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子专业基础课程所涉及的内容往往具有抽象性,使职高学生难以认识、理解和掌握,学生学习起来会力不从心。因此,教学课堂中必须加强直观教学,而各种教学用具正是直观教学的重要途径。课堂中教学用具的使用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直觉形象思维,而且能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直观形象,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2.
从1996年我校初创时,学校即着手组织队伍积极研制开发多媒体教学课件,并将它用于课堂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取得了初步成效。今就生物学科研制的《脊椎动物五纳血液循环)课件在教学中的应用成效,谈一谈多媒体技术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及其作用。一、将抽象知识形象化血液循环的内容是初中动物学部分的重点,又是难点。如鱼纳的血液循环,学生通过解剖活鲫鱼,发现心脏跳动这一事实,并理解了心脏的结构。可是,心脏究竟是如何推动血液在循环系统中流动的呢?根据由感性→理性、由具体→抽象的认识特点,加上初一学生抽象思维…  相似文献   

3.
在数学教学中,离不开教具与学具的使用,教学用具在教学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低年级,科学有效地使用学具操作,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直觉形象思维,而且能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形象,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4.
初中生物学中血液循环教学可采用动画演示法、游戏法和图示标注法,让学生感知体循环、肺循环、心脏内血液流动的路径、方向和血液颜色的动态变化情况,从而理解这一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5.
教学用具在教学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科学有效的使用学具,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直觉形象思维,而且能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形象,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6.
李霞 《小学生》2012,(9):34-34
教学用具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低年级,科学有效地使用学具操作,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直觉形象思维,而且能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形象,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结合教学的实际需要,我认为主要应该这样做:一、创设情境,灵活使用新课标数学教材不仅包含了大量的信息窗、图画,而且为充分使用学具操作提供了依据。所以,教学中我就特别注意设计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教学情境,给每位同学提供了用学具展示自我的机  相似文献   

7.
饶达 《小学生》2011,(4):53-54
教学用具在教学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直觉形象思维,而且能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形象,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结合教学的实际需要,我认为主要应该这样做:  相似文献   

8.
在人教版七年级(下)生物学教材中,"血液循环的途径"是教学的重点之一。掌握血液循环的途径,理解血液循环途径变化是"输送血液的泵——心脏"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我在听课学习后,深受感触,就两种风格迥异的教师对这一课的精彩教学进行赏析,具体说明如何在日常初中生物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实现新课程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9.
教学用具在教学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低年级,科学有效的使用学具操作,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直觉形象思维,而且能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形象,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结合教学的实际需要,笔者认为教学中学具可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记忆是巩固知识的基础,根据记忆规律,指导学生科学地记忆,是提高生物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 一、理解记忆 我们知道“若要记得,必先懂得”。也就是说,理解是记忆的基础。因此,要想巩固知识就必须加强对知识的理解。 理解可减轻记忆负担,我们知道生物体的结构,总是与其功能相适应的。只要掌握了生物体的结构,就可了解其功能。例如,在“人体血液循环”一章中,只要掌握了心脏由心肌构成,分隔成左右两部分,有房室瓣和动脉瓣等结构特点,就可分析心脏的功能:①心脏能自动有节律地收缩,将心脏内的血不停地压送到身体各部分;②动脉血和静脉血完全分开;③使  相似文献   

11.
教师在生物学教学中运用手绘简图教学,方法简单,效果直观,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提高教学质量.利用手绘简图教学不仅能增加教学趣味,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增加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在血液循环的教学中,教师借助手绘简图将生物功能与生物结构结合起来学习,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教学年级:小学四年级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 1.能演唱《冬夜静悄悄》高声部。 2.体会旋律、强弱、速度对塑造音乐形象的作用。 3.学生能更加理解师生之间的真挚情感,激发学生尊敬热爱老师。教学重点:歌曲的学唱教学难点:情感启发——音乐与心灵共鸣教学用具:录音机钢琴教学过程: 一、课前铺垫教师用竹笛吹奏《秋湖月夜》片断,学生随音乐想象。设计意图:因为听课的老师很多,学生心情难免浮躁,引导学生的心回到课堂,让  相似文献   

13.
由常规教学效果可知,人体的血液循环知识抽象而难以理解,往往成为教学中的难点。使用不同的材料与方法建构人体血液循环模型,进行操作与演示,可以化无形为有形、化静为动,有助于学生从多方面思考,从而突破教学难点。模型的制作,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更能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促其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14.
教学用具在教学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低年级,科学有效的使用学具操作,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直觉形象思维,而且能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形象,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结合教学的实际需要,我认为主要应该这样做:  相似文献   

15.
教学用具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低年级,科学有效地使用学具操作,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直觉形象思维,而且能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形象,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一、学具准备要力求有序由于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小,自理能力差,一个班级即使进行最简单的一次操作,前后也要用五分钟左右的时间,这  相似文献   

16.
以生理学《心脏瓣膜结构与血液循环》章节内容为例,制作仿真课件,采用多媒体形式进行教学,现场对学生进行考试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改革后的教学方案,图形动静结合、形象直观,伴音动人,容易理解,学生兴趣浓厚,使教学质量和效果得到较大地提高。在揭示了传统教学诸多弊端的同时,对采用多媒体仿真教学改革提出粗浅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陈著成 《湖南教育》2003,(17):38-38
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也是血液循环的起始和终止部分,对其结构掌握与否,直接影响着对血液循环的理解。教学中,我采用一看、二摸、三比、四做的四步教学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看。主要是看外形和结构。先把准备好的连有八条血管,并除去血管间的组织,让血管彼此分离开,其中一半已解剖好的新鲜的猪心,  相似文献   

18.
《几何画板》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用具,在数学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几何画板》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解决数学问题,探索数学知识,而且利用它可以改善认知环境,使数学对象直观化、形象化.有利于教师化解教学难点,提高教学效益,改进教学方法,深刻揭示数学思想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充分体现了现代教学的思想.笔者  相似文献   

19.
地理教学中地图是最重要的教学用具之一,通过地图的运用可以扩大和延伸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对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理解和记忆;板图能解释地理事物的因果关系,能够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利用板图,使"哑图"变成"活图",增强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效果;插图内容简明,与课文内容一致,便于学生运用。  相似文献   

20.
血液循环一课属“解暗箱”课型,教与学的难度大,教学效果不理想,这是由于人的血液循环在体外看不见,又没有简易的模型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演示,学生只能从体外感觉到的脉搏入手,根据课本里从心脏到手指的血液循环示意图和教师的语言描述,在头脑里产生血液循环的初步形象。进而教师引导他们看着课本前面的血液循环彩图,说出从心脏到脚趾、从心脏到脑的血液循环,……在这培养、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