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高校收费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推动作用,但近年来高校收费金额的不断上涨,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从高校收费状况、经费来源、居民承受能力、收费标准是否存在差异、资助政策五个方面,对中美两国高校收费进行了比较,并对我国高校收费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高等教育经费不足是我国高教发展面临的一个难题.作为筹措高等教育经费的重要渠道之一,高校收费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推动作用.但我国高校的高收费现状导致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琉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收费制度发现,高校的高收费行为与相关法律制度的不健全、不完善有关,因此,完善相关立法是解决高校收费问题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高校收费制度的推行,信息技术在财务办公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普及,对高校收费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收费人员的立场从我国高校收费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其形成的原因,提出了从制度建设、观念更新、业务提升等方面着手,改进收费工作,建立精干、高效、廉洁的收费人员队伍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高校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教育投入逐年加大,高校收费出现的问题也日益增多。本文依据高校收费的审计现状,分析了高校收费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审计建议。  相似文献   

5.
高校学分制收费: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分制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管理制度,目前已成为我国高校管理改革的一项必然趋势,而实行学分制收费制度又是近几年来学费制改革的一大突出内容。从高校学分制收费的目的及其实施的现实意义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校学分制收费的现状,深入研究了学分制收费制度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继续教育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人才培养和社会稳定作出了巨大贡献。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办学规模的扩大,高校继续教育办学形式也开始变得复杂化和多样化。如何完善高校继续教育收费管理,建立健全继续教育收费的风险防控体系,发展高校继续教育收费管理方面的新理念,已成为高校继续教育财务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成本分担已经成为全球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就逐渐引入并实施了成本分担政策。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从“精英型”向“大众型”的转变,构建大众取向的高校收费政策已经成为现实发展的需要。但当前我国的高校收费政策,还是建立在精英取向之上。以精英取向的高校收费政策来办大众化的高等教育,是不利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时期我们应积极建构大众取向的高校收费政策。  相似文献   

8.
高校收费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末,我国高等学校的收费并轨改革和高校扩招,使高等学校收费管理工作呈现出新的特点。传统的收费管理工作方式已经明显不适应收费工作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收费管理工作改革已经迫在眉睫。建立高校收费管理信息系统对于克服当前收费工作面临的困难,提高收费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促进收费管理规范化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中国高校收费对不同社会阶层学生产生不同影响,各社会阶层普遍认为高校的收费偏高,超过大部分居民的可承受能力,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的大学生对高校收费的承受力有较大差距。应该重视弱势阶层家庭缴费的承受能力,采取措施减轻弱势阶层家庭的负担;应根据目前我国的社会经济实际,确定高校的收费标准。  相似文献   

10.
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使得高校的各项收费渠道变得越来越多元化,这就容易滋生一些收费问题。高校要加强相关的票据管理工作,因为它在整个高校财务管理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当前我国高校票据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管理的瓶颈问题,急需解决。本文将针对这些管理瓶颈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突破举措,以期能够进一步规范高校收费行为,健全高校财务制度,强化高校内部财务监督,从而使得高校票据管理工作愈发规范化和合理化,并进一步提高高校整体财务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1.
论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个人学费成本的确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教育收费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那么,如何科学、合理地确定高等教育学费呢?本文从个人学费成本确认的必要性出发,探讨了个人学费成本确认的原则、个人学费成本归集的对象和口径,并运用多因素分析法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对普通高校个人学费成本的计量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高校学费依据教育培养成本收取的悖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我国高校学费主要依据教育培养成本收取,但此举既缺乏理论依据,在实践操作中亦弊端百出。学费实质上是一种教育价格,学费收取的标准取决于高等教育价格的供求关系。即高等教育供给要求学费收取由政府定价为主逐步走向政府定价与学校自主定价相结合;高等教育需求要求学费价格应更多地考虑居民的经济承受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行高等教育学费标准的政策依据——学费占生均日常运行费用的25%是符合国际潮流的,但只有美国、印度、蒙古等极少数国家将高等教育的教学成本作为制定高等教育学费标准的政策依据,而且这一政策很少能在实践中执行下去。由于各国对相关成本的界定以及实际成本有诸多差异,在目前的高等教育成本核算制度下,我国的这一学费政策规定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14.
高等教育学费二元结构是公办和民办高校产权差异和学费制度差异的反映。公共财政不足造成了公办和民办高等教育的二元规制、市场的二元分割和市场功能定位的分化。这导致学费定价中政府与市场的边界不清、公办和民办高等教育学费标准的差异与质量的差异不对称、个人投资收益率的差异扩大、学费的资源配置功能弱化。“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其指导思想,其不利于先天禀赋不足的学生,其社会福利效应逐渐降低。在公共财政能力已经增强,高等教育已经大众化的背景下,应该取消对公办和民办高等教育的二元规制,加大民办高等教育的财政投入,提高民办高等教育的质量,加强民办高等教育的学生资助,消除高等教育学费二元结构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5.
关于加强高校学生收费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波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8,29(12):135-137
高校学生收费管理工作是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加强高校学生收费管理工作是当前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文章对目前学生收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加强高校学生收费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高等教育公平与学费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学费政策取决于政府效用与教育公平的匹配情况,当存在完善的贫困生资助制度时,二者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兼顾,高学费、高资助政策是满足激励相容条件的最优选择.但就我国当前而言,由于资助制度不完善,高学费仍会冲击教育公平,政府必须通过高财政投入来控制学费水平.此外,高等教育的个人收益率有较大不确定性,应据此制定差异化学费政策.  相似文献   

17.
关于高等教育收费制度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转为“大众教育”,高等教育实行收费制度就有了其现实依据和理论依据。探讨规范的收费标准,目的在于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收费制度,发挥其应有的活力,使这一制度尽快为民众所理解和接受。  相似文献   

18.
市场扭曲与高等教育学费定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等教育学费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具有价格的某些功能,发挥着价格机制对教育资源的配置作用。但由于高等教育的巨大外部性,往往导致其市场扭曲,高等教育的学费定价不能完全按照等价交换原则来进行。高等教育收益的不可分割及其风险性、高等教育资源的稀缺及其垄断性、高等教育供需矛盾以及教育信息不对称等对学费定价有着不同的影响。规范政府和学校定价行为,改革政府学费规制是学费政策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9.
高等教育学费上涨与居民收入关系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单位根检验(ADF)、Johansen协整检验、G ranger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对高等教育学费上涨与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进行了G 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得出的结论是:在高等教育年平均学费上涨速度高于居民年平均收入的增长速度情况下,高等教育年平均学费和年平均收入的比值与我国的居民生活困难加大存在协整关系;存在协整关系的情况下,学费上涨与居民生活困难的变化构成一定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中国大学生价格反应行为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应用对中国13511名大学生的调查数据分析了学生价格反应行为的基本特征。结果表明,虽然接受高等教育需要承担较高的私人成本,学生的付费意愿却非常强烈,在学费上涨30%—300%五种不同幅度时,学生的高等教育需求对学费的弹性介于—0.045~—0.288之间。大学生的价格反应行为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首先,学生的高等教育需求对学费及有些学生资助(如奖学金)具有灵敏的反应;其次,学生对学费及不同类型学生资助的反应不仅在性质上存在差异,而且在程度上也有所不同;第三,不同收入水平家庭学生对学费的反应是不同的;第四,学生对学费及学生资助的反应随着学生资助政策及学费的变化而变化。本文也讨论了上述结果对制订高等教育规划与财政政策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