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 毫秒
1.
探索实践"大概念"下整合式主题教学,力图在完整的学习背景下为学生搭建整体性、综合性发展核心素养的"立交桥"。整合视域下主题教学的实践路径有:确立指向核心素养的目标体系;探索聚焦"主题"的整合策略;整合层次丰富的课程学习资源;规范逻辑清晰的操作流程。整合视域下主题教学研究与实践的保障措施是:精准教研;精准评价;精准培训。  相似文献   

2.
新课改中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现状与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的学习,提高教学质量。整合要以先进的教育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新型教学结构”这一核心,运用“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理论,通过封闭式、开放式整合最终完成课程的全方位整合。目前整合过程中急待解决教学模式、评价标准、教师角色转变、学习资源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进入核心素养时代,学科实践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日益呈现出其重要性与优越性。语文学科实践的核心思想在于“整合思维”,即教师在对教学过程进行整体观照下,充分整合学科资源及学习任务群,打通学科间、家校间、教学与管理间甚至与社会力量的壁垒,以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化为旨归进行教学设计。教师应长远规划、多方聚力、打造精品,让语文学科实践真实发生;整合学科资源与学习任务群,让语文学科实践走向深入;厘清教学目标、整合评价方式,让语文学科实践扎实根本。  相似文献   

4.
马楠  周永奇 《地理教育》2024,(2):22-25+40
主题式教学是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教学策略之一。主题式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指向“问题的解决”,教学内容通过需要探究的“问题任务群”展开,学习内容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以达成问题的解决。本文以“青海湖的前世今生”为例,通过整合教材内容、开发课程资源、创设主题情境、设计学习任务,尝试探索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有效复习教学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5.
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落到实处,学科教学是重要环节,须凝练学科核心素养,厘清学科教学对学生发展的独特作用。深度学习与语文核心素养都注重三维目标的整合,注重真实情境中学生的主动学习与建构,注重问题解决与高阶思维等能力的培养。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应着力探索整合联系、主动建构、深度思辨等深度学习方式,引领学生经历深度学习过程,培养学生整合关联的阅读思维,培植表达力、学习力、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等深度学习能力,提升核心素养,为其长远发展奠基。  相似文献   

6.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带动了教育的全面变革,这种变革过程包括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过程。现代课程改革的核心是使学生变被动型的学习为主动型、投入型的学习,使他们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和接受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根据上述认识,我认为可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进程大略分为三个层次: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与课程整合;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资源与课程整合;将信息技术与教学体系的整合。  相似文献   

7.
数字图书馆开始侧重教学服务,慕课教学平台也加强课程资源建设,二者功能正趋于融合。智慧时代下在线学习资源组织模式以“知识内容”为核心,包含学习者、教师和辅助者3个行为参与者,涉及问题获取、问题分析、资源聚合、资源优化4个过程的资源聚类整合。将其应用于《写作与交流》慕课课程教学,发现辅助者反馈活动与学习者成绩提高度呈正相关,建设完善的课程资源库能有效促进学习者自主学习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5,(68):33-34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教学有机的整合,可以优化教育、教学过程。根据目前学校软硬件配备情况,可以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等方面入手,在信息技术与中学语文学科的整合上作一些有益的探索。信息技术与中学语文学科的整合途径有:将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媒体的呈现工具,为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培养学生运用和处理文字信息的能力,作为获取信息的手段和交流的工具。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要素有四个:学习环境、学习资源、学习方式、知识重构;基本特征也有四个:课程资源拓展、教学方式丰富、教学时空开放、教学关系重建,并对这些要素与特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关系入手,首先结合调研数据,阐述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信息技术与学科间关系处理不当、整合形式流于表面化、评价方式片面性、学习方法缺乏指导等.最后结合教学实践,提出整合的实践策略: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主导—主体型”教学结构进行整合;创设情境,情感驱动;突出教学重难点;以教育信息资源为支撑;实施多元动态的教育评价;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相结合等方法.  相似文献   

11.
通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整合"一词共出现了20次,结合其出现的不同语境,"整合"可以指学习方法、实践活动,可以指向教学目标、课程资源、评价方式,当然更核心的是体现为一种全新的课程理念。诚如新课标所指出的:"‘语文学习任务群’以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2.
该文围绕着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问题 ,从生态观的视角提出了整合性学习模型。把学习环境分为两大侧面 :学习社群和信息资源。技术作为学习者与学习环境互动的中介工具 ,主要发挥四种功能 :学习监控工具、媒体、信息处理工具和社群互动工具。在此基础上具体分析了各种信息技术在接受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和个别化学习等不同类型的学习模式中的整合应用  相似文献   

13.
整合教学法以培养学习者处理各种复杂情境问题的能力为最终目标。整合情境由物质支持工具、若干任务和若干命令等三个要素构成,它的创设是整合教学法的核心问题。整合教学法的核心价值取向有:局部学习走向整合学习,教学情境走向自然情境,教师主导走向教师支持,学生接受学习走向学生探究学习。整合教学法对学习者现实需求的关注、对教学案例研究的注重、对学习者批判思维的发展等方面对我国教育改革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开展单元整体教学,需依据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确定单元学习目标,在准确把握教材育人功能、深刻领会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确定单元教学思路,整合教材、社区、学生生活经验和信息化资源等课程资源,结合当地生产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并提出核心问题和关键问题,设计并开展单元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依据制订单元学习目标时设计的单元评价任务和方法,开展教与学的评价,实现“教—学—评”一致。  相似文献   

15.
有效教学的实施涉及教学流程的诸多环节,其中,教学设计是前提,课堂教学是核心,评价反馈是关键,教学管理是保证,学会学习是根本。一、教学设计(准备)策略主要是指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如教案)时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有效教学的教学设计理念、原则、方法,教师个人备课的主要内容、学习认知前提与情感前提的分析方法、三维教学目标的制定、课程资源的整合、学习内容的科学编码,教学流程与基本环节的设计、现代教学技术  相似文献   

16.
教学设计校本化是新课程的要求,对提高实施教学设计的可行性、学生有效学习和发展核心素养、真正落实"用素材教而非教教材"具有重要作用.当前一些教学设计中没有很好地回答"三个问题",存在着七种不良的现象.教学设计校本化可依据本地条件进行二次课程资源开发、教材整合与重组、"用素材教",遵循删补、整合和改换等策略.  相似文献   

17.
<正>主要创新点:1.率先系统阐述并践行基于项目化教学的工作室制"资源整合论"通过长期的研究与实践,学校提出"项目化教学是资源高度整合的教学组织形式",突出了教学的中心地位。要求学校所有资源围绕教学而动,并提出"重塑学习空间、建设学习工作一体化载体"的主张;整合项目资源,构建模拟项目与真实项目分阶递进的项目化课程体系,以培养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结构和综合的专业素养;整合教师资源,形成项目教学团队,满足项目化教学对教师  相似文献   

18.
资源整合是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重要内容.资源依据整合内容和水平不同分为基础层资源、职能层资源、竞争层资源与战略层资源.这些资源分别通过资源开发整合、资源协调整合、资源学习整合和资源战略整合等层次,可促进高职院校职能力、核心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推动高职院校从规模扩张、内涵建设、优势竞争到战略发展等阶段的升级转化.  相似文献   

19.
整合教学法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处理各类复杂情境问题的能力,整合情境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若干任务、若干命令和支持工具,如何创设整合情境是整合教学的主要问题。将局部学习转变成整合学习,将教学情境转变为自然情境,将教师主导转变成教师支持,将学生接受学习转变成学生探索学习,这是整合教学法的核心价值所在;目前,我国教育改革需要参考整合教学法。  相似文献   

20.
课程基地是江苏省基础教育的创举。通过课程基地建设,为学生创设凸显学科特点与文化的教学情境,以"项目""问题"为核心,打破学科界限展开教学,整合社会资源,让学生进行真实世界中的学习,通过多元化的评价,促进学生高层次的学习成就。课程基地通过新型"课堂"和"教学平台"的建设,促进了学生的深度学习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