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关于民办教育促进法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办教育促进法》对民办教育的主要问题作了原则的规定,如确立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同等的法律地位,明确政府、民办学校的举办者、管理者以及教师、学生的责任、权利和利益的关系,规范政府的管理行为和民办学校的办学行为,对民办教育的扶持与奖励等。这部法律的实施还需要由国务院制定具体的规定,有配套的法规和政策措施,这是非常重要的,使这部法律的实施更具体,更具有操作性。现就这部法律的几个问题谈点看法。一、《民办教育促进法》的核心问题是促进民办教育的发展《民办教育促进法》的核心问题是促进民办教育的发展,这是九届全国人大委…  相似文献   

2.
《民办教育法》规定:"民办教育事业属于公益性事业,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民办学校的教师、受教育者与公办学校的教师、受教育者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民办教育促进法》颁布5年了,但这些政策在实际中没有得到很好地贯彻落实。多数地方民办学校  相似文献   

3.
清末近代新式教育在江西兴起,民办教育发展缓慢.民国时期江西省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采取经济扶持与行政管理并举、政府奖励与严格处罚并用、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重等政策与措施,促进了近代江西民办教育的发展.民国时期,江西的民办教育办学层次多,实用性较强,有的民办私立学校教学质量超过公办学校,弥补了公办教育的不足,促进了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为今天民办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系列经验教训,值得我们今天借鉴与反思.  相似文献   

4.
本文说明了中国民办教育随着立法的完善而呈现的大好形势,阐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对民办教育的促进作用,并重点阐述了如下内容:两个文件确定了民办教育的法律地位和性质,规定了民办学校的教职工和受教育者享有与公办学校的教师、职员、受教育者同等的权利,更新了民办教育的发展方针,确定了民办学校的合法权益,明确了举办者和出资人的权益,规定了国家对民办教育的具体扶持政策和奖励措施等等。  相似文献   

5.
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制约与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形成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然而,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相关政策的调整,因为,民办教育无论在国家财政拨款、税收优惠等显性投入上还是在社会保障、专项资助等一些隐性投入上都无法与公办教育相比,这一切都不利于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的共同发展。所以必须通过深化体制改革,调整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营造有利于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6.
我国民办教育发展的基本动因是:政府财政对教育的投入严重不足;比较富有的阶层有选择更好教育的需求;公办教育改革要求发展民办教育。未来民办教育发展必须办学理念创新,办学制度创新,发扬独立自主精神,多元精神.处理好政府与学校董事会与校长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下称《民办教育促进法》,)于今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标志着民办教育从“体制之外”转入“体制之内”,我国教育正朝着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同台竞争、共同发展的新格局迈进,这有利于促进西部少数民族欠发达地区民办教育事业在国家法律的保障下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国民办教育:捐资与投资之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间蓄势待发的巨量游资为教育提供了充分的财力保障。我国相关教育立法将非营利性作为民办教育最基本的制度定位,但同时,又允许自然人办学和法人办学并存。在现实中,合理回报与不以营利为目的相互纠缠,政府管制措施与相关法规政策之间相互抵牾。需要破除捐资办学的迷障,区分营利性和非营利性,使民办教育和公办教育真正形成共同发展的格局。  相似文献   

9.
四川民办教育发展态势良好,成绩喜人,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制约四川民办教育发展主要有学生家庭经济背景、区域化观念、区域利益等因素。比较分析四川省各地民办教育的发展水平,有利于拓展民办教育协调发展的思路。四川省民办教育区域协调发展的思路是:以需求为导向,以条件促发展,公办、民办教育互促互补,保持发展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0.
民办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我国民办教育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很多问题。为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贯彻实施《纲要》“大力支持民办教育发展”的精神,应采取“促进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的共同发展、给民办教育进一步完善的时间和空间、以社会需求为民办教育发展与创新的动力、建立民办教育投资办学的基本制度保障、鼓励民办学校立足优质特色和培养模式创新”等策略。  相似文献   

11.
Abstract

The central tenet of the revisions to the Law on the Promotion of Private Education is the implementation of categorized management of private schools, establishing a legal basis for categorized management. Private education is characterized by publicness, and upholding and guiding private schools in exercising their public nature is the target value of legislation on private education. Publicness determines the criteria under standards for the categorization of private schools, and differences in publicness provide an analytical foundation for private school categorization standards. Publicness defines the focal points of private school standards, including the subjects of the law for private education, as well as the rights and obligations of these subjects.  相似文献   

12.
《民办教育促进法》有关民办学校终止的规定还不够具体、详细,存在关于民办学校终止的原因规定不全面、没有规定民办学校解散的原因、有关民办学校清算的规定不详细、对学生受教育权保护力度不够等问题。民办学校的终止,可将《民法总则》中的指导原则作为重要法律依据。在今后的民办教育立法中,应加强民办学校终止的法律制度建设,促进民办教育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3.
侯强 《成都师专学报》2010,(3):88-91,128
近代中国私立法律教育立法与法制变革之间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私立法律教育在近代中国传统法制向现代法制的转型中,发挥了作为新法律文明强有力杠杆的作用。私立法律教育由于附丽于种种现实的政治功利目的之下,其对近代中国社会政治法律发展的积极效果与负面效应是兼而有之的。  相似文献   

14.
《民办教育促进法》颁布实施的意义及其政策课题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民办教育进入了依法治教的新阶段。《民办教育促进法》和《实施条例》确立了办教育制度方面的重大原则:强调其公益属性,同时允许出资人取得合理回报,确立法人财产权,细化民办学校的准入、退出制度,完善法人治理机制等。这些重要的制度规定将对今后民办教育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但同时也给完善民办教育的管理和政策体系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彭雅琴  刘唐宇 《成人教育》2013,33(2):118-119
民办高等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发展过程中,民办高等教育与公办高等教育仍处于发展不平衡的状态。例如,在法律保障、政府态度和教育权分配上都存在不平等的待遇。因此,文章通过分析民办高等教育在现实中遭遇不平衡发展的原因,从而提出促进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平衡发展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民办教育促进法》是民办教育法制建设的一个里程碑,对保障民办教育快速、健康发展本应发挥巨大的作用,但是,由于思想观念滞后,行政管理方面存在缺陷,该法自身存在漏洞、不足和矛盾,以及民办教育界在某些时候的刻意规避等,使得其实施两年来并未取得理想效果,其立法目的还远未实现。  相似文献   

17.
中国大陆民办高等教育的立法进程体现为两条主线,其一为国家有关民办教育的相关立法进程,其中当然包含民办教育中高等阶段的事项;其二为国家有关高等教育的立法进程,其中理应包含高等教育中民办性质的成分。有关立法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其中核心问题是尚未实际确立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的平等法律地位,关键问题是民办高校的法人治理结构缺乏相应的法律规范,根本问题是民办高校的产权、正当权益缺乏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8.
台湾私立高等教育比较发达,这在一定程度上归功于其健全的私立高等教育的法津法规体系.台湾既有私立高等教育的专门法律法规,又有相关的法律中的条文规定,形成了系统可行的法规体系.台湾私立高等教育政策法规的建设历程和法规体系包含的主要内容,及其主要特点经验和教训,可以为大陆民办高等教育法制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权利(私权)与权力(公权)是法律文化和法学范畴中最基本的两个部分,市场经济以私权的发展为基础并依靠理性的公权作保障,私权文化会自发地对公权产生影响,但处于优位的公权一旦脱离法律的缰索便会对市场经济中的私权进行任意践踏,因此,唯有法律至上才能实现私权与公权的平衡并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民办高等学校是否应与公办高等学校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引起广泛争议。本文通过对民办高等学校行政主体资格认定的理论依据、法律依据、实践依据三方面,来论述我国民办高等学校具有行政主体资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