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0 毫秒
1.
善意取得,是指无权处分他人动产的占有人在非法将他人动产转让给第三人以后,如果受让人(第三人)在取得该动产时出于善意,并且支付了对价,就可依法取得对该动产的所有权,受让人在取得动产的所有权以后,原所有人不得要求受让人返还财产,而只能请求转让人(占有人)赔偿损失。 例如,甲与乙同住一屋,甲有一台彩电,后  相似文献   

2.
善意取得制度是民法物权法的一项重要制度,是物权变动所遵循的公示公信原则的具体体现,是对物权效力所具有的追及力的限制,旨在维护交易活动的动态安全,保护善意取得的合法权。一、我国善意取得制度的现状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意见》)第89条规定:“共同共有人对共有的财产享有共有的权利,承提共同的义务。在共同共有关系存续期间,部分共有人擅自处分财产的,一般认定无效,但第三人善意,有偿取得该项财产的,应当维护第三人的合法权  相似文献   

3.
公司法司法解释三规定了股权善意取得的规则,针对我国目前出现的几类主要股权纠纷,笔者选取名义股东对股权的处分这一类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在股权的性质、受让人的善意、公示公信的效力、价值平衡几方面,类推适用物权法上善意取得制度存在的困境。最后,分析了德国在股权善意取得方面的立法经验,归纳了德国学术界和实务界对股权善意取得修法的质疑及其依据。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索,得出我国股权善意取得制度在名义股东处分股权方面存在困境的原因和一些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4.
善意取得是所有权取得的一种方式,是物权法的一项重要制度。动产能善意取得相关法律已作出明确的规定,不动能否善意取得不同的法律规范作出的规定不尽一致,法院的判决也大相径庭。笔者对我国关于不动能否善意取得的相关法律规范进行了比对,我国不动产的善意取得是有条件的善意取得。  相似文献   

5.
票据善意取得制度是票据法上一项重要而特殊的制度。票据权利的善意取得源于动产的善意取得,但票据权利的善意取得因其特性又异于一般善意取得制度。本文通过分析票据善意取得制度的特殊性,深刻认识票据善意取得制度,保障持票人权利,促进交易优位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作为特殊财产的盗赃物能否适用善意取得,我国现行法未作有明确统一规定。国外对此的法律规定既有以美国为代表的绝对适用的态度,也有以俄罗斯为代表的完全否定的主张,还有日本、法国等限制性适用的观点。笔者认为,结合我国现状,盗赃物应当适用善意取得,只不过要同时附加一些法定条件加限制,使之更加规范完善。  相似文献   

7.
我国普遍认为善意取得制度的作用在于"促进和保护交易安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这是对善意取得制度作用的夸大理解,善意取得制度的实质是对非常态下交易的一种保护方式,它的法律功能是对物权公示、公信原则起拾遗补阙的作用,它的社会作用是保护无辜受害人的利益,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  相似文献   

8.
由于大陆法系所特有的两大民法原则,即物权公示原则和“一物一权”原则,它所建立的信托财产公示制度相对于英美法系国家更为严格。具体而言,因为信托财产比较特殊,具有物权性且涉及第三方利益,因此,为了协调信托法律关系第三人和善意第三人间的利益冲突,信托财产的公示不可或缺;另一方面,在“一物一权”原则的要求下,受托人和受益人同时具有信托财产所有权是不被允许的,从而信托财产的独立性也是毫无疑问的,要求就是要独立于三方的财产,即委托人、受托人、受益人。本文主要从这两方面论证了信托财产公示制度的理论基础,并简要分析目前中国信托法的现状。  相似文献   

9.
善意取得制度是物权法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制度,各国民法均作了规定.但对于遗失物能否适用善意取得,各国立法不同.为了维护交易安全、稳定交易秩序、稳定现有的经济关系,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遗失物也应该适用善意取得制度,这不仅符合民法的公平原则,也符合社会的公平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10.
传统物权法中善意取得制度只适用于动产交易,为鼓励不动产交易,保护不动产交易安全与秩序,保障善意第三人利益,应借鉴国外立法经验,确立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文章对不动产善意取得之构成要件进行推导,对其法律后果进行了确认。  相似文献   

11.
承认善意取得制度是现代国家的立法通例,而无处分权的人处分他人财物(无权处分行为)与善意取得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两者在立法上、在效力的厘定上是不可分割的。可以说,无权处分行为是动态的一面,而善意取得是通过无权处分行为完成的,是无权处分的可能法律后果之一,是静态的一面。无权处分与善意取得横跨物权与债权两大领域,二者的协调自然会涉及整个民事法律制度体系化的问题。从交易的整个宏观层面上来讲,在债权法中,我国对无权处分行为与善意取得制度之规定应是统一干交易安全原则之中;而于物权法中,公示公信原则应是协调二者的角量器。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仲裁条款对提单受让人的法律效力问题,从《纽约公约》与提单仲裁条款特殊性的冲突,提单转让之后仲裁条款效力的法理之争,仲裁协议效力扩张理论的基本内容,仲裁协议效力扩张理论的法理基础,仲裁协议效力扩张理论在提单仲裁条款效力问题中的应用等5方面进行综合论述,认为根据仲裁协议效力扩张理论,仲裁条款对提单受让人的效力问题并不存在单一的结果,提单受让人同意仲裁的,仲裁条款对其产生法律效力;提单受让人不同意仲裁的,仲裁条款对其不产生法律效力;而承运人却始终受到仲裁条款的约束,无权拒绝仲裁.  相似文献   

13.
连某某诉臧某某排除妨害纠纷案引起广泛争议,判决依据颇受诟病.如果将"非基于真实权利人意思而丧失不动产登记簿上权利归属的不动产"类似适用占有脱离物一定时间不发生善意取得的规定,可使本案"合情合法"也将系争房屋判予臧.通过列举发现,传统民法认为占有脱离物仅指非基于真实权利人的意思而丧失占有的动产,不适用于不动产.从法理逻辑结构上看,脱离物包含不动产是十分必要的;从现实可行性来说,使占有脱离物包含不动产并不违反现今占有脱离物一定时间不发生善意取得的立法目的.  相似文献   

14.
浮动抵押制度起源于英美法系,其作为一种非典型担保制度,是伴随着经济发展对新类型担保制度的需要而产生的.浮动抵押以其不移转担保物的占有,可以以未来财产作为抵押,且允许担保人在一定范围内自由处分财产为显著特征,被称为最具包容力且最为便利的一种担保手段.由于浮动抵押制度灵活的制度价值和对融资金融的益处,我国在<物权法>中首次引入了浮动抵押制度.  相似文献   

15.
我国公司法将无权处分合同定性为效力待定合同。此说与国际通行的有效论相悖,且与善意取得制度、权利瑕疵担保制度存在理论上、司法实践上的逻辑矛盾。无权处分合同应属有效合同。从无权处分与物权变动模式、善意取得制度、权利瑕疵担保制度的关系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6.
先前议论了有形财产,接下来想再议议无形财产。 无形财产的概念和界定在我国法学研究中一直是一个较为模糊的问题,没有比较相对权威的定义。目前对无形财产的定义通常总结为三种:一种是指不具备一定形状,但占有一定空间或能为人们所支配的物,如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电、热、声、光等能源以及空间等;第二种是特指知识产权,这主要是基于知识产品的非物质性而作出的界定;第三种是沿袭罗马法的模式,将有形物的所有权之外的任何权利称为“无形财产”,知识产权和用益物权一样仅是其中一种“无形财产”。不管法学研究中如何定义和界定无形财产,知识产权作为首要的无形财产是有共识的。  相似文献   

17.
虚拟财产是一种独立的新型财产,说它是财产是因为它也有价值,说它是独立的新型财产是因为它具有独特性,不能等同于无形财产和有形财产。对虚拟财产保护的主要目的是保障网络的良性发展,因此建立虚拟财产保护法律体系是必要的。而把虚拟财产划为独立于有形财产和无形财产的新型财产更有利于针对它的独特性制定虚拟财产保护法。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明清镖局的产生、发展、分类、管理、业务与生存空间进行研究,探讨明清镖局与武术传承的关系。结果认为:镖局是为商人的人身及财产等提供安全保障的商业机构,起源于明末清初个体行为的"镖户走镖",发展完善于清代主要依靠师徒传承培养武艺人才,以武术为基本营业手段,武术技术是镖局外在的生存基本手段;武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是镖局内在的生存之道。其中师徒关系武术传承下的道德约束,是镖局商业成功运营之本质——信托责任的内在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9.
夫妻财产制度,是有关夫妻财产的归属、管理、收益、使用和处分,夫妻债务的清偿,夫妻家庭生活等费用的负担,婚姻终止时夫妻财产的清算和分割,对外财产责任等的法律制度,是适用对象范围相当广泛的一项重要的财产制度。在私有经济等多种经济形式迅速发展今天,夫妻财产的内容和形式都有了较大了变化,呈现出多样化与复杂化趋势,对夫妻财产制度问题的即时探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财产关系在是一种物权归属问题,在婚姻家庭的财产关系中,处理相关问题除了会适用《婚姻法》,也会适用《物权法》处理相应的财产问题,物权法与婚姻法之间在财产关系的调整方面存在一定的交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