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写作是一种独立性极强的思维实践活动,既要有较高的习作兴趣,又要有广泛的阅读知识和丰富的作文素材。很多学生由于习作兴趣不浓,阅读面不广,平时素材积累不多,一提到作文,就感到为难。怎样帮助学生解决作文难的问题呢?我的主要体会是:  相似文献   

2.
影响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不只是技巧和能力。还有心理方面的因素。导致小学高年级学生作文兴趣减退的心理原因有:兴趣范围的扩大并不断分化;不注意观察积累,缺乏习作素材;实施了过高的作文要求,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作文兴趣减退的问题。可以尝试采取相应的对策:培养兴趣;训练观察;引导积累;降低难度。  相似文献   

3.
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要写好作文,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是关键。在平时的作文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一旦有了写作的兴趣,就能产生强烈的表达欲望和良好的习作心境。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会真切感人,精彩纷呈。因此,在作文教学中,笔者除了引导学生积累习作素材,生活体验,还特别注重对学生习作兴趣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张瑰 《河北教育》2007,(7):90-91
兴趣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内动力,小学生作文最难的问题是“写什么”,教师应有意识、有目的地发现并利用有趣的素材,调动学生的习作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投入到习作中去。  相似文献   

5.
学生缺乏习作的兴趣、少有习作的素材,习作时思路不畅,作文缺乏新意是当下作文教学的主要问题。本文通过“站点式导航”,针对性地总结了作文教学中的一些教学策略,以期对我们的作文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张小利 《学周刊C版》2011,(7):188-188
很长时间以来,几乎多数学生都害怕作文,一遇到老师布置下习作任务,有的眉头紧缩,龇牙咧嘴;有的仰天摇头,长吁短叹;有的说不知该如何下手,半天理不出头绪;有的说不知道选择什么素材才能达到要求;有的拼凑半天,也达不到所要求的字数……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学生平常观察不细致,积累的素材少,提不起一丝写作的欲望和兴趣。因此,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如何让学生对习作产生兴趣,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前提。俗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作文也是如此,只有让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写作兴趣时,才能产生强劲的习作欲望,他们才有可能发挥聪明才智,主动耐心地去思考、搜集素材,进而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提高写作能力,写出质量上乘的文章来。这些年来,笔者在日常的作文教学工作中采取了很多措施来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现在总结出来,与大家共同交流探讨。  相似文献   

7.
让学生轻松作文,一直是我们作文教学追求的目标。笔者依托日常的学习生活,让学生在积累、阅读、交际、成功中不断丰富习作的素材。生成习作的火花,体验习作的快乐,为学生铺设了一条走向作文成功的大道。  相似文献   

8.
杨彪先 《文教资料》2010,(36):105-106
本文从阐述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针对如何改变作文教学现状进行了探讨,指出作文素材随处可见、习作机会无处不在,作文教学必须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习作,在阅读中习作,在想象中习作,在活动中习作,这样作文教学才有依附,才不会游离于生活之外。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背景下的作文教学,一是要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自主写作,二是习作教学要回归生活,挖掘学生感兴趣的有话可写的习作素材;三是要尊重学生的意愿,把心里感受真切地表达出来:四是要把写、改作文的能力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两种能力同步培养.  相似文献   

10.
作文教学一直以来都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短板,也是大部分语文教师头疼的事情。尤其是农村小学,学生作文一直在低层次水平上徘徊。那么,如何激发农村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他们的习作水平呢?我认为有两点至关重要,一是兴趣,二是素材。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写作热情是最根本的1.表扬学生每一次奇思妙想的造句。作文教学应该贯穿在每一  相似文献   

11.
浓厚的兴趣是习作的有力刺激和动力的源泉。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习作兴趣往往不高,许多学生认为习作是一种苦差,讨厌作文,惧怕作文,甚至产生谈文色变的压抑心理,一到作文  相似文献   

12.
王永胜 《课外阅读》2011,(10):339-339
在语文教学中,对教师来说,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来讲,最难写的也是作文。每次习作,老师讲完要求之后,学生总觉得没有可写的素材,对此,我觉得在作文教学中老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了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我觉得在教学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3.
小学生心智还不成熟、生活阅历尚浅,他们在写作时往往会无话可说、无事可写,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境地。原因之一是教师常常注重写作方法的指导,而忽视了学生对作文素材的积累。教师要运用有效的策略,指导学生从阅读、生活、科学、想象等方面收集鲜活的作文素材,为学生习作素养的提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小学三年级的起步作文教学,是小学生作文教学的基础环节,本文作者从习作兴趣,习作素材,习作语言三个角度探讨了农村小学生在起步作文教学中的教法研究,并具体介绍了一些很有意义的教学措施。  相似文献   

15.
作文教学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语文教学的最终归宿点。不可否认的是作文教学也是语文教学的"老大难",学生怕写作文,缺乏习作的热情,作文教学效率低下,这是一直存在的问题。而绘本教学通过让学生阅读精选的图文结合的材料,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绘本作文,是将绘本与作文有效整合,能够起到激发习作兴趣、打开思路、启迪想象力、积累素材、掌握作文方法等作用,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让学生正确地运用语言文字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这样一种现象:学生"怕"作文,教师"忧"作文。作文难就难在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情可抒。那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习作水平,消除他们对习作的的恐惧心理,使他们愿意习作、乐于表达呢?我认为可以从积累写作素材,培养写作兴趣,培养习作能力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7.
从写第一篇作文起,到高中毕业,一个学生所写习作粗粗算来也有千篇之多。平心而论,在这场"持久战"中,有多少学生过了作文关?究其原因,制约学生作文的瓶颈主要是缺少阅读积累,缺少生活积累。如何切实有效地改变这一作文教学现状?在近年的小学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一直坚持阅读书籍与写作结合,将感悟生活与写作结合,丰富了学生作文素材的积累,提高了作文教学效果。一、阅读与写作结合阅读永远是写作的基础,是思想意识的源头活水。如果不阅读,写作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相似文献   

18.
兴趣是习作的动力,生活是习作的源泉,阅读是习作的基石.从情境中激发兴趣,从阅读中汲取营养,从生活中积累素材,是破解当前小学作文教师难教、学生难写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9.
在作文教学中,由于学生的生活经历少、习作素材匮乏,加上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能力和教师的教法等因素,致使学生虽然在认识上重视作文,但兴趣、习惯与能力上却比较薄弱,习作缺乏个性。  相似文献   

20.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只有引导学生学会积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养成学生阅读能力、提高学生修改水平,才能有效开展小学作文教学。小学作文教学主要目的是培养小学生作文意识,遣词造句、谋篇布局能力和观察、分析事物能力。然而,许多小学生却很怕写作文,其主要原因是认为没有写作素材或者不会运用素材等。作为教师,应教会学生积累素材,培训学生写作兴趣,养成学生阅读习惯,提高学生修改水平,从而写好小学语文作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