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正>黄治国博士在2014年6月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清代绥远城将军与北部边疆治理研究"(批准号:14CZS027)。该课题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的绥远城将军满文奏折和新出版的旗县蒙文档案资料为基础,考察绥远城将军在整个有清一代的治边活动及由此带来的社会变迁与影响。通过考察绥远城将军北部边疆治理情况,揭示在边疆与内地一体化的地方管理体制之下,作为军政合一的地方权力角色的绥远城将军,在治理边疆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所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2.
绥远城驻防是清朝在北疆地区设置的重要军事驻防地,绥远城将军后来演变成漠南蒙古地区的最高军政长官,对清朝维护其在蒙古地区的统治、加强北部边疆的治理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学界在绥远城驻防建筑及布局研究、八旗军研究、绥远城将军人物研究、绥远城教育及民俗文化研究等领域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就,但在学科整合、研究视角选择、人物群体研究等方面仍待深入。展望未来,学者应在与绥远城将军相关的满蒙档案文献整理、多种研究方法应用、新研究视角开拓等方面进一步努力,加强学者之间的交流,以进一步拓展和深化绥远城驻防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绥远位于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是连接东西蒙古、内外蒙古的扼要之处。由于清朝的封禁政策和其深居内陆的地理位置,绥远一直被定义为边远之地,其传统地理价值可通过绥远城将军衙门匾额之上"屏藩朔漠"四字得以体现。晚清时期列强对我西北领土的觊觎、内地人地矛盾的增加等情况使得内陆边疆逐渐被重视,建省之议提上日程,军政使副使姚锡光在《筹蒙刍议》中的"屏障畿疆"四字反映了绥远的作用,此时的绥远作为农牧交接地、蒙汉杂糅区、西北门户、内地屏障,已俨然成为边疆整合的中心地带。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初期,基于日常生产、生活的经验教训,对环境恶化问题有了比较深的感性认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防治荒漠化。东部的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在1951年、西部的绥远省政府在1952年先后落实“保护牧场、严禁开荒政策”,封闭了不宜耕作的土地。东部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从1949年、西部绥远省政府从1950年,开始封山育林,植树造林。鉴于河水泛滥的巨大危害,东部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从1948年、西部的绥远省政府从1950年,开始整治河道。东部重点整治了西辽河,西部重点整治了内蒙古境内的黄河,上述努力均产生了很好的防治效益。  相似文献   

5.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绥远烟毒泛滥,无论从种植面积、吸食民众还是运销规模都达到相当程度。省政府当局出于财政等问题考虑,无意坚决禁烟。这种情况给绥远社会经济环境带来十分恶劣的影响。此外,绥远地区烟毒泛滥的原因也很复杂。  相似文献   

6.
清右卫建威将军是绥远城将军的前身,设置于康熙三十一年(1692),是为防备噶尔丹的南下与加强对内附喀尔喀与漠南蒙古地区的有效控制,巩固北部边疆而设。乾隆二年(1737)建威将军移驻归化城附近的绥远城,存在时间虽然不过40多年,但它的设置对漠南蒙古西部地区的建置产生了重要影响,特别是为绥远城将军的移设提供了直接经验,甚至后来学者所谓的军府制度也肇端于此。  相似文献   

7.
五十年前,在著名爱国将领傅作义将军的指挥下,爆发了震惊中外的“绥远抗战”。它曾使“四万万人闻之,神为之王,气为之壮”。目前,史学界对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尚少有专文论述。展示绥远抗战的概貌及其历史意义,对于进一步研究抗战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之作用,无疑是有益的。为了纪念绥远抗战五十周年,本文拟对此作一初浅尝试。一、绥远在抗战中重要的战略地位绥远,位于中国北部边疆,东邻察哈尔,南通晋陕,西连宁夏,北接外蒙古。是中国西北部的屏障。自1931年8月,傅作义将军以三十五军军长兼绥远省主席的身份入主绥远后,  相似文献   

8.
1940年绥远省政府在绥西河套地区进行了土地整理运动。其主要内容是清理整顿已放垦的土地和取缔包租转租土地。这一举措从当时来说,基本上反映了时代发展性和历史进步性的特点,然其运作依然是循着实物地租的轨道。从这个意义讲,抗战时期绥远省政府在绥西河套地区推行和实施的土地整理运动,一方面反映出了时代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了由于阶级利益所导致的倒退性和落后性。  相似文献   

9.
民国社会政治结构的变化,在内蒙古的直接表现就是察哈尔、绥远、热河特别行政区或省制的设立。同时,清末逐步开始的农业经济与游牧经济混合存在趋势在民国时期进一步强化。列强在内蒙古的活动,使内蒙古问题具有了国际因素的特点。民国国人对内蒙古问题的诸多认知,既是近代边疆危机严重形态下国人构建民族国家的意识在内蒙古边疆问题上的具体反映,也是近代内忧外患困境中产生的边疆问题之缩影。  相似文献   

10.
清末绥远地区的武备学堂随着绥远新军的编练而产生,并伴着军事改革的进程而发展,正式建立于1901年清末新政后,到1906年底绥远武备学堂改办成陆军小学堂止,共存在6年。由于绥远八旗军的腐朽落后,绥远地区统治阶层内部有识之士把"强兵富国"的注意力转向编练新军与发展近代化军事教育。绥远武备学堂的创立作为清末军事近代化活动中的一个地域性新事物,虽然办学规模和成效不大,但是仍对绥远地区的军事教育近代化、民族发展和社会心理起到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省级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统筹协调,既能缓解中央高度集权带来的忽视地方特色的弊端,也能弥补高校自主办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无序和失序,保障高等教育事业平稳健康发展。省级政府获得高等教育统筹协调权历经艰难历程,先后经历协助办学、分级管理、逐步确立、法律确权与不断扩权等五个时期。目前,省级政府主要拥有统筹协调省域高等教育结构布局、学科专业设置调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民办高等教育工作、高等教育收费与奖助学管理、免费师范生就业等权限,但其统筹权限仍存在不够科学周延及不稳定等问题。为此,应继续下放不必中央政府管理的高等教育权限,取消无须省级政府统筹协调的高等教育事项,通过法律形式明确省级政府的统筹权限。  相似文献   

12.
省级政府对高等教育财政支持力度的不同是造成省际高等教育发展差异的原因之一。文章通过用菲利普和贾斯汀两人提出的分析美国州政府对高等教育财政支持力度的数学模型,对1999~2008年间我国省级政府给予高等教育的支持力度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各省之间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支持力度存在很大差距。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既要以经济的发展为基础,又需要高等教育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13.
省级政府教育投入行为及治理是一个重要问题,对省域内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界定了省级政府教育投入努力程度的内涵,并基于多元排序选择模型,分析了财政分权、政府治理对省级政府教育投入努力程度的影响,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回顾与前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逐渐形成了中央政府统一领导、中央和省级人民政府两级管理、以省级人民政府管理为主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虽然近期内不可能有大的调整,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局部的调整却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5.
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保障机制探析——以安徽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体制中,最为重要的是投入体制和管理体制。投入体制的核心是建立一套保障农村义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投入机制.为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完善创造一个好的基础。安徽省是在全国率先进行农村税费改革的试点省,也是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机制问题暴露最早最充分的省,剖析安徽省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状况,分析导致农村义务教育困境的原因在于:县域经济不发达,地方财政匮乏;政府对教育投入总量严重不足;中央、省、市、县、乡政府的财权与事权严重失衡;我国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导致了义务教育体制的严重扭曲。尽快建立和完善规范的中央、省、县三级合理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保障机制,合理调整中央和省级财政支出结构,以法律形式进一步明确和规范中央、省、县三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资责任,不仅是解决农村义务教育困境的迫切需要,也是落实“以县为主”管理体制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1999年扩招以来中央预算内财政支出和地方预算内财政支出为研究对象,采用1998年和2003年中央部属院校和地方所属普通高等学校预算内生均经费作为主要指标进行实证研究,以此来分析中央和地方两级政府投入的变化特点,并得出结论:中央投入在扩招过程中相对集中,从而强化了高层次地区的优势,而地方投入的基础性作用增强,有效地对中低水平地区予以支持,最终使地区间高等教育经费差距有所缩减。  相似文献   

17.
“九五”期间我国政府对教育投入努力程度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九五”期间 ,我国政府教育投入的总量水平增长迅速。但以五个指标来衡量 ,我国政府教育投入的努力程度没有得到显著加强 ,若以某些指标来衡量 ,努力程度甚至下降了。省级财政对教育投入的努力程度比中央财政高一些 ,对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地区省级政府教育投入努力程度的比较结果依赖于被选择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义务教育投资是各级政府的责任。目前,我国义务教育投资存在着难以保证义务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政府在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中所占比例较低,而家庭却承担了较大份额的经费,进而导致中小学生较高的辍学率以及义务教育质量得不到保证等问题。其原因与经济发展不平衡,义务教育投入主体责任不清以及政府教育投入不足有关。而加大中央、省级政府宏观调控力度,建立经常性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分期分批实施真正意义上的义务教育免费上学和加强义务教育投入法制建设则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9.
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省级监控的组织构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清 《高等教育研究》2005,26(12):40-44
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省级监控组织结构具有目标统一性、结构复杂性和过程协作性等基本特征。其权力运行中存在着若干矛盾冲突,包括政府控制与学校自主的矛盾、中央与省之间层级权力的交叉以及省级教育行政组织内部的权力冲突等。构建一个合理的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省级监控组织,应建立共同的组织目标,实现信息的有效沟通与高度共享,合理划分和配置组织系统的权力与责任。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义务教育区域发展不均衡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最大的教育不公平现象。2005年全面废除农业税后,县级财政收支及县级财政义务教育收支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义务教育支出占县级财政支出的大头,挤占了对科技、文化、卫生、社会保障、工业经济、支农等方面的投资,严重影响了县域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二者呈负相关增长。鉴于此,笔者呼吁义务教育经费由县统筹上升为省统筹,加大中央对农村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建立中央、省(市)、地方政府分项比例义务教育经费公共财政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