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8 毫秒
1.
自1990年以来,语文高考曾出过三次典型的议论文题目,最高的占60分,最低的占35分。就笔者调查,语文高考试卷中的议论文,上乘之作或说得高分的寥寥可数。议论文不同于记叙文和想象作文,关键在于确立写作角度,有了好的写作角度,才能流畅地展开议论,才能议论得言之有理。那么,如何确立写作角度呢?审题是第一关键。 1994年语文科高考《考试说明》“作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高考,时兴“议论”。议论些什么呢,家长里短吗?校园生活吗?社会政治吗?经济军事吗?通通不是,中国高考的惟一议论对象,乃是“人生”。  相似文献   

3.
刘洪波 《师道》2005,(9):11-11
中国的高考,时兴“议论”。议论些什么呢,家长里短吗?校园生活吗?社会政治吗?经济军事吗?通通不是,中国高考的惟一议论对象,乃是“人生”。  相似文献   

4.
话题作文的出笼,对高考议论文一统天下的局面,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波。《考试说明》中“文体不限”的明确阐释,使许多同学跳出了议论文写作的窠臼,写出了一篇篇个性鲜明、文采飞扬的亮丽之作。在为话题作文叫好的同时,我们却意外地发现:高考试卷上的议论文佳作越来越少。议论文体,由此而倍受冷遇,似有“无人问津”之势。  相似文献   

5.
很多论者主张、也有省份要求高考只考议论文写作.我们认为,高考不宜强行规定只写议论文,而应仍让学生自由选择文体,原因有四:一是议论文体利弊相生,一味地强调议论文体写作易生梁启超所说的“虚伪”“剿袭”“轻率”“笼统”“偏见”“苛刻”等弊端.二是不同学段学生的思维特点和个体之间运用文体的兴趣、能力和习惯存在差异,文体写作的要求应有区别.三是个人因对题目所涉及题材的掌握的质与量及当时的感受的不同而会选择不同的文体.四是从考试公平的角度来说,高考应考查学生的一般性写作能力而非特殊写作能力,应考查每个学生擅长运用的文体.  相似文献   

6.
笔者想结合参加今年高考作评卷的感受,着重谈谈供料写作议论文的审题和立意问题。一、审题。试题规定:“选择所提供材料中的一个或几个人物(包括“我”)的思想行为,进行分析,展开议论,写一篇议论文。”这就明确地告诉考生写作切  相似文献   

7.
翻开历届高考语文试卷,作文题目从“说鬼”到“读《画蛋》有感”;从“论红与专”到“毁树容易种树难”,似乎议论文统治了高考作文阵地。这二年,改变了方法,但充其量也只是加了一条说明性或材料性文字,实则还是以论为主.因此,使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以往高考总是以议论为主,以后也是这个方向。  相似文献   

8.
议论文写作是高考语文考查的重点。选用例证是写作议论文的一种论证方法,由于它比一般的论证方法操作起来更简单,也更容易把握,因而成为考生经常选用的方法。一、忌用例“繁琐冗长”高考议论文选用例证虽然简单易学,但许多考生只明白某个例证能够证明所写议论文的中心,但不知道如何去截取例证中那些最直接的、和所写议论文中心紧密相扣的部分,常将整个例证全搬了来,致使整篇文章显得“繁琐冗长”,不仅在语言上让读者觉得啰唆,而且在内容上冲淡了文章议论的中心。所以,在议论文中,非常忌讳用例的“繁琐冗长”。  相似文献   

9.
考场写作与一般写作不同,最突出的就是时间很紧张.高考作文基本是“50分钟800字”,一般考生不可能在审题立意之后就能给自己的作文拟立一个形象的好题目,也不可能花多少时间进行“意象为题”的思考.因此,特级教师张悦群在他的“考场议论文如何高人一筹”写作指导课上,根据高考考场议论文写作的实际情况,力避“从题目到正文,再到结尾”的俗套,指导学生“从意象煞尾,到意象为题”,即让学生在议论说理的过程中,注意大脑中不时冒出的有关意象的灵感火花,及时选择、捕捉与主旨相关的适合作为题目的意象,在结尾进行形象化议论,再由此拟立一个精彩的“意象题”,达到了“结尾如撞钟”与“题好一半文”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刘勰《文心雕龙·论说篇》“必使心与理合,弥缝莫见其隙”是指“议论”和“说理”的上乘。中学生写议论文能使“思想和情理相吻合,没有什么漏洞”是很不容易的。今年参加高考阅卷,信手抄录的一篇文  相似文献   

11.
今年高考语文试卷中出现的一些熟悉的内容,也许会让部分省市的考生感到意外甚至惊奇,因为,在以往考生所能接触到的高考试卷中,除了名篇名句默写题和文言文阅读题会出现一些课文上的语句,其他题目几乎是跟课文句子“绝缘”。而今年,一些课文的内容竟直接出现在了作文题和语言表达题中。概括起来说,今年高考命题者对课文内容在高考试卷中的处理有以下特点:一、选用教材内容仿写句式例1请在“家园”和“思念”中任选一个词,仿照下面示例的形式写三个句子。要求每个句子都采用比喻和比拟两种修辞手法,三个句子的内容有内在联系。(全国卷II第20…  相似文献   

12.
跟踪高考作文命题思路,可以发现,议论文写作在高考作文命题中占绝对优势。而且近年来对议论文写作语言因素的要求也越来越高,(95年——97年连续三年高考语文试卷中的议论写作语言分都占13分,将近占每年议论文总分的1/3)为此,研究如何写活议论文的问题,势在必行。 从高考评卷中可以看出,许多考生在议论文写作中不够注意表达方式,缺乏生动语言,他们的文章常常给人以枯燥、干巴之感,“如泥人土马,有生形而无生气”(清·李渔语),不能达到“融情人理”、“感人心灵”的目的,因而很难使评卷教师“一见钟  相似文献   

13.
初中语文第四册的重点是学习议论 ,全册教科书共收编议论文 2 5篇 (包括文言课文 )。同学们要通过学习课文中的议论方法和语言运用技巧 ,掌握阅读议论文的方法 ,形成阅读能力 ,为阅读课外更多的议论文打好基础。【阅读指要】一、要留意文章的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通过对议论文题目的审阅 ,可以明确论题和旨意。如 :《想和做》《怀疑与学问》等题目 ,告诉了读者议论的范围 ;而《“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俭以养德》等题目 ,使读者一目了然 ,明确论点。二、要把握文章的论点。论点是议论文的灵魂 ,它是作者通过认识和提炼生活材料而进…  相似文献   

14.
那天.我们正对着试卷里的阅读题目讨论不休,这题目出得让人费解。教数学的同伴就意味深长地提起她儿了说过的一句话:“我总结出学语文是非常容易的——只要一味地写好话就行了。”我们不禁问道:“你说可以写坏话吗?不是有说高考得零分的那篇作文就是唱反调的吗?”  相似文献   

15.
2002年“3x+”高考试题在2001年基础上保持了相对稳定,但稳中有变,有创新.用“与时俱进”来刻划这次高考的“稳中求变”是恰当的.2002年高考已落下帷幕,笔者着重从试卷特点与创新、高考对数学教学的启示等方面谈谈看法. 1 试卷立足基础,注重实用,能力考查唱响主角 今年的数学试题立足于数学主干知识,突出能力的考查,更加重视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考查,全卷突出考查“函数方程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转化思想方法”等.试卷题目活,背景新,如理科第⑿题、文科第⒀题、理科第⒆题.所用知识与社会生活、现代科技有较大联系,…  相似文献   

16.
《云南教育》2010,(8):3-3
宣武区今年划定的“一模”文理科重点线均比去年低了30分左右。该区一位示范校高三老师介绍,宣武“一模”试卷命题偏难。从试卷命题设计来看,对新高考题目的把握有从严的倾向。事实上,由于是过渡阶段,预计新高考在题型设计、难易程度等方面都会保持稳定。因此估计考生高考实考分会比“一模”成绩有20分以上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2008年高考,全国共有12套文科综合试卷,1套政治单独试卷,试卷考查方式丰富多彩。其中7套试卷涉及到了计算题,成为今年考卷的一大亮点。相对去年计算题的设计,今年题目偏少,考查知识点分布比较集中,题目的综合性增强。综合分析上述计算题目,可以发现,今年题目涉及到的主要知识点有: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价值总量的关系,价值量的决定因素,币值变化的影响,汇率、利润与成本关系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2013年高考的大幕虽已拉上,但还清晰地记得,高考英语一结束,江苏沸腾了,社会上对今年的英语高考试卷的议论颇大,仔细分析试卷,发现高考试卷留给我们很多值得研究学习的地方,下面是本人分析今年高考试卷后的一些想法,希望能为下一届高考复习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一篇议论文。在教学中,应该根据议论文的特点考虑教法,设计板书。文章的题目是“为人民服务”,也是文章的中心论点。抓住这个中心论点,提挈全文,让学生理清文章的层次,理解阐明的道理,同时使学生获得对议论  相似文献   

20.
一年一度的高校招生考试结束了。广大中学语文教师又自然而然地议论起今年的语文试卷,揣摩着这根“指挥棒”对今后教学工作的影响。其实,试卷成为中学教学工作的“指挥棒”,并非命题者的初衷。高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