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杨琪 《出版参考》2012,(30):28-30
让中国文化乘上现代数字技术的快车向世界传播,无疑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突破性。随着数字技术的日益成熟和藏书空间的日渐局促,数据库产品①以占地省、检索快、查找方便而越来越受到大学、图书馆和研究机构以及学者的亲睐。虽然由于研究性和价格等因素决定了很多数字产品特别是数据库产品是出版行业的小众,其销售面对的也大多是机构市场和研究学者,但其在研究领域的服务作用却不容小觑。最简单的例子,在海外,跟中国有关的专业仍属小众专业,往往藏书有  相似文献   

2.
在信息化和互联网环境下,专业学术出版社如何转型升级,传统出版如何融合发展,.数字产品的商业模式如何突破赢利瓶颈等一系列问题困扰着诸多出版机构.本文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为例,通过对其数字化实践脉络的梳理,分析其在技术运用、产品创新、战略规划、商业模式以及专业数据库建设等方面的战略思路,探索专业学术出版社数字化转型之路.  相似文献   

3.
传统报业向数字报业转型过程中,数据库开发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关学者认为,是否注重建立、开发和运用数字资源,是传统报业数字化转型程度的重要标志.①这里的数字资源指的就是数据库的开发.从形态来看,数字报业数据库可分成信息内容数据库、读者资料数据库和广告客户数据库.本文主要探讨报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内容数据库开发的意义、形态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2018年6月,"回眸与展望:民国时期文献整理与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继2016年后在上海师范大学再次举行。会议围绕民国时期文献整理与研究的现状及发展方向,从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原生性保护工作、文献整理与出版、专题文献收集研究、国内外收藏机构馆藏、数据库建设等几个方面综述其整理与研究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影印出版与数字化开发并重、数字人文技术助力深度开发、馆际合作和互助共赢形成共识是今后民国时期文献整理与研究的发展趋势,认为目前仍需在原生性保护技术、海外存藏普查范围、外文文献研究力度,以及学者和存藏机构合作研究等方面继续加强。  相似文献   

5.
数字学术成果评价机制的不完善使人文学者面临学术贡献不被承认的风险,阻碍创新活力的激发和人文学科发展。文章依托网络调查搜集20世纪末以来美国学院艺术协会等6个人文协会制定的6份数字学术评价指南,梳理文本内容,从评价内容与范围、相关部门/机构职责、对人文学者的要求等3方面归纳评价的要素与关键。研究发现:多种非传统的学术成果形态和研究过程均可纳入评价范围,同行评议是重要评价形式;相关部门/机构应明确传达有关数字人文的招聘和评价要求,聘请数字专家、人文学者和数字学术研究经验丰富人员开展评价,在评价中尊重数字人文的媒介多样性,考虑跨学科团队合作带来的额外工作量;人文学者需要了解部门/机构对数字人文工作的支持,清楚阐述自身数字工作的价值和复杂性,制定并说明其数字学术成果的可持续发展计划。  相似文献   

6.
正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经历多年的数字出版尝试和积累后,已经从以"皮书数据库"为核心主打产品的数字出版转型探索阶段,进入到多产品建设、平台建设的发力阶段。6月9日,一款定位于"国别国际问题研究资讯平台"的全新产品——"列国志数据库"(www.lieguozhi.com)发布;6月13日,新版"皮书数据库"(www.pishu.com.cn)正式推出:今年年底前,"集刊数据库""联民村数据库"等产品  相似文献   

7.
数字史料是指将传统的史料实现数字化出版.在信息时代,数字出版得以快速发展,数字化阅读已经成为趋势.将传统的史料进行数字出版,不仅实现了史料的保存,还为历史研究提供重要的支持,是信息时代史料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学术界、出版界应当依托研究机构建立数字史料数据库,加大数字史料出版力度.  相似文献   

8.
国内外数字资源评估指标体系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数字资源的广泛发展,其种类越来越多,如何利用有限的经费选择使用价值高的数字资源产品变得尤为重要,因此国内外相关机构和学者都在尝试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本文主要介绍了其中一些较为成熟的数字资源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9.
何明星 《出版广角》2016,(24):18-20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缺少自己的国际传播平台.这个传播平台,并非报纸、期刊、图书等传统海外发行媒介,而是数字时代将学术生产与学术传播集于一身的人文社会科学主题图书数据库.文章阐述了世界人文社科数据库出版的现状与中国面临的挑战,提出从传统图书出版到拥抱数字技术再到数据库出版,这是中国传统出版机构必须经历的一次蜕变,否则无法获得重新飞翔的力量.  相似文献   

10.
海南大学项目成果机构知识库用于收集、组织、存储机构内的科学数据,研究结果和其他数字资料,以实现对学校研究机构自主知识资产统一管理。本文探讨了海南大学硕博学位论文ILAS系统著录与Apabi数字图书系统电子版著录的互连技术,电子图书与印刷本图书书目数据库整合的可行性,从而丰富我校机构仓储内数字资源的保存和管理,促进我校研究成果有效分发,传播和共享利用。  相似文献   

11.
数字图书全文数据库产品设计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了数字图书全文数据库产品设计方案,并详细阐述了此方案的产品定位、产品功能及可能用到的数字版权保护技术,其中.从个性化信息服务角度出发着重阐述了该数据库所应具有的11个功能.  相似文献   

12.
赵雨  王华 《编辑之友》2024,(2):42-47
作为计算机技术与人文学科的交叉领域,数字人文的兴起为人文研究与业界实践注入了新活力。文章从数字人文视角出发,以国内外开发较为成熟的部分专业数据库为例,深入探析其在数字人文影响下的建库理念、功能设计、运作模式及应用场景。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文章尝试为各出版机构的专业数据库融合出版实践提供可行性路径方面的参考,提出应在理念维度转变角色认知,深挖自身特色,实现优势资源整合;在方法维度以人文研究为认知框架,以前沿数字技术为关键手段,延伸数据库价值链;在体系维度注重人才培养、机构协同、多方融资;在场景维度适配移动时代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打通多元应用场景。  相似文献   

13.
魏凯 《出版广角》2015,(15):14-17
本文旨在通过对目前国内主流的专业学术数据库产品进行调查,就各数据库的现状、功能特性、商业模式和竞争优势等对比研究,分析得出目前我国专业学术数据库产品的特点和发展态势,为学术期刊和传统专业出版单位研发数据库产品,应对当下和今后信息化、网络化时代下的挑战,全面满足数字出版时代的市场需求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4.
早在2006年新闻出版总署就提出了数字出版领域的四大工程,即数字复合出版工程、数字版权保护技术研发工程、国家知识资源数据库出版工程、中华字库工程.知识资源服务中心是知识资源数据库工程的基础性、先导性工作,是知识资源数据库工程落地的重要抓手.从2006年起,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承担了数字版权保护技术研发工程、国家知识资源数据库出版工程两项重大工程的可行性论证工作.2010年开始,数字版权保护技术研发工程、中华字库工程、数字复合出版工程先后启动,研究院承担数字版权保护技术研发工程的总体组牵头工作.现在,数字版权保护技术研发工程已经竣工,进入了实施推广阶段.  相似文献   

15.
国内数字时代广告媒体研究,是伴随着数字技术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中的运用及由此导致的广告生存形态急剧变化而逐渐展开的. 数字技术的集中发轫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在此之前,学界主要将目光放在“多媒体技术”研究上,从1998年开始,部分学者提出了“数字技术”、“数字时代”等名词,由此,多媒体技术的研究日益稀少,而数字技术及其在不同领域运用的研究开始勃兴.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数字出版游戏化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生产与传播方式,越来越多数字出版机构通过游戏化增加产品竞争优势.文章对目前融媒体背景下数字出版游戏化在媒介、文本与传播方面的发展表征进行阐述,分析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困境,最后基于游戏四大特征在策划、技术、交互与社交方面提出有益于数字出版游戏化的实现策略,以促使数字出版行业在融合发展环境中提升产品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机构知识库发展的动力机制与动力模型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在分析不同学者对机构知识库内涵界定的基础上,提出机构知识库是对机构内成员智力产品进行收集、存储、管理并提供开放利用的知识传播与知识服务系统,探讨了机构知识库发展的六大动力因素,即长期保管与存取数字资产的需求、开放获取运动、科学信息与知识的共享及创新、数字化信息技术与标准、机构主体以及理论与实践进展,并分析了机构知识库发展动力因素互动机理,构建了机构知识库发展动力模型。  相似文献   

18.
格式的困惑     
在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数字内容产品的格式层出不穷,对于开展数字出版工作具体业务的传统出版机构而言会面临很多困惑,困惑于哪些才是核心要存储的格式;困惑于当有新的技术产生,以前数字内容产品存储的格式未来无法应用怎么办;困惑于格式是否有通行的标准满足于未来应用的拓展等等.数字内容产品格式的选择问题犹如悬在数字出版工作之上的"达摩斯之剑"一直困扰着大家.  相似文献   

19.
近年数字人文在学术界的关注度逐年提升,以项目为载体的数字人文研究不断涌现。文章遴选近年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富含数字人文特色的课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主题编码、内容分析与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揭示数字人文类国家社科重大项目中的学科属性及合作特征。研究发现:数字人文类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呈现出明显的跨学科特征,涵盖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和自然科学领域相关学科。传统人文学科之外,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和计算机科学在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学者的学科背景、成果形式以及项目涉及的数字技术呈现出多样性。在跨界合作方面,学科合作紧密度较高,跨学科的同时也显现出跨机构合作的特征。然而研究也发现人文学者对数字技术工具在研究中的涉入度还较为有限,数字技术与人文研究的融合有待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20.
新时代的数字出版编辑是媒体融合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复合型出版人才.面对媒体深度融合的新时代,传统出版单位的数字出版编辑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对于增强工作预见性、创造性、实效性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分析数字出版编辑的发展历程及其职责、素养入手,就如何以数字产品编辑(产品经理)思维去策划产品、以数字技术编辑(技术经理)思维去设计产品、以数字营销编辑(营销经理)思维去做产品服务提出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