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天津商品住宅价格的现状分析,结合供给需求模型对住宅价格的形成机制进行系统研究,并运用因子分析和偏最小二乘方法探究不同因子如何对住宅价格形成影响及其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需求旺盛、供给不足导致了天津商品住宅价格的持续上升,而宏观经济环境对住宅价格影响有限,并据此为住宅价格的调控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城市土地市场调控的实证分析——以武汉市为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谭术魁  张红霞 《资源科学》2011,33(3):549-555
本文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我国武汉市土地市场的调控进行实证分析,以"供给控制""、需求引导"和"价格调节"为外生潜变量,"城市土地市场调控"为内生潜变量,分别采用不同的指标(观测变量)进行测度。研究发现,供给控制与需求引导之间的相互影响显著,需求引导与价格调节之间的相互影响次之,供给控制与价格调节之间的相互影响相对较弱;三者对城市土地市场调控作出不同解释,其中供给控制的解释力最强。进而得出结论:2000年-2008年,武汉市通过对城市土地市场的供给控制、需求引导和价格调节,使供需基本平衡、供给结构趋于合理、地价和房价稳步上升,保证了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市场的良好运行,其中供给控制的刚性效果明显,需求引导、价格调节亦凸显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三者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并在不同程度上决定着城市土地市场调控的运行。  相似文献   

3.
娄策群 《情报杂志》1997,16(1):8-10,18
认为信息市场供给与信息产品生产既有十分密切的内在联系,但在品种、数量、质量方面又有一定的差异。社会信息需求和信息生产力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和制约着信息市场供给。信息市场供给的价格弹性小于物质商品市场供给的价格弹性,不同类型的信息市场供给有不同的价格弹性,信息市场供给的价格弹性随着信息商品化程度的提高而增大。  相似文献   

4.
近30年来,随着气候干暖化现象日趋严峻,旱灾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愈加受到关注。本文以部门均衡理论为基础,构建了一个用于分析并预测区域干旱对全国主要农产品市场价格影响的模型。基于该模型,并辅以中国统计年鉴与中国农业年鉴统计数据,本文分析、预测了在华北地区发生不同程度旱灾情景下的我国8种主要农产品市场价格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华北地区干旱会对全国主要农产品市场价格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影响程度普遍较低。即便是在严重干旱情景下,全国各主要农产品市场价格的增幅也不会超过3.59%,不会影响我国农产品市场的正常运行。本文探索的方法及其结论为评估干旱对我国农产品市场的影响、制订防灾减灾规划、确保区域乃至全国主要农产品供给安全提供了一定的决策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揭示微观影响因素对城市住宅地价和房价的影响作用关系,是提高城市地价和房价预测水平,有效进行土地和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基础工作。本文采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定量测度与分析特殊自然地物湖、江、山体对城市住宅地价和房价的影响及其空间分异特征,并尝试根据影响因素作用的差异解释住宅地价和房价空间分布特征形成的部分原因。结果表明:(1)住宅地价和房价与各自然地物之间呈现空间非平稳的影响作用关系;(2)湖对住宅地价和房价的平均边际价值分别为0.11元/m2、0.52元/m2,江均为0.15元/m2;在区域分布上,住宅地价和房价高值区受湖和江的影响更显著,面积较大的湖泊(如东湖)因受周边商服繁华程度、供给能力等因素影响对住宅地价和房价的作用存在各向异性;城市的山体或因坡度小、分布零散及周边特殊用地结构如黄鹤楼等保护性建筑限制了区域土地的商业开发,使其对住宅地价和房价影响作用不显著;(3)住宅地价与房价受湖影响的作用变化趋势并未呈现空间一致性,而是切合了区域住宅地价和房价的价格走势,且变化幅度与价格高低呈正相关;住宅地价和房价受江影响的边际作用力大小差别不大,空间上表现为梯度和圈层两种不同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6.
选用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对株洲市住宅价格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并建立GM(1,1)模型与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对株洲市住宅价格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分析.研究结果对株洲市政府培育住房市场有效需求,加强住宅价格宏观调控,促进国民经济增长,促进土地市场、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旨在刻画北京市工业用地供给及工业转型特征,探讨土地供给与工业转型的相互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997-2011年北京市工业转型呈"快-慢-快"发展趋势,经历了1998年和2011年两个快速转型期,工业高级化程度快速提升,工业行业由资源密集型的传统产业向技术密集型的现代制造业转变。同时,北京市工业用地供给数量和价格均显著提升,但以2007年中国工业用地供给市场化为转折点,2007年后面积增速明显放缓,而价格增速显著上升。VAR模型结果显示,工业用地供给变化对工业转型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小,且具有滞后和波动性;但工业转型对工业用地供给具有显著的负向作用。因此,未来需推进工业用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进一步落实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政策,保障新产业、新业态用地,促进土地的合理配置以及工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为掌握住宅土地市场价格变动状况,本文基于住宅地价指数,运用对比分析与主成分分析,从宏观角度研究2000-2015年杭州市住宅地价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通过研究发现2000年来杭州市住宅地价整体呈现波动上涨趋势;经过主成分分析,发现影响杭州市住宅地价变动主要因素为经济因素与人口因素。  相似文献   

9.
我国节能住宅供求决策的影响因素与政策框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住宅节能对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我国节能住宅市场机制的基础上,剖析了影响我国节能住宅供给和需求决策的因素。结果表明,市场信息不对称与住房金融、税收和保险政策是影响我国节能住宅供求决策的主要因素。本文据此构建了我国节能住宅产业政策的框架,对政府完善相关政策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南京市地价空间结构的演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市地价是一个具有时空性质的多维概念,随着土地市场的日渐发育,地价成为土地市场运作的重要信息和价值判断标准,而城市基准地价的更新速度慢,不能及时、准确地反映城市的地价水平和地价动态分布规律。与此同时,城市地价动态监测点的地价信息能够分年度及时、准确的更新。因此,利用地价动态监测样点的地价信息,快速、及时的分析地价的空间结构特征、时空演变趋势成为当今土地管理中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本文以南京市主城区为研究区域,以住宅地价为研究对象,依托南京市地价动态监测和土地市场交易数据,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和地统计学方法的支持下,建立了2001年-2004年南京市主城区住宅用地数字地价模型,从宏观层面上,研究了整个区域的住宅地价空间演化趋势,从中观层面上,选取典型地价剖面研究了住宅地价的时间演化趋势,以期及时、准确的掌握城市的地价水平和地价动态分布规律,为政府调节土地市场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熊方军  邓长荣  马永开 《软科学》2007,21(5):31-33,37
在分析了全国房地产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基础上,从土地供给、竣工面积和销售面积三个方面具体分析了30个省市房地产总量差异,并针对全国和30个省市房地产总需求和总供给的不同特征,提出了相应的调控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国城市建设用地开发强度的碳排放效率分析与低碳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苗  甘臣林  陈银蓉  陈璐 《资源科学》2016,38(2):265-275
提高城市建设用地开发强度容易陷入增加投入与控制碳排放两难选择的困境,理想碳排放效率下的适度建设用地开发强度成为控制碳排放与兼顾城市经济发展的关键。本文计算了中国30个省份2003年、2006年、2009年与2012年的建设用地开发强度,然后基于松弛测度(Slack Based Measure ,SBM)模型估算了建设用地开发强度的碳排放总效率、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研究结果表明:①在时空分布上,城市建设用地开发强度与其碳排放效率是动态变化的,但两者变化趋势并不一致;②城市建设用地开发强度2003-2006年增长缓慢,东部略高;2006-2009年增长明显,东中西差异不大;2009-2012年大幅提升,西部建设用地开发强度超过东部和中部;③2003-2012年,碳排放有效省份由中西部向东部转移,东西部地区具有较高的碳排放效率值;④技术效率不足是引起碳排放总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⑤东部地区由于减缓建设用地开发强度增速得以提高碳排放效率,中西部地区因建设用地开发强度的快速提升而无法兼顾碳排放效率。最后,针对总效率无效省份,构建结合了东中西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特点的低碳优化策略,以期改善城市建设用地开发强度的碳排放效率。  相似文献   

13.
郭佳 《科技广场》2011,(8):109-112
本文分析江西省房地产市场的现状,提出改善房地产市场问题的对策。房地产是我国经济的基础。但是,近年来出现了房价过高、住房供应结构不合理、调控政策效果不明显、开发商囤积土地和推迟开盘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严格贯彻与执行中央政策,严厉打击囤地、囤房等违纪行为,改善住房供应结构。  相似文献   

14.
中国省域工业用地利用效率时空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伟  彭建超  吴群 《资源科学》2014,36(10):2046-2056
本文在界定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内涵基础上,利用单要素DEA方法、GIS空间分析和空间计量经济方法,系统研究了2001-2011年我国各省份及不同区域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时空差异与变化特征,检验了经济与产业发展水平、企业所有制结构、工业资本构成与企业规模、工业研发投入等因素对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东部地区各省份比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省份工业用地利用效率更高,广东和天津处于前两位;2在研究时段内高效率省份逐渐向东南沿海集中,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各省份效率水平逐渐趋同;3东部和西部地区省份间效率差异程度明显高于中部和东北地区,西部地区省份间效率差异逐渐缩小,并且东部和西部地区工业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大于工业用地配置的不均衡;4我国各省份间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存在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发展水平的提高及外商投资比重的增大能对工业用地利用效率产生正向作用,国有企业比重的提高会对工业用地利用效率产生负向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国城镇化与房价变动的空间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姜松  王钊 《科研管理》2014,35(11):163-170
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构建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展开城镇化与房地产价格变动的空间计量分析。研究发现,以非农就业人口衡量的城镇化对房地产价格变动影响显著为负。邻近省份的城镇化会带动区域房地产价格上涨,但受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约束,空间溢出效应并不显著。从其他变量看,房价预期、外商直接投资、土地供应、货币政策、基础设施条件、城镇居民收入、贸易开放等变量对房地产价格变动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不同。文章最后基于实证结论,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陈伟达  金立军 《软科学》2009,23(10):17-22
按照我国三大经济区域的划分,运用国民经济核算司最新统计的全国30个省、自治区2002年投入产出数据,对中国东部、中部、西部生产者服务业进行投入产出分析,对比了东、中、西部的生产者服务业各行业与其他相关行业的相互发展情况,得出东部地区生产者服务业与工业之间的互动发展最融洽,中部次之。东部对生产者服务业的依赖程度最高,西部高于中部。全国生产者服务业中,交通运输及仓储业对其他行业拉动作用最大,同时交通运输及仓储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业对国民经济的制约作用最强。东部地区综合技术服务业发展较强;中部地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对区域国民经济发展拉动作用相对较大,批发和零售贸易业对其制约较强;西部地区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影响力系数高于西部平均水平,而金融保险业、交通运输及仓储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业对其经济发展制约比较大。  相似文献   

17.
城乡居民信息消费差距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消费的过程中能产生知识资源、创造财富,因而不仅是一种消费行为,更是一种投资行为.从信息消费的投资功能这一角度来研究其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利用1997-2012年的面板数据,将全国31个省市分为东、中、西3个区域分别构建模型分析城乡居民信息消费差距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东部地区的城乡居民信息消费差距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中部地区没有显著的影响,西部地区则没有形成稳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王立华 《情报杂志》2012,31(5):139-143
以电子政务准备度为切入点,设计了中国农村电子政务准备度的评价指标体系;以中国27省(自治区)2004-2009年相关统计数据为基础,评价了全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以及各省(自治区)的农村电子政务准备度水平及其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各省(自治区)农村电子政务发展不平衡,中东部省(自治区)农村电子政务准备度水平明显高于西部水平;中国农村电子政务准备度呈现稳步提高的趋势;相比较而言,东部省(自治区)呈现稳步发展趋势,而中西部省(自治区)上升趋势较明显。  相似文献   

19.
梁流涛 《资源科学》2012,34(12):2249-2255
利用方向性距离函数和ML生产率指数方法,测度考虑"非意欲"产出情况下的中国大陆地区1997年-2009年间31个省(市)农业土地生产效率,从静态和动态的视角考察农业土地生产效率的时空分异特征。结论显示:①1997年-2009年间全国农业土地生产效率的平均值为0.692,提升空间较大。研究期内农业土地生产效率年均增长0.6%,但变化趋势表现为较大的波动性;②农业土地生产效率空间差异较大,东部地区不仅效率值较高,而且呈上升趋势;中部和西部地区相对较低,同时呈下降趋势;③农业土地生产效率的增长主要源于技术进步水平的提高,而目前农业技术对农业土地生产率的贡献相对较小。不同区域农业土地生产效率变化的影响因素也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20.
2010年我国房地产市场分析与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根据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分析以及模型测算,预测2010年我国房地产价格基本稳定,房地产投资和供给较快增长,房地产需求稳中有升,市场处于景气状态。主要原因有:宏观政策鼓励房地产健康发展;购房愿望和能力仍支撑刚性需求;通货膨胀预期刺激短期需求;土地供给制度制约市场供给;上游产品涨价传导到房地产市场;城市化新趋势推动房地产发展等。文中最后就房地产制度建设、调控政策、抑制投机以及城市化新挑战等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