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字化转型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教师队伍建设的智能化将成为新方向。数字化赋能区域教师高质量发展的逻辑框架包括理论逻辑、技术逻辑和实践逻辑。当前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区域教师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有:教师数字化教育理念、数字化教学创新能力不足、区域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不健全、基于数据分析的个性化教学及评价不够完善、数字化教师发展体系尚未建立。基于此,提出规划数字化教师发展管理体系、打造智能环境支持体系、建设数据支持的教师“精准研训”体系、建立智慧教师测评管理体系、提升教师数字素养、创新教师培训方式的策略,以此推进区域教师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刘文开 《教育评论》2023,(3):115-118
教师数字素养是赋能高职院校内生发展和培养学生数字化思维与能力的关键元素。高职院校提升教师数字素养是推进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时代要求、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的现实需要和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发展的内在需求。高职院校提升教师数字素养可从培养教师提升数字素养的主体意识、创建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实践平台、建立教师数字素养的多维评价体系以及加强和创新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等方面推进。  相似文献   

3.
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农村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亟待有效提升,以帮助农村教师应对日益严峻的数字化挑战。本研究认为,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是农村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动力源泉,能够持续赋能数字化转型走向纵深;有利于教师适应新技术、新模式,从而创新教育教学体验;有助于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为农村学生带来高质量的教育资源;能够带动农村学生数字素养提升,有效弥补城乡学生间的“数字鸿沟”等。提升过程中存在的现实困境有:农村中小学教师自身提升意愿较弱、农村教师研修仍存在诸多现实桎梏、难以准确评价并表征教师数字素养等。对此,应以智慧教育平台为“桥梁”缩减城乡教师提升动力差,强化农村中小学教师提升积极性;以农村教师真实需求为“蓝本”开展循证式研修,提升研修定位的准确性与实施的有效性;以数字徽章为“支点”,撬动农村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评价及表征难题。  相似文献   

4.
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教师是技术赋能教学范式革新的关键角色。发展教师数字素养是推动国家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举措,有助于关切学生个体差异化,指向学生素养的全面发展;创新教学内容和形式,重塑课堂教学生态;促进教研合作与交流,推动教师队伍数字转型。然而,目标导向不够明晰、职前教育缺乏重视、评价指标尚未成型等诸多实践误识与价值偏倚阻滞了教师数字素养发展。基础教育教师数字素养应以学科特征为起点,以教师的专业成长为动力,以学生的素养发展为目标,以社会的现实需求为导向,围绕学科、环境、资源、评价和育人五个维度构建其行动框架。  相似文献   

5.
重庆市巴蜀中学校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数字技术与教师队伍建设的深度融合,形成了以信息化、数字化赋能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的策略与实践体系。一是注重科学诊断,通过数字技术精准“画像”、实施专项提升计划,绘制数字时代教师成长蓝图;二是聚焦行动改进,通过深化数字化教学实践、扩大数字化应用场景,夯实教师数字化教学胜任力;三是开展精准教研,通过从粗放到精准、由经验到循证的转变,赋能教师课堂教学效能提升;四是推动共建共享,通过整合校本化数字教育资源、开展跨区域交流共享,构建数字化专业发展共同体。  相似文献   

6.
作为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教师的数字素养水平成为影响数字化转型成效的关键所在。教师研训是提升教师能力素养的关键路径,如何在数字化环境中推动研训变革,进而有效提升教师的数字素养,是研究与实践领域都高度关注的问题。为此,本研究先是明确了基于专业化思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师研训追求,即能力本位、关注差异与规模实施;接着以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提升工程2.0所采取的研训举措为思考起点,分析其优势及不足;然后,梳理数字化背景下的教育前沿实践,探讨创新研训的可能做法;最后,结合前续实践不足与研训创新可能,从研训实施与质量管理两个层面提出面向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数字化实践路径。研训实施路径是对能力提升工程2.0基础模式的优化,包括以校为本、聚焦场景、应用驱动、精准测评、赋能学生等;质量管理的数字化实践路径是前续实践较为欠缺的,包括打造头部资源、实施扁平教研、嵌入普适支架、关联数据治理等。  相似文献   

7.
大数据时代,适应数字化、智能化的需要,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主要包括宽广深厚的专业知识、信息技术感知与应用能力、信息素养与伦理安全意识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等,其专业发展同时面临着专业能力结构的更新、教学模式的转换、角色行为的重塑等现实困境。大数据时代高校教师专业发展需要更新教育理念,以“数字赋能”增强教师专业发展能力;创新专业发展模式,提升教师数字化素养;发挥“导学”和“助学”功能,主动适应“AI+教师”的育人角色。教育数字化的发展给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教师要主动依托和适应数字技术变革,完善专业能力结构,优化专业发展实践,最大限度地提升自身数字化专业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8.
红色文化资源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长期革命斗争和艰辛改革建设的历史见证与珍贵记忆,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内核和优质育人资源。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赋能高校落实立德树人具有契合学生惯习养成需求、数字教育融合发展要求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三个方面的重要价值意蕴。通过深入分析当前红色资源数字化融入面临的教育空间局限、资源转化利用率低以及数字化育人模式滞后等现实困境,提出从多方协同数字化红色文化资源建设、数字赋能立体化育人生态体系构建以及育人模式和评价机制创新三个方面破解困境,优化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9.
以科技创新为支点“撬动”教育数字化转型和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智能时代教育改革创新的核心议题。科技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以“科技、教育、人才”三位一体的协同发展、统筹规划为指引,以大规模、高质量、创新型人才的自主培养为目标,以科技创新为“支点”撬动教育服务能力的提升、教育实践样态的革新、智慧教育生态的重构,以此为教育数字化转型注入“新动能”,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培育“新模式”,为教育可持续发展营造“新生态”。科技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主要体现为:聚焦创新人才培养,推动传统育人理念变革;打造智慧学习环境,革新教育教学实践场域;推动优质资源聚合,实现教育资源精准供给;挖掘数据要素潜能,构筑教育变革动力引擎;提升教育服务能力,革新教育服务供给体系;革新教育教学理念,打造人机协同教育模式;推动评价模式转型,实现智能精准教育评价;变革教育管理机制,推动系统精准教育治理。未来科技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进一步强化数字教育理论创新、推动教育智能技术研发、强化多源异构数据汇聚、推动智能教育产品研发、打造智慧教育样板工程、开展智能教育社会实验,以此为教育现代化目标的实现提供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10.
数字化赋能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既是当前教育改革中的重点,也是未来教师教育变革发展的必然趋势。数字时代教师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以培养“超越信息技术的适应型专家教师”为发展目标,以“多元协同”为发展战略,以“全面发展”为发展宗旨,体现出“四能”特点的目标能力化、“五教”特点的内容实践化以及教育过程一体化的基本特征。借鉴TOE理论框架,从技术、组织和环境等三个层面分析发现,以数字技术嵌入为逻辑起点、以组织结构创新为逻辑进路、以重塑教师教育发展新环境为价值旨归是数字化赋能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本逻辑。从发展角度看,实现数字化赋能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应构建教师教育数字资源体系、加强数字教育环境建设以及构建数字化循证教师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1.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三位一体”统筹安排、一体推进,提出要“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这一重要论述标志着推进教育数字化已成为全社会的普遍共识和共同任务,教育进入数字化发展时代。数字化赋能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旨在破解教学中的三重困境:教师数字素养水平不高的主体困境、数字教学资源不足的内容困境、数字平台建设缺乏的载体困境。通过数字化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培养、教学资源供给、教学平台建设三个方面的改进创新,全面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数字素养,让每一位高校思政课教师都能成为教学改革创新的实践者、推动者、受益者,以数字技术的突破性进展带动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2.
数字化赋能就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提升高校毕业生综合素质以及高校就业质量的“助推器”。对高校而言,数字化赋能就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就是以数字管理赋能为基础,全面提升数字化领导力;以数字培训赋能为抓手,助推教师队伍建设;以数字资源赋能为内涵,推进教育资源汇聚;以数字评价为保障,优化全过程管理服务。通过全方位发力、全链条推动、全要素重构、全过程服务,推动师生乃至全社会就业观念的重塑和就业质量提升模式的改革创新,实现数字化就业服务平台的共享共建共进,不断推进数字化赋能就业高质量发展和有效应用,推动实现高质量的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13.
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本质是人的转型,提升学生数字素养对于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至关重要。构建中小学生数字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开展中小学生数字素养评价是提升学生数字素养的基础和前提。为此,文章在系统梳理国内外数字素养评价指标框架的基础上,结合《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和中小学生发展特征,构建包含“数字意识”“数字知识与技能”“计算思维”“数字化合作与交流”“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数字社会责任”6个一级指标与15个二级指标的中小学生数字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基于该评价指标体系,提出如下学生数字素养评价策略:素养导向,创设真实性问题情境;关注过程,开展数据驱动的评价;技术赋能,理论与技术双向驱动。研究结果可为我国教育政策制定者开展学生数字素养评价并制定针对性的培育策略提供参考和借鉴,助力我国教育全面数字化转型。  相似文献   

14.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数字技术与教育资源融合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推动未来教育改革的重要路径,但目前我国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处于探索起步阶段,在推进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存在数字化基础设施不完备、乡村教师数字化教育能力缺失、乡村数字教育资源匮乏等现实堵点。因此厘清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赋能城乡教育协同发展逻辑是助推乡村教育发展的重要前提。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技术逻辑与育人逻辑有机耦合,利于明晰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实践路向。建议通过加快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教育资源更新、教学模式改革等途径实施智慧教育工程,推动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推进城乡教师合理流动,实现优质教育资源与乡村学校精准匹配、按需推动技术与乡村教师精准对接、精准设计区域性乡村学校数字化发展方式,解决乡村教育生态失衡等问题,实施配置均衡优质教育资源策略,推进乡村教育数字化高质量发展;通过数字化教育云平台联接城乡学校,汇聚数字化教育资源,构建学习共同体,形成“协同化”发展新格局,提升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效应。  相似文献   

15.
<正>2022年4月发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学校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促进教学评一体化。2023年初,教育部发布的《教师数字素养》标准提出了教师应具备5项数字素养,多角度阐释了教师数字化应用的具体内容,“数据”一词在该文件中高频率出现,如采集数据、分析数据、理解数据模型等,相关细节均展示了数据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价值。《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明确提出,要推进数字化赋能学校教学质量提升,聚焦学习方式转变和教学精准评价。  相似文献   

16.
农村教师队伍作为乡村教育振兴的中坚力量,其数字素养是实现农村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然而,农村教师数字素养培育工作跟进力度薄弱,主要表现为农村教师数字素养培育实效性不足、农村教师数字素养培育滞后性突出、农村教师对教育数字转型存在适应性冲突、农村教师数字素养培育存在供需性矛盾。鉴于上述现实,需要全方位创新教师数字素养服务业态,优化农村教师数字素养培育专业化服务体系建设:以政策为导向,提升农村教师数字素养培育的实效性;以智慧校园建设为“底座”,彰显农村教师数字素养培育的前瞻性;以数字化能力提升为核心,主动应对教育数字化的挑战;以有效培训为驱动,健全数字素养培育生态体系。  相似文献   

17.
数字化技术在教育领域里的应用为教育评价改革开辟了新天地,构建了新赛道。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和5G技术,通过伴随式数据采集,可以有效实现对中小学课堂的数字画像,从而精准判断课堂教学效果,开展数字化教研,提高教学质量。以数字化赋能课堂教学评价与改进,可以有效提升教育教学研究的精准度和实效性,助力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助力学生提升学习效果,形成开放、共享、可持续的良好课堂教学新生态。  相似文献   

18.
以数字技术赋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顶层设计和运行探索,实现方法的智慧协同和智能运行,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应然选择。需要我们遵循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锚定全数据的意识理念、全要素的协同联动、全场域的空间融合,明确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基本指向;将数字技术逻辑嵌入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全过程,使之呈现过程可视化、服务精细化、精准定制化和形态智慧化的鲜明特质;联动立德树人、数字赋能、管理控制、德法规范,找准方法数字化创新的价值定位,完善方法数字化创新的赋能机制,加强方法数字化创新的运行保障,铸牢方法数字化创新的安全屏障,从而开拓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新进路。  相似文献   

19.
学校发展性督导是我国教育督导的创新举措。自2009年“学校发展性督导”命题被提出以来,行政推动与理论探索不断深化。在理念与价值诉求、标准与指标研制、路径与机制选择等方面,综合运用并创新了教育评价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其中包含着对三个主体的督导,体现了精准赋能、分类管理与数字驱动的时代导向,促进了学生、教师的素养和学校品质提升,推动着区域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0.
数字素养是衡量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指标,提升教师数字素养是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现实需要。教师数字素养主要涉及数字化观念、数字知识与技能、数字化教学、专业发展、数字伦理与责任等五方面内容。基于中小学校实际提出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校本路径:一是促进区校优质数字资源的整合与共建共享,建设学校数字化学习资源体系;二是开发具身式教师数字化研修课程,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校本研修模式;三是建立教师数字素养测评模型和评价体系,完善教师数字化学习考核与激励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