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彭欢  彭学 《考试周刊》2011,(70):115-116
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边缘化的背景下,师范类高职高专大学英语翻译在诸多方面存在问题,使翻译教学陷入尴尬的境地,特别是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能力现状很不容乐观。鉴于此,本文结合新形势下交互性教学模式的特点,在师范类高职高专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尝试构建基于交互的教学模式,来培养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能力。  相似文献   

2.
黄杰汉 《时代教育》2012,(15):155-156
非英语专业高职学生的英语水平不高、英汉翻译能力低,是高职英语教学中普遍遇到的现象。本论文从四方面浅谈如何提高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汉翻译能力,包括:加强英语、汉语和文化知识的学习及多做翻译练习。  相似文献   

3.
邓俊叶 《海外英语》2014,(11):229-230,241
通过对无常规英语课程的非英语专业大三学生进行语块背诵训练,作者以此来探讨语块背诵的学习方法是否有效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水平。研究结果显示:语块背诵训练对受训学生在英汉翻译过程中语块的识别和运用能力以及翻译能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黄释冰 《考试周刊》2013,(1):100-102
本文以语块理论为依托,通过分析高职高专英汉翻译内容的特点及这些内容的语块分类,探讨语块在高职高专英汉翻译中的应用及其对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启示。在高职高专英汉翻译中,有目的地进行语块储备,可以帮助学生扩展翻译单位,加快信息处理程度,提高翻译的速度和准确度。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语块知识,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为学生将来职业环境中的翻译业务打好语块基础。  相似文献   

5.
由于桂西北民族地区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文化背景知识较薄弱,缺乏对文化深层次内容的探究,跨文化英译汉翻译能力较差。因而在进行跨文化英汉翻译时,存在很多弊端,导致翻译水平低、翻译文本不理想等。着重从文化翻译的视角下,研究如何提高他们的跨文化英译汉翻译能力。  相似文献   

6.
培养具有一定翻译能力的高技能人才,是高职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培养的目标之一。基于高职非英语专业教学现状,本文在分析高职非英语专业英语翻译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思想意识和教材选取、教学方法、测试手段等提出非英语专业学生翻译能力培养的策略,以期对高职的翻译教学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7.
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是高校英语专业培养目标之一.文章针对基础英语课教学中学生英汉翻译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培养学生英汉翻译能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及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供英语学习者学习和借鉴,以提高英汉翻译水平.  相似文献   

8.
高职高专职业性强、技能性强的特点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翻译技巧。而我院非英语专业学生没有合适的翻译教材,课堂上教学方法单一,学生惰性强且意识不到翻译的重要性。诸方面的阻力促使我们重视这一现象并提高学生翻译能力。  相似文献   

9.
高职高专院校作为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教育领地,要加强对英语专业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逐步提升学生语言应用水平,为社会输送更多翻译人才,满足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需求。本文分析高职高专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现状及问题,通过教学实践和反思针对性提出相应策略,以期能提升英语翻译教学时效性,为高职高专院校英语专业教学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目前,高职高专英语专业翻译课程的教学,大部分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培养实用型英语翻译人才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无法满足社会对高职高专英语专业翻译人才的需求。英语学习的五大基本技能听、说、读、写、译中,“译”在教学上的地位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在这种背景下,探索研究高职高专英语专业翻译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翻译能力,从而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就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我国高职高专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力求引起更多专业内人士的关注,从而改善并加强高职高专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1.
翻译是两种语言在两种文化中的转换,是较高层面的语言技能,翻译能力一直是翻译研究关注的重点。本研究通过分析和探究非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翻译能力的现状,旨在总结出提升非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2.
本论文以高职高专英语专业学生为对象,以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翻译题型为依托,分析了当前高职高专英语专业学生在CET-4翻译中失分严重的原因,提出英语翻译教学中相应的对策,以此帮助学生提高四级翻译能力。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通过翻译练习采样分析,论述了大学一年级非英语专业学生作业中常见的英汉翻译错误。错误记录显示:语法和结构错误并不是翻译不当的主要原因,学生的翻译态度、中文表述水平及对西方文化的掌握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翻译质量的高低。如能在教学实践中加强针对性指导,相信可以提高学生的英汉翻译水平。  相似文献   

14.
调查分析了高职高专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现状和制约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因素,探讨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5.
邢艳楠 《考试周刊》2011,(83):85-86
有声思维法是近几十年来发展比较迅速并较为有效的语言学研究理论和方法。作者通过有声思维实验对30名非英语专业大学一年级学生的英汉翻译水平进行调查研究,分别在翻译单位、翻译策略和感情因素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试图分析目前大学一年级学生的英汉翻译状况。研究表明大一学生在翻译过程中只能够使用部分较低水平的认知策略,迁移过程中翻译单位相对较小,翻译动机意识不够,自信心不足,影响翻译效果。  相似文献   

16.
英汉翻译是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习得翻译理论和技能的重要课程。翻译过程中存在的词语不对称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英语语言文化的接受,正确认识两种语言在文化上的不对称现象,可有助于学生尽快地提高翻译能力。  相似文献   

17.
周时娥 《海外英语》2011,(6):101-102
翻译是语言输入和输出的双向活动,也是语言基本技能之一。该文从讨论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入手,结合实例分析了学生在翻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翻译能力的具体措施,以达到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8.
高职高专英语专业的翻译课程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沿用或参考了本科英语专业的翻译课教学,主要以讲解和传授翻译理论为主。但是,这种教学模式与高职注重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宗旨存在一定的偏差。  相似文献   

19.
高职高专英语专业翻译课程实用性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高专英语专业的翻译课程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沿用或参考了本科英语专业的翻译课教学,主要以讲解和传授翻译理论为主。但是,这种教学模式与高职注重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宗旨存在一定的偏差。  相似文献   

20.
培养和提高理工科院校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翻译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目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在实际大学英语教学中被边缘化的现状,文章呼吁要更新传统教学理念,重视和关注理工科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了具有操作性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