高速度转换率,增大腾起垂直速度和腾起角度,这是世界优秀跳远运动员起跳技术的最显著特征;助跑最后6 ̄1m的速度、腾起速度垂直分量、腾起角度、水平速度转换率、水平速度损失率是综合评价跳远起跳效果的最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起跳是由上板、缓冲和蹬三个部分组成。起跳效果多半取决于起跳腿开始着地的条件。运动员上板着地时,起跳腿积极前伸下压着地,有利于运动员送髋快速上板起跳,减少由于上板起跳所造成的速度下降,获得较大的冲击力值。运动员上板速度越大,所受到的冲击力越大,从而激发伸肌纤维群调动尽可能多的肌纤维参与收缩,以产生尽可能大的肌力来抵抗外来的冲击力值。这要求运动员有较好的支撑能力,运动员的支撑能力越好,越有利于获得较大的冲量值,还能缩短起跳腿着地阶段的时间,并更早开始和完成缓冲阶段,从而缩短整个支撑阶段的时间,加快起跳速度。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中外女子跳远运动员有关运动学技术参数的对比分析,对提高我国女子跳远成绩的有效途径进行了探讨。认为提高绝对速度能力是提高跳远成绩的前提,提高运动员快速的起跳能力是关键,提高起跳动作的各环节质量对提高跳远成绩有重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浅析我国男子跳远走向世界的关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中外优秀跳远运动员助跑起跳的各种参数进行对比分析,指出提高平跑速度是我国男子跳远走向世界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发现中国跳远运动员起跳角偏小,跳远成绩不好,并不是因为助跑速度利用率过高造成的,而是起跳能力不能与其速度相匹配。要想提高中国运动员的跳远技术水平,今后主攻方向应是在进一步提高速度的基础上提高运动员的起跳能力,控制好助跑节奏,树立信心,提高起跳踏跳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制约我国男子跳远成绩提高的因素探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中外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主要运动学特征的对比分析,对制约我国男子跳远成绩提高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探讨。认为绝对速度低、垂直分速度小、起跳技术不完善是阻碍我国男子跳远成绩进一步提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对比分析等方法,对中外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起跳阶段相关参数的比较与分析。结果表明,踏板瞬时速度和垂直分速度是影响我国跳远运动员专项成绩的主要因素,而减少上板前的速度损失及调整起跳时间的合理分配,是解决中外跳远运动员专项成绩差距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
通过运动生物力学测试和比较分析的方法,对7名一级男子跳高运动员最后两步助跑与起跳技术进行运动学分析,结果表明,男子一级水平的跳高运动员在技术上主要表现为助跑最后两步步长较短,助跑速度相对较慢,起跳过程中摆动腿动作幅度与高水平运动员相比有一定的差距,提高我国运动员跳高最后两步的助跑速度与摆动腿、臂的技术动作将有利于我国运动员进一步提高其运动成绩和跳高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0.
浅析跳高起跳垂直速度形成的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理论和实践已证明,决定跳高运动员成绩的关键因素是起跳时的垂直速度,如何提高起跳垂直速度?本文主要分析了起跳垂直速度形成和提高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采用爱捷运动录像快速反馈系统EIMG90,对背越式跳高起跳技术进行细致的分析,结果表明在摆动腿蹬离地面至起跳腿着地支撑阶段,我国运动员两腿着地点近,身体重心向下垂直速度小,这有利于保持起跳前的速度,起跳脚着地瞬间至最大缓冲阶段,摆动腿摆动角速度与起跳腿蹬离地面瞬间的重心向上垂直速度相关,与世界优秀运动员比,我国运动员在着地支撑瞬间身体内倾不够。  相似文献   

12.
跳高运动员尹学利起跳技术的三维运动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两台摄像机JVC9800对山东省20届田径运动会男子甲组跳高冠军尹学利跳最好成绩2.11米时的起跳技术进行现场同步拍摄,运用爱捷运动反馈录像解析系统进行分析,并与国外优秀跳高运动员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尹学利的最后一步步长和内倾角过大,起跳脚着地和离地瞬间内倾角过大(离地时为外倾),垂直加速距离短,腾起瞬间起跳腿的三关节没有充分蹬伸,膀起初速度的垂直分量小,水平分量较大。  相似文献   

13.
中外优秀女子跳远运动员有关技术参数的运动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通过对中外优秀女子跳远运动员有关技术参数的对比分析,认为提高我国运动员的绝对速度、增大腾起的垂直速度和角度、获得腾起初速度和腾起角度的最佳匹配是提高其跳远成绩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运用Panasonic NV-GS400数码摄像机拍摄我国5名优秀散打运动员的转身后蹬腿动作,采用瑞士产DARTFISH Prosuite 5.0专业版软件,从运动学角度解析对比受试者与穆斯利姆转身后蹬腿动作各技术环节的时间、距离差异。结果发现:整体上受试者时间参数平均值与穆斯利姆差距较大,具体在于捕捉战机、收腿站立两阶段存在的差距最明显,蹬击阶段存在的差距虽小却至关重要。本文针对受试者的薄弱环节提出了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中外优秀男子100米跑运动员的技术参数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我国男子100米跑运动员陈文忠与世界优秀男子100米跑运动员的速度特征对比分析,发现我国男子100米跑的主要问题在于加速能力和步频步幅协调能力的不强,以及维持高速度的能力不足方面。在训练中应强化对体能的训练,提高专项力量,注意快跑中放松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男子跳远运动员不同起跳级次及其起跳技术的运动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现场定点高速摄像、录像分析以及数理统计等方法,通过对A、B两组起跳阶段不同时相身体重心水平速度和垂直速度的变化与着板角、起跳缓冲和蹬伸阶段膝角变化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成绩较好,缓冲阶段身体重心水平速度的减小值会略大,垂直速度的增加值则更大;而且,离板瞬间身体重心水平速度和垂直速度都呈现出相对较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女子三级跳远三跳水平速度与成绩关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定点高速摄影、影片解析和数理统计为主要研究方法,以参加1999年全国田径大奖赛(西安站)部分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大部分运动员水平速度利用率较差,三跳中,水平速度损失较大,同时,三跳的起跳速度与起跳角度、双臂和摆动腿的摆动速度、各跳落地缓冲腿的支撑负荷与脚着地瞬间和身体重心的位置关系、三跳的比例等因素是造成三跳水平速度损失的重要技术因素。此外,三级跳远运动员如何合理利用水平速度,怎样在三跳中减少水平速度的损失,对提高运动成绩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18.
运用多刚体模型及现代计算机仿真技术,探讨人体在不同姿势下踏板所引起的跳远远度的变化特征,以寻找最佳的起跳着板姿势。结果表明:着板时小腿的姿态角、膝关节角不同组合可以使人体获得相同的远度,故仅凭着板角的大小来衡量着板技术的优劣显然是不合理的;跳远踏跳着板时刻、人体各环节姿态角对跳远距离的影响作用大小并不一致,其重要性排序依次为踏跳腿小腿的姿态角最重要,其次是踏跳腿的膝角,而躯干斜角、大腿夹角及摆动腿的膝角对跳远距离的影响相对较小;运动员在跳远踏跳着板时刻,一定存在一个最佳的踏跳腿膝关节角和小腿与地面的夹角,以这种方式上板,可获得最大的跳远距离。  相似文献   

19.
改善跨栏跑周期节奏的标记法教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跨栏跑技术教学中 ,根据优秀运动员起跨、下栏和栏间各步步长以及所占栏距的百分比值 ,确定学生不同栏距各步步长的比例分配 ,用标记法给以限定 ,并通过抓两腿配合时机掌握跨栏步技术 ,对栏间跑的节奏产生良好影响 ,建立较合理的跨栏跑周期节奏 ,并通过教学实验得以验证  相似文献   

20.
在抢篮板球中,选择起跳时机是抢篮板球技术中最重要的部分,通过观察法和文献资料法,得知:篮板球的反弹方向、速度、上升高度等都有一定的规律,认识和掌握其规律有利于运动员在比赛中做出准确判断,选择最佳起跳时机,从而获得更多的篮板球。同时本文提出了提高运动员掌握起跳时机的训练手段,为教学和训练提供辅助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