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李薇  龙勇 《软科学》2010,24(2):36-40,55
在理论研究基础上,首先提出了竞争性战略联盟合作效应的维度结构;随后,基于来自国内企业的调研数据,借助结构方程模型方法,研究了合作效应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发现:合作成员向联盟投入的资源战略水平、联盟所处的行业竞争强度以及联盟结构模式对联盟的合作效应(包括风险和绩效)具有显著的影响关系;联盟为合作成员创造的内部绩效水平显著影响着联盟产生的市场绩效。  相似文献   

2.
竞争性战略联盟的合作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薇  龙勇 《科研管理》2010,31(1):160-169
摘要:竞争性战略联盟是一种新兴的战略模式,有助于通过创造协同效应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因而已成为战略管理学界研究的焦点之一。基于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总结与发展,本文讨论了竞争性战略联盟合作效应的内容,对其进行了分类;并进一步利用来自国内企业的调研数据,借助结构方程模型方法研究了竞争性战略联盟的合作效应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联盟的外部行业环境和内部资源特征均对联盟结构模式的选择具有显著影响,同时结构模式又显著影响着联盟的合作效应。  相似文献   

3.
竞争性联盟内生合作效应的中介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要:竞争性战略联盟作为一种新兴的战略模式,因其可以通过协同效应为合作成员创造独特的竞争优势,已经成为联盟理论的研究焦点。本文基于205个竞争性联盟的调研数据,借助回归分析方法,从联盟内部角度,讨论和检验了竞争性联盟的合作效应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影响关系,尤其是间接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联盟结构与内部风险在影响因素与合作效应因果链中均发挥着较为显著的中介作用,即影响因素对联盟合作效应的影响作用并不是直接的,而是部分地、或者完全地通过联盟结构和联盟风险这些中介变量而间接产生的。  相似文献   

4.
龙勇  李世清 《科研管理》2011,32(5):112-119
本文以规模型竞争性战略联盟为研究对象,从资源类型与合作风险角度,提出了竞争性联盟结构模式选择的概念模型,建立了研究假设,并借助结构方程模型以及中介效应分析方法,检验了竞争性联盟中资源类型、合作风险与联盟结构选择偏好之间的直接以及间接影响关系。研究发现,这三者间确实存在密切联系:合作风险对联盟结构选择偏好具有显著的直接影响;资源类型对联盟结构具有直接与间接双重影响,其中通过合作风险而产生的间接影响大于直接影响。这些结果表明,从事前角度,规模型竞争性联盟的合作成员主要是依据合作风险对联盟结构进行决策的。  相似文献   

5.
龙勇  付建伟 《科研管理》2011,32(9):91-99
本文通过对重庆、深圳、西安等地建立了非对称竞争性战略联盟的近500名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的问卷调查,利用结构方程模型,从实证的角度,研究了非对称竞争性战略联盟中资源依赖性、关系风险和联盟绩效的相互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非对称竞争性战略联盟中,资源的依赖性对联盟关系风险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影响,关系风险对联盟绩效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影响,而资源依赖性对联盟绩效只具有部分的负相关影响。表明在非对称型与对称型竞争性战略联盟中,资源依赖性、关系风险和联盟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存在很大的差异,处于联盟中的企业应注意这种差别所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知识型竞争性联盟的主要动机是获取合作伙伴有价值的知识资源并将其应用进而创造共同收益或私有收益.本文探讨了竞争性联盟的知识交易活动;界定竞合指数以表示竞争性联盟的竞合程度及联盟边界的动态性,构建竞争性联盟收益结构和成本结构函数,剖析竞合指数、共有收益、私有收益、吸收能力、激励成本和认知成本等变量对知识交易和边界效率的影响机理;分析了Crolles2联盟的动态演化及其内在机理,印证相关研究结论;结合这些理论与案例研究,提出知识型企业对竞争性联盟知识交易活动、联盟边界和合作效应进行动态管理的相关机制.  相似文献   

7.
已有研究表明联盟组合中资源整合积极影响企业绩效,但较少研究探讨联盟组合中资源整合影响企业绩效的中介传导机制。以陕西、四川、重庆地区256份企业问卷调查数据为研究对象,整合资源基础理论和双元理论,构建联盟组合中资源整合、双元合作以及焦点企业绩效之间的理论模型,以期打开联盟组合中资源整合作用于焦点企业绩效的黑箱。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联盟组合中资源识取和资源配用显著积极影响开发式合作和探索式合作;(2)开发式合作和探索式合作显著积极影响焦点企业绩效;(3)开发式合作和探索式合作在联盟组合中资源识取与焦点企业绩效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而开发式合作和探索式合作在联盟组合中资源配用与焦点企业绩效之间存在完全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8.
联盟伙伴特征、可置信承诺与战略联盟的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略联盟稳定性机理的研究对于促进战略联盟的发展演化具有重要意义。以我国轿车工业中竞争性战略联盟为实证研究对象,分析和校验了联盟伙伴特征、可置信承诺对战略联盟稳定性的作用路径和影响效应。研究表明,资产互补性、经营实力匹配度和目标兼容性等联盟伙伴特征维度对于联盟伙伴的可置信承诺行为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而对于战略联盟稳定性的直接效应不明显;对战略联盟稳定性产生显著影响的是,以关系性资产投入数量和质量来测度的联盟伙伴可置信承诺行为,联盟伙伴特征通过可置信承诺对战略联盟稳定性产生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9.
龙勇  李世清 《软科学》2010,24(6):45-50,57
以规模型竞争性联盟为对象,提出了该类联盟中资源组合、合作风险与联盟结构选择偏好之间关系的概念模型;进一步利用来自国内企业的调研数据,借助结构方程模型方法验证了三者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在规模型竞争性联盟中,资源组合、合作风险和联盟结构偏好之间确实存在紧密联系.资源类型越靠近于终端市场,成员对合作风险的感知越显著;对于多数合作风险,成员倾向于选择股权式联盟结构进行风险规避.  相似文献   

10.
以深圳中小板上市企业为样本,研究研发合作是否促进了企业创新绩效的提高?竞争性研发合作和非竞争性研发合作的作用效果是否存在差异?实证结果表明,竞争性研发合作和非竞争性研发合作在研发投入与专利产出之间都起到了正向调节作用,并且,非竞争性研发合作的调节效应要强一些。  相似文献   

11.
自然资源依赖对技术创新的挤出效应是资源诅咒发生的原因之一。首先从理论上分析自然资源依赖挤出技术创新的传导机理,然后利用中国31个省份(不含港澳台地区)的数据对自然资源依赖对技术创新投入和技术创新产出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从整体上看,自然资源依赖对技术创新投入和技术创新产出都存在挤出效应;然而,进一步分析则表明,自然资源依赖对技术创新投入和技术创新产出的挤出效应仅在资源依赖程度高的地区存在。要规避资源诅咒,从技术创新的角度来说,就是要消除自然资源依赖对技术创新的挤出效应;对于资源依赖程度高的地区来说,就要提高技术创新的投入和产出效率。  相似文献   

12.
在合作创新网络中,创新主体所拥有的互补性资源是决定合作创新绩效的关键因素,本研究以资源依赖、合作创新和嵌入性理论为基础,将交互能力和网络关系强度融入互补性资源对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关系模型当中,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的回归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合作创新网络中互补性资源对于合作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交互能力在互补性资源对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过程中具有中介作用;网络关系强度对交互能力和合作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同时网络关系强度在互补性资源和合作创新绩效之间也起到显著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3.
国家工程实验室是国家创新平台体系的重要成员,研究资源投入要素对国家工程实验室绩效的影响机理,有利于更好地完善国家工程创新平台体系建设。以国家工程实验室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PLS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资源投入要素对国家工程实验室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经费支持显著正向影响国家工程实验室的产出能力和产出成效;人力资本和固定资产均不直接显著影响国家工程实验室产出成效,但正向显著影响其产出能力,进而间接影响国家工程实验室产出成效。研究结论对如何采取措施有效发挥工程实验室作用具有政策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游静 《科研管理》2016,37(1):92-100
已有研究对创新主体的损失厌恶行为关注较少,且以金钱衡量创新的收益和投入对协同知识创新具有不适用性。损失厌恶如何对创新努力程度产生影响,协同环境将弱化还是强化损失厌恶情绪,成为应对损失厌恶首先需回答的问题。从知识积累角度刻画创新收益,将损失从金钱扩大到广义资源投入范畴,建立损失厌恶影响下的知识积累模型,对比分析协同创新与独立创新损失厌恶的变化。研究得到,随着损失厌恶程度提高创新努力程度降低,知识创新效率高的创新主体损失厌恶程度高、更加不愿意付出,并且协同环境相对独立创新强化损失厌恶情绪,从而降低主体努力程度。降低损失厌恶的负面影响需提高创新主体对资源投入的分摊比例。以算例和案例对模型结论进行验证。研究结论有助于从行为视角阐释协同知识创新环境中的"协作消退"现象。  相似文献   

15.
张晓瑞  张少杰 《情报科学》2007,25(5):780-783
伴随信息化进程的推进,科技发展与进步对信息化的影响越来越强,并成为我国信息化的重要推动力。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对科技的产业化具有直接的相关性。我国信息化的进程中,由于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区位、自然地理位置及国家政策扶持力度不同导致科技投入、产出的区域差异性较大,因此,本文对全国不同省、市、自治区科技投入、产出数据进行了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综合评价。得到了我国信息化进程中不同区域推进科技进步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李家辉  陆迁 《资源科学》2022,44(6):1181-1195
提高农户的组织化水平是否有利于实现规模经营,是农业现代化实现方式的重要议题。本文基于山西运城和陕西阎良627份甜瓜种植户的微观调查数据,利用内生转换Probit模型构建“反事实”框架,测算合作社对农户土地转入的平均处理效应及其群组差异,并进一步利用逐步回归法分析合作社对农户土地转入的影响机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①加入合作社能显著促进农户转入土地,具体表现为在反事实假设下,若未加入合作社的农户加入合作社,其土地转入概率将提升20.3%。②合作社对土地转入的促进作用分别在不同合作模式和异质农户之间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在合作模式方面,完全横向合作模式(通过合作社销售产品)比部分横向合作模式(不通过合作社销售产品)对农户土地转入的促进作用更大;在农户异质性方面,对于耕地面积较大、家庭年收入较高和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农户而言,加入合作社对土地转入的激励效应更高。③合作社能够通过溢价激励、节约成本、降低风险和融资支持4条路径促进农户转入土地。本文结论可在一定程度上为合作社服务体系的完善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实现提供实证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studies the consensus problem of the multi-agent systems with parallel Luenberger observers. First, the structure of the cooperative system is established, where the output of the built-in Luenberger observer for each agent is used as its local control input and the cooperative control input combining with the cooperative measurement output is utilized as the input of the observers. Based on the structure of the closed-loop system, the consensus problem is then analyzed. In addition, two methods for designing the controller gains are provided. By virtue of the proposed structure,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design of the controller gains and the observer parameters can be carried out separately. Finally, by resorting to the gradient flow method, an optimization algorithm is proposed to reduce the influence of the environmental noise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obtained results is shown through a numerical example.  相似文献   

18.
张燕  张洪  高翔 《资源科学》2012,34(5):874-878
农业生产中实际投入的具体资源及形成的产出均不单一,在缺少产出与特定资源对应数据的条件下,为方便讨论,一种可行之法是用几何意义清楚、又相对简便的TOPSIS法对多种产出进行综合;将其与资源的“边际投入量”结合,可以较清晰地了解种植业中人工添加资源的利用状况。用此方法探讨和分析安徽各市种植业的资源利用状态,结果显示,资源利用存在3种状态:可以继续追加资源投入以提高产出;不必追加资源仍可提高产出;不宜再用追加资源的办法来提高产出。前两种资源利用状态相对合理,尤其不必追加资源仍可增产正符合资源节约型农业的要求,是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的资源利用状态;相比之下,不宜再追加资源则意味着当地种植业已到了转变生产方式的时候。  相似文献   

19.
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培养效果影响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恒  初国刚  侯建 《科研管理》2018,39(4):124-133
产学研合作是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技术进步、高校科研发展、社会科技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本文探讨了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中的影响因素对合作培养创新人才效果的影响,以及合作培养过程的中介作用和创新环境的调节作用。选取环渤海地区的高校和高新企业的员工及其领导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发放调查问卷收集数据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产学研合作环境支持度、投入度和产出正向影响合作培养创新人才效果;产学研合作培养过程对合作培养影响因素与合作培养效果起部分中介作用;创新环境对二者的调节效应显著,即创新环境越优越,越利于提升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