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王倩 《青海教育》2010,(1):39-39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我当过语文教师,改过学生作文不计其数,得到一个深切体会:徒劳无功。”虽然我从事语文教学工作仅有四年,但对叶圣陶先生的这句话感同身受。初为人师时,对作文教学的认知一片空白,只好以上学时教师为我批改作文的模式作为我作文教学的标尺。时代在变,人的思想在变,语文教学也在悄悄地改变,学生的作文也与以上变化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2.
“作文课是练习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要说的意思,模仿不是好办法,抄袭是自己骗自己。我恳切希望小朋友们记住这两点。”这是叶圣陶先生1980年为南京市《作文选读》的题词,它不仅强调了作文的目的,也讲了作文的方法,特别强调了“自己”,即个性的东西,突出了他作文教学思想的真谛:做人与自能作文。纵观叶圣陶先生作文教学思想,感触颇深,这里就其对开展《语文课程标准》下的作文教学个性化的研究谈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3.
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素有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之称,然而常常是老师教得辛苦,学生写得痛苦。语言学家张志公说过:“作文恐怕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老大难”,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我当老师,改过的学生作文不计其数,得到了深切体会:徒劳无功”。面对当前作文教学依然盲目低效的现状,我们不得不反思作文教学行为,进行积极的有益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4.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作文不是生活的点缀,而是生活的必需,跟说话完全一个样。”可以说作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作文教学就应从“生活”入手,采用多种方式和手段,努力实践“学生为本,兴趣为重,生活为实,实践为主”的作文教学的新理念。为此,近年来,我努力结合作文教学进行生活作文之探索。具体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徐龙年 《丽水学院学报》2001,23(6):51-53,58
作文不是什么特殊和神秘的东西,“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凡是有点文化和生活体验的人都可作文,都能作文。叶圣陶认为,学写作要训练思想,要培养情感。他提倡语文老师本人应经常练笔,并鼓励学生多写多改,自能作文,自能合度,力求写出既通又好的文章来。叶老还深刻 地批判了“应试偏向”,让学生走健康活泼的作文之路。叶圣陶的作文教学思想,对我们今天的语文改革和作文教学仍有很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小学生作文千篇一律的“模式化”,无话可说,无情可抒等弊病成了不治之症,究其原因,主要是几十年沿袭下来的“封闭式”作文教学所致。叶圣陶先生主张:“在作文教学中,首先要求学生说老实话,绝不允许口是心非,弄虚作假。”我们说,这是作文教学的生命,如果写归写,做归做,言行不一,我们的作文教学将会走到邪路上去。  相似文献   

7.
徐征贤 《学周刊C版》2014,(9):170-170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的作文教学思想的精髓是“教作文与教做人的统一”。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我们往往只重视写作技能的培养,而忽略了品德教育的渗透,导致学生作文中“人文分离”的问题十分突出。因此,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生作文的同时,千万不要忘了教学生如何做人。  相似文献   

8.
作文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作文评价和批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与手段。然而作文评改的实际情况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凡是教师都修改过不计其数的作文本.他们得到一个统一的体会.都认为改作文是种徒劳无功的工作。”针对这一现状.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注重把握小学生作文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9.
叶圣陶先生有句名言——教是为了不教。细细体味起来,这句话本身就含有为达“不教”这目的必须有一个“教”的前提的意思。教师的作用在于“开门”。作文教学的关键问题实际上就是怎样“开门”的问题。下面,我就本人在作文教学中的经验谈谈自己以课文为范例进行作文教学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0.
张玉甫 《教师》2008,(13):102-103
语文教师要经常“下水”作文,是我国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很早就提倡的~种作文教学方式。这既是叶老先生的现身说法,也是他多年作文教学的真知灼见。通过多年的语文作文教学实践,我也越来越觉得:语文教师能经常“下水”作文,也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在叶圣陶的写作教学思想中,"写"不是孤立进行训练的,而是与"读、说、想"紧密相关的;"读、说、想"与"写"之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叶老基于自身成功的写作及教学经验,从以"读"促"写"、以"说"促"写"、以"想"促"写"等方面阐述了写作能力的锻炼途径。叶老的这一思想有许多精彩的地方,但由于历史原因,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2.
从当前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以叶圣陶先生的作教学思想为指导,结合了语言课程标准的要求,从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提出了语言的内涵决定了语是重要的交际工具。作教学的基本任务应当是:以口语训练为基础,提高学生用书面语表情达意的能力。作的关键是今天以前的积累,督促学生多多练笔。作训练的中心是“书面表面训练”,这是由语学科的性质决定的,要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着手,达到“书面表达训练”的目的。改进课堂结构,强调要为学生息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束缚,鼓励创新。  相似文献   

13.
包豪斯作为现代设计教育的发源地,在现代设计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源于包豪斯基础教育体系之一的构成教学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引入我国,其科学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对当时的设计教学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新材料、新技术、新观念不断涌现,社会对设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三大构成”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针对目前高校构成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教学观念陈旧等现象,对“构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略述己见.以期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4.
叶圣陶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深远,他是较早提出思维教育的先觉者。他认为,作文教学首先要让学生搞清楚写作的目的,养成作文的好习惯;其次,教师要把握好命题作文的关键,注重从思维方面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批改。  相似文献   

15.
李方安 《中学教育》2009,(6):38-41,56
写作实际是一个语言转化的过程,其中包含内部语言和外部语言的转化、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转化以及被动语言向主动语言的转化三种类型;建构良好的作文图式是作文教学的内在机制;语言转化的思想在作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体现在“思、说、写”相结合、分层指导和读写循环等写作策略上。  相似文献   

16.
依据新课程的新理念,从五个方面认识作文的本质:综合性、长期性、实践性、创造性、生命性。如何更有效地进行作文教学,从积累方面、习作训练方面、课堂作文指导三方面介绍了实践经验和体会,特别重点强调了作文立意的重要性,赋予作文过程中所展示的生命本质特性。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互联网+”在教学领域的应用,作文教学迎来新机遇。语文教师可将“互联网+”和作文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在积累写作素材、创设写作情境、强化作文评价、创新写作形式、展示写作成果等方面大胆探索,以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8.
作文评语写作应当从模式化走向个性化。坚持"以人为本"的评语写作教学理念,坚持因人因文的评语撰写原则,坚持评语写作的特殊性原理,是真正实现其个性化目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马占金 《天津教育》2021,(7):143-145
作文教学一直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也是学生和家长经常提到的一个难题,那么我们在实际教学当中,就需要注重培养学生作文写作的技能技巧,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一篇作文从开始构思到最后的修改文稿,这中间的过程非常复杂,其中作文结尾的写法很有讲究,一般情况下学生的作文在结尾的时候才能够揭示主题,表情达意,彰显作文的中心思想。因此在作文训练当中,培养学生作文结尾的写作方法技巧,也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内容,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结尾写作技巧,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小学作文导写,应着力突出学生习作过程中的“导”,作文只可“导”不可“教”,过去作文教学不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教师把“作文”课当成其他学科课程一样去教.其实,作文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交流思想感情的一种个人创造活动,学生自己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只能由他们自己去倾诉,为了使其倾诉能痛快淋漓,教师所能做的仅仅是根据小学生作文心理规律进行“导写”.在新课程小学作文导写实践中,应着重解决好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对新课程实施背景下作文教学的认识问题,它包括对《课标》要求和习作教材编排的全面了解;二是遵循小学作文导写的一般规律;三是探索新课程理念下作文导写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