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桂林市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对策。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 15 0 0名初中生为调查对象。结果 :1)桂林市初中生心理问题显著多于北京市初中生 ;2 )初中各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显著差异 ,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随年级的上升呈下降趋势 ;3)初中女生较男生存在更多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2.
采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宁夏274名寄宿制学校初中生和300名非寄宿制学校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发现:(1)寄宿制学校初中生总体心理问题显著高于非寄宿制初中生,其各种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也高于后者.(2)寄宿制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没有年级差异,而非寄宿制学生的年级差异表现为初一好于初二和初三,两类学校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初一、初二年级.结论:寄宿制学校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如非寄宿制学校,且主要表现在初一年级学生身上.  相似文献   

3.
采用中学生心理健康问卷对785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石家庄市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不错。普通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好于优势校和城乡校。石家庄市初中生在身体症状、恐怖、冲动、自责四个方面比其他四个方面分值偏高。初二年级比初一年级的学生更自责和对人更焦虑。初中男生比女生更孤独,女生比男生的恐怖倾向更严重。  相似文献   

4.
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华东师范大学周步成等主修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量表。对486名农村初中一、二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了评定。结果表明。3.71%的农村初中一、二年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或较严重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恐怖倾向,自责倾向和身体症状等;农村初中一、二年级学生在对人焦虑倾向、身体症状和恐怖倾向三个方面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初中二年级是农村初中生心理问题出现的转折期。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潮汕地区城乡初中生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以该地区城乡670名初中生为被试对象,对学生心理健康及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社会因素、家庭因素、个体因素(共15个因子)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显著好于农村初中学生;城乡初中学生在五个因子上都存在显著差异;城乡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影响因子的相关不尽相同,且在个别因子上存在反相关;在城乡初中生心理健康较好预测变量上,有较大不同。  相似文献   

6.
初中生心理健康现状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研究使用“MHT”量表对 95 0名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现状进行抽样调查发现 :1 初中生心理健康现状总体上是好的 ,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其中恐怖倾向、冲动倾向、身体症状等较为突出。 2 女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如男生。 3 初二是初中阶段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易发期。 4 一般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总体状况不如重点学校 ,但两类学校学生的具体心理问题表现的差异并不显著 (P >0 .0 5 )。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采用自编的《初中生心理健康量表》对私立学校314名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抽样调查。结果表明,私立学校初中生在学习习惯、考试焦虑、人际沟通、自制力方面较易产生困扰;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男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考试焦虑、异性交往存在显著差异;私立学校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好于公立学校学生。  相似文献   

8.
文章对初中生心理健康情况进行了分析,指出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家庭教育生态、学习压力认知、生理发展程度密切相关。为了改进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班主任要善用教育技巧,及时化解学生的不良情绪;营造阳光氛围,构建和谐班集体;加强家校联动,形成学生心理教育合力。  相似文献   

9.
关于我国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近年来许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的随机抽样调查,其结果表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有关的调查显示:“初中生中有4.5%的人有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20.5%的人有较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为了缓解和消除初中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积极探索对初中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就显得十  相似文献   

10.
维西县不同民族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采用scl-90临床症状自评量表,对维西县166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l_维西县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青年的心理健康水平;2.维西县汉族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其他少数民族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差异不明显;3.维西县初中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稍差于男生,在强迫、抑郁、焦虑、偏执项目上女生明显差于男生。  相似文献   

11.
以 70 5名初中生为调查对象 ,探讨初中生社会支持状况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发现 :①女生的社会支持水平高于男生。②初二年级学生的社会支持水平最低 ,其次是初三年级学生 ,初一年级学生的社会支持水平最高。③初中生社会支持有助于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初中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及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初中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为提高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SSMHS)对泰州市多所中学初中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初中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惑、心理健康状况相互影响,密切相关。结论:初中生的一般自我效托感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的GSES均分比女生高。但从各年级的GSES的得分来看,初二年级〉初一年敛〉初三年级。初中三个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的差异,初一有32%,初二有30%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而初三57%的学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渐凸显。运用周步成教授的MHT问卷对120名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初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学习焦虑,人际关系、个性心理和成长发育四个方面。初中生的心理问题主要受家庭,学校、社会和个人的影响,应从这些角度入手,采取积极和干预对策,保障和促进初中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4.
初中阶段的学生面临着很多诱惑,也承受了很多压力,随着初中生的日益成熟,面对的不光是学业上的压力,有的初中生可能面临的是家庭变故压力,甚至有的初中生面对的是社会诱惑,大多数初中生都有的一个共性就是性格张扬、有自己的想法、不愿意被唠叨,正处于叛逆期的学生,容易对任何事情敏感。这主要是因为初中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家庭教育以及学校教育的双重压力下都会迫使其产生心理健康问题。因此,针对初中阶段的学生进行定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有必要的。通过分析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探讨开展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当代学校教育,特别是初中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将是其成材的关键,关注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本地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研究依据。本研究选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延安市三所中学的312名初中学生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我市在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还有许多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必须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采用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四川省威远的二所农村中学的423名初中学生进行调查,考察了农村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发现:(1)农村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全国城市初中生常模;(2)农村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表现出明显的年龄特征,即随年龄的增长,其心理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但却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7.
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也逐渐加快,工作、学习的压力越来越大,心理问题不断出现。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逐渐成长,渴望独立,但是也由于他们的身心不够成熟,社会阅历少,无法独立。初中学生是心理问题出现比较多的群体。初中生的心理问题不容忽视,应积极采取措施做好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使初中生能够积极健康的发展。本文就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策略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张松 《许昌学院学报》2001,20(1):114-117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的提高必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三个学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对农村初中生进行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明显提高了实验班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对比班相比,实验班学生整体学习成绩全面提高,但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智力发展没有直接影响;实验班学生普遍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持积极态度.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结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并结合已有研究,对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进行了梳理,并结合相应的教育原则,据此提出了可行的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20.
私立学校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私立学校314名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抽样调查,结果表明:(1)私立学校初中生在学习习惯、考试焦虑、人际沟通、自制力方面较易产生困扰;(2)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3)男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存在显著的差异;(4)私立学校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好于公立学校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