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研究我国教育改革30年来的教育权的结构与分配,可将其概括为纵向上的中央集权制与横向上的有限分权制交织而成的综合体.我国教育立法权由中央与地方的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共同行使,中央层次的教育立法进展较快,地方立法尚待发展.教育行政权的结构为中央集权型,但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政府与学校之间又存在不同类型或程度的分权,集权与分权的特质并存于教育改革当中.教育司法权主要由地方人民法院行使,功能虽发挥较晚,但对教育法治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有待进一步拓宽介入范围并处理好与学术权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政治权力是政治的中心内容,权力制约与权力相伴相生.古希腊的政治思想家注重对权力性质进行分类,将国王、贵族和平民三个不同的等级或阶级相结合成混合政体,实现对政治权力的制约.近代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洛克从政治权力的起源、目的出发,论述了法治和分权原则,通过对权力职能进行划分,让新兴的资产阶级掌握立法权.孟德斯鸠在洛克的基础上明确地阐述了“以权制权”原理,详尽地论述了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的分立制衡,形成了完备的分权制衡学说,并在美国的政治制度中得到了充分的运用,西方分权制衡思想由此经历了从萌芽到发展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3.
通过比较的方法对西方国家典型性分权制衡体制进行分析,进而发现,权力监督与制约机制的确立破除了封建君主集权专制制度,有效地遏制了国家权力的滥用,揭露了一些问题并查处了一批大案要案。但也造成了国家机关之间的相互扯皮、互不服从,从而严重影响了权力运行的效率。资本主义国家所建立的权力监督与制约机制本身的分权并不彻底,尤其是立法权对行政权的控制与制约往往力不从心。  相似文献   

4.
分权学说○的形成与演变●朱恒禄当代资本主义国家,无论其政体如何,在制定宪法和建立政府体制中,理论上大都采纳了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提出的分权学说。它一般表现为三权分立制度,即议会行使立法权,内阁或总统行使行政权,法院行使司法权。这三种国家权力分别由三个不...  相似文献   

5.
行政权力的膨胀,行政权利行使的不公开以及对于行政权行使的行政程序设置不规范,是导致腐败产生的主要原因,强化对行政权利的制约,公开政务,提高权力运行的透明度,健全行政程序对预防腐败、抑制腐败发生和有效惩处腐败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郑金贵 《文教资料》2009,(16):158-159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高职院校在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博弈中,行政权力本位与学术权力弱化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高职院校行政管理改革的公共参与构想,通过民主参与、民主决策,实现对高职院校行政权力的分权制约,并监督行政权力的正当行使,达到高职院校权力结构配置的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7.
行政自制是在行政权扩张的现实背景下,传统的权力制约模式特别强调立法和司法对行政权的控制,在科学技术发展的时代,其滞后性与非专业性越来越显示其不足,需要更新权力制约的模式,创新权力制约机制,以弥补“他制”所产生的现实困境,从而实现宪法的价值目标,促进权利保障以满足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  相似文献   

8.
教育行政权的行使,是教育行政主体运用国家教育权力对教育事业进行管理的活动.笔者探析了教育行政权行使的特点,分析了教育行政权行使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创新教育行政权有效行使的对策:明确教育行政权行使的主体,进一步转变教育行政职能,公开教育行政政务,建立教育行政协同机制,培育教育中介组织,构建教育行政权行使的监督机制,加强教育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教育行政执法制度等.  相似文献   

9.
税收立法权是立法权在税收领域的延伸,是关于税收事项立法的权力,其权力配置包括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纵向配置以及中央各部门之间的横向配置。税收立法权配置制既要满足政府实现其职能的需要,又要遵循一国的立法体制。我国税收立法权配置纵向地方权力严重缺乏,与地方政府职责不相称;横向税收立法权过多地由行政部门行使,有悖于我国立法体制以及立法规范。因此,有必要有限制地扩大地方税收立法权限,同时严格规制税收行政立法。  相似文献   

10.
孟德斯鸠“分权学说”的精神实质就是要求国家的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实行分立,中国要构建现代法治国家应借鉴其法理,树立“法律至上”理念,确保监督主体的独立性、权威性,理顺党政职能,加强权力对权力的制约。  相似文献   

11.
行政立法在当前社会中日益普遍,而行政权力的制约与行政立法有着密切的关系,行政立法的完善有利于行政权力的规范化运行,有利于遏止腐败的发生。因此,严格贯彻行政立法的基本原则,将"控权"作为行政立法的指导思想,加强行政立法的程序和制度建设,消除部门利益倾向,建立对抽象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制度等一系列的措施对完善行政立法有重要作用,也是遏止腐败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12.
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曾言:“司法权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不存在的”。孟氏所言之此种司法权,虽亦存在于宪法政制的构想之中,但实质上乃是一种原生形态的司法权,即相当于“市民性的司法权”,显然有别于“政治性的司法权”,尚不具有现代宪法政制所赋予的本质属性,故成为政治上的“不存在”。以美国为代表的司法审查制度的确立使这种司法权进一步演化为一种“政治存在”。这是司法参与权力制衡以及人权保障的需要,也是对民主不信任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共同行政行为”概念的出现与行政权力分权运作的体制上违背,无论对其作形式意义上的理解,还是实质意义上的界定,都会导致理论与实践中的混乱,因此应摒弃它,在立法、执法环节另寻其它理论支撑并进行相应的制度改进。  相似文献   

14.
论加强对抽象行政行为的监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目前的抽象行政行为存在部门利益法制化、重复立法、越权立法等问题,这主要是由于现行抽象行政行为监督机制不健全造成的。因此要从进一步完善权力机关对抽象行政行为的监督、加强抽象行政行为中的民主程序、赋予行政相对人对所有抽象行政行为的行政复议请求权、逐步确立法院对抽象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等四个方面加强对抽象行政行为的监督。  相似文献   

15.
根据实现方式,宪法的效力可分为直接效力和间接效力,但是,宪法是用来约束国家权力的,直接适用以裁决私人纠纷的“对第三人效力”理论实属背离宪法的精神。宪法的直接效力集中体现了宪法的最高效力,具体体现为对立法、对行政以及对司法的直接约束力。  相似文献   

16.
试论行政法治对行政权力的监督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行政权力结构中的公共权力、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和社会权力之间的密切联系与相互制约以及西方法治政府对行政权力的制约,阐述在我国通过行政法治加强对行政权力监督与控制的必要性及采取行政职权法定化、限制行政机关自由裁量权和坚持责任行政原则等措施来监督与控制行政权力。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高校处分权的内涵界定及其性质分析,在分析了我国高校处分权的监督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教育行政立法,建立高校处分的听证制度以及教育行政救济制度等监督高校处分权路径的设想。  相似文献   

18.
制定自治条例是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实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自治的主要途径和方式。目前,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自治条例立法利度在立法权、立法程序及立法监督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亟待从保险自治条例立法权的独立行使、明确立法程序、健全立法监督制度方面予以改革完善。  相似文献   

19.
立足高校实际,运用对立统一关系原理,分析、研究高校权力和监督的本质特征及内在联系,指出高校权力腐败的症结不只在于监督不力,而是高校权力本身在依法归属的问题上就缺乏适合高校的律法,使高校权力和监督呈现差异性、不同步性和不正当性。  相似文献   

20.
我国多部立法的诸多条款已经规定了纵横交织的规范审查权力.此种权力根植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单一制国家结构之上,分属于人大监督权、行政领导权与审判权三个脉络.从其运作机制来看,我国的规范审查权在整体上表现为国家机关相互协调的自组织权力.因私人普遍缺场,其运作效果尚未达到监督国家机关抽象行为、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宪法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