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特殊财产的盗赃物能否适用善意取得,我国现行法未作有明确统一规定。国外对此的法律规定既有以美国为代表的绝对适用的态度,也有以俄罗斯为代表的完全否定的主张,还有日本、法国等限制性适用的观点。笔者认为,结合我国现状,盗赃物应当适用善意取得,只不过要同时附加一些法定条件加限制,使之更加规范完善。  相似文献   

2.
善意取得制度是物权法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制度,各国民法均作了规定.但对于遗失物能否适用善意取得,各国立法不同.为了维护交易安全、稳定交易秩序、稳定现有的经济关系,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遗失物也应该适用善意取得制度,这不仅符合民法的公平原则,也符合社会的公平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3.
我国普遍认为善意取得制度的作用在于"促进和保护交易安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这是对善意取得制度作用的夸大理解,善意取得制度的实质是对非常态下交易的一种保护方式,它的法律功能是对物权公示、公信原则起拾遗补阙的作用,它的社会作用是保护无辜受害人的利益,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  相似文献   

4.
承认善意取得制度是现代国家的立法通例,而无处分权的人处分他人财物(无权处分行为)与善意取得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两者在立法上、在效力的厘定上是不可分割的。可以说,无权处分行为是动态的一面,而善意取得是通过无权处分行为完成的,是无权处分的可能法律后果之一,是静态的一面。无权处分与善意取得横跨物权与债权两大领域,二者的协调自然会涉及整个民事法律制度体系化的问题。从交易的整个宏观层面上来讲,在债权法中,我国对无权处分行为与善意取得制度之规定应是统一干交易安全原则之中;而于物权法中,公示公信原则应是协调二者的角量器。  相似文献   

5.
享有调查取证权的主体违反法律规定的程序或方法获得的客观真实的证据材料能否采信.西方不同做法略有差异,但总体趋向对非法证据原则上不予采信.我国法律明确禁止非法取证行为,但对非法证据能否采信的规定缺少法律规范的后果要素.根据我国国情及司法现状,我国应原则上排除非法证据,对非法证据不予采信,但对某些特殊情形的证据材料可设若干例外.  相似文献   

6.
在公司当中,股东大会是最高层的决定机关,对公司的各个政策能否实施以及公司的运营都有着重大影响。从法律性质上来说,股东大会决议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法律行为,而且在现实执行过程当中,其通过的决议可能存在一些瑕疵,因此在必要条件下,需要对其进行一定的司法救济,从而保障公司、股东以及第三方的合法权益。我国的相关法律并没有详细的对公司股东大会决议存在的瑕疵作出相应的规定,所以我们要不断地发掘相关问题,及时改正解决,避免对股东、相关人员以及公司的正常运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加强相关法律的建设与完善。  相似文献   

7.
论善意取得     
善意取得作为物权的一项重要制度,并不起源于罗马法,而是起源于日耳曼法的“以手护手”。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应包括:受让人必须出于善意取得财产;标的物须为动产;转让人须为无权处分的占有人;受让人须通过交易而有偿取得财产。善意取得的法律后果一是所有权的转移,二是原所有人损失的赔偿问题。  相似文献   

8.
我国治理教育乱收费已经10年之久,虽取得一定成效,但仍是禁而不止,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缺乏"刚性"的制度规范.教育法律规范与其他政策文件的区别就在于它的强制性."新义务教育法"的相关规定适时地为治理义务教育阶段乱收费提供了强制性的规范制度.  相似文献   

9.
公司法司法解释三规定了股权善意取得的规则,针对我国目前出现的几类主要股权纠纷,笔者选取名义股东对股权的处分这一类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在股权的性质、受让人的善意、公示公信的效力、价值平衡几方面,类推适用物权法上善意取得制度存在的困境。最后,分析了德国在股权善意取得方面的立法经验,归纳了德国学术界和实务界对股权善意取得修法的质疑及其依据。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索,得出我国股权善意取得制度在名义股东处分股权方面存在困境的原因和一些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0.
善意取得制度是民法物权法的一项重要制度,是物权变动所遵循的公示公信原则的具体体现,是对物权效力所具有的追及力的限制,旨在维护交易活动的动态安全,保护善意取得的合法权。一、我国善意取得制度的现状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意见》)第89条规定:“共同共有人对共有的财产享有共有的权利,承提共同的义务。在共同共有关系存续期间,部分共有人擅自处分财产的,一般认定无效,但第三人善意,有偿取得该项财产的,应当维护第三人的合法权  相似文献   

11.
传统物权法中善意取得制度只适用于动产交易,为鼓励不动产交易,保护不动产交易安全与秩序,保障善意第三人利益,应借鉴国外立法经验,确立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文章对不动产善意取得之构成要件进行推导,对其法律后果进行了确认。  相似文献   

12.
票据善意取得制度是票据法上一项重要而特殊的制度。票据权利的善意取得源于动产的善意取得,但票据权利的善意取得因其特性又异于一般善意取得制度。本文通过分析票据善意取得制度的特殊性,深刻认识票据善意取得制度,保障持票人权利,促进交易优位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减轻处罚作为我国刑法规定的从宽处罚情节中的一种,看似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来指导其适用,实则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中具有很多的分歧。例如存在减轻处罚能否变更刑种,能否从主刑减轻到附加刑,能否从刑事法减轻到行政法等诸多问题。本文拟从对减轻刑罚的条文规定理解出发给出解答上述问题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冲突规范的有效性取决于准据法能否准确适用,如果准据法不能被查明,冲突规范的目的就不能实现。《法律适用法》及其司法解释的规定有其创新与合理的一面,也有其不合理的一面,而所有这些都需要司法实践去检验。  相似文献   

15.
本文试论述了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地区的商行为的概念、分类、特征、法律属性。根据我国现行的几部商事法律对商行为的法律规范,结合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地区的商行为的情况作出了法律分析,提出了民族区域自治地区商行为的法律规范中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了相对应的六点意见。  相似文献   

16.
别居又称分居 ,是一种不同于夫妻因偶尔不和而暂时分居的法律行为。它产生于欧洲中世纪基督教的教会法 ,至今仍存在。国外各主要国家都规定了别居制度 ,并对缓和夫妻矛盾 ,降低离婚率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建国以来的 1950年和 1980年两部婚姻法均未规定别居制度 ,但现实社会中别居现象大量存在。为了更好地规范别居这一法律行为 ,借鉴国外各主要国家别居制度 ,我国法律中应明确规定别居制度。  相似文献   

17.
公司高管对公司的义务主要是勤勉义务和忠实义务。其中忠实义务要求公司的董事、高管在进行公司管理和经营过程中需要以诚信为首任,善意并始终出于对公司利益的考虑而进行经营管理活动。当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在未能完全尽到忠实义务而给公司造成利益的损失,同时董事、监事以及高级管理人员在执行公司的相关规定时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公司章程的规定,需要通过过错责任,确定相应的赔偿数额,以便对公司进行损害赔偿。  相似文献   

18.
在社会转型的今天,见义勇为作为我国的中华传统美德之一,国家还没有一部统一的全国性法律或法规来对其进行规范,使得见义勇为者的合法权利得不到很好的保护,见义勇为者与受益人之间的矛盾见诸报端,甚至对簿公堂。本文通过对见义勇为行为和无因管理制度的分析,指出见义勇为适用无因管理制度相关规定的现实障碍,并提出了完善我国见义勇为制度的一些粗浅的立法建议,以期能见义勇为者的合法权益能够得到法律的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19.
我国运动员商事人格权的法律保护对策和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员商事人格权是运动员的基本民事权利,具有人身依附性和财产性。我国体育法对运动员商事人格权没有作出相应的规定,发生纠纷时缺少法律上的救济渠道。依据现实问题和立法不足的现状提出相应建议,从法律上保护运动员的商事人格权。  相似文献   

20.
诉讼时效制度是民法上确立的关于债权人的债权在何种时间内受到法律强制性保护的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该项制度中的诉讼时效期间起算、中断等,由于法律规定的较为原则,因而在司法实践中有着种种不同的理解和观点,导致了法院和仲裁机构有更多的自由裁量权,如不加以规范和限制,将有失公平、公正。诉讼时效规定是国家法律的一种强制性规范,对债权人、债务人是一种约束,同样对法院和仲裁机构也是一种约束,应当一体遵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