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9 毫秒
1.
文章介绍了嵌入式馆员的概念,分析了嵌入式馆员的提出背景、特点和定位,指出嵌入式馆员的泛在知识服务是泛在知识环境下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发展方向,它以用户为中心,通过嵌入服务目标、嵌入服务空间、嵌入教学与科研等方式将图书馆服务嵌入用户的信息环境,为用户提供泛在知识服务的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2.
图书馆隐性知识管理的策略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李东林 《情报杂志》2007,26(6):57-60
知识共享作为知识管理的核心,对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图书馆隐性知识不仅能推动馆员的知识积累和创新,而且有助于推动图书馆服务的创新。图书馆工作的实践性决定了隐性知识在图书馆工作中的重要性。主要论述了图书馆隐性知识管理的特点及层次结构、隐性知识管理中的知识流动与转移、图书馆隐性知识管理的核心及策略。  相似文献   

3.
针对图书馆学科馆员面临的如何将信息转化为知识,并进行有效的管理与利用,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全面服务的问题,提出了实现学科馆员个人知识管理的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4.
基于图书馆联盟的知识转移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馆联盟成立的目的是为了获取知识、共享资源与服务,这些目标的实现都需要通过联盟间的知识转移来完成.分析了图书馆联盟间知识转移的内容,指出了知识转移路径主要是显性知识向成员馆和馆员转移;隐性知识通过人际交流网络向其他馆员转移;隐性知识显性化后向成员馆和馆员转移;知识转移循环路径.  相似文献   

5.
大学图书馆开放型知识服务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天舒 《情报杂志》2013,(2):135-138,102
在构建科技创新体系过程中,大学图书馆信息服务的贡献能力尤为重要。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定义大学图书馆知识服务和开放型知识服务的内涵与特征,分析大学图书馆开放型知识服务的可行性,阐述大学图书馆开放型知识服务的内容,并建立大学知识服务模式、馆企知识服务模式、馆政知识服务模式、科技中介知识服务模式四种知识服务模式,提出开放型知识服务模式的创新策略。四种知识服务模式通过大学图书馆门户网站由学科馆员(CSO)、企业馆员(CEO)、政府馆员(CGO)、专利馆员(CPO)分别管理,相辅相成、互利共生构成大学图书馆知识服务系统。  相似文献   

6.
袁红军 《现代情报》2012,32(9):72-74,79
基于知识转移及图书馆知识转移内涵的分析,针对知识转移自始至终贯穿于信息咨询服务中不同服务方式,构建了其知识转移模式,指出通过咨询馆员隐性知识显性化及图书馆知识库,进行有效的知识转移,实现读者的知识增值服务。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知识服务是信息服务的延伸和深化,描述了知识创新过程与知识服务的关系,并以某高校图书馆为例,对高校图书馆如何开展学科馆员知识服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高校图书馆隐性知识转化与其核心能力的提升具有密切的关系,本文通过对已有研究文献的分析,探讨了高校图书馆隐性知识的三个主要层次,提出了促进高校图书馆隐性知识流动与转化的三个主要媒介,即:荣誉需求、信任促进和利他驱动,论证了高校图书馆隐性知识的流动与转化对图书馆核心能力起到的重要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对馆员整体素质的提高,对图书馆知识共享、知识服务水平的提高及对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促进.  相似文献   

9.
知识经济时代的图书馆知识服务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文章通过阐述知识服务的含义和特征,分析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图书馆开展知识服务的措施:引入知识管理模式来建立知识服务的组织管理机制,寻求支持知识服务的技术机制;确立图书馆知识服务的理念,开展“以用户为中心”的知识服务;建立图书馆的知识服务模式,专业化和个性化的服务;建立各类文献信息知识库和导航库;建立学科馆员制度,提供学科馆员式服务;培养知识型馆员,建立知识服务团队;重视对用户的开发和培训。  相似文献   

10.
管进 《现代情报》2012,32(8):147-150
图书馆的隐性知识在图书馆开展的知识服务、促进自身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图书馆馆员的隐性知识进行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建立图书馆馆员的隐性知识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德菲尔法和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对隐性知识进行评价,同时指出模糊综合评价馆员隐性知识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1.
论知识管理态势下的图书情报专业人才培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程妮 《情报科学》2005,23(3):441-449
本文分析知识管理态势下图书情报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和职业定位,并分析了知识管理态势对图书情报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的要求;探讨了在知识管理态势下,图书情报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陈小平 《现代情报》2018,38(11):66-71
区块链技术是图书馆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智慧概念后的又一次技术革新。区块链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将改变读者利用图书馆的途径,实现从目前的网络信息服务向价值服务的图书馆智慧服务的变革。图书馆在智慧服务中融合进区块链理念,可以推动优势资源的共建,开拓低成本的资源共享市场。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共识机制、时序稳定、可靠数据关系的4个主要特征,决定了该技术在图书馆智慧服务的可行性。区块链技术在数字货币、金融交易与诚信、人文社科应用领域发展的3个阶段,决定了该技术在图书馆智慧服务的必要性。区块链技术助力图书馆智慧服务在管理体制、机构库建设、知识交易服务模式上的转变,满足读者对馆内设备空间使用与网络学习交流平台的智慧服务需求,是实现图书馆服务以读者阅读需求为中心的捷径。  相似文献   

13.
高校图书馆在学生个人知识管理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佳丽 《现代情报》2010,30(10):112-114,117
本文通过对个人知识管理的释义及分析,阐述了知识信息社会大学生实施个人知识管理的意义及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的作用,并提出高校图书馆如何提高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4.
基于知识管理的图书馆RSS信息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元晶  秦颖 《现代情报》2010,30(1):102-104
本文论述了用知识管理理念指导高校图书馆RSS信息服务,结合本馆实际探讨了RSS技术在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中的具体应用,分析了基于知识管理的理念,借助RSS技术开展主动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是图书馆深化信息服务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赵俊娜 《情报探索》2014,(1):119-121,125
介绍了学科服务和信息共享空间的内涵,分析在信息共享空间的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内容的深化,揭示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趋势是,由学科信息共享空间向学科学习空间转化再向学科知识空间转化,形成学科知识社区。  相似文献   

16.
构建较为科学、完善的理论体系是当前图书馆知识服务发展的当务之急。知识服务理论体系需要以纵向信息价值链理论、知识组织理论、知识交流理论、知识螺旋理论和知识建构理论共同形成的理论集合为基础,从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两个方面确定研究内容和主要观点。知识服务理论体系可以通过学科化服务、真人图书馆服务、空间建设和信息检索教学等工作实践进行检验和证实。  相似文献   

17.
陈则谦  白献阳 《现代情报》2007,27(12):11-15
由信息服务向知识服务转型成为我国科技信息界和图书情报学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辨析信息服务、情报服务、知识服务三者之间的区别与内在关联,指出我国科技信息服务从一开始就具备了知识服务的某些特性,由信息服务、情报服务向知识服务发展是科技信息事业的自然过渡和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8.
论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宏伟 《现代情报》2005,25(12):114-116
本文从知识管理的概念入手,从信息资源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资源共享、信息技术的发展、用户服务五个方面详细论述了知识管理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实现内容,并强调知识管理循环对图书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从文献组织到知识管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田玉  崔红 《情报科学》2002,20(3):230-232,249
知识经济时代要求与之相适应的新的管理思想、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图书馆作为信息知识的集散地在新技术的支持下,应发挥其收集、处理知识的资源和技术优势,并加强知识的开发、利用和创新以推进自身的发展,进而促进知识的交流和社会的发展。在我国图书馆首先用知识管理的思想及实践将是一大趋势。  相似文献   

20.
图书馆空间建设的本质是知识情境建设,知识情境建设的价值在于满足读者隐性知识获取和建构的需要。知识情境界定了图书馆空间的逻辑边界,是图书馆空间特殊性的具体体现,可以为图书馆空间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图书馆可以根据知识情境理论,通过建设原始知识场、系统知识场、知识交流场和知识练习场打造高水平的图书馆第三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