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洪美 《湖北档案》2011,(10):22-24
档案是再现历史真实面貌的原始文献。档案的生成、遴选、整理、管理与利用是一个系统而严密的工程,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弱化,都可能影响到档案的历史、文化和佐证价值。长期以来,档案研究的视点往往集中于对档案实体整理规范的严密、档案实体的日常管理以及档案实体信息的研究生发上。  相似文献   

2.
档案是文化的载体,是贮存、积累文化的一种手段。档案文化有实体文化和档案事业文化。实体文化指记录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档案信息和载体;档案事业文化指人类有效管理和利用这种实体文化成果而采取的活动方式创造出来的文化。  相似文献   

3.
一、数字化背景下档案安全的涵义传统意义上的档案安全包括档案的实体安全和档案的信息安全两个方面,传统档案保护工作的重点是对档案实体的保护。“维护档案的实体安全即在管理上和技术上采取相关措施,使档案不受破坏以延长档案的寿命。维护档案的信息安全即对需要控制利用范围的档案实行严格管理,确保档案不丢失、不泄密、不超范围扩散。”在数字化时代,  相似文献   

4.
随着企业技术进步和管理观念的变革,我国的企业档案工作会经历档案管理、档案信息管理和档案知识化管理.档案管理阶段以档案实体为管理对象,重在档案实体的收集、整理、保管和利用.  相似文献   

5.
文摘林     
0071档案社会化趋势/安冈//史志文萃(武汉).—1990、3.—33~37档案社会化从内容上讲包括三个方面:①档案实体、档案机构、档案工作等档案现象作为一种社会的客观存在逐渐发展、完善、成熟,并在社会中取得稳定的地位。②档案工作人员、研究人员对档案实体、档案机构、档案工作的过程、机制的认识及其档案自我意识逐步加深。③社会上的人们对档案实体、档案机构、档案工作的认识、理解、利用  相似文献   

6.
我国传统的档案工作主要是进行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等实体管理,而社会利用档案的需要是广泛的,为了满足社会广泛利用档案的需要,就要对档案进行编辑与研究.通过大力开展编研工作,促使档案工作体系从保管型转向智能型,从被动服务转向主动开发,从实体管理发展到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7.
档案管理信息化的重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档案管理信息化,是指在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档案管理活动中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处置、管理和提供利用服务。换言之,档案信息化是指档案管理模式从过去的以档案实体保管为重点向以档案实体这种主要形式向社会提供服  相似文献   

8.
正在当前迅猛发展的信息社会下,档案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档案事业应对迅猛发展的信息社会的必然选择,成为档案信息服务社会的最佳技术手段和实现途径。传统的档案实体管理体制已经开始彻底改变,档案信息化和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一、档案信息化的含义档案信息化是指档案管理模式从以面向档案实体保管为重点,向以档案实体的数字化信息这种主要形式向社会提供服务为重心的转变过程。在这样的转变过程中要实现档案信息的数字化和网络化;要实现档案信息接收、传递、存储和提供利用的一体化;要实现  相似文献   

9.
现存的民国档案整理原则和方法已难以满足档案实体保管和信息利用的发展需求,为此文章提出了维护档案实体安全原则、尊重历史联系与逻辑联系统一原则、利用档案整理原基础原则、坚持整理标准化原则和注重整理与利用开发协同推进原则等五大整理原则,同时提出民国档案整理工作将会呈现由过程思维向系统思维转变、线性逻辑向网状逻辑发展和粗颗粒化向细颗粒化深入的发展趋向,以期为民国档案整理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管理的最终的目的是提供利用,传统的档案利用由于受到技术条件等诸多限制,使得用户只能通过检索卡片或简单的数据库查询方式得到关于档案的基本信息,对档案的浏览也仅限于实体档案,造成了信息检索范围窄、用户利用效率低,形成了档案"重管不重用"的特点。数字档案馆凭借良好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方法实现了对实体档案和电子档案的集成管理,并最终为"集成服务"提供了诸多的便利条件  相似文献   

11.
档案安全体系是确保档案实体和信息安全的基础设施和制度规范。它包括档案安全政策法规及规范保障、物质保障、机制保障和制度保障,档案馆建设、档案抢救与保护、档案工作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和档案合理开放利用控制等档案安全的各个环节。基础设施是硬件,制度规范是软件。档案安全体系建设包含三个层面:一是确保档案实体的安全,不损毁,不丢失;二是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  相似文献   

12.
档案信息化就是在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档案管理活动中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处置、管理和提供利用服务。即是指档案管理模式从以面向档案实体保管为重点,向以档案实体的数字化信息这种主要形式向社会提供服务为中心的转变过程。  相似文献   

13.
一、什么是档案信息化与档案信息化建设 档案信息化是指档案管理模式从以面向档案实体保管为重点,向以档案实体的数字化信息这种主要形式向社会提供服务为重心的转变过程。在这样的转变过程中,要实现档案信息的数字化和网络化;要实现档案信息接收、传递、存储和提供利用的一体化;要实现档案信息高度共享,而这必将引发档案管理模式的变革。  相似文献   

14.
信息资源已成为人类经济活动、社会活动的战略资源。档案作为一种原生的信息资源,其重要性日益增加,档案信息已提升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之一,它的开发和利用是档案信息化的核心任务。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为档案信息资源的科学保管和广泛应用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从以档案实体保管和利用为重点,转向档案实体的数字化存储和提供服务为重心,从而使档案工作进一步规范化、数字化、网络化、社会化,充分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5.
宋琦 《山西档案》2007,(4):46-48
狭义的档案文化指作为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记录与反映的档案信息及其载体,即档案实体文化。广义的档案文化除包括档案实体文化外,还包括人类有效管理和利用实体文化成果而采取的活动方式及其创造出来的档案事业文化。我国的档案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精华,是社会和谐文化中的一只奇葩,要把档案文化融入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中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正>档案从收集、整理、保管到提供利用,每一个环节都涉及安全问题,档案信息的安全一方面是指档案实体的完整性、真实性,另一方面指档案信息的保密性、有效性、可控性和抗抵赖性。因此,我们在分析和研究档案信息的安全保障问题时,应从实体和已经数字化的档案信息两个方面进行。针对档案的这"六性",笔者认为档案信息服务社会化中主要面临威胁应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进行分析。内部威胁主要有:泄密、档案实体遭受破坏、人为操作不当、硬件设备的过时与  相似文献   

17.
正1档案安全体系的内涵档案安全体系是确保档案实体和信息安全的基础设施齐备、各项制度完善、整理操作规范的系统工程。包括档案安全政策法规及规范保障、物质保障、机制保障和制度保障,档案馆建设、档案抢救与保护、档案工作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和档案合理开放利用等档案安全的各个环节。基础设施是基础,制度规范是关键,基础业务是前提。档案安全体系建设包含三个层面:一是确保档案实体的安全,不损毁,不丢失;二是确保档案信息  相似文献   

18.
正档案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档案文化是指作为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记录和反映的档案信息及其载体,即档案实体文化。广义的档案文化除了档案实体文化之外,还包括人类有效管理和利用这种实体文化成果而采取的活动方式及其创造出来的档案事业文化。一、档案文化建设在服务和谐社会中的作用1.文化积累和民族文化传承的手段。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人类形成的各种的原始记录,积累了数量众多的生产生活素材。档案将这些素材以各种载体和记录方式记录下来,  相似文献   

19.
关于私人档案的权益保护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尧欣 《上海档案》2007,(4):10-11
由于私人档案更多地涉及到私有财产的归属问题,因此研究在档案保管利用过程中如何处理对私人档案的权益关系并对其进行相应的保护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一、档案收集过程中私人档案的权益保护(一)私人档案实体所有权保护私人档案的实体所有权是指对档案原件占有、使用、收益与处置的权利,是一种有形财产  相似文献   

20.
王国斌 《湖北档案》2008,(12):11-11
12月8日,武汉市斫口区文件档案服务中心正式投入使用,接收行政中心20余家立档单位的现行文件、档案、资料和电子文件,实行档案实体与档案信息的集中管理和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