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对《曹刿论战》一文中“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一句的解释,不少人说是(曹刿)“向下看了看齐军败退后留下的车印,又登上战车前最高处的横木上,远远眺望溃退了的齐军”.我颇怀疑。按照事理推断,(曹刿)向下看看齐军败退后留下的车印,尚合于事理;但站在战车前最高处供乘车人扶手用的横木上,就大不合事理了,因为要站在供  相似文献   

2.
教师教学用书中,对《曹刿论战》中“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一直是这样翻译的:(曹刿)下车去察看齐军的车印,登上车前的横木瞭望齐军。  相似文献   

3.
《曹刿论战》一文选自左丘明所著的《左传》,文章意在表现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曹刿是一位爱国主义者,有着卓越的军事才能和过人的谋略。该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对于这句话中的“下”字,学生在课堂讨论中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认为:曹刿乘坐在战车上向下察看齐军战车留下的车辙;另一种认为:“下”指曹刿走下战车,在地上察看齐军战车碾过的车印。这两种说法,究竟哪一种合乎课文文意,学生各抒己见。  相似文献   

4.
对《曹刿论战》中“下视其辙”一句,人教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语文第六册《教师教学用书》把它翻译为“(说完就)下车去察看齐军的车印”。显然,这里把“下”译为“下车”。这样翻译,很容易让人产生疑问:一、当时的战车比较笨重,车轮碾过的痕迹应该是显而...  相似文献   

5.
古时候是没有标点符号的,文章读起来很费力,甚至误解。所以读古文得先学会断句,断句也不容易,有些句子的断法至今仍值得商榷。如中学语文课本《曹刿论战》有个句子“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就有疑问。“轼”是车上的横木,打仗那么紧张,曹刿站在横木上观风景吗?显然该句应断为“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后一句的意思是上车后,扶着横木望齐军败退。可见古人读书很费劲。到了汉代,才发明“句读符号”,即语意完整的一个小段为“句”;句中语意未完,语气可停顿的一小段为“读”(音dòu),宋朝始用“,”“。”来表示句读。明朝出现了人名号和地名号,…  相似文献   

6.
一鼓作气     
王斌 《双语学习》2011,(7):18-19
者秋时代,齐国派兵攻打鲁国。 齐军第一次击鼓以后,鲁庄公准备发起进攻。但是将军蕾刿制止了他。曹刿说:“现在还不是进攻的时候,我们要等到齐军第三次击鼓之后再发起进攻。”  相似文献   

7.
“登轼而望之”新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刿论战》(《左传·庄公十年》)一文中有“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几句.今人对其中“登轼而望之”解释不同,一种认为此句中的“轼”是名词,作“登”的宾语,“登轼”是登上车前横木的意思.另一种认为“轼”是动词,“登轼”是连动关系,即“登上车,扶着车前横木”的意思.郭锡良先生等主编的《古代汉语》(北京出版社一九八一年第一版)在“登”后专门加了标点.哪一种更符合情理呢?我认为“登轼”解作动宾关系,译为“登上车前横木”更准确.首先,从古战车的规格看,“轼”是能够登的.《中华大字典》解释“轼”为;“古代车厢前面供立乘者凭扶的横术,有三面,其形如半框,也作式.”清人戴震在《考工记图》中说:“式中较皆车栏上之木,周于舆外,非横在舆中.较有两在两旁,式中有三面.”《周礼·考工记》上说:“兵车之轮,六尺有六寸”,“舆人为车、轮崇、车广、衡长叁如一,谓之叁称.叁分车广去一以为遂.叁分其遂,一在前,二在后,以揉其式.”其下郑注:“兵车之式,深尺四寸三分寸之二.”据此可知古代兵车的式,车厢前面的长六尺六寸,两旁的各长一尺四寸多.(均为古代木工尺)车轼的高,《周礼  相似文献   

8.
《文言散文的普通话翻译》(以下简称《春译》)于在春先生翻译,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已出四编,每编印行二十余万册,在读者中有广泛的影响。《春译》之撰,不同于一般的古文今译,因为它“译文语言用普通话,尽量做到口语化规范化”,“是一个新品种,是一种新工艺”(见该书“出版说明”)。它不但有助于一般读者学习文言散文,而且为语文教学提供了一种有益的参考,于先生希望该书“经受社会的检验,接纳群众的批评”,所以笔者仅就浅见所及,提出几例与译者、读者共同讨论,以求得正确的理解。 一、“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曹刿论战》)《春译》:“他下车去察看了齐国战车的车辙,又爬上车杠了望了敌人的队形”(第3页)。句中“下”字不是动词“视”的状语,本身也是动词,译为“下车”是正确的。下车子后,自然还要上车才能追逐齐师,故“登”字,应译为“上车”才对。“轼”字是车箱前扶手的横木,译为“车杠”,不确。“爬上”轼木察看,真是悬乎的耍杂技动作了。 二、“投诸渤海之尾”。(《愚公移山》)《春译》:“把它扔到渤海的尽头去。”(21页)何谓“渤海的尽头”?是此岸还是彼岸?以“尽头”释“尾”字,不当。郝懿行《尔雅义疏·第十二释水》:“尾犹底也。”渤海之尾,应是渤海海底。  相似文献   

9.
神偷请战     
《现代语文》2005,(7):34-34
《淮南子》记载,楚将子发爱结交有一技之长的人,并把他们招揽到麾下。有个其貌不扬,号称“神偷”的人,也被子发待为上宾。有一次,齐国进犯楚国。子发率军迎敌。交战三次,楚军三次败北。子发旗下不乏智谋之士、勇悍之将,但在强大的齐军面前,简直无计可施。这时神偷请战。他在夜幕的掩护下,将齐军主帅的睡帐偷了回来。第二天,子发派使者将睡帐送还给齐军主帅,并对他说:“我们出去打柴的士兵捡到您的帷帐,特地赶来奉还。”当天晚上,神偷又去  相似文献   

10.
《山西师院学报》一九八四年第一期载苏耘同志的文章《曹刿是否下车》,认为《左传·庄公十年》“下视其辙”一句,表明曹刿没有下车。理由有二:一,战场形势紧张,不便下车。二,前一个动词“下”表示的是后一个动词“视”的情态,而不是连动式。我认为曹刿肯定得下车。“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是曹刿当时的动作。如果曹刿只是在车上往下看辙印,“登轼”就必然是曹刿登上战车的车前横木了。而这是不可能  相似文献   

11.
魏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齐使田忌而往,(甲)直走大梁。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乙),齐军既已过而西矣。孙子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兵法:百里而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庞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者过半矣。”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1.补写文中括号处省略的内容:甲处:。乙处:。2.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齐使田忌<…  相似文献   

12.
一鼓作气     
春秋时,齐国进攻鲁国,鲁庄公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来到前线。齐军擂鼓发起了冲锋,曹刿布置军队顶住了。齐军又擂鼓发动第二次冲锋,鲁军仍坚守阵地毫不理睬。不久,齐军又发动第三次冲锋。就在这时,曹刿果断下令:“击鼓进军!”鲁军奋勇冲杀,齐国军队纷纷溃逃。事后,曹刿向鲁庄公解释说:第一次擂鼓时,战士精神振作勇气十足;第二次擂鼓时,勇气就开始衰退了;第三次再擂鼓时,勇气就消失了。所以要等到敌军疲乏了,而我军士气正旺盛的时候,一鼓作气,就能取得胜利。成语“一鼓作气”就是从这段史实中来的,常用来比喻做事要鼓足干劲,勇往直前,一口气干到…  相似文献   

13.
当我看到这幅漫画时.心中闪过一种莫名的悲哀。这个眉头紧锁的人正在爬梯子。他为了不让别人再攀登这个梯子.便一边爬梯子,一边用手中的锯将自己脚下的横木锯断。可他被自私冲昏了头脑。没有想到这样做也断了自己的“后路”。当他锯掉最后一根横木时,自己也会随着这根横木摔到地上。  相似文献   

14.
《曹刿论战》中“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一句,学生理解上有歧义。因“下视”可理解作“向下看”和“走下车子看”两种情况。如果解作前者,一方面对曹刿指挥作战非常谨慎、注重观察表现得不充分;另一方面也影响到了对后面“登轼”的理解,只能理解成“登上轼”,而“轼”是战车的扶手,样子像栏杆,本不是用来登的。这种理解显然不妥当。若解作后者,“登轼而望”就应解释成“登上战车,扶轼而望”,“下”和“登”的行文上互相照应。像这种把“轼”解释成“扶轼”,名词用作状语的例子在古文中是很常见的,如《淮南子·修务》:“魏文侯…  相似文献   

15.
看着漫画.我不禁要问:横木锯断了.梯子还立得稳吗?人活一世,只有像登梯一般,由低到高,一级一级不断攀登,才可能到达理想的终点,成就事业的辉煌。“横木”就是人通向成功的台阶,如果为每根“横木”标上名字的话,那就是善良、  相似文献   

16.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曹文轩在《语文课的几个辩证关系》中谈到观摩课时说:“什么样的观摩课才是值得称道的观摩课呢?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去考量,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维度,就是看他是否留下了表演的痕迹.是表演但不着一丝表演痕迹,那是最高的境界.”(《光明日报》2013年3月27日)  相似文献   

17.
《曹刿论战》中有两句:“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我认为应在“下”与“登”后分别断开,“辙”后改逗号为分号,才符合史官之本意。如此,则为:“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先说“视”与“望”。文中“视”的对象是“辙”。“辙”的含义是车的“两轮在泥道上碾出来的痕迹”。这样的痕迹在车上“向下”当然可以看到。但要看出名堂、看出道道来(如后文曹刿所言“视其辙乱”),则非下兵车  相似文献   

18.
在简要阐述美国翻译理论家Lawrence Venuti所提出的“译者的隐身”及其主张的“抵抗式”翻译策略的基础上,从三个方面提出了质疑:首先,“抵抗式”翻译能否改变译者隐身的事实;其次,译者在翻译中的角色和任务是什么;最后,“抵抗式”翻译能否作为反抗文化霸权主义的有力武器。最后得出结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可以不动声色地留下操控的痕迹而无需刻意凸显。  相似文献   

19.
孙玉祥 《老年教育》2006,(11):46-46
“三不知”出自《左传》。公元前468年,晋国攻打郑国。齐国为防止晋国坐大,就派大夫陈成子带兵援郑。有个名叫苟寅的部将报告陈成子说:“有一个从晋军来的人告诉我,晋军打算出动一千辆战车来袭击我军的营门,要把齐军全部消灭。”陈成子听了,骂他说:“出发前国君命令我,‘不要追赶零星士卒,不要害怕大批人马。’晋军即使出动一千辆战车,我也不能避而不战。你竟然讲出壮敌人威风灭自己志气的话!”苟寅自知失言,于是感慨地说:“君子之谋也,始中终皆举之。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难乎?”此话意思是说:聪明人谋划一件事情,对事情的开始、发展、结果这三方面都要考虑到,然后才向上报告。现在我对这三方面都不知道就向上报告.难怪拍马屁拍到蹄子上.  相似文献   

20.
玩游戏     
游戏要求:两人或两人以上,让一个小朋友当做一面镜子。开始玩:你的小伙伴站在你的对面,他变成一面镜子。一开始你做的动作很缓慢。不用说,他还能跟上你的动作。接着你加快动作的速度。这面“镜子”必须模仿你所有的动作不出错。而你的目的是让他中圈套出错。游戏要求:三人或三人以上,其中一人充当裁判。准备材料:纸。开始玩:你用纸做两个纸团,然后把这两个纸团放在地上。你和另一个小朋友趴在地上。你们确定一条出发线和一条终点线。裁判一发出“开始”的信号,你们就往纸团上吹气,看谁能使它第一个滚过终点线。游戏要点:全靠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