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谈话设疑,直奔主题师:(出示天鹅图片)同学们,这——就是天鹅!谁能用一个词语来说说天鹅给你留下的印象?(生说)师:是啊,纯洁、美丽、高雅,这是天鹅留给我们的印象!可是有一群天鹅,特别是一只老天鹅带给我们深深的感动,使一位猎人永远挂起了他的猎枪!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2.
师: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来克。(出示图片)看了图片,说说他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生:我觉得来克很淘气。 师: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相似文献   

3.
(课前谈话,播放荷兰风光图片)师:神游了一番荷兰,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生:郁金香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那里的郁金香有多种颜色.一大片一大片的,非常美丽。  相似文献   

4.
通过人物语言探究写法 师:还有哪些地方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生:王熙凤的语言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相似文献   

5.
一 把握学情,明确目标 师: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个了不起的人.(出示图片)他的名字叫—— 生:钱学森. 师:(板书课题)谁来说说通过读书,钱学森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相似文献   

6.
师: 同学们, 你们旅游过吗? 生:旅游过. 师:谁能说说你们都去过哪些地方?给你们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言论……) 师:同学们说了那么多好地方. 老师真想有机会也去看一看. 那大家想不想知道老师都去过哪些地方?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生:想! 师:为了这节课,老师特意把自己去过的一些名胜古迹、游览区等部分景点的纪念门票拿出来供同学们欣赏.(出示纪念门票,学生欣赏.) 师:其中有世界名迹:长城、故宫,有我国著名的秦皇岛、海底世界等等.对于这节课表现突出的同学,下课后老师将把它们奖励给你们. 同学们有信心得到它们…  相似文献   

7.
前不久听了一节一年级的《认图形》,整个教学设计使人耳目一新,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案例: 师:同学们喜欢玩积木吗? 生:喜欢。  相似文献   

8.
教学过程:
  【图片导入】
  师:在复习这节课内容之前,我想问久经沙场的孩子们一个问题,咱们初中学习过五种地形类型,还记得吗?
  生:高原、盆地、山地、平原、丘陵
  师:很好,我们来看下图(图1)在来认识一下他们,一马平川、广袤无垠的高原,油菜花香遍野的东南丘陵,孕育了天府之国的四川盆地,村庄与农田错落相间的华北平原,耸入云端的喜马拉雅山。说到这个喜马拉雅山,我有一个问题,大家知道喜马拉雅山的珠峰的高度吗?  相似文献   

9.
王振华 《湖南教育》2002,(13):46-47
师:在上课之前,请你们听段录音,听完后告诉老师,你们听到的是什么声音?(放录音)很多小朋友已经听出来了,一起来说,是———生:风声。师:对。(板书:“风”)风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生:风很冷。生:风有时候大有时候小。生:风能吹动很多东西。生:风没有颜色。生:……师:说得真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跟它有关,题目就叫《画风》(板书:20、画风)大家把课题念一遍。生:(齐念)画风。师:小朋友们,当你看到这个课题后,你会提出些什么问题呢?想到了你就站起来说。生:谁和谁在画风?生:他们在哪儿画风?生:…  相似文献   

10.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好!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第一节课。首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会写信吗?写过信的请举手!生:会写。师:写信要注意哪些事情?怎样写才能打动人,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是终身难忘的印象。  相似文献   

11.
一、初识嘎羧,学习字词师:同学们,你们看到过大象打仗的场面吗?请看这段话。【投影课文第一自然段】师:请一位同学朗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些战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生1:这些战象给我留下的印象是非常勇猛。生2:这头战象给我留下的印象是八面威风的。师:就是这些英勇的战象,在一次打击日寇保卫家园的战斗中,不幸全部中弹。人们在埋葬它们尸体的时候,有一头战象复活了,它叫嘎羧,  相似文献   

12.
师:同学们,最近几天,老师一直在欣赏你们写的“一个印象深刻的人”。读完文章,我很想结识一些同学,比如——陈雨林(陈雨林起立),我是你的粉丝(生笑);陈新凌,哦,很清秀的小男孩;林之惟,你就是林之惟?久仰久仰!(生笑)我是从同学们的文章中认识你的。今天零距离接触,你给我留下了新的印象,特别是那个“平顶山”(指该生理着小平头)。  相似文献   

13.
一把握学情,明确目标师: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个了不起的人。(出示图片)他的名字叫——生:钱学森。师:(板书课题)谁来说说通过读书,钱学森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生:钱学森是世界著名的导弹专家。生:钱学森是位精忠报国的科学家。生:钱学森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师:这节课,我们来看看钱学森的这种爱国情怀,课文是怎样通过描写他的"归国路"体现出来的。  相似文献   

14.
案例: 生:老师,我觉得“突然,一只个儿特别大的老 天鹅腾空而起,可是它并没有飞走,而是利用下落 的冲力,像石头似的把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 扑打在冰面上。”这里把“老天鹅”比作“石头”不 恰当。 师:为什么! 生:因为天鹅长得很漂亮,而石头硬硬的,灰 不溜秋的,把老天鹅比作石头一点也不美。 生:我也觉得这个比喻不好,天鹅多高贵呀, 雪白雪白的,怎么会像石头呢! 师: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故事给我们的印象 太深了。不过,天鹅也确实是美丽而高贵的。 生:不,我觉得这样比喻是恰当的,这里把天 鹅比…  相似文献   

15.
有幸聆听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钱金铎执教的《倍的认识》一课,其巧妙的设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摘录其中的教学片段,谈谈自己的思索。[教学片段一]师:你喜欢什么动物?(小狗、小猫、老虎、树袋熊……孩子们可高兴了,纷纷抢着说自己心中最喜爱的动物)老师带来了一些图片,(师课件出示2只大猴子、5只小猴子图片)看看大猴只数、小猴只数,你会提什么数学问题?生1:小猴比大猴多几只?师:可用什么方法解决?生1:5-2=3(只)。师:这是一个数学问题,谁还会提?生2:小猴是大猴的几倍?(3倍、6倍……学生有了争议)师:除了这两个问题,还能提什么问题?怎么解…  相似文献   

16.
前不久,听了窦桂梅老师的一节《牛郎织女》,教学中的一个片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师:说说你对王母娘娘的评价。生:心狠。生:心狠手辣。师:有不同观点吗?生:有原则,但无人情味。师:我们来看看下面的一段话。(出示)从此,牛郎和织女只能泪眼盈盈,隔河相望。日久天长,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也拗不过他们,准许他们每年七月七日相会一次。  相似文献   

17.
上课:师生相互问好。
  师:同学们小时候玩过纸船吗?
  生:玩过。
  师:板书:纸船
  生:谁知道冰心的情况?  相似文献   

18.
片断一:源于生活,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是谁吗?
  生:王赛军。
  师:你们怎么知道我是王赛军的呢?
  生:屏幕上写的(泰州市姜堰区实验小学王赛军)。
  师:除了我,还有很多人叫王赛军这个名字。如果在百度上输入“王赛军”三个字,搜索一下,我们一共可以找到1万多条信息。老师从中挑选了几条,你们能从我给的几条信息中确定,哪一个不是我,哪一个可能是我吗?  相似文献   

19.
听了组内教研课《少年王冕》,其中的一个教学环节对我深有启发。片段回放师:读了课文《少年王冕》,文中的王冕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生1:王冕是个学习很用功的孩子。生2:王冕是个学习刻苦、认真的孩子。生3:王冕是个体谅、理解母亲的好孩子。生4:王冕是个很有孝心的孩子。师:对王冕的学习能用一个词语概括,那就是——生5:“勤奋好学”。(师板书)师:对王冕体谅、理解母亲方面,能用一个词语概括,那就是——生6:“孝顺母亲”。(师板书)  相似文献   

20.
读文,感悟细致表达 师:今天咱们来写一篇跟橡皮泥有关的习作。作文之前,先请同学们欣赏两段话。第一段话来自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课义。老师读一读,同学们注意.哪种兵马俑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