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少司命》是《楚辞·九歌》中祭祀生育神的乐歌。这首乐歌塑造了美丽善良、温柔多情的少司命形象,也表达了人神友善、互相关爱的美好情感。从艺术上看,《少司命》语言清新流畅、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景物描写生动细腻、意境优美神异,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此外,作为只有短短一百五十九字的文学作品,《少司命》中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据《史记·天官书》载,司命为斗魁戴匡六星之一,“主老幼”;洪兴祖《楚辞补注》说:“司命,星名,主知生死,辅天行化,诛恶扩善也。”可知司命是主宰人生死之神。王夫之《楚辞通释》中说:“……少司命则司人子嗣之…  相似文献   

2.
释“司命”     
“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耐何也。”这是《扁鹊见蔡桓公》中的句子。一位老师授课时将“司命”释为“阎罗王的属官”,另一位老师以为当释为“阎罗王”。谬矣! 司命与阙罗乃两个不同时间范畴中的名词。司命之神存于夏商至战国末年,影响至魏晋。而阎罗  相似文献   

3.
古往今来,关于《大司命》、《少司命》的有些词句的解说众说纷坛,似皆有求当之处。但从诗中的描述,人们却都公认:大司命是掌管人的寿夭之神,少司命是掌管人的子嗣和保护少艾之神。林庚先生且曾指出:“大司命是生死的神”、“少司命是主生的神”。①近读陆天华先生文章,他也认为“大司命是死神,专管人的死亡,与掌管生育的女神少司命相对”。②而且,在对诗的内容的理解方面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他说《大司命》通篇都是大司命的唱辞,诗中的“吾”、“予”、“余’等都是大司命自称,“君”、“女(汝户则泛指所有在祭把现场的观众。…  相似文献   

4.
对于《九歌·少司命》的内涵,古来训释甚众。少司命神的职司较最古老的神祇各司一职已有所发展。如《楚辞》里常见的丰隆,即兼雨、雷、云神于一身。在原始《九歌》内,少司命神很可能具有战神或准战神的身分。《九歌》本来是祭祀战神的巫歌巫舞;少司命神厕身《九歌》诸神的行列,必与战神存在难解难分的因缘。上古人祭祀战神,主观愿望自然是祈求战神佑助战争奏捷。神的出现序列是自然神最先登场(原始人“万物有灵论”的反映);图腾神联袂而至(“图腾崇拜”的反映);宗祖神接踵而来(祭祀宗祖的反映)战神较“抽象”,部落中冲突频繁,方有产生的  相似文献   

5.
有一天,司命之神正在办公室里坐着,助理小神面带慌张地跑进来,“不好了!不好了!”司命之神连忙问发生了什么大事,小神说:“唉,我刚才发现以前填写的世人命运表出了错啦!”司命之神大吃一惊,拿来一看,原来有两个人给填错了。小神忙问:“是否再给他们补上一个轮回?”司命之  相似文献   

6.
《扁鹊见蔡桓公》一文注:①[腠理]皮肤的纹理。⑦[肌肤]肌肉和皮肤。(14)[火齐]火齐汤,一种清火、治肠胃病的汤药。“齐”同“剂”。(15)[司命之所属](那是)司命所管的。司命,传说中掌管生死的神。我认为这几个注释不准确。一、腠理:这篇文章既然是写名医扁鹊的,“腠理”又是中医学术语,我们不妨看看祖国医学典籍和历代一些医家对“腠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7.
有一天.司命之神正在办公室里坐着.助理小神面带慌张地跑进来.“不好了!不好了!”司命之神连忙问发生了什么大事.小神说:“唉.我刚才发现以前填写的世人命运表.出了错啦!”司命之神大吃一惊.拿来一看.原来有两个人给填错了.小神忙问:“是否再给他们补上一个轮回?”司命之神想了想说:“既然错了.想也是天意.不如我们且去人间看上一看。”  相似文献   

8.
有一天,司命之神正在办公室里坐着,助理小神面带慌张地跑进来,“不好了!不好了!”司命之神连忙问发生了什么大事,小神说:“唉,我刚才发现以前填写的世人命运表,出了错啦!”司命之神大吃一惊,拿来一看,原来有两个人给填错了。小神忙问:“是否再给他们补上  相似文献   

9.
古人认为 ,司命神是文昌宫第四星 ,主督察人命。汉代 ,司命虽为“宫中小神” ,但因其能主宰人之生死 ,神小权大 ,因而地位很高。不仅被纳入国家祀典 ,而且得到民间百姓的普遍信奉。人们不仅在家中别作小屋供奉之 ,出门时也随身携带 ,随时祭祀。说明两汉时期 ,司命神已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但从总的发展趋势来看 ,司命神之地位在逐步下降。  相似文献   

10.
有一天,司命之神正在办公室里坐着,助理小神面带慌张地跑进来:“不好了!不好了!”司命之神连忙问发生了什么大事,小神说:“咳,我刚才发现以前填写的世人命运表出了错啦!”司命之神大惊,拿来一看,原来有两个人的给填错了,小神忙问:“是否再给他们补上一个轮回?”“既然错了,想也是天意,不如且到人间看上一看。”第二天,大小二神乔装一番,来到人间。第一站:本该当将军却当了小鞋匠的错人甲的鞋铺。错人甲一见二人进来,便迎上前,“客官,您修鞋?好!您坐好,我给您修。”司命之神打量了一下错人甲的住所,唉,挺可怜的。一转眼,他看到墙上挂着把剑,…  相似文献   

11.
作为《九歌》中的第一篇,《东皇太一》所祭祀的对象--东皇太一应为楚国神祀系统中的元始天神,高于其他一切神祗。结合先秦传世文献和近年来出土文献的记载,“太一”其实是一个被神化的概念,他超越于天地,居于北方,能生水并藏于水,是至高无上的天神。而“东皇”之名与楚国祭祀的方位、氏族发展源流及择日有关。再联系楚国历史与屈赋文本,东皇太一实则应指楚之始祖天帝颛顼高阳氏。  相似文献   

12.
楚人祭河考     
楚人祭祀不在其境内的黄河之神河伯,与“祭不越望”的祭祀原则矛盾。然考其源流,楚族先祖源出于黄河之源昆仑,后辗转迁徙于黄河中下游达九辈近三百年,祭河乃其份内之举,至熊绎始离开黄河流域而南迁汉水,但其俗遗存。《河伯》经屈原润饰而重现光彩。  相似文献   

13.
在上古史传说中,炎帝初被奉祀为火神,后又被升格为日神,其精"朱鸟"与日精踆乌为同一物;祝融为炎帝之佐,从而亦有火神、日神的神格;"祝融"是对火正一职的尊称,而非一人之专名,重黎、吴回、陆终因相继担任火正而都有"祝融"之尊号。祝融是楚人的先祖,楚人奉祀祝融,自然也尊奉祝融所依从的炎帝,楚人以炎帝、祝融为日神,是英雄、祖先崇拜与太阳崇拜相结合的产物,是人神合一的日神崇拜。  相似文献   

14.
神与人的关系是一切宗教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宗教的根本在于如何实现人向神的升华与超越.但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东西方宗教关于人神问题,如神人的地位、神人的品格、神对人的超越方式等方面皆表现出一定的差异.以西方宗教的代表基督教与土生土长的中国宗教道教中的人与神为例,二者在神人概念及神人关系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在反映人类精神生活的本质方面又表现出一致性.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客家研究的蓬勃发展,台湾客家族群特有的"义民爷信仰"也受到重视。目前台湾有关义民爷信仰的研究,主要还是从历史研究的角度,争论义民在台湾历史的定位,以及林爽文事件中有关客家义民军的史料,甚至于因为不同的族群立场,对义民爷信仰有不同的解读。从宗教信仰的角度,探讨义民爷信仰的神格及其变迁,一般客家民众如何看待义民爷信仰及参与义民爷信仰的情形等,仍然有研究的必要。本研究讨论关于义民爷信仰的神格变迁争议,援用渡边欣雄的理论阐释"神、鬼、祖先"的动态变化逻辑,并且了解信徒如何看待义民爷;借用宗教人类学有关"祭祀圈"的研究成果,检视义民爷信仰的发展和检视祭祀圈概念本身是否有其限制;从苗栗客家义民庙的实际田野观察,探讨义民爷信仰的仪式特色。  相似文献   

16.
“三朵”是纳西族唯一现存的本民族神,它的形成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认为,“三朵”神是一个自然神和社会神的综合体神,是纳西族先民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的综合产物。名字源于地名,基本定型于宋末元初,定型过程中,丽江木氏先祖麦琮起了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离骚》有楚文化的外部特征和中原文化的内在实质。楚地的山川风物、民俗民风,楚人原始神话思维及风味独特的楚声楚歌是其产生的沃土;中原文化的现实关怀和理性精神是其产生的催化剂。《离骚》抒情主人公是浪漫的神性和现实的人性的统一。楚文化与中原文化相融合,浪漫的神与理性的人相统一,才成就了《离骚》这篇千古奇文。  相似文献   

18.
没有顾客就没有市场,没有员工就不会有企业.顾客是企业"外部上帝",也是"第一上帝",员工是企业"内部上帝",也是"第二上帝".与"两个上帝"的理念相适应,我国企业应创新"一切为了顾客,一切依靠顾客"的经营战略和"一切为了员工,一切依靠员工"的管理战略.  相似文献   

19.
有学者认为,匈奴屠各来自休屠王部,身为屠各的刘渊应为休屠王部的后裔,他的南匈奴单于嫡裔身世系假托。考查历史资料,可知,西汉武帝时浑邪王部与休屠王部降汉,汉在缘边五郡故塞外置属国安置之。休屠王部部众被称为休屠,主要分布在凉、秦二州。十六国时期,有的休屠人已经发展为当地的大族。而屠各或异译为“休屠各”、“休著各”、“休著屠各”,可以混用。但是,休屠与屠各及其异译绝不混用。由于南匈奴单于与部众之间的矛盾长期积聚和不断激化,酿成中平五年南匈奴的事变,作为南匈奴“国人”,屠各在事变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屠各种是匈奴占统治地位的部落,包括匈奴单于挛鞮氏及呼延、卜、兰、乔所谓“四姓”。《晋书.北狄匈奴传》关于“屠各最豪贵,故得为单于”的记载无可怀疑。屠各刘渊本是南匈奴单于嫡裔,绝非假托。南匈奴五部都以屠各刘氏为部帅,故五部匈奴都称为屠各,这不是所谓屠各之称的泛化。  相似文献   

20.
望山一号、天星观一号及包山二号等战国楚墓出土的竹简上都记载着楚国人祭祀的水神“大水”,“大水”系“长江之神”,而不是指“天水”、“银河”、“淮河”、“神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