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翻译单位的问题,在20世纪70年代初,就成了翻译界众说纷纭的问题。本文从三个方面对之进行了探讨,即以话语(篇章)为翻译单位,以超句单位为翻译的基本单位和以小句为翻译的基本转换单位。分析当前翻译单位的研究状况,尝试从“本位”的角度研究翻译单位。指出“以超句单位为翻译的基本单位”可以改成“以超句为本位”的译法,“以小句为翻译的基本转换单位”可以改成“以小句为本位”的译法。翻译工作者可以讨论这几种“本位”孰优孰劣, 或者探索其各自的使用频率,以确定其相对的实践价值大小。  相似文献   

2.
翻译单位的问题,在20世纪70年代初,就成了翻译界众说纷纭的问题。本文从三个方面对之进行了探讨,即以话语(篇章)为翻译单位,以超句单位为翻译的基本单位和以小句为翻译的基本转换单位。分析当前翻译单位的研究状况.尝试从“本位”的角度研究翻译单位。指出“以超句单位为翻译的基本单位”可以改成“以超句为本位”的译法.“以小句为翻译的基本转换单位”可以改成“以小句为本位”的译法。翻译工作者可以讨论这几种“本位”孰优孰劣,或者探索其各自的使用频率,以确定其相对的实践价值大小。  相似文献   

3.
翻译英语长句是英语教学的难点。“核心句分析”是翻译英语长句有效的策略和方法。着重阐述了“核心句分析”汉译策略的概念,步骤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非要“在高于句子的层次上翻译”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译论界有人否定句本位翻译法 ,主张把翻译的基本操作单位提高到句子以上层次。本文提出 ,“高于句子的层次”是个界定不清的语言层次 ,只是意义单位而不是结构单位。在这样的层次上翻译 ,既不便于操作 ,又可能损害原作的风格神韵。翻译是达意传神的语言文化转换过程。句子既是基本结构单位 ,又是基本意义单位 ,真正意义上的翻译应实行句本位翻译。  相似文献   

5.
受西方语言学理论的影响,现代语言学研究中各种“本位”说接连出现,从“词本位”、“句本位”、“词组本位”到“小句本位”.“字本位”的提出者,企图换一种眼光,结合汉语特点,从汉语本身出发为汉语研究找出一条新路.它一方面继承和发展了中国语言学的优良传统,另一方面吸收了西方语言学的立论精神,试图实现中西语言学的结合和现代语言学与汉语传统研究的结合.本文回顾了语言学界和对外汉语教学界”字本位”理论的阐释和研究,对运用“字本位”理论指导对外汉字教学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位”说是汉语语法学史无法回避的话题。自《马氏文通》以来,汉语语法学曾先后出现了“词本位”、“句本位”、“词组本位”、“字本位”、“小句本位”、“双本位”等理论学说,各家学说既有其独特的适用价值也有其自身的不足,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互补的而非排斥和否定的,因而独尊一家而舍弃他说是不可取的,取消“本位”说更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7.
史存直先生传承黎锦熙先生的“句本位”原则,推崇句子成分分析法,坚持并完善了汉语教学语法体系。  相似文献   

8.
“本位”研究的方法论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上世纪七十年末以来出现的种种“本位”理论,如记词类本位、句本位、语素本位、词组本位、小句本位、字本位等,认识其来龙去脉,特别是与国外有关理论的关系,可以较为清楚地看到这些理论的提出在汉语研究方法论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儿童本位”是儿童文学翻译的生命,在文化图式不对应的情况下如何做到“儿童本位”,是儿童文学译者所遇到的重难点。该文结合新时代儿童的新特点,提出在文化图式不对应下,新时代儿童文学翻译应该注重适应儿童不同阶段的认知和理解能力、适应新时代社会文化背景,同时满足儿童“国际化”视野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翻译中如何把握好"归化"和"异化"的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括分析了归化和异化的概念,指出归化和异化是属于翻译策略范畴。为了有效地传达翻译作品中的“异质因素”,本文围绕翻译中“归化”和“异化”的度展开了讨论和分析。通过分析实例指出翻译作品中过度归化和异化对原作和译作产生的影响。最后,对翻译中如何把握好“归化”和“异化”的度,提出了几点探讨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以历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真题为载体,探讨奈达功能对等理论中的“词类”和“核心句”观点在考研英语翻译中的应用。根据其理论,认为“词类”可以取代传统语法中的“词性”;“核心句”可以帮助考生克服句法的束缚,考生在某种程度上使用有别于传统语法的划分方法,将晦涩难懂的翻译命题拆分简化.从而翻译成符合汉语习惯的句子。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对神彧"句意之说"佛学文化背景进行考察,发现神彧"四到"引用的例句与《人眼天目》"宗门杂录"句意说中所引用的例句在根本意义上具有相通之处,由此论证《诗格》作品中的"句意之说"染上了佛学之光,并由此推测神彧的僧宗为临济宗。  相似文献   

13.
过去对于"把"字句语法意义的几种解释都没有把握这种句式意义的基本特质。我们认为"把"字句的基本语义要求是表明行动的主动性,并因为叙述视点不同形成了外向和内向两种语义传递模式,由此演化出一些具体的句义类别。"把"字句的语法意义是基本语义、语义传递模式和具体句义类别构成的层次性系统。  相似文献   

14.
本文概述了关于“比”字句否定形式“没有”句和“不比”句的相关研究,考察了“不比”句语义的不确定性和语用特点,并就如何将研究成果与实际运用相结合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马建忠在区分转词和止词时,使用了形式和语义两个标准。同属于双宾语的句式“子哙不得与人燕”和“后稷教民稼穑”在《马氏文通》里,“人”和“民”分别被看作“转词”和“止词”。本文分析了这两种句式的差异,同时解释马氏这种分法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字句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有”字句研究进行了全面的综述和评价,分别从“有”字句的内部分段、表比较“有”字句的研究、古代汉语和方言中的“有”字句研究概况三个方面进行了总结,指出90年代以来人们逐渐地以句法结构为主的研究转向了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的角度来考察“有”字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这种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句法语义入手,对“是“字句中“是“的语义性质和“是“字句的句义类型进行了探索.认为“是“语义性质,是由“是“系连的前后项之间的语义关系确定的,“是“在句中具有可延续性、匀质性、无界性等语义特征.根据“是“系连的前后项之间的语义关系,可将“是 名“句分类作指别、等同、存现等句义类型,“是 非名“句可分为等同、陈述、说明等句义类型.  相似文献   

18.
对“何不为陶冶,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中“舍”字的解释历来有较大分歧,而且这些分歧意见已经写进了教科书的不同版本之中,对学生的学习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我们对前人的解释提出质疑,认为该句是一个有歧义结构的句子,存在着不同层次分析的可能性。通过考察古代文献的言语实际以及本文的语境意义,并结合该句的歧义结构的层次分析,认为“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一句是直接受前面疑问代词“何”的修饰,“舍”在本句中的词汇意义就是其基本义“放弃”。  相似文献   

19.
"从来"句的语义语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深层语义及语用角度重新审视时间副词“从来”所在句子即“从来”句,可以发现在表层句法结构和意义背后隐藏着人们使用“从来”句的主观心理认知基础,即对某一主观事态的强调申明,或对某一客观事态的强调评断。“从来”句有强烈的主观色彩,无论在否定句还是肯定句中,说话人对前文或隐或现的某种个人看法或公认看法的积极否定提供了“从来”句的语用前提和背景。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诗词中的意象多以动态为著,意象中蕴含着诗人丰富的情思.在英译过程中,应着眼于动态意象,参透其含义,挖掘其意蕴,强化其效果.在遣词造句上,应着重体现力度和动感以求“信达雅”.文章首先分析了“信达雅”作为毛诗英译的理据,进而对动态意象英译比较进行了相应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