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我国68名优秀举重运动员比赛中最佳心理状态形成的有关个心理因素以及考察这些影响因素与比赛最佳心理状态的关系入手,寻找举重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的最佳心理状态因素,试图为举重项目的训练和控制运动员比赛最佳心理状态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
王智  张忠秋 《体育科学》2003,23(3):121-128
随着高水平竞技体育运动的发展,运动员间的竞争愈演念烈,运动员的心理状态与运动成绩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过去运动心理学领域比较多地把注意力集中在运动员消极心理状态的调节方面,对运动员积极的心理状态研究得比较少,尤其是比赛中积极的心理状态研究更少。比赛中积极的心理状态是运动员取得比赛最佳成绩的心理保证。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采用心理剩量学和结构方程模型检验等统计学的方法,研究我国技能类项目运动员比赛最佳心理状态的结构模式。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技能类项目运动员比赛最佳心理状态由8个相互关联的因素构成,按重要性从高到低依次排列分别为:任务挑战性与个人能力的平衡、清晰的反馈、注意集中在当前任务、明确的目标、自我目标的体验、控制感、动作与意识的融合以及自我意识的丧失。本研究的第二个研究目的是探讨影响比赛最佳心理状态形成的主要个体状态性心理因素以及这些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研究假设竞赛自我效能、赛前状态注意、赛前状态焦虑和比赛目标定向4个个体状态性心理因素与比赛最佳心理状态的形成有关。结果表明,高竞赛自我效能和高赛前状态注意水平是促进技能类项目运动员形成比赛最佳心理状态的重要个体状态性心理影响因素;高任务目标定向水平有助于运动员注意力集中在当前任务,促进比赛最佳心理状态的形成;自我目标定向与比赛最佳心理状态的形成关系不显著;个体失败焦虑和社会期待焦虑通过状态注意间接阻碍技能类项目运动员比赛最佳心理状态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王智 《体育科学》2007,27(7):41-45,50
通过回顾式实验设计探讨我国体能类和技能类项目优秀运动员理想比赛心理状态结构模式之间的异同,比较体能类和技能类项目运动员比赛心理状态与有关心理影响因素之间关系的差异。多样本比较结果表明,体能类项目运动员和技能类项目运动员理想比赛心理状态不仅具有同样的结构,且因素栽荷也是基本相同的。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所选择的5个个体状态性心理影响因素中,主要影响体能类项目运动员理想比赛心理状态形成的心理因素是自我效能(典型负荷系数为0.858)、状态注意(典型负荷系数为0.813)和任务目标定向(典型负荷系数为0.600);主要影响技能类项目运动员理想比赛心理状态形成的心理因素是自我效能(典型负荷系数为0.925)、状态注意(典型负荷系数为0.833)、任务目标定向(典型负荷系数为0.459)、个体失败焦虑(典型负荷系数为-0.366)以及社会期待焦虑(典型负荷系数为-0.300)。  相似文献   

4.
现代排球比赛的竞争激烈程度大大增强,不仅对运动员技战术水平有较高的要求,而且要求运动员生理上心理上承受极大的负荷,特别是比赛关键时刻,是对运动员心理素质的重要考验。因此心理状态对运动训练、体育比赛的影响极大。在集体项目中,心理状态与技战术水平的发挥有密切关系,具有第一流技术、战术水平和体质的比赛队之间的比赛胜负,将取于他们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5.
在体育运动飞速发展的今天,在许多实力相当的比赛中,尤其在一些重大国际赛中,胜败往往是由运动员的情绪,即心理状态决定的,而不是由他们的体力因素决定的。因为当运动员进入比赛场地时,是不能把他们的性格、习惯和情绪留在场外的。比赛中,运动员的每一块肌肉的运动都与他们的情绪和心理相关。这种情绪和心理作用,既能使运动员产生激情,达到最高最佳状态,也能使他们产生消沉情绪而失败。正是因为心理状态在比赛中的重要作用,体育心理学受到国内外专家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结合保龄球运动项目的特点,对影响保龄球运动员在比赛中心理状况的因素进行分析与研究,并提出相关的心理训练方法,帮助运动员增强自我调整和控制能力,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投入比赛,这对取得优异成绩,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科学化、系统化训练的基础上,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运动员在比赛中能够充分发挥出技战术水平的前提。结合多年从事训练和比赛的实践经验,综合分析青少年速滑运动员比赛心理状态的影响因素,认为青少年速滑运动员的比赛心理状态主要受到赛场条件、队员生活方式、教练员等客观因素与自我评价、目标定位、动机引导、自信意识、注意力、情绪、意志品质、大脑功能状态等主观因素的影响。针对影响或诱发每个速滑运动员比赛不良心理状态的主导因素,进行个性化的心理干预以及合理的调节是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的关键,更是培养青少年速滑运动员形成较强的自我心理调控能力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彭远志 《体育科学》2007,27(3):49-53
对田径速度类项目运动员比赛心理状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在参照王智编写的《最佳心理状态问卷》及《体育科学常用量表》的基础上,对该问卷的部分项目及维度进行修正,并进一步调查与分析我国该类项目运动员在比赛最佳心理状态这一问题上的各维度特征。结果表明,控制感、任务挑战性与个人能力的平衡、情绪、自我认知及动作与意识的融合等因素对运动成绩发挥具有较大的贡献作用,与技能类项群相比表现出了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影响中国击剑集训队队员赛前心理稳定的因素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影响击剑运动员赛前心理稳定的因素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影响因素依次是:赛前状态、比赛对手、比赛难度。在这三个因素中,不同运动水平之间有显著性差异,性别之间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10.
一、影响青少年拳击运动员形成赛前最佳心理状态的主要因素赛前最佳竞技状态指运动员在比赛时自我感觉良好,头脑清醒,身体灵活有力,动作果断准确,信心十足,效果特别显著。其中核心成份就是心理因素。因此,运动员身体素质,技战术训练负荷量强度的控制,运动员的情绪状态,思维能力,是构成影响运动员最佳心理状态的主要闪素。 1、运动员身体素质、技术训练  相似文献   

11.
陈莹 《辽宁体育科技》2021,(3):43-46,58
在国家倡导以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为根本出发点的大背景下,如何抓住青少年体育培训+赛事协同发展的机遇,撬动青少年体育市场,战胜挑战,使其成为青少年体育发展的先行军,是当前青少年体育发展的重要环节。通过分析青少年体育培训+赛事协同发展进程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期为促进我国体育培训+赛事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浅论心理训练对提高技巧运动技术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前斌 《安徽体育科技》2004,25(1):56-57,66
现代技巧竞技的发展,要求技巧运动员不仅要具备良好的技术水平,还应具备良好的竞赛心理素质.运用运动心理的原理和方法,分析了技巧运动员的心理类型、心理素质对训练成绩的影响和竞赛水平的发挥,以探讨最佳的训练方法,提高运动员的临场竞赛水平,取得最佳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全国散打锦标赛、散打王争霸赛、世界杯散打比赛中参赛运动员主要心理状态的产生和对应的赛场效果及其调节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散打比赛紧张应激、淡漠消极、盲目自信、战斗准备等心理状态及对应的赛场效果明显的自我调节和良好心理状态养成训练,能有效地促进运动员综合实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Effect of induced alkalosis on swimming time trial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revious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sodium bicarbonate ingestion prior to exercise may improve performance during repeated (interval) bouts. To examine the practical implications of such findings, seven collegiate swimmers participated in simulated swim competitions of multiple events following sodium bicarbonate (B) ingestion, placebo (P) ingestion and control (C--no ingestion) treatments. Each swimmer reported to the laboratory 1 h prior to the simulated competitions (72 h apart) and was randomly assigned to one of the three experimental treatments. Competition consisted of one relay (100 yards; 91.4 m) and two individual (200 yards; 182.8 m) swimming events with 20 min rest between events. Analysis of variance (ANOVA) with repeated measures reveal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performance times as a result of the three treatments (P greater than 0.05).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sodium bicarbonate ingestion prior to swim competition consisting of significant rest intervals between events is not an ergogenic procedure.  相似文献   

15.
优秀篮球裁判员心理素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优秀篮球裁判员的心理素质和影响裁判员心理稳定的主观、客观因素进行了分析,揭示了篮球裁判员的心理变化。研究了优秀篮球裁判员在比赛前和比赛中具体的心理准备和调整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运动对心理健康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心理健康水平已成为衡量人才标准的重要方面,针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堪忧”的现状及原因,通过对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分析,阐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提出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体育活动中,使学生享受快乐体育,形成健康的心理。  相似文献   

17.
重剑运动员的心理能力诊断及心理训练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击剑运动的特点和比赛对运动员心理能力的要求,采用运动心理能力诊断的方法,对运动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咨询和心理训练。结果显示,这一方法能帮助运动员克服心理障碍,提高比赛时的心理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设置恰当的期望值,建立良好的比赛心理定向,可以使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准确客观评估比赛情况,及时调整技术动作与心理状态,科学地认识比赛成绩出现的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