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而评价是尊午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环节,是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手段。有效的课堂评价,能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调控功能,使学生学有动力,学有方向,学有方法,使教师教有主导,教有指向,教有成效。总之,教师的课堂评价要服务于学生的学,促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而教学评价作为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环节,是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手段。有效的课堂评价,能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调控的功能,使学生学习有动力,学习有方向,学习有方法;使教师也教得有的放矢,教得成效明显,使课堂效率最大化,最优化。  相似文献   

3.
韩晓艳 《成才之路》2010,(34):60-60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而评价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环节.是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手段。有效的课堂评价。能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调控的功能。使学生学习有动力,学习有方向,学习有方法,使教师也教得有成效。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4.
正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而评价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环节,是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手段。有效的课堂评价能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调控功能,使学生学有动力、学有方向,学有方法,使教师教有主导、教有指向、教有成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评价应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与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而评价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环节,是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手段。有效的课堂评价,能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调控功能,使学生学有动力,学有方向,学有方法,使教师教有主导,教有指向,教有成效。总之,教师的课堂评价要服务于学生的学,促进学生健康、持续的发展,这是我们应当秉持的评价理念。然而,单一性的、单向性的、模糊性的、一元性的、程序性的、及时性的、预设性的课堂评价仍充斥于我们的语文课堂,我们必须转变课堂评价理念,使评价成为学生发展…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而评价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环节,是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手段。有效的课堂评价,能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调控的功能,使学生学习有动力,学习有方向,学习有方法,同时,也使教师的教学更有成效。总之,教师的评价要服务于学生的学,促进学生健康、持续的发展。课堂教学评价是评价实施的重要渠道,如何科学地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作用,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7.
评价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关注教学过程、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环节,是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手段。有效的课堂评价,能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调控功能,使学生学有动力、学有方向;使教师教有指向、教有成效。改革和完善评价体系是贯彻落实基础教育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之一,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这不仅仅是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完善的评价体系应起着激励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就建立体现素质教育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激励教师上进和推动课程不断完善的评价体系,体现评价内容,主体扣方法的多元化,既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立足过程,尊重差异,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全部情况纳入评价范围,采取形式多样的评价方法,用不同层次的标准去评价不同的个体,让多元主体参与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地发展。  相似文献   

8.
构成教学活动的诸要素中,人是最为积极主动的要素。其中,学生的活动——学,与教师的活动——教,构成教学赖以进行的活动体系。在课堂教学评价中,就必须对学的活动、教的活动进行评价。以教论教——促进教师有效教学,以学论教——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两条腿走路,充分发挥两个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形成合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9.
周小兰 《教师》2019,(15):44-45
课堂上教师充满"语文味"的评价语是教师教学智慧的集中体现。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语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教师来说,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使教有主导、教有指向、教有成效。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语能传递信息,能抒写情怀,能规范表达。小学语文评价语必须紧扣语文的学科特点,通过评价传递各种语文信息,让评价语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动力,成为促进学生理解语言、积累语言的支架,从而引领学生提升语文能力,促进语文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学困生,即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确切地说是学习暂时有困难的学生。如何促进这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是许多教师关注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从评价改革入手,充分发挥评价的功能,采用多种评价手段,把评价作为教学过程的一部分,贯穿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使学困生在积极有效的评价的指导下,不断进步、主动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数学教学既要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又要重视教师的有效指导。要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得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一、创设趣味情境,促进主动学习  相似文献   

12.
孔海宁 《考试周刊》2015,(12):153-154
<正>一、文献综述教学质量是高校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更是培养高素质人才和建成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基础;对教学质量的有效评价是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升、促进教师专业技能发展的重要渠道。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包括学生评教、领导听课、督导组评价、同行评议、自我评价等方式,其中学生评教以其较高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成为监控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然而学生评教制度在实践中逐渐暴露出不足之处,使其未能发挥有效作  相似文献   

13.
引导性教学模式在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的运用不仅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教师“乐”教,学生“乐”学,而且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评价、合作探究、实践创新能力,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华章》2007,(12)
评价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环节,是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手段。有效的课堂评价,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自主探索,是学生的兴奋剂。  相似文献   

15.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积极、自觉、主动地学习和加速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全面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因此,有效教学也应该包括两个方面:教师有效的教和学生有效的学。评价教学是否有效,就应该从两个方面即:凡是能够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的教学活动都可称之为“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16.
在小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改革中,教师要明确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目标,确定多元化的评价内容,灵活使用评价标准,明了具体的实施要点,形成有效促进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符合实际的评价操作体系,使评价工作有效地促进学生更好地"学"和教师更好地"教"。  相似文献   

17.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渴望被人赏识,而儿童这方面的需要更为强烈。课堂即时评价是师生交流的一种有效方式,是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手段,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起着催化作用。教师行之有效的即时评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始终保持兴奋的情绪,  相似文献   

18.
随着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化,近年来各地教育者普遍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如“先学后教”,学生自学预习为先,课堂教学设计以小组形式展开。教学评价也以小组的集体评价来激励学生活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不断优化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行为,提高教师课堂驾驭能力和学生的学习效能,铸造充满活力与生机的高效课堂。学习小组的活动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起着提升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互助学习等能力的作用。但是在实际学习活动中教师会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小组学习都是高效甚至有效的,小组建设环节暴露出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语文教学中.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只有通过引导、启发、组织等方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才能培养学生善于学习、学会学习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勇于探索、乐于探索,促进创造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达到我们教学的最高目标——教是为了不教!  相似文献   

20.
做好课堂评价 促进学生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素芳 《教书育人》2012,(20):21-23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而课堂评价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环节,是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手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准确合理、富有激励性的评价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有助于他们获得最充分的教育和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主动积极地表现自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