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学生只有对物理感兴趣,才能提高学习的效率。教师首先要有吸引学生的独特的魅力和良好的教师素质,要有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还要通过备教材和备学生去因材施教,学生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焕发出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热情。  相似文献   

2.
英语教学方法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超韫 《湖南教育》2004,(12):41-41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通过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实施开放式和启发式教学,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 1. 备课 精心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教师不仅要备教材, 而且要备学生、备教法。教师在充分了解所教学生的心理状况、年龄层次和知识水平的基础上,认真分析教材,并对教材进行创造性处理,缩小教与学的差距以及心理和情感方面的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教学效果。因此,课堂教学应因人、因时、因内容、因设备等选择最佳教学方法。 2. 运用现代技术 课堂教…  相似文献   

3.
随着课改的逐步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才是对学生最好的减负。那么怎样做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我通过这几年的学习、摸索与实践总结出一个经验即语文教学要在实上下功夫。实要从三个方面来做到:一、课前要实实在在备课备课不仅仅是写好教案,还包括钻研教材、搜集信息、了解学生、考虑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等。也可把备课简单地分为三个方面: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1.备教材。新学期开始老师领到  相似文献   

4.
中学物理教学的备课,应该备指导学生进行认识活动的基本教学方法,备激发学生认识愿望的方法,备检查学生的认识效果的方法,备辅助教学的方法,备开展课外活动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备课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凡有几年教学经历者都能从备教材、备学生、备目标、备过程、备教法等方面说个子丑寅卯。但在新课程条件下,随着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的要求,备课不再是教材内容的简单的诠释、教学过程的简单的安排、教学方法的简单的展示,它的性质、功能、方法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要求教师从新课程理念出发,在落实学生主体学习地位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6.
1 教师认真备课是关键 1.1备学生 在备学生、备教材和备方法的所有工作中,都要考虑怎样才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牢记课堂的主人是学生,力争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备学生,一般指了解学生的思想、外语水平、学习英语教材的困难、学习方法,以及对"两头"学生的个别照顾.  相似文献   

7.
备课要备教学目标、备教学内容、备教学过程、备教学方法、备关键语言……其中备关键语言,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备课堂提问。提问要有一定的“透明度”、“对比度”。即要通过系列性的问题,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让学生明确教师所提问题的意图和所要达到的目标,以促成学习迁移。我在“整数和小数的数位顺序表”教学中是这样设计提同的。  相似文献   

8.
数学备课是数学教师的一项基本功,数学备课水平是衡量数学教师业务水平的重要标志。新课程背景下,应全面深入理解数学备课的内涵,关注数学备课的主要工作,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备数学教材、备学生、备数学教学方法的目标与要求。备数学教材重在吃透数学教材,挖掘课程资源,拓展数学思维空间;备学生重在全面理解学生,在充分了解每个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个性心理差异的基础上激发其学习需求,开启其数学智慧,活化其数学思维,引导学生进行主动、能动地学习数学:备教法重在考虑如何从“教”的角度去唤起学生的“学”。从而不断提高数学备课的实效性,并以此促进师生共同经由数学教学获得良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备课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凡有几年教学经历者都能从备教材、备学生、备目标、备过程、备教法等方面说个子丑寅卯。但在新课程条件下,随着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的要求,备课不再是教材内容的简单的诠释、教学过程的简单的安排、教学方法的简单的展示,它的性质、功能、  相似文献   

10.
每一位教师,在工作上最关心的无非是如何能讲好课,如何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环节很多,而备好课,是众多教学环节中的首要一环,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尤其初为教师者,必须研究如何能备好课,这是关系到能否顺利进入教师这个角色的重要一步,也足教学成败的关键,本文就这一问题从备学生,备内容,备教学方法这三个方面,介绍了一些注意事项和经验体会.  相似文献   

11.
备课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凡有几年教学经历者都能从备教材、备学生,备目标.备过程、备教法等方面说个子丑寅卯。但在新课程条件下,随着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的要求,备课不再是教材内容的简单的诠释、教学过程的简单的安排、教学方法的简单的展示,它的性质、功能、方法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要求教师从新课程理念出发,在落实学生主体学习地位上下功夫,在落实每一个学生自主学习上下功夫,在落实学生合作学习上下功夫,在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下功夫,在防止学生的学习活动流于形式、切实提高课堂效益上下功夫。因此教师备课已升华为教师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那么新课程下语文教师如何备课呢?  相似文献   

12.
教师根据高职学生的认知特点备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教师在备课中要分析学生的认知特点,合理设计适合高职学生个性能力发展的教学方法.通过备学生,加强备课的目的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进而优化教学过程,发展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备课不仅仅是“备教”,更是“备学”.备学就是从学生立场出发,通过访谈、调查、前测等方式手段把脉学生的知识经验、生活经验和思维经验等.主动的备学、民主的备学、开放的备学可以实现师与生的融合、教与学的交汇.备学让数学课堂成为学生智慧生成和发展的演练场,催生出师生共享的数学课堂学习新样态.  相似文献   

14.
备课是一个老话题,略有教学经历者都能从备教材、备学生、备目标、备过程、备教法等方面说出个大概。随着新课程的实施,通过实践发现,要想实现课堂教学行为的转变,就必须改变传统的备课方式。备课不应再是教材内容的简单的诠释、教学过程的简单的安排、教学方法的简单的展示,它的性质、功能、方法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要求教师从新课程理念出发.在落实学生主体学习地位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5.
备课是上好课的关键。备课包括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目标、备过程、备教法等。随着教师角色及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备课的要求不再是教材内容的简单诠释、教学过程的简单安排、教学方法的简单展示,其性质、功能、方法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要求教师从新课程理念出发,以学生发展为总体目标,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习惯和能力,防止  相似文献   

16.
产生浓厚的学习氛围。没有教学评估的推动 ,学科教学和艺术教育中的美育就不会“更上一层楼” ,而只能是个别教师的行为 ,长此以往教师教学就会成为“应试”旗帜下唯智育至上的产物。4、集体备课 ,形成美育的合力。集体备课时 ,不仅要备教学内容 ,还要备教学方法、教学情感。教学方法的采取应以调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为标准 ,使学生能够产生学习的兴趣 ,勇于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心理障碍 ,如心情浮躁、与教师之间的隔膜等。教师教学情感的投入 ,要求教师自己首先深入学习的情境中 ,为寻求未知的学习引路。5、现代教学媒体 ,丰富美育…  相似文献   

17.
体育实践课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的教学过程,即使课备得再完美无缺,如果按一种模式教学,其结果也往往是事与愿违.而如能因势利导,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真正地引到体育实践中去,为教材的学习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教学过程是学生的认识过程,教学的根本在于塑造学生。因此,在教学中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更多参与教学活动,使其在积极主动的心态下获得知识,发展能力。有效备课要切实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要全面地掌握学生的特点,从学生学习活动的角度来进行考虑如何创建与之相适应的学习环境,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教师还应在教学后进行必要的反思。  相似文献   

19.
黄秀芳 《考试周刊》2013,(86):47-48
死板的教学方法只会削弱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教师一味地讲、做示范,学生只是听、看,被动地接受知识.在以创新为主题的今天.这样的教学方法显然已经落伍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备好课之外,还要备学生,教室不应该只是教师的舞台.而应该是属于学生和教师的共同的大舞台。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培养学生大胆创新的精神。鼓励学生动手参与教学活动.是教师的重大责任。  相似文献   

20.
自学导思教学法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自己学习来掌握知识;积极思维来开发智力,在优化学法的过程中培养非智力因素,从而实现教学目标。通过这种教学方法,能使学生积极思考,抓住重点、理解难点、解决疑点、矫正差错点、掌握知识点,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应用此法,需实现两个转变,即从单纯的应试教育转向全方位的素质教育;二是备课内容的转变,即从单纯的备知识转向既备知识、又备学生的认知条件。自学导思教学法的主要模式是:确定目标──编制程序──执行程序。1确定目标 自学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