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预设是生成的基础和前提,生成是预设基础上的实现和超越.预设是对未来教学过程的前瞻性准备;生成是对过程情境变化的灵活性顺应.没有精心的预设,就不会有精彩的生成;没有精彩的生成,课堂就不会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和成长的气息[1].生成性教学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关注师生互动,注重互动中生成新的资源.因此教师要在精心预设的前提下,营造一个有利于开发学生心智的原生态课堂,用教育机智及时捕捉课堂中富有价值的生成资源,并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不断调整,引领教学设计走向弹性和开放,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2.
课堂生成是对教育过程动态性、可变性的概括,它是对过去强调课堂教学过程的预先设定性、计划性、静态性的一个重要的补充和修正.在弹性预设的前提下,在教学的展开过程中由教师和学生根据不同的教学情景,自主构建教学活动的过程就是生成性教学.基于课堂生成存在的普遍性,新课程下的教学预设应该倡导生成性教学.教学预设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偏重教学目标的实现,通常是预设式教学,忽略了课堂环境的复杂性与个体的多样性,不利于学生全面、自主地发展.而新课程倡导的生成性教学,以弹性预设为前提,会随学习主体与教学环境等实际变化而灵动调整,实现动态生成,让课堂充满勃勃生机与智慧光芒.同样,在新课程形势下,初中化学教师也要将生成性教学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改进教学现状,提高教学质量.一、抓住生成性教学内容,在预设中生成  相似文献   

4.
生成性教学是在弹性预设的前提下,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根据真实的教学情境,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构建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过程也就是语文生成性教学的过程.本文秉承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探讨了中学语文课堂生成性教学的四个注重,希望对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生成性探索的同行提供一点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预设是生成的基础和前提,没有精心的预设,就不会有精彩的生成.而没有精彩的生成,课堂就不会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和成长的气息.课堂上的精彩有时在预设中,然而更多的精彩却是在预设之外.这就需要我们进行弹性教学,使课堂精彩纷呈.  相似文献   

6.
生成性教学是相对于传统预成性教学而言的,它是高效课堂的三个特性之一,它是指在弹性预设的前提下,师生在课堂中根据不同的情境,构建的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过程。生成性课堂是动态的、不可预设的,它要求课堂要敢于变各种“句号”为“问号”,  相似文献   

7.
“预设”和“生成”是一对矛盾体。语文课堂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没有预设的课堂是没有方向、不负责任的课堂,而没有生成的课堂则是了无生趣、没有积淀的课堂。明确课堂的目标是预设和生成“相融共荣”的前提。设计弹性教学方案是预设和生成“相融共荣”的保证。灵活驾驭课堂是预设和生成“相融共荣”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余文森教授曾经说过:没有预设的课堂是不负责任的课堂,而没有生成的课堂是不精彩的课堂。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也常常意识到充分的预设,是精彩生成的前提。预设的主体是教师,教师必须对未来的教学作出富有弹性的预设,才能创造课堂上精彩的生成,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品德与生活》是活动型综合课程,它最大的特点是以儿童的自主活动为主要学习方式。教师只有精心做好教学预设,选择、设计贴近儿童生活、符合儿童年龄特点的活动,才能引导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活动教学中实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9.
一、生成性教学所谓生成性教学,就是在弹性的教学预设前提下,在教学双边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以变化的课堂情境为基础,师生自主构建教学活动,并以体验、思辨的方式深刻升华主题的教学过程.生成性教学对教师的教学观、教学机智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初步探讨物理课程资源的动态生成.  相似文献   

10.
生成性教学应注意些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全夫 《天津教育》2006,(11):49-50
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理念。生成性教学是指在弹性预设的前提下,在教学的开展过程中师生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境,自主构建教学活动的过程。目前,这一教学理念已被广大教师所认识和运用。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却偏离了生成的目的和航道,走入了生成的误区,生成效果并不理想。那么,生成性教学应注意些什么呢?一、课前应精心预设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设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但有些教师认为,既然课堂是动态生成的,课前应该简化预设,甚至不用预设。殊不知,课堂中的生成虽然有时不可预测,但只有那些课前有充分预设的教师才能真正利用课堂中的生成。如果没有课前的精心预设,哪来课堂上的动态生成。所以,教师应当为生成寻求灵活的预设,让预设去促进有效的生成。预设时,教师不仅要关注教材,关注知识的发展脉络,更要关注学生,深入研究学生的认知状况,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努力做到心中有数。教师要研究每节课中可能有哪些生成点,然后为课堂的生成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同时还要充分作好处理突发事件的预设以及对教学策略的准备,将一些不可预测的事件转化为课堂教学的契机,使预设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生成的质量。当然,课前预设不是过分追求精细地提问,预...  相似文献   

11.
生成性课堂教学是根据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理念而形成的一种教学形态.它是指在进行教学过程中,通过建立具有弹性的预设前提,使教师和学生能够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境自主构建教学互动的一种教学模式.生成性课堂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这种开放动态且多元化的课堂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2.
精心预设是课堂生成的基础,是有生命力课堂的前提,没有精心的预设,就没有精彩的生成.但学生主体的学习带有很多灵活性和无法预知的因素,使得教学过程带有不确定因素,这也恰恰是教学本身创造的魅力所在.所以,教师要具备"心有案,行无案"的思想,有形的预设寓于无形的、动态的教学中,根据学生学习具体情况,引导激发学生自觉主动参与学习,使其不断提出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弹性预设"与"动态生成"就共同融入课堂中.而课前预设是否有效,是否能推动动态生成,我认为必须从预设的以下方面的基本特征来把握.  相似文献   

13.
正生成性课堂教学是根据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理念而形成的一种教学形态.它是指在进行教学过程中,通过建立具有弹性的预设前提,使教师和学生能够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境自主构建教学互动的一种教学模式.生成性课堂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这种开放动态且多元化的课堂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初中数学生成性课堂教学的特点1.开放性初中数学生成性课堂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从教学资源上来看,就有网络、书刊、媒体等丰富的资源.而学生的兴趣、经验以  相似文献   

14.
刘李治 《化学教与学》2011,(8):40-41,66
动态生成性教学是新课程的重要教学理念,是构建高效课堂的诉求,是在弹性预设的前提下,在教学的展开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境,自主构建教学活动的过程,是五彩斑斓的,蕴含着无穷生命力的。本文从对化学课堂中生成性教学的认识出发、积极构建生成性教学的策略,并且对生成性教学进行了必要的反思。  相似文献   

15.
许建君 《儿童音乐》2008,(11):52-53
新课程呼唤动态生成的课堂,为音乐教学洞开了一片新天地。"生成性"教学属于布鲁纳的结构主义的一种教学方法,是指在弹性预设的前提下,在教学的展开过程中由教师和学生根据不同的教学情景灵活自主构建教学活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生成式教学方式是指在课堂上,教师为了达成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所表现出来的生成性特征;以及教师以课前预设为前提,以课堂互动为基础,根据教学的需要及时调整课前预设、教学思路和教学过程,充分利用生成性资源,尽可能促进课堂有所生成所采取的教学行为。有效运用生成式教学方式,需要把握以下几个基本点:  相似文献   

17.
预设与生成     
生成是生长和建构,是根据课堂教学本身的进行状态而产生的动态形成的活动过程,具有丰富性和生成性.生成性学习的最初提出者是维特罗克(Wittrock,1986),它属于结构主义的一种教学方法.生成性教学是指在弹性预设的前提下,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与教学预设不一致或教学预设之外(节外生枝)的情况时,在教学的展开过程中由教师和学生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境自主构建教学活动,通过师生的共同参与探究取得意外收获的教学活动.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应机械地执行预设方案,而应在课堂特定的动态环境中,根据师生、生生互动的情况,有意识地抓住这些"意外通道",捕捉那些"美丽图景",运用教学睿智,因势利导地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在探究过程中获取意外收获,使得课堂因"生成"而精彩.  相似文献   

18.
生成式教学方式是指在课堂上,教师为了达成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所表现出来的生成性特征;以及教师以课前预设为前提,以课堂互动为基础,根据教学的需要及时调整课前预设、教学思路和教学过程,充分利用生成性资源,尽可能促进课堂有所生成所采取的教学行为。有效运用生成式教学方式,需要把握以下几个基本点:  相似文献   

19.
教学预设重视和追求的是显性的、结果性的、共性的、可预知的目标;课堂生成重视和追求的是隐形的、过程性的、个性的、不可预知的目标。教学过程中预设与生成是相互依存的。没有预设的生成往往是盲目的、不负责任的课堂;没有生成的预设往往是低效的、不精彩的课堂。教学应该在预设和生成的平衡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林岚  林海斌 《化学教与学》2011,(8):11-12,43
动态生成的课堂是教学过程可变性和生动性的高度概括,是对教学过程预设性和规定性必要补充。课堂教学中不是机械地执行预设的教学思路,而应关注生命活动的多样性和教学环境的复杂性,以弹性的预设创造生成的空间。以智慧的捕捉实现灵动的生成,让课堂呈现未曾预约的精彩,成为激情和智慧生成的时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